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瘀证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的激活因子与组织型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及恶性肿瘤等血瘀证的准确治则。观察124例血瘀证患者,与28例正常中老年作对照,以分析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PAI)活性改变与临床病证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病组(79例)与对照组比较,血浆t-PA活性显著降低,PAI活性显著升高(P均〈0.05);急性心肌梗塞组(15例)与对照组比较,血浆t-PA活性高于其1.5倍,而PAI活性出  相似文献   

2.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其抑制因子(PAI),两者对调节纤溶系统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青年对照组、中老年对照组、冠心病组、急性心肌梗塞(AMI)组共150例人血浆t-PA、PAI活性测定及对比观察发现:t-PA、PAI活性随年龄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t-PA随年龄升高而下降,PAI则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各对照组与冠心病及AMI组相比,冠心病与AMI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此结果证明,血浆t-PA、PAI活性测定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因素之一对该类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与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3.
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43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活性,并以健康成年人28例作对照,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急性期t-P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I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脑梗塞患者t-PA和PAI活性改变为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冠心病(35例)及脑梗塞(40例)病人血浆t-PA、PAI及GMP-140检测值的观察,发现冠心病者在急性发作期t—PAI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 PAI与 GMP-140显著高于对照组(均示P<0.01);而其缓解期,t-PA值回升,PAI与 GMP-140下降与正常对照值相似(P>0.05).表明血液纤溶系统的失衡和血小板的激活是导致冠心病急性性加重的重要因素.而脑梗塞病人中GMP-140在急性期极显著升高(P<0.01),而t-PA与PAI升高不显著(P>0.05);在缓解期,GMP-140下降至正常,t-PA仍较高,PAI稍下降,但均与正常对照值无显著差异.表明脑梗塞与冠心病在发病机制如血小板激活上有相同点,但在纤溶系统调控上又有差别,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机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20例健康人,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确定型心绞痛(UA)与5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等患者,进行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LG),α2抗纤溶酶(α2AP)纤维蛋白原(FG)与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的活性或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健康人相比,UA和AMI患者发病时,t-PA活性及t-PA/PAI比值均明显降低(P值均〈0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我们对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CG)、α2抗纤溶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SA相比,UA及AMI患者t-PA活性,t-PA/PAI比值明显降低(P〈0.05),血浆P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期间血浆t-PA、PAI-1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对发病6h内用1.5万U/kg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1例脑梗死患者,于溶栓前及其后即刻、第3天、第10天、第21天分别检测血浆t-PA、PAI-1活性,并与20例健康人比较。结果:榕栓前血浆t-PA活性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溶栓后即刻直线上升,与溶栓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8.
陈绍平  张国元 《华西医学》1998,13(4):391-393
本文旨在探讨脂质过氧化、一氧化氮、纤溶系统与慢性肺心病发生的关系。检测32例急性发作期与4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S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t-PA抑制物(PAI)含量。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期患者MDA、PAI显著高地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而SOD、NO、t-PA低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差异具显著性;缓解期肺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不稳定性心绞产能(UAP)组(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4例)、对照组(20例)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浆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其中AMI组罗UAP组升高更为明显;SAP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生脉散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型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黄芪生脉散结合尿激酶(UK)溶栓治疗AMI患者22例(治疗组),并与20例单用UK溶栓治疗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冠脉再通率为72.7%,对照组冠脉再通率为65.0%(P>0.05);治疗组胸痛发生率13.6%,对照组胸痛发生率50.0%(P<0.05)。实验室检查示: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01);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01);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黄芪生脉散对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型AMI患者UK溶栓治疗疗效有增强作用,并可改善心肌供血,防治胸痛和缓解机体应激状态等。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和纤溶活性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测定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2例稳定劳力型心绞痛(SA)和12例健康人的血小板功能和纤溶活性。结果表明,无心绞痛发作时,UA组、SA组的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栓素B2(TXNB2)和纤溶酶原激剂的抑制剂(PAI)活性均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但UA组与SA组间无明显差异;UA组和SA组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UA组比SA组降低更明显。UA组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浓度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NO浓度用硝酸盐还原酶法,t-PA活性用酶联免疫法。结果:AMI患者血浆NO浓度是(60.9±13.4)μmol/L,正常人血清NO浓度是(86.2±15.6)μmol/L,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AMI患者血浆t-PA活性为(0.60±0.23)I  相似文献   

13.
普乐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韩凤君刘玉美柳忠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和猝死,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效果差。用普乐林治疗UAP30例,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3年9月~1995年...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纤溶激活系统系列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报道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和TIA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活性及其抑制物(PAI)活性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一段时间内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血浆t-PA活性显著下降,而PAI活性却在同期增高。病后第4周PAI活性趋于恢复。本研究结果提示脑梗塞患者存在显著的纤溶激活功能异常,纠正此类异常可能是治疗脑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易发生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对21例PNH患者测定了13项能反映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或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明显增高,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C(PC)降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明显降低,t-PA抑制物(PAI)活性增高。血红蛋白尿急性发作期上述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较静止期更显著,合并血栓形成者变化的幅度最大。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血浆内皮素-1(ET-1)和vWF∶Ag水平正常。结论:PNH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其发生可能主要与凝血机制亢进和纤溶机能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48例老年肺心病人住院治疗前后血浆t-PA(纤溶酶原激活物)、PAI(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GMP-140(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SOD(赵氧化物歧化酶)、MDOA(丙二醛)的变化.结果发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t-PA值下降,而PAI、GMP-140、MDA升高(P<0.01);病情缓解期t-PA回升,而PAI、GMP-140,MDA则下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虽SOD无明显玉米化,仍说明肺心病急性期有显著的血纤溶系统紊乱和血小板激活反应,形成高凝高粘滞血症及微血栓形成,加重肺循环阻力,恶化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这些与过氧化损伤相关,提示临床治疗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脂质过氧化、一氧化氮、纤溶系统与慢性肺心病发生的关系。检测32例急性发作期与4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tPA抑制物(PAI)含量。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期患者MDA、PAI显著高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而SOD、NO、t-PA低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差异具显著性(p<001);缓解期肺心病患者MDA、PAI高于正常人,而SOD、NO、t-PA低于正常人,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NO含量减少、纤溶系统的异常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或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8.
健康老年人血浆t-PA和PAI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老年人血浆t-PA和PAI活性变化的研究刘成王,马红婷,张玉红,万秀霞我们通过检测健康老年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刻(PAI-1)活性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的变化,以探讨t-PA和PAI-1活性变化规律及其...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血小板表面膜蛋白颗粒(GMP-140)是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特异性指标。血浆GMP-140的增高同样也反映了血小板的激活和释放反应,本文探讨血小板活化状态与急性心肌梗塞(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发病的关系,方法:对15例AMI和23例UAP患者进行血浆GMP-140vWF测定,结果:AMI和UAP患者血浆GMP-140vWF明显升高,发作后下降,接近正常,GMP-140与血清肌酸激酶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蛋白C系统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Laurell's火箭电泳法测定了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的血浆蛋白C含(PC:Ag)总蛋白(TPS)及游离蛋白S(FPS)水平。结果表明,UA患者血浆PC:A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TPS明显升高P<0.01),FPS显著降低(P<0.02),缺血发作时间48小时的患者PC:gA及TP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PS显著降低;TPS在临床症状治疗好转后仍呈高值,FPS水平则回升至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