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药物不良反应(ADR)指正常剂量的药物在人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所引起的任何有毒害的非预期的反应。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种类最多的药物,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使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现将近1年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玉潜 《药品评价》2012,(33):35-37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集到的438例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ADR发生率(56.39%)高于男性(43.61%);药师上报ADR报告209例(47.72%);静脉给药(79.00%)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所有ADR报告中,氟喹诺酮类(128例)和大环内酯类(112例)最多;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样反应(32.21%)和胃肠道反应(24.65%),其次是注射部位局部刺激(13.12%)。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彭芸 《医药导报》2012,31(6):814-816
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浙江省衢州市2010年报告的1 20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年龄、性别、抗菌药种类及使用率、给药途径、合并用药、ADR临床表现、ADR等级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 204例涉及的抗菌药物9大类,63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居首(41.61%),其次为青霉素类(24.75%)和喹诺酮类(18.77%),以静脉给药(89.95%)为主,主要ADR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0.2%)、胃肠道损害(16.86%)及全身性损害(11.54%)等。结论医疗机构必须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研究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14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归纳总结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结果 14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中,≥60岁发生率最高占52.86%;静脉滴注给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92.86%);头孢菌素类药物(30.00%)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25.00%);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1.43%),其次是消化系统(17.14%)及神经系统(12.86%)损害。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0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中国药业》2010,19(19):63-64
目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7例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抗菌药物所致ADR的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单个药品以头孢噻肟最多,左氧氟沙星次之。临床上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和心血管系统反应。结论应加强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东海县人民医院197例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与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7例ADR病例报告中涉及患者使用药品种类、抗菌药物种类及其给药途径和涉及患者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7例ADR病例中涉及药品93种(西药69种,中药24种),其中抗菌药物品种43种涉及患者119例(占60.40%),非抗菌药物50种涉及78例(占39.60%),其主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消化系统等反应,抗菌药物引起的过敏样反应、药疹、皮疹所占比率较大.结论:加强合理用药与ADR的监测,保障用药安全,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169例抗菌药物ADR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本院抗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本院2006年度收集并上报的169例抗菌药物ADR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169例不良反应中涉及55种药品,以喹诺酮类(40.2%)居首,头孢菌素类(20.1%)、大环内酯类(11.2%)居第二、第三位。ADR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0.8%,居首位;消化系统损害(28.4%)和神经系统反应(18.3%)居前二、三位。ADR报告人职务依次是:药师(90.0%)、医师(7.7%)、护士(2.3%)。结论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是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关键,也是医院质量管理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洛美沙星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收集我院及文献报道洛美沙星常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洛美沙星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神经毒性反应及光敏反应。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中洛美沙星不良反应较多,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分析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该院的7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引发ADR抗菌药物种类、ADR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引起ADR的抗菌药物品种涉及8类16种,头孢菌素类最多(66.2%),青霉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次之;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57.6%),其次为消化和神经系统。结论:抗菌药物ADR的发生与药物性质、临床使用量、个体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需进行ADR监测,探讨抗菌药物ADR发生的易感因素,尽可能安全、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2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内蒙古中蒙医院2001-2005年间收集到的128份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尤以老年患者居多(占53.9%);涉及药物有5大类21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最多(占75%);ADR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较严重的ADR有9例。结论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时对高敏体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重点监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做到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潘刘英 《中国药业》2009,18(17):46-47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2007—2008年上报到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报告357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类型、结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7例ADR中,男女比例相当,20~59岁的中、青年人较多(68.07%);抗菌药物为主(36.69%);中成药制剂其次(32.77%);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68.91%);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其他系统损害。结论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刘的ADR发生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临床使用管理亟待加强;开展临床ADR监测是医疗机构工作的重点,医务人员需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2007-2013年度收集上报的138例抗菌药物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8例ADR中,41~59岁患者占比最高(28.26%),其次≤6岁儿童(23.91%),ADR为一般反应的占92.03%,静脉滴注给药ADR的发生率最高(94.20%),首次给药过程出现ADR的占42.03%;头孢菌素类的ADR发生率居于首位(39.87%)。结论抗菌药物致ADR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应加强抗菌药使用管理,重视ADR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抗菌药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近年来,抗菌药品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随着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开展,抗菌药物所致的ADR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两所医院2007—2008年有关抗菌药物所致的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3家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佳娜  黄萍 《中国药业》2008,17(1):46-46
目的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方法通过调查浙江省3家医院2006年抗菌药物ADR报告,分析与评价发生ADR的抗菌药物种类、病例数以及ADR的临床表现。结果发生ADR的药物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大,而新的严重ADR上报病例数少。结论各级医院应积极上报ADR,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11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遂宁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药学室收到的112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112例ADR共涉及抗菌药物9大类,35个品种,以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引起ADR最多,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静脉给药发生率最高,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和附件损伤最多(49.11%),其中11例可能与不合理用药有关。结论抗菌药物发生ADR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125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5~2008年度收集到的125份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归纳总结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一般规律和有关特征。结果4年间共收到181份ADR报告,其中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起的ADR125例占69.06%,病例报告中涉及18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曲松钠(24例)、青霉素钠(20例)和头孢噻肟钠(13例)。ADR累及人体的14个系统,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应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重视ADR的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井华  刘俊 《安徽医药》2014,18(2):393-396
目的了解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现状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保证抗菌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0—2012年某院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37份,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名称、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性质、转归及临床表现、报告人员职业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37份ADR报告中,男性发生比例高于女性;41~50岁年龄段为ADR发生的主要人群,但老人及儿童发生的比例也较高;ADR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的和新的ADR分别占总例数的3.80%和1.26%;静脉滴注为引发ADR为主要的给药途径,占总例数81.01%;ADR主要发生在用药后31~60 min;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为主,占总例数29.12%,其次为大环内酯类(28.27%)和头孢菌素类(26.16%),其中阿奇霉素为57例,占总例数24.05%,其次为左氧氟沙星(56例,23.63%);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102例,43.04%);护师ADR报告率68.35%。结论深入开展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南阳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1年6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抗菌药物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185例,对患者年龄及性别、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分布、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5例由抗菌药物所致严重ADR中,<18岁患者比例最高(39.46%);静脉给药占比最多(90.46%);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严重ADR最多(27.5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40.16%)。结论 应加强抗菌药物严重ADR的监测,优化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ADR的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常州妇幼保健院收集并上报的390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对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ADR史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0例ADR报告共涉及9类30种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引起ADR最多(265例,占66.92%);给药途径方面,静脉滴注引起ADR最常见(362例,占92.82%);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243例,占51.70%)。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有关。结论:应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严格操作,加强ADR监测和预警,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我院8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87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种类、用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87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涉及51种药品,由抗菌药物引起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共54例(占62.07%);由中药制剂引起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其次,有6例(占6.90%);由静脉滴注用药途径引起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最多见,有61例(占70.11%);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1:0.64),65岁以上患者发生ADR多于其他年龄段;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占57.47%。结论我院抗菌药物静脉注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