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结果发现,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46.6%,其中,急性肝炎的诊断符合率最低(23.8%),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为44.8%;HBsAg阳性首次发病的患者中,急性乙型肝炎仅为11.2%(2/18);临床诊断的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仅为病理检出的25.7%(9/35);肝炎患者中脾肿大,凝血酶元时间延长、A/G值<1.2、抗HBcIgM阳性可作为慢活肝与慢迁肝鉴别的重要指标。这些对提高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诊断的准确率及指导临床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血清胆汁酸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酶偶联化学反应方法检测413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活动期和恢复期血清胆汁酸含量变化。结果各组肝炎活动期胆汁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肝炎恢复期胆汁酸含量较活动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除急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外,余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汁酸含量以50μmol/L为界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符合率为83.9%(P<0.01)。提示血清胆汁酸含量变化程度与肝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肝炎越严重胆汁酸含量升高越明显,恢复越慢。胆汁酸含量的持续异常对肝病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在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中有辅肋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9例肝炎后肝硬化(HC)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HC患者HA水平较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健康者明显增高(P<0.01),HC失代偿、黄疸者HA水平明显高于代偿及无黄疸者(P<0.025),提示HA升高与HC病情有关。若以HA>350μg/L为诊断HC阳性界值,结果对HC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20%、82.02%、95.56%、85.88%、94.16%。  相似文献   

4.
对急性肝炎(88例)、慢性适延性肝炎(12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57例),肝炎后肝硬化(55例)中层得进行血清MDA水平测定,结果表明急性、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MD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0例献血员血清)(4P<0.01),肝炎后肝硬化组血清MDA升高更显著(P<0.01),同时测定肝炎后肝硬化症状减轻与肝硬化症状加重患者腹水与血清的MDA比值,结果显示肝硬化症状加重患者腹水MDA与血清MDA的比值明显增高(P<0.05)。其比值大于1者11例,其中有8例死亡。因此MDA浓度的增加与肝细胞损伤密切相关,结果提示腹水MDA和血清MDA水平的比值对肝硬化病情的发展、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测定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透明质酸(HA)的含量、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法(RIA)对27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各临床类型肝炎的HA均高于正常人,升高的特点为急性肝炎(136.42±101.28ng/ml)小于慢性活动性肝炎(364.56±296.41ng/ml)小于肝炎后肝硬化(998.72±363.43ng/ml)。动态观察肝炎患者HA浓度的变化,发现急性肝炎HA浓度随病情恢复而降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则恒于较高值。结论:认为HA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指标之一,对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患者临终前临床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有关临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以51例死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理诊断为基础,对临床诊断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临终前各项生化指标中以凝血酶原活动度诊断价值较大,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其次,白蛋白、白球蛋白比例、γ-球蛋白鉴别诊断价值不大。以凝血酶原活动底低于40%作为诊断重型肝炎的必备条件,对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的符合率,对慢性重型肝炎有25%(5/20)的漏诊率,并使33.3%(7/21)非重型肝炎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结论:尖对病毒性肝炎重型化指标作进一步的研究调整。  相似文献   

7.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的正常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及肝硬变(HC)患者共39例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并用维多利亚兰染色对各组织切片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分级。结果表明: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血清PⅢP含量也增加(r=0.588,P<0.001);肝脏病理损伤严重的CAH组和HC组患者血清PⅢP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PH组(P<0.01)。提示:血清PⅢP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及活动度,作为临床判断肝病进展及转归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BV感染对病毒性肝炎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和PCR法分别检测57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EBV-IgM、IgG和EBV-DNA。结果:①血清中EBV现行感染率(EBVIgM和PCR阳性)在乙型肝炎13.07%(26/199),混合型肝炎22.95%(14/61),高于甲型3.37%(3/89),丙型9.93%(14/141)和戊型肝炎2.50%(2/80)(P<0.05,P<0.01)。②在慢性活动性肝炎16.06%(35/218),重症肝炎14.28%(2/14),高于急性肝炎4.76%(8/168),慢性迁延性肝炎4.50%(5/111)(P<0.05,P<0.01)。③4例EBV感染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1例HBV-DNA转阴(1/4),而无EBV感染患者3例治疗后2例转阴。结论:EBV感染是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的重要因素,并可能影响干扰素疗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69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1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3例,肝炎后肝硬化12例,重症乙肝17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BVDNA存在状态。结果显示,PBMC中HBV-DNA总阳性率为46%,而各型乙肝间PBMC中HBV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HBV对PBMC的感染,似与乙型肝炎的临床类型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应用ELISA方法分别对7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为,慢性重症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探讨了IL-6含量变化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组病人血清IL-4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各组病人中IL-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以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232例病毒必肝炎患肝活检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符合率为44.3%,慢性肝炎轻度符合率为48.3%,结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有相当差距,为明确早期诊断及早期针对性治疗,应及早行肝活检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 H A) 、Ⅲ型前胶原( PⅢ P) 、Ⅳ型胶原( C I V) 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 R I A 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212 例) 、正常对照组(83 例) 进行 H A、 PⅢ P、 C I V 含量测定。两组均数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t 检验。结果 肝炎患者3 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1) ,并且浓度随慢性迁延性肝炎( C P H) →慢性活动性肝炎( C A H) →肝硬化( L C) 逐渐升高( P< 0 .05) 。结论  H A、 PⅢ P、 C I V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病的诊断、病情观察、判定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对 C P H 和 C A H 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54例肝病患者肝穿活检病理组织改变与B型超声声像图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慢性肝病声像图与肝组织学改变有一定内在联系。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早期肝硬化88.8%,慢性活动性肝炎(CAH)85.7%,慢性持续性肝炎(CPH)55.5%。提示B型超声在慢性肝病中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HBV感染肝病的细胞免疫功能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HBV感染所致的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和慢性延延性肝炎(CPH)),肝硬化和肝癌中机体免疫能力的改变,以期从调理免疫角度防止该病的一步恶化,测定了经临床确诊的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25例,急性病毒性肝炎2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6例,肝硬化52例(代偿期22例,失代偿期30例),原发性肝癌晚期32例和正常对照20例的白细胞介素-2(IL0-2  相似文献   

15.
以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81例慢性乙肝患者(慢性迁延性肝炎1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38例,肝炎后肝硬化13例,慢性重症肝炎20例)血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sIL-2R。结果显示,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乙肝血浆sIL-2R水平均明显高子正常对照组(P均<0.01)。除慢活肝与肝炎后肝硬化的sIL-2R水平未见明显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1)。而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乙肝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组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sIL-2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提示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乙肝都存在免疫效应细胞的过度活化,慢性乙肝患者的PBMC体外释放sIL-2R的能力无异常。  相似文献   

16.
用 ̄(125)Ⅰ标记Ⅲ型前胶原(PCⅢ)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献血员33例±s,为85.0±17.5mg/L,急性黄疸型肝炎11例为148±50.1mg/L,慢性迁延性肝炎14例为133±31mg/L,慢性活动性肝炎24例为157±59μg/L,肝硬化17例为178±83.7μg/L,检测结果与健康献血员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升高更为显著。提示PCⅢ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257例肝穿刺结果,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在各型肝炎差异较大,急性肝炎为5(?)g%,慢性迁延性肝炎为48.38%.慢性活动性肝炎93.20%.探讨了肝穿刺的若干问题,如肝穿刺(?)的选择,简化肝穿刺前的准备.深度黄疸者肝穿刺36例,无一例发生胆汁性腹膜炎,小儿肝穿刺20例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8.
我国肝病患者HC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第二代抗HCV试剂对我国不同地区肝病患者血清抗HCV进行了检测,同时调查了HBV和HAV感染状况。2016例肝病患者血清中抗HCV检出率为12.25%,HBVm检出率为74.55%,抗HAV-IgM检出率为29.31%。各型肝病患者抗HCV检出情况分别是:急性肝炎62/752(8.24%);慢性迁延性肝炎48/541(8.87%);慢性活动性肝炎93/523(17.78%;慢性重症肝炎5/32  相似文献   

19.
曾凡杰  王媛 《铁道医学》1999,27(3):148-149
目的 搪塞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的(CIV)联合检测在病毒性为肝纤维秉性民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RIA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212例)、正常对照组(83例)进行HA、PⅢP、CIV含量测定。两组均数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肝炎患者3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并且浓度随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硬化(LC)逐渐升高。结  相似文献   

20.
对212例病毒性肝病患用RIA法检测血清甘胆酸,发现其值交正常值1.13±0.75mg/L显升高(P〈0.001),其增高值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延性肝炎,各组与慢性延性肝炎间差异有显性(P〉0.001),另急性肝差异也有显性(P〈0.01),其余各组差异无显性(P〉0.05)。从此顺序特点可看:CG值值增高与肝细胞受损程度有关;与谷丙氨酶(ALT)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