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道1例颞叶癫痫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右半面强直和哭喊发作,并且回顾该病变的脑电临床定位。方法:患者表现为发作性右半面强直性运动和哭喊,报道其临床症状、神经生理学定位测试和手术治疗癫痫的预后情况。对既往发生颞叶癫痫时的躯体运动体征和哭喊发作记录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与面部皮质区有关。结果:颞叶癫痫所致单纯性部分发作,表现为右半面强直性运动和哭喊发作。颅内EEG检查显示左侧颞叶中部无症状性放电,直至传导至左侧扣带回区。对患者实施颞叶前部连同杏仁核及海马前部切除术,则发作终止。结论: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病例,由…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接受经鼻直接蝶窦入路和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两组患者进行嗅觉测试,结合临床数据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嗅觉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32例垂体瘤患者,根据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期间将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手术的患者149例纳入观察组,将直接蝶窦入路手术的患者83例纳入对照组,采用五味试嗅法测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嗅觉察觉阈值和识别阈值。 结果 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察觉阈值分别是1.70±0.30、1.67±0.36, 识别阈值分别是2.22±0.52、2.26±0.50,两组患者嗅觉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察觉阈值分别是3.22±0.99、3.56±0.91(P=0.011), 识别阈值分别是3.79±0.84、4.34±0.82(P<0.001),两组患者的嗅觉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较观察组患者的嗅觉察觉阈值和识别阈值高;术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察觉阈值分别是2.69±0.70、3.05±0.97(P=0.003),识别阈值分别是3.31±0.74、3.84±0.76(P<0.001), 两组患者的嗅觉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察觉阈值分别是2.21±0.64、2.66±0.79(P<0.001), 识别阈值分别是2.98±0.64、 3.44±0.55(P<0.001),两组患者之间的嗅觉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对照组较观察组患者的察觉阈值和识别阈值高。 结论 两种术式均可导致患者的嗅觉功能降低,术后6个月随访时嗅觉功能仍不能恢复到术前水平。相比之下,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患者的嗅觉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仅有癫痫表现的颞叶脑肿瘤适合的治疗方式、策略和预后评估.方法 对仅有癫痫表现的38例颞叶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病灶位于左侧和右侧分组,术中通过皮层脑电图监测对病灶和致痫灶准确定位,术前后对患者进行韦氏智力量表测试,术后随访.分析肿瘤的病理学特点.结果 38例患者行病灶切除术、致痫灶切除术、前颞叶切除术、海马杏仁核切除术、软膜下多处横切术或皮层热灼术.术后平均随访3.5年,按Engel术后效果分级,Ⅰ级28例(73.6%),Ⅱ级5例(13.2%),Ⅲ级3例(7.9%),Ⅳ级2例(5.3%).随访期间本组无复发.术后MQ下降有显著性(P<0.05),病灶位于左侧组的患者术后IQ和MQ的下降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仅有癫痫表现的颞叶脑肿瘤有趋向良性的病理学特点.手术切除病灶或致痫灶的疗效满意.而术后短期内的认知功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顽固性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病灶和致痫灶定位,术中在ECOG描记下5例行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10例行病灶切除+标准前颞叶切除,8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MST或热灼术.结果 本组23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0.5~2年,Engel's效果分级:Ⅰ级18例(78%),Ⅱ级3例(13%),Ⅲ级2例(9%),暂时性运动性失语1例,暂时性轻度偏瘫1例.结论 在严格的术前综合评估、术中皮层和深部电极精确描记下,采用联合术式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颞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式(CAH)对颞叶癫痫患者的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 75例颞叶癫痫患者经历了CAH手术,并且3次(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顺利完成了SCL-90自评量表。统计分析患者的平均GSI(精神症状整体严重性)得分。结果患者术后1年和2年的平均GSI得分均低于术前。全体患者术后2年的平均GSI得分均低于术后1年。不同时期(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男女组之间,左右侧组之间以及头颅MRI正常和异常组之间的平均GSI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AH术式可以改善颞叶癫痫患者术后的精神症状。这种改善与术后的疗效有关,而与性别、位置和MRI有无异常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的术前评估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6例颞叶癫痫患者行无创或有创检查,进行术前综合评估,采用额颞翼点切口,经外侧裂入路、皮质脑电图监测下实施手术。对术前评估方法,术中脑电图监测及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根据24h发作期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和磁共振成像、PET-CT等检查进行致痫灶的定位,16例术前置入颅内电极明确致痫灶的位置,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20例癫痫发作基本消失(85%),3例发作基本减少(70%),2例发作减少>50%,其中4例出现短期并发症。术后2年所有手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平分与手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发作期)和磁共振成像、PET-CT发作期/发作间期检查是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的可靠手段,颅内电极置入是术前准确定位的必要手段,外侧裂入路可以满足颞前叶切除或选择性切除颞叶内侧结构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颞叶癫痫对患者神经心理及智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颞叶癫痫患者,采用SCL-90自测量表及瑞文测验方法,对患者术前、术后情绪程度、焦虑、抑郁及人际关系敏感度等进行心理状况及智力评估.结果:(1)25例颞叶癫痫患者术前经SCL-90评分与常模(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状态,术后再次评分结果显示手术对临床症状的控制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2)2.5例患者术前、术后经瑞文测验智商(IQ),结果应用SAS软件分析,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术后患者IQ经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手术治疗对颞时癫痫患者神经心理状况及智力情况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影响立体定向治疗颞叶癫痫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术治疗颞叶癫痫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术治疗33例颞叶癫痫患者,经过1年的随访,以术后癫痫发作频率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分,分析婴儿期热性惊厥史、先兆术前抽搐发作频率、初发年龄、患病时间、手术年龄和疗效的关系。结果 有婴儿期热性惊厥史患者和无婴儿期热性惊厥史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而先兆、发作频率、初发年龄、患病时间和手术年龄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婴儿期热性惊厥史是影响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术治疗颞叶癫痫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皮层脑电图监测下前颞叶切除术(ATL术)与颞下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SAH术)在颞叶内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心理学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6月我院98例颞叶内侧癫痫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分为ATL组53例、SAH组45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鼓室硬化症患者49例,均在耳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根据病变情况不同,分别行Ⅰ、Ⅱ、Ⅲ型鼓室成形术,必要时联合上鼓室、鼓窦切开及重建。患者术后随访,观察鼓膜愈合、听力恢复(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听力平均纯音阈值与气骨导差)、味觉改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8例(97.96%)患者术后鼓膜一期完全愈合,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内鼓膜均完全愈合。行Ⅰ、Ⅱ、Ⅲ型鼓室成形术患者术后3个月听力平均纯音阈值与气骨导差均低于术前(均P<0.05),患者术后3个月听力较术前改善明显。术中因清理病变组织未能成功保留鼓索神经者13例(26.53%),其中9例患者术后有味觉部分缺失症状,术后3~6个月味觉逐渐恢复;解剖学成功保留鼓索神经者29例(59.18%),但有2例患者自觉术后味觉部分缺失,术后3个月味觉逐渐恢复。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术后鼓膜一期愈合率较高,听力改善效果明显,鼓索神经损伤率较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拟行手术的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 明确致痫灶部位, 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 方法 对32例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 综合分析检查结果, 制定相应手术方案. 术中行皮层脑电描记, 术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并对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 结果 V-EEG、 MRI、 PET 3种检查定位结果完全一致的有21例. 29例患者(90.6%)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或部分缓解, 3例患者(9.4%)无明显缓解. 结论 对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 对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仅有海马萎缩(硬化)的颞叶癫痫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作一探讨。方法 对24例病人术前进行的EEG、MRI、SPECT检查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病人均行前颞叶、杏仁核,前海马切除,其中对3例位优势半球语言区的致痫灶作了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MST),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癫痫发作消失者18例(75%),发作减少者6例(25%),无1例出现语言障碍。结论 海马萎缩可通过MRI检查量化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功能性MRI(functionalMRI)对颞叶癫痫患者颞叶语言优势半球进行定位 ,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12例颞叶癫痫患者接受颞叶语言皮层的功能性MRI扫描 ,其中 4例接受阿米妥试验 ;癫痫灶位于功能性MRI提示为优势半球的病例接受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 ,癫痫灶位于非优势半球的病例接受前颞叶切除术。结果  10例为左侧语言优势 ;2例右侧语言优势 ;4例接受阿米妥实验的病例的优势半球与功能性MRI结果一致 ;7例接受前颞叶切除 ,5例接受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 ;术后患者未出现语言功能障碍。结论 采用功能性MRI可对颞叶优势半球作出正确定位 ,指导对颞叶癫痫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痫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对25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采用视频脑电图、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CT进行术前致痫灶定位,结合术中皮层及深部电极定位,均给予颞前叶、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Engle Ⅰ级20例(80%),Ⅱ级3例(12%),Ⅲ级2例(8%).结论 联合视频脑电图、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发作期临床表现综合术前定位致痫灶,显微手术切除前颞叶、海马-杏仁核结合皮层热灼能安全、有效的治疗颞叶难治性癫痫.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507-1510
目的:探讨经鼻蝶显微镜与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方法:收录垂体瘤患者90例,均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组(n=49)和显微镜组(n=41)。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肿瘤切除、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性,观察手术前后嗅觉功能(嗅觉识别阈值)、视觉功能[视野平均缺损(MD)、模式标准差(PSD)、加权视野指数(VFI)]、激素水平[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变化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显微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显微镜组(P<0.05),肿瘤全切率高于显微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3周,两组患者嗅觉识别阈值均较术前升高,且显微镜组高于神经内镜组(P<0.05),MD、PSD和血清PRL则较术前降低,VFI则较术前升高,且神经内镜组改善程度高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3周,两组患者血清GH、ACTH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鼻蝶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比较,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垂体瘤效果更佳,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更少见,且手术创伤小,节省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有利于嗅觉、视觉功能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评估颞叶手术导致记忆缺失的儿童是否较成人恢复得更好。比较儿童和成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在3个月和12个月时的预后情况,对每例受试者实施颞叶切除术以控制癫痫,按照病理、癫痫发作类型、手术侧和手术类型对儿童和成人进行配对(每组n=30,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13岁傩30岁)。术后3个月,左侧切除组患者均表现出语言学习能力的显著下降。在随后的9个月中,只有儿童组患者得到恢复,并在术后1年时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左侧切除组成人患者的语言学习能力大多维持在较低水平,并且在术后1年时的检查结果仍然显著较术前差。相对于短期随访的结果,右侧切除成人患者在术后1年时表现出视觉记忆能力的下降,而在儿童却有所改善。儿童注意功能方面的预后也较好,并且癫痫发作的预后也呈好转趋势(术后1年的Engel预后分级标准达到Ⅰ级:成人患者63%,儿童患者80%)。现有神经心理学资料为儿童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代偿能力提供了证据,本研究结果强烈支持对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王峰  刘诤  王晓东  徐军  李宗正  孙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10):931-933,949,F0004
目的对比微血管减压手术前后磁共振血管成像变化情况,探讨其与手术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对比12名患者手术前后磁共振血管成像图像,其中三叉神经痛8名,面肌抽搐3名,舌咽神经痛1名。观察血管与颅神经近脑干端的关系,判明责任血管,并与手术所见、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术前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全部患者症状侧存在血管压迫。术中发现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责任血管除为小脑上动脉外,还存在岩静脉压迫,其余患者术中所发现均与术前磁共振血管成像吻合。其中,三叉神经痛患者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5例,小脑前下动脉3例,面肌痉挛患者2例为小脑前下动脉,1例为小脑后下动脉;舌咽神经痛患者为异位椎动脉推挤小脑后下动脉压迫舌咽神经。术后全部病人症状消失,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11名患者责任血管从颅神经表面分离开。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能准确显示手术前后颅神经与毗邻动脉血管之间的关系,并为手术及术后疗效预测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海马硬化与颞叶癫 (TLE)关系及在TLE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15例TLE并考虑海马硬化的病例实施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结果 全部病例术中在皮质脑电图 (EEG)及深部EEG均发现颞叶内侧样放电 ,手术切除硬化海马后癫得到有效控制 ,术后患者神经心理正常。结论 海马硬化可能是TLE的主要病因 ,核磁共振 (MR)发现海马硬化是TLE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 ,手术切除硬化海马可对TLE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仅有海马萎缩 (硬化 )的颞叶癫痫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作一探讨。方法 对 2 4例病人术前进行的EEG、MRI、SPECT检查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4例病人均行前颞叶、杏仁核、前海马切除 ,其中对 3例位优势半球语言区的致痫灶作了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 (MST) ,术后随访 12个月以上 ,癫痫发作消失者 18例(75 % ) ,发作减少者 6例 (2 5 % ) ,无 1例出现语言障碍。结论 海马萎缩可通过MRI检查量化分析 ,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临床症状学、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对1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评估,确定手术定位方法和手术方案。术前评估和术中脑电图监测显示为局灶性改变者行致痫灶切除术,检查提示一侧半球萎缩或多灶性改变者,术中行半球切除或胼胝体部分切开。结果:13例患者术后Engel分级均为Ⅰ~Ⅱ级,其中10例患者达到Engel Ⅰ级。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失语,其余12例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效果理想,尤其是有局灶性结构异常、发作形式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的患者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