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升降散源于明代张鹤腾的《伤暑全书》,为治暑良方,后经杨栗山在《伤寒瘟疫条辨》中阐发而发扬光大,成为治温名方。两者都是经典方,临床应用广泛,无论外感、内伤都可辨证应用。本文试从方剂的来源、理论依据、方解、病机、病位、临床应用等比较两方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黄进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46-247
现就“肝气”在脾胃气机升降中的作用及脾胃疾病与肝气的关系阐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五行属木,为风木之脏,其体阴而用阳,风木主动,动为阳,动则易耗其所藏之血。又肝为女子第二先天,其藏血又为女子月经提供来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与情志,气机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一指各脏腑的生理活动,一指人体内正常的精微物质,所以肝在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运行中起到一个调节枢纽作用,一但失常,则脏腑、气血、津液运行失其常道,聚成“气、血、壕、火、湿、食”滞。进而变生他症。“无形之邪,入结于脏,必有所据,水血痰食,皆邪薮也。”《金匮要略心典》。而肝疏泄功能的运行,势必又耗其所藏。所以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的这种生理特点,决定了肝病的治疗过程中宜补不宜伐。所以古论中有“肝秉刚强之性非借阴液以涵之”之论。现略举事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6,(9):56-58
王明福老中医遵古训、师前贤,发新义,多年来潜心中医临床研究,在诊治内科杂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尤其从气机理论诊治内科杂病疗效显著,故本研究从理法方药角度对其进行了总结,即明析气机理论,气机理论是独具中医特色的基础理论之一,气机理论从气机动态演化的角度出发,对人体总的生命活动和脏腑功能特性的高度概括;熟用理气之法,在临证时重视理气诸法的应用。将理气法分为燥理、润理、温理、消理、通理、降理、散理、舒理、理气活血九法;谙选四逆散方,遵《内经》旨"木郁者达之",四逆散是王师临证常用之方,先顺其条达之性,开其郁遏之气;巧择疏理之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脾胃健康角度探讨中风病病机与诊治方法。方法将8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综合性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中药治疗,对照组采取现代神经药物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从脾胃论角度对中风患者展开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本方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知,具有升清降浊、调畅气机、寒温并用、表里双解之功效,临床上凡有郁热者,不论外感内伤,皆可用之。  相似文献   

7.
<正>中风后肩部疼痛的发生率较高,约有16%~84%的中风患者出现肩痛症状~([1]),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均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康复进程,严重影响了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2,3])。目前现代医学对于中风后肩痛的治疗处于探索阶段~([4]),总体认为其发病可能与粘连性关节囊炎、不适当的活动及受压、周围及中枢神经病变、外伤、肩袖损伤等有关~([5]),其治疗包括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因中风后肩痛发病机制多样,临床上对因治疗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徐杨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352-353
通过对中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正确早期心理护理,对瘫痪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有利于患者肌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等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从肝论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陈昌通 《北方药学》2011,8(8):79-79
本文以调理气机来阐释治疗八法之原理,指出所谓治疗八法合而为一法,(即调理气机)分则为八法、为百法,诸法之变皆不离调气一途。  相似文献   

11.
董湘玉老师认为中焦气机阻滞是胃脘痛的基本病机,气滞痰瘀是胃脘痛实证的基础病机,并运用心身理论从肝脾论治胃脘痛,尤其注重调畅气机,疏肝健脾,达到恢复脾、胃、肝三者正常生理功能的 目的,则胃脘痛自除.故重视情志、调节身心是董湘玉老师治疗胃脘痛病症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年来从肾论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患者引例,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4例,女7例,年龄均在40岁以*,全部病例都出现偏瘫、口服歪斜,或见肢体麻木、屈而不能伸、臂不能举,25例有语言赛涩,2例有轻度意识障碍,19例有高血压病史.1.2辨证论治12.I明虚阳亢型计11例,临床主症除偏瘫、口服歪斜外,多兼见好阴虚证.如头昏眩晕、心中烦躁、小便色黄、大便于秘、脉沉细数、尺脉弱等.治当滋养肝肾、熄风通络之法。基本方:生熟地各209,山药209,肉发蓉15g,巴较天159,远志匕g,山美肉匕g,石料匕g,…  相似文献   

13.
张克庄 《首都医药》2003,10(13):35-35
升降浮沉是不同的中药作用于人体后不同的趋向。升和浮的趋向是向上、向外,沉和降的趋向是向下、向内。“升极则浮,降极则沉”,它们之间只是程度不同,但目前还不能量化。也有的解释说:升是升提,浮是上行,向外发散,沉是下行、泄下,降是平上逆之气,但实际应用并不如此刻版,而常是笼统地升浮同用、沉降并称。  相似文献   

14.
脾与胃互为表里,二者合称"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是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胃病的治疗目的就是针对不同病情运用不同治法恢复其"脾升胃降"的正常平衡状态,即本文所论的"调畅气机"。脾胃之气通畅,"脾升胃降"即处于正常平衡状态。本文对脾胃病分为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寒邪客胃、肠胃积热、中气下陷、胃阴不足、脾胃阳虚等证型,分别运用理气通降、和胃降逆、散寒通阳、通腑泄热、升清降浊、滋阴通降、温中健脾通阳等治法,调畅脾胃气机,使其恢复"脾升胃降"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中药药性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而升降浮沉为中药药性内容之一,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现今不同教材及一些中药学专著,对其内涵、外延却有不同的解释。目前这一理论一些地方还存在不规范性,有待于改善。现就此  相似文献   

16.
<正>肺炎喘嗽是小儿临床常见病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可出现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颜面、口唇青紫等症状。西医学称肺炎喘嗽为肺炎。1病因病机肺炎喘嗽发病多由内外因相互作用而病。外部因素多由于外感六淫、内蕴痰浊;内部因素多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  相似文献   

17.
高淑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96-297
目的中医升降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用药规律,也是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方法本文仅结合多篇有关文献资料,从升降学说的理论基础到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施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阐述了升降规律,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结论人是活的整体,而气机升降又无刻不在,结合药性的升降沉浮、灵活运用方药,方能见效。  相似文献   

18.
“九鬼拔马刀”是《易筋经》中的一式动作。它简单易学,伸筋拔骨适度,呼吸吐纳清晰,外导形体,内引气血,既可作为易筋经初学者的入门之用,也可作为伏案工作者疲劳时的小憩之选。  相似文献   

19.
妇科肿瘤主要指妇女内、外生殖器的良、恶性肿瘤,中医学根据各种妇科肿瘤的症状表现,归属于“石瘕”、“肠草”、“崩漏”、“五色带下”、“积聚”等范畴。妇女有月经、带下、妊娠、分娩、哺乳等特有的生理特点,其生理活动与气血有密切关系,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藏血,故在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使用升降散加减的方式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1~6月所收诊的3例典型慢性肾炎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加以回顾。结果采用升降散加减的方式治疗,3例患者均治愈,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采用升降散加减的方式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有效保证临床对该类病症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