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参芎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参芎胶囊治疗脑梗死,两组均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激活脑细胞等治疗,配合能量静脉给药,观察组加服参芎胶囊3粒,每天2次,4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38例):显效23例(65.3%),总有效率91.6%。对照组(30例):显效16例(53.33%),总有效率88.33%。结论参芎胶囊合并其他药物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140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及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测量首次血压、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占52.3%。颈动脉平均IMT与患者血压及Fg含量密切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参芎胶囊治疗老年痴呆患者时,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参芎胶囊对治疗老年痴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老年痴呆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单盲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芎胶囊治疗,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认知功能指标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长谷川痴呆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参芎胶囊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且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根据有无合并脑梗死将80例T2DM分为合并脑梗死的糖尿病组(DMCI)22例,单纯糖尿病组(DM)5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定两组受试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T2DM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平均IMT比无脑梗死组明显增厚(P〈0.05)。结论T2D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有明显相关,可以作为预知脑梗死发生、发展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统计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面积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空腹静脉血相关观察指标在血清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蛋白水平、低密度蛋白水平上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药物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血脂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探索简便廉价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将82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疗程6个月,综合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血脂康胶囊具有明显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高频彩超检查颈动脉的形态、结构以及功能,评价高频彩超在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于本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分别使用高频彩超(GE Vivid E9)及普通超声观察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结果两组进行比较后,高频彩超(GE Vivid E9)的检出率为91.67%明显高于普通彩超组49.1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高频彩超对于斑块类型检出的准确度也高于普通彩超的准确度。结论高频彩超可准确测量颈动脉管径,血流速度,粥样斑块形成及内膜厚度变化,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首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涛  林培林  曹广智 《中国药业》2005,14(11):68-69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雷米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96例Ⅰ,Ⅱ级高血压且血脂正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缬沙坦80mg,1次/d(n=48);B组应用雷米普利5mg,1次/d(n=48).检测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颈劲脉IM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B组IMT均显著变薄(P<0.05),FIB显著降低(P<0.05),TT,APTT明显延长(P<0.05),PT升高(P<0.05);两组比较,A组降低IMT优于B组(P<0.05),凝血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缬沙坦与雷米普利均能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但缬沙坦效果更显著;两者均能改善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79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和股动脉,观察其IMT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结果 颈动脉、股动脉IMT及斑块的发生率在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动脉的斑块发生率高于颈动脉(P<0.05);病程>10年患者的IMT与<5年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能反应糖尿病动脉硬化血管形态结构的变化,是检查糖尿病动脉硬化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0.
吕海兵 《河北医药》2013,35(9):1410-14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aease,AD)又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痴呆综合征。本病起病缓慢,病程呈进行性,早期多以记忆障碍为主,伴有情感和性格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王彦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0):203-204
目的内皮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一。但是目前在正常人群中内皮功能失调其和动脉硬化的关系还不很清楚。本研究探讨正常低危人群中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和血管内皮功能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在163位正常体检者中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随访24个月后再次测定以上指标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正常人群基线水平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和年龄、收缩压水平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相关,在24个月的随访中,颈动脉内膜厚度只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相关。结论在正常人群中血管内皮功能和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相关,在正常人群中筛查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异常有助于对动脉粥样硬化开展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锋 《中国实用医药》2011,6(7):129-130
目的评估中成药步长脑心通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探索简便廉价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疗程4个月,综合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明显调节血脂、减小颈动脉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使用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是一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良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参芎胶囊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方法选择收治的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68例,应用参芎胶囊辨证治疗,30d 1个疗程,观察肢体语言功能及头颅CT测量。结果脑梗死后遗症43例,治愈35例,好转6例;脑出血后遗症25例,治愈15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参芎胶囊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疗效显著。功能恢复明显,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将9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Ⅰ组48例),一组采用4次/d皮下注射胰岛素(Ⅱ组48例),均治疗12个月后,比例两组治疗前后CIMT、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的CIMT、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均好于口服降糖药组,而血脂比较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参芎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扈林  张燕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2):132-133
目的观察参芎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80例和治疗组(B组)8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胶囊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h尿微量白蛋白(U-Alb)、血液流变学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经参芎胶囊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血流变学明显改善(P〈0.01),而治疗前后两组FBG、HbAl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参芎胶囊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显著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尤其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和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血浆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0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颈动脉IMT及斑块,脑梗死组根据斑块的性质,分为三组:颈动脉软斑组(n=39)、颈动脉硬斑组(n=24)、无斑块组(n=17),用ELISA法测定血桨MMP-3。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比对照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斑块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MMP-3的血浆水平在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伴有颈动脉软斑及混合斑的脑梗死组明显升高,与颈动脉硬斑、无斑块的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无斑块的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MMP-3水平的提高和颈动脉IMT及斑块的不稳定性及脑梗死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形成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炎性反应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作为研究动脉硬化的指标已被广泛接受。本文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与C反应蛋白(CRP)浓度,探讨颈动脉病变与CRP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水平对颈动脉中内膜厚度(CA-IMT)的影响.方法 行颈部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患者217例分为正常组(A组,113例,CA-IMT<0.9 mm)和增厚组(B组,104例,0.9m≤CA-IMT≤1.5mm).检测并分析血清sdLDL水平与CA-IMT增厚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B组血清sdLDL水平高于A组[(1.0±0.3)mmol/L vs.(0.8±0.4)mmol/L](P<0.05).sdLDL水平增高者发生CA-IMT增厚的可能性是其正常者发生增厚的3.80倍.sdLDL水平与CA-IMT的增厚程度呈正相关(r=0.757,P<0.01).结论 血清sdLDL增高是CA-IMT增厚的危险因素,与CA-IMT厚度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粥样硬化动脉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按照IMT值将89例患者分为三组(A、B、C组),连续服用缬沙坦36个月后检测颈动脉IMT和未受干预状态下、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颈动脉内径,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缬沙坦8周后血压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且保持平稳。治疗前A、B、C三组的颈动脉IMT值分别为(1.04±0.06)、(1.23±0.04)、(1.33±0.05)mm,治疗36个月后,三组的颈动脉IMT值分别为(0.95±0.03)、(1.08±0.10)、(1.19±0.19)mm,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A组IMT值恢复达正常,B组IMT值接近正常。A、B、C三组治疗前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颈动脉内径的变化率分别为(6.9±2.3)%、(6.1±2.1)%、(5.9±1.2)%,治疗后分别为(24.7±7.0)%、(20.6±4.7)%、(14.3±3.8)%,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A组疗效优于B组(P〈0.05)、C组(P〈0.01),B组疗效优于C组(P〈0.01),含服硝酸甘油后颈动脉内径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缬沙坦在平稳降压的同时,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延缓甚至逆转IMT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6):11-15
目的探讨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否对延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产生协同疗效。方法选取高HCY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联合组给予叶酸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叶酸组给予叶酸片治疗。观察三组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浆HCY、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后的各观察时间点上组间比较,联合组的血浆HCY水平较叶酸组,均无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的血TC、LDL、TG水平较他汀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4个月观察时间点上组间比较:联合组的IMT小于他汀组(P<0.05),联合组的IMT小于叶酸组(P<0.05)。结论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明显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脂水平,联合治疗减少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远期效果更显著,更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