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瑛  黎艳  刘迪 《医药导报》2005,24(3):192-19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冠心病稳定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每晚口服1次,治疗8周;对照组22例,饮食控制。测定治疗前后血脂及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胆固醇(TC)下降234%,三酰甘油(TG)下降28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39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171%,CRP下降123%,治疗前后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调脂的同时还可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评价辛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共选人8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且血脂在正常范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mg次/d,给予辛伐他汀前、给药4周、给药8周分别测定外周静脉血血清CRP。结果口服辛伐他汀前、4、8周治疗组CRP水平分别为(23.4±0.72)mg/L、(15.6±0.48)mg/L、(9.05±0.60)mg/L,对照组分别为(22.9±0.71)mg/L、(19.9±0.50)mg/L、(17.2±0.58)mg/L,两组门诊随访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辛伐汀对冠心病患者可明显降低血浆CRP,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7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辛伐他汀,20mg/Qn,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血脂、CRP的变化,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CRP(P〈0.05),实验组治疗后TC、LDL-C及CRP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降脂效果好,可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用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对其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血浆高敏性C-反应蛋白浓度增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分成三组:A组为阿司匹林 辛伐他汀组,56例。B组为辛伐他汀组,56例。C组为阿司匹林组,55例。观察治疗后7天及出院随访一年,血浆中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7天血浆中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均有下降,但A组(阿司匹林 辛伐他汀组)较B组(辛伐他汀组)及C组(阿司匹林组)下降幅度大(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A组(阿司匹林 辛伐他汀组)较B组(辛伐他汀组)及C组(阿司匹林组)低(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应用于血浆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增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浆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冯春玲 《中国药业》2009,18(5):52-5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的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及40例正常健康人,测定在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后的血清CRP水平。结果两组的CRP浓度差异明显(P〈0.01);服用300mg/d的阿司匹林患者的CRP浓度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1),服用50,100,200mg/d的阿司匹林患者用药前后的CRP浓度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00mg/d的阿司匹林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TC、TG、HDL-C、LDL-C、TC/HDL—C和hs—CRP,对比检测结果。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P〈0.01,P〈0.05),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hs—CRP是已知冠心病患者未来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冠心病(CHD)监测中的意义及不同药物对CHD患者血清中C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CHD患者71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又分为3个亚组,分别服用阿司匹林、欣康片、复方丹参滴丸。全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CRP浓度,服药3周后复查。结果 CHD组和对照组的CRP浓度分别为(5.31±0.13)mg/L和(2.22±0.09)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亚组3周后复查CRP浓度较治疗前均降低,阿司匹林亚组降低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康片亚组和复方丹参滴丸亚组降低不明显,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浓度增高可相应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但需排除其他炎性反应。阿司匹林可降低CRP浓度。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38例冠心病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的血清hs-CRP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AMI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和UAP组,UAP组高于SAP组。AMI组CK、CK—MB水平显著高于UAP、SAP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高低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沈咏慧  吴佳丽 《江西医药》2006,41(6):374-37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66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CRP含量。结果血清CRP水平冠心病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0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升高尤为明显。结论CRP不仅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而且与冠心病的心脏事件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渠莉 《中国医药》2006,1(1):18-2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g/d,疗程为4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定血清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CRP、TC、TG、LDL—C、PAI-1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AMI患者血清cRP与PAI-1活性呈正相关(r=0.393,P<0.05),与t.PA呈负相关(r=-0.359,P<0.01)。辛伐他汀组治疗后CRP、PAI-1、t—PA与TC、LDL-C水平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在AMI早期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提高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U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4例冠心病患者(试验组)和12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UA及HS-CRP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UA及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UA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UA及HS-CRP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丙种反应蛋白(CRP)是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出现于血清中的一种糖蛋白,我们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及稳定性心绞痛(SA)患血浆CRP浓度及不同剂量大ASP的治疗效果,旨在探讨AMI患血浆CRP改变的意义及合理使用ASP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24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依据是否合并分为两组,冠心病患者合并其他组118人,无其他合并组128人;治疗后按照患者控制水平分为 C-反应蛋白<7.0%组和C-反应蛋白>7.0%组;取自愿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自愿者54名为对照组.对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分别测定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要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有的冠心病患者组C-反应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要高于无合并症的冠心病组(P<0.05);经过治疗后,冠心病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C-反应蛋白>7.0%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要明显高于C-反应蛋白<7.0%组(P<0.05); 治疗后,冠心病合并的患者,C-反应蛋白<7.0%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要明显高于无患者(P<0.05) 结论 C-反应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动态的检测冠心病相关并发症患者心脏功能损害程度,严格调整血糖浓度,改善代谢有助于延缓冠心病相关并发症的心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对33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及辛伐他汀口服治疗4周。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进行血清hs-CRP和血脂测定。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s-CRP和血脂水平而减轻脑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4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20mg/d治疗组(A组)与辛伐他汀40mg/d治疗组(B组),每组24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d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A组比较,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10.6±2.9)mmol/Lvs(15.7±1.9)mmol/L(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显著减轻ACS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早期给予足量的辛伐他汀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6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其中冠心病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2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32例。分别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MI〉UAP〉SAP,P均〈0.01)。CHD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AS)有很大的关系。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和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敏感而非特异性标志物,其介导的补体激活在人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且C-反应蛋白正常的患者54例,监测术前、术后24 h、48 h的情况,术后2周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术后CRP水平分为A组(CRP<3.0 mg/L)26例和B组(CRP≥3.0 mg/L)28例,观察6~12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冠脉支架置入术后CRP水平的增高与随访期内心血管再发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相关,提示冠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增强是心血管再发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血脂控制正常的中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及其与CRP的关系。方法60例血脂控制正常的中老年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30例)或对照组(30例),分别给与辛伐他汀(20ms)或安慰剂治疗3个月,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C-反应蛋自(CRP)、血脂(TG、TC、HDL-C、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3月后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C-反应蛋自(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G、TC、HDL-C、LDL-C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减轻中老年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排出,该作用可能通过降脂以外的降低炎症因子CRP的抗炎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