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支原体肺炎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及X线表现等资料。结果25例中8例表现为小斑、片状阴影或斑片阴影互相融合或密度不均片状影,6例表现为节段或大叶分布的致密影,11例表现为下肺野及肺门周围局部透亮度减低、结构模糊,3例表现为胸膜增厚或胸腔少量积液。X线表现与胸部体征不同步。结论X线征象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对确诊支原体肺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X线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2~2004年间我院明确诊断2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表现为:肺间质浸润病变115例(46%),小叶性实质浸润病变25例(10%),节段性或大叶性实质浸润病变65例(20%),混合性病变45例(18%);其他伴随表现:胸膜反应,或.者胸腔积液20例(8%)。肺不张15例(6%),肺门淋巴结肿大15例(6%)。结论支原体肺炎X线呈多样性表现,易与病毒性、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相混淆。诊断需认真分析肺部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平片的表现,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的正确性。方法选择我院近三年来5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平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间质浸润型24例,节段与大叶型浸润型20例,扇形与小块斑片浸润型11例。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胸膜积液3例。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的X线表现特征不是特别明显,非常易同病毒性肺炎表现相混淆。因此,必须在分析X线征象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细致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鲁光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535-536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性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性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性感染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婴幼儿发病有增加的趋势,临床症状重,病程长,体征不典型,可并发多脏器损害。结论控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胸部X线检查可早期发现高热不退,肺部听诊不典型患儿的炎性改变,必要时可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的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X线胸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间质浸润23例,表现为肺纹理增厚、增多、模糊或呈网点状阴影;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10例;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7例,病变自肺门向外呈扇形或放射状延伸。并发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各异,易与细菌和病毒性肺炎相混淆,根据X线征象,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进一步加深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0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6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住院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 本组患儿多为支原体肺炎(65例),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表现下肺多于上肺,右肺多于左肺,婴幼儿主要为斑片状模糊影,年长儿则表现为节段或大叶实变及大片状阴影;且婴幼儿较年长儿更多伴有肺外脏器受损表现.早期规范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重要意义,同时有肺外合并症者,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论 应加深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合理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进一步认识,以便有效地提高儿科医生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肺外并发症。方法对216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患儿中有发热症状者180例(83.33%),咳嗽196例(90.74%),胸部x线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所有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均为阳性;216例患儿中有75例(34.72%)患儿表现有消化系统的肺外并发症,61例(28.24%)表现有泌尿系统并发症,24例(11.11%)患儿出现了皮肤改变,15例(6.94%)患儿出现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5例(6.94%)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15例(6.94%)出现了血液系统的并发症。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和胸部x线片的改变,血清学实验均可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其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系统。  相似文献   

8.
钱锐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212-213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胸部X线表现,指导临床及早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63例病历资料完整的MPP患儿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 MPP的胸部X线检查对于MPP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儿童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月本院确诊的195例MPP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为婴幼儿组(0~3岁)和年长儿组(3~14岁),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情况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方面的差异.结果 婴幼儿组MPP主要症状及肺外表现与年长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婴幼儿组MPP咳痰喘息症状相对明显,肺部干湿罗音多,体温相对低,平均热程短;年长儿组多表现高热,干咳,症状重,肺部体征轻,平均热程长.MPP患儿胸部X线表现具多样性,小叶实质浸润是各年龄组最常见的胸部X线征象.年长儿组肺段实质浸润更多见,消化系统症状更少,以胸膜受累多见.结论 不同年龄儿童MPP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胸部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须结合实验学等检查才能帮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学龄期前后的儿童中多见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MPP在胸部X线片上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其中表现为大叶性改变者具有症状重、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理想的治疗方法既要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又要能减少住院天数。我们对82例大叶性MPP患儿进行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实施胸部X线检查的表现以及临床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2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确诊病例胸部X线检查资料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X线检查,呈现小斑片以及扇形浸润的有46例,呈现间质浸润的有38例,呈现肺门阴影变浓的有22例,呈现节段以及叶型实质浸润的有20例(其中合并一侧部分胸腔积液4例)。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具有咳嗽症状,其中104例患者伴有体温升高症状,对咽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结果全部为阳性,运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开展治疗,14~20d全部治愈。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X线检查,观察表现具有差异性,非常容易和其他病原性肺炎误判。结合X线观察征象,并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相辅助,对其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作用。X现检查胸片是分析病变的有效途径,大环内酯类为针对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X线诊断。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多为低至中热,咳嗽、喘息、肺部细小湿啰音、哮鸣音等症状;X线表现多以肺间质性病变54例,小叶性肺实质浸润病变48例,肺段实质性浸润病变12例,胸膜病变6例。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缺乏典型X线表现,认真分析X线表现和临床表现,是可以早期诊断和减少误诊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X线资料.结果 肺部X线表现为小片状及大片状阴影,肺纹理增多增生呈网状及小结节状,肺门阴影增大,纵隔阴影增宽,胸膜反应及胸腔积液,结论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呈多样性,如患儿肺部出现上述X线改变时,密切结合临床表现特点,应当想到支原体肺炎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X线表现。方法儿童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病例及胸部X线片,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1961例手足口病患儿共进行胸部X线检查2016次。其中1906例X线无异常发现,55例次胸部表现异常。异常表现主要为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肺门增大模糊为特征的间质性改变(1270例)和斑片状渗出灶为特征的实质型改变(512例)。间质改变和实质改变同时并存(179例)。结论多数手足口病患儿胸部X线无异常。胸部异常X线表现以间质和实质水肿改变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13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胸部影像学改变。方法对13例因发热住院的患者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咽漱液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DNA,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同时进行胸部X线和CT检查。结果13例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干咳,胸部X线片表现为小片状密度增高影,cT表现为两肺多发或单发性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仅1例呈大片状模糊影。阿齐霉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传染性,临床症状较重,但体征缺乏特异性,胸部CT扫描较普通X线胸片更易发现病灶,血清IgM抗体检查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早期治疗方法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0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片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果 6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与咳嗽症状,起病2d可闻及异常啰音者〉35例,1周内闻及异常啰音者42例,所有患儿1周内均可见胸部X线表现异常,所有病例均早期应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应结合胸部X线征象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本病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确诊MPP患儿8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为婴幼儿组(0~3岁)和少儿组(>3~14岁),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婴幼儿组与少儿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及肺外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以咳痰、喘息等症状相对明显,肺部干、湿罗音多,体温相对较低,平均热程短;少儿组多表现为高热不退,平均热程长,阵发性、顽固性干咳,症状重,体征少。MPP胸部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小叶实质浸润是两组患儿最常见的X线征象,婴幼儿组MPP间质浸润明显多于肺段实质浸润,双侧病变居多,少儿组肺实质浸润多于间质浸润,单侧病变居多,且较婴幼儿组易引起肺不张、胸膜炎等,MPP的X线表现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关性不强是两组患儿的共同特征。结论不同年龄MPP在临床症状、胸部体征及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须结合实验室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汪宏  刘敏 《青岛医药卫生》2008,40(6):434-435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2年至2007年间15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特点及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支原体肺炎表现为发热,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体征少,X线表现多为单侧病变,下肺多于上肺,右肺多于左肺,不完全节段或大叶实变及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可同时伴肺外脏器受损表现。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较重,体征较轻微,x线胸片阴影明显。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尤其是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可靠,且副作用少,可做为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胸片用于麻疹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自我院感染科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6例麻疹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诊断的准确卒和其X线胸片的表现特征。结果126例经病理学等检查确诊的麻疹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经X线胸片检查,检出98例,准确率为78.57%。胸片的表现特征主要有肺部出现大片实质影、沿两下肺纹理分布片状增浓的模糊影、多发大小不等的片状影、肺大泡;纵膈皮下气肿等。结论麻疹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X线胸片的表现具有特征性,诊断的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临床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儿童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以气促、喘鸣、肺部哕音多见,发热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少,胸部X线以支气管肺炎多见;而3岁以上年长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肺部体征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多。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