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小儿包皮环切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组(A组)和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30例.记录2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2组患儿诱导前、诱导后、切皮后1 min及清醒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肢体活动例数、清醒时间、清醒后躁动例数.结果 A组和B组诱导后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诱导前后和术中的SBP、DBP、HR、SpO2无明显波动(均P>0.05),A组术中肢体活动例数、清醒时间、清醒后躁动例数明显少于B组(均P<0.05);2组均未出现喉痉挛和气道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能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清醒快而完全,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七氟醚和异丙酚麻醉对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对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手术提供一种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Ⅰ组20例异丙酚静脉诱导,异丙酚静脉持续泵入4-8μgkg/h维持麻醉;Ⅱ组20例七氟醚诱导,七氟醚持续吸入1%-2%维持麻醉.观测两组病人不同时期的血糖、皮质醇及SBP、DBP、HR、SpO2的变化.结果Ⅰ组术中SBP、DBP比Ⅱ组明显降低(P<0.05);术中,术毕Ⅰ组皮质醇明显高于Ⅱ组(P<0.01);术毕时Ⅰ组血糖明显高于Ⅱ组(P<0.01).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比异丙酚静脉麻醉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更适合于麻醉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患者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全麻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男52例,女8例,年龄18—52岁,体重52~75kg,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镇静组(Ⅰ组)30例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Ⅱ组)30例。静注芬太尼2彬kg、异丙酚2mg/kg麻醉诱导,然后以6mg,/(kg·h)速率持续榆注异丙酚,3~5min后经鼻行盲探气管插管,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I)、气管插管后5min(T2),记录SBP、DBP、MAP、HR、RR,计算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观察诱导过程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T1时Ⅱ组患者SBP、DBP、MAP、HR、RR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患者均明显升高(P〈0.05),并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Ⅰ组上述指标略降低,与T0比较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气管插管完成时闻较快(P〈0.05),但呼吸暂停时间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2mg/kg复合芬太尼2ug/kg麻醉诱导,然后输注异丙酚6mg/(kg·h)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麻醉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术中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颈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B组),A组分别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1μg/kg)和异丙酚(0.3~0.4mg/kg)维持麻醉,B组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和异丙酚(0.3~0.4 mg/kg)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术毕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SBP、DBP、HR和SpO2在诱导后、切皮时、搔刮病灶期间、手术结束时与入室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SBP、DBP、HR和SpO2在诱导后、切皮时、搔刮病灶期间、手术结束时与入室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70%以上,术毕5 min Aldert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均可用于颈淋巴结结核的手术麻醉,而前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乳癌根治术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华 《临床医学》2010,30(10):75-76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单纯全麻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21~67岁乳腺癌根治患者40例,分成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n=20),和单纯全麻组(B组,n=20)监测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麻醉药剂量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A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SBP、DBP、HR低于B组,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提高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输尿管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60例,瑞芬太尼0.5μg/kg异丙酚2mg/kg诱导后,改为瑞芬太尼0.05μg/(kg·min)、异丙酚3mg/(kg·h)维持。手术全程监测血压(SBP/D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呼吸抑制情况、停药至意识恢复时间。结果全手术过程中无记忆、无痛;在麻醉过程中SBP、DBP、HR、SpO2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有心率减慢及呼吸抑制发生。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的优点,但术中要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7.
王敬秋  吕清香 《临床医学》2010,30(11):84-86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手术患儿使用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疝气手术患儿48例,年龄4~12岁,按年龄和麻醉药物分为四组,每组12例:IPK组4~7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IPR组4~7岁,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K组8~12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R组8~12岁,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IPK组和ⅡPK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静脉输注异丙酚6 mg/(kg.h)及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维持麻醉。IPR组和ⅡPR组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静脉注射异丙酚6 mg/(kg.min)和雷米芬太尼0.1μg/(kg.min),雷米芬太尼每2分钟增加0.025μg/(kg.min),直至0.2μg/(kg.min)。于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冲洗眼球时,手术开始后即刻、手术开始后15 min和出手术室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CSI)。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总镇静时间,计算雷米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四组SBP、DBP、HR、RR和CSI均降低(P0.05);与IPK组和ⅡPK组比较,IPR组和ⅡPR组RR和CSI降低,术中体动和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麻醉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与IPR组比较,ⅡPR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ⅡPK组雷米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小于IPK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患儿麻醉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迅速,而不同年龄患儿雷米芬太尼用量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神经阻滞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240例,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麻醉成功后继以异丙酚5mg/(kg·h)静脉维持,Ⅲ、Ⅳ组于麻醉成功后继以异丙酚5mg/(kg·h)静脉维持外,另予雷米芬太尼[Ⅲ组为0.05μg/(kg·min),Ⅳ组为0.1μg/(kg·min)]麻醉。记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RR,呼吸暂停次数,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疼痛程度。结果:Ⅱ、Ⅲ、Ⅳ组患者镇静效果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Ⅲ、Ⅳ组患者较Ⅰ、Ⅱ组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最低SpO2及最慢RRⅢ、Ⅳ组较Ⅰ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较Ⅱ组低,差异无显著性,最低HR、SBPⅢ、Ⅳ组较Ⅰ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结合异丙酚输注能为臂丛神经阻滞提供满意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有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需加强呼吸监测及管理。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全麻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全麻诱导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n=20)麻醉诱导P组异丙酚1.5-2mg/kg、E组依托咪酯0.3mg/kg,加用安定0.2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04-0.06mg/kg和琥珀胆碱1.5mg/kg。分别记录诱导前后两组的SBP、DBP和HR的变化。结果 诱导后P组SBP、DBP和HR均明显下降(P<0.05),而E组则轻度下降或下降不明显,血流动力学与诱导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为严重,明显大于依托咪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病人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合适剂量。方法 6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μg/kg(Ⅰ组)、0.3μg/kg(Ⅱ组)、0.4μg/kg(Ⅲ组)。3 min后三组均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和维库溴胺0.1 mg/kg麻醉诱导,经口气管内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T1)、静脉注射异丙酚后(T2)、气管插管即刻(T3)、插管后3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T1时三组SBP、DBP、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三组SBP、DBP、BIS明显下降(P(0.05或P(0.01),T3时Ⅰ组SBP、DBP、BIS明显升高(P〈0.05);与Ⅱ组比较,T3时Ⅰ组SBP、DBP、BIS明显升高(P〈0.05);三组间各时点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3μg/kg复合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并维持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临床使用的合理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病人42例,ASAⅠ~Ⅱ级、年龄18~72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21例)、芬太尼组(F组,21例);诱导方法:丙泊酚2mg/kg、罗库溴胺0.6mg/kg,其中R组用瑞芬太尼2μg/kg,F组采用芬太尼3μg/kg快速诱导;记录以下各时点的SBP、DBP、HR,麻醉诱导前1min(T0),诱导后1min插管前即刻(T1)及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结果R组SBP、DBP、HR在T1、T2、T3与基础值及与F组比较降低,差异分别为P〈0.01、P〈0.05,插管后5min回升至插管前水平。F组SBP、DBP在T1降低,T3恢复至插管前水平,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瑞芬太尼均能维持患者麻醉诱导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优于芬太尼,但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亦比芬太尼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硬膜外组(Ⅰ组)和全麻组(Ⅱ组),术中连续监测血压(Bp)、二氧化碳饱和度(HR)、心率(SpO2)变化。结果两组HR、SBP及DBP在诱导后较麻醉前均有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气管插管时心率较Ⅰ组明显增快(P〈0.05),术中、气管拔管时Ⅰ组HR、SBP及DBP明显低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在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切题回答时间方面明显短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烦躁及寒颤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诱导中血糖、皮质醇的变化,以评价两药对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本实验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4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Ⅰ组)和七氟醚组(Ⅱ组),每组20例,Ⅰ组异丙酚静脉诱导,Ⅱ组七氟醚吸入诱导。观测两组病人在诱导前、气管插管2 min、10 min时的SBP、DBP、HR、SpO2、血糖、皮质醇及插管时的体动、呛咳情况,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插管2 min、插管10 min时,Ⅰ组、Ⅱ组SBP、DBP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Ⅰ组DBP比Ⅱ组DBP均显著降低(P<0.01);血糖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插管2 min时,皮质醇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Ⅰ组(P<0.05),Ⅱ组(P<0.01)。插管10min时,两组皮质醇变化不明显,两组病人各时点的HR、SpO2变化不明显。结论在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方面,七氟醚吸入麻醉优于异丙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4.
周克亭  刘志群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494-1495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无痛结肠镜检查病人麻醉过程及恢复的意义。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病人80例,在异丙酚-芬太尼麻醉下进行结肠镜检查。分为BIS监测组(Ⅰ组)与常规监测组(Ⅱ组),每组40例。静脉给予芬太尼1#g/kg、异丙酚0.5mg/kg负荷量后,异丙酚的维持量Ⅰ组根据BIS值(45~60)调节,Ⅱ组仅根据临床体征调节。记录异丙酚用量,术中反应,结肠镜检查时间,留观时间及不同时点的MAP、HR、SpO2、BIS值。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及麻醉前MAP、HR、SpO2、BIS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异丙酚用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留观时间Ⅰ组明显短于Ⅱ组(P〈0.01)。MAP在麻醉诱导入睡后和插镜时两组均有下降,但Ⅰ组降幅低于Ⅱ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明显少于Ⅱ组(P〈0.01)。结论:BIS监测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病人,对于预防麻醉药用量不足或逾量,减少血液动力学改变,避免术中肢动与知晓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麻醉安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冯洁  李新  魏淑英  耿立成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1):1219-1221,1223
目的监测ERCP患者异丙酚麻醉中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探寻适宜的麻醉深度供临床参考。方法60例均分为Ⅰ组AAI39~30,Ⅱ组AAI29~20,Ⅲ组AAI19~10。以15~20mg/10s的速度静注异丙酚诱导,进镜后以8~10mg/(kg.h)泵注异丙酚维持麻醉。根据AAI值是否在预定范围调节异丙酚用量,主要手术步骤完成后停药。监测3组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SpO2及AAI。记录各组入睡、操作、清醒时间,以及体动、呛咳、打鼾的发生率。结果麻醉诱导后3组SBP均显著下降,Ⅲ组DBP亦下降,但均为一过性。HR、SpO2无明显变化。AAI在进镜时均降至预定范围,并在大声呼名有反应前后骤然升高。Ⅰ组体动、呛咳发生率明显高于Ⅱ、Ⅲ组;Ⅲ组打鼾率、清醒时间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SpO2无明显变化。结论AAI10~29是ERCP患者异丙酚静脉麻醉较为适宜的麻醉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联合诱导与单独依托咪酯或咪唑安定诱导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60例,随即分为三组:依托咪酯组(Ⅰ组),咪唑安定组(Ⅱ组),依托咪酯联合咪唑安定组(Ⅲ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用药:Ⅰ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10ug/kg;Ⅱ组咪唑安定0.15 mg/kg;Ⅲ组依托咪酯0.2 mg/kg,咪唑安定0.05 mg/kg,Ⅱ、Ⅲ组维库溴铵与芬太尼剂量同Ⅰ组.在麻醉期间连续监测和记录心电图(EC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三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开始时SBP、DBP、HR、RPP均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气管插管后2 min sBP、DBP、HR、RPP均较气管插管前显著升高(P<0.05),与Ⅰ,Ⅲ组比较,Ⅱ组气管插管开始时SBP、MAP显著降低,而气管插管后2 min,Ⅱ组SBP,MAP升高幅度也小于Ⅰ、Ⅲ组.结论 与单用依托咪酯或咪唑安定相比,二者联合应用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麻醉诱导中能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并能弥补单一用药的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需要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前生命体征( SBP、DBP、RR、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对照组患儿SBP、DBP、HR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儿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优良率为95.5%;对照组患儿麻醉优良率为81.8%(P<0.05);观察组患儿氯胺酮用量为(42.1±10.9)mg,清醒时间为(15.4±6.8)min,1例发生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手术采用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何凌宏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72-2873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与利多卡因联合用于全麻诱导插管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病例60例,按诱导药物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利多卡因组(Ⅰ组)、芬太尼合用利多卡因组(Ⅱ组)、舒芬太尼合用利多卡因组(Ⅲ组)。分别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 (T2)、插管后1 min(T3)、3 min(T4) 、5min(T5)各时点的SBP、DBP、HR。结果 诱导后T1时点三组SBP、DBP、HR显著低于T0(P<0.05或P<0.01);插管后Ⅲ组SBP、DBP、HR与T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Ⅰ组相比在T2、T3、T4、T5时SBP、DBP及HR在T2、T3时均显著低于Ⅰ组(P<0.01或P<0.05),在T2、T3时SBP、DBP、HR明显低于Ⅱ组(P<0.05);Ⅱ组在T2、T3与T0比较SBP、DBP明显升高(P<0.05),HR在T4、T5时与T0比明显下降(P<0.05),与Ⅰ组比较SBP、DBP、HR低于Ⅰ组(P<0.05);Ⅰ组SBP、DBP、HR明显高于T0时点(P<0.05或P<0.01)。结论 舒芬太尼、芬太尼与利多卡因联合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舒芬太尼在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眯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肠镜检查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眯唑安定1mg+芬太尼0.05mg+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05mg+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前、诱导后2min、5min、10min、SBP、DBP、HR、SpO2和异丙酚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30min离院率。结果:两组诱导后2min、SBP、DBP、HR与诱导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异丙酚追加量、诱导量、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苏醒时间及操作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30min离院率均为100%。结论:小剂量眯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咪达唑仑靶控输注(TCI)用于消除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下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复合TCI异丙酚组(P组)和硬膜外麻醉复合TCI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20例。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开始TCI,利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术中保持BIS于55-45水平作为消除患者术中知晓的客观指标。并在BIS≤55后2 min(T1)、10 min(T2)3、0 min(T3)、60 min(T4)、手术结束前10 min(T5)5个时间点分别记录SBP、DBP、HR、SpO2。并观察记录患者的入睡时间(Ts)和苏醒时间(Ta)。结果2组患者的BIS都能达到55以下,各个时间点的HR、Sp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组的Ts、Ta、SBP、DBP皆显著低于M组(P〈0.05或P〈0.01),但2组的SBP、DBP、HR、SpO2均在安全范围。结论异丙酚和咪达唑仑TCI皆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消除硬膜外麻醉患者的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