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糖尿病前期的概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或两者兼有,判断标准IFG为空腹血糖6.1—6.9mmol/L,IGT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7.8—11.0mmoL/L。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提出的IFG切点为〉5.6mmol/L,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简化OGTT筛查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观察其对空腹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方法:选择诊断为冠心病且空腹血糖<6.0mmol/L、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102例,采用简化OGTT方法检测空腹及糖负荷后2h的血糖值,观察各组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正常血糖(NGT)、糖耐量异常(IGT)、糖尿病(DM)的检出率分别为45.24%、40.48%、14.29%;不稳定性心绞痛组NGT、IGT、DM的检出率分别为42.42%、39.39%、18.18%;缺血性心肌病组NGT、IGT、DM的检出率分别为48.15%、37.04%、14.82%;组间比较平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糖负荷后2h血糖值无显著性差异,NGT、IGT、DM的检出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患者总计NGT的检出率为45.10%,IGT的检出率为39.22%,DM的检出率为15.69%。糖代谢异常包括IGT、DM的总检出率高达54.91%。结论: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很高,且各型患者间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无差异。简化OGTT测定简单易行,值得在心内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75g葡萄糖口服1h后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红  王红漫  杜玲 《重庆医学》2004,33(2):269-270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中口服后1h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OGTT结果将受试者分为3组:耐量正常组(NGT组)、糖耐量异常组(IGT组)、糖尿病组(DM组).结果 54例IGT组中有17%的人2hPBG≥7.8mmol/L<11.1 mmol/L, 而口服后1h血糖(1hPBG)已经>11.1mmol/L.IGT组的FBG、1hPBG、2hPBG均较DM组明显低(P>0.05).1hPBG却较NGT组明显升高(P<0.05),2hPBG虽较NGT组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IGT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较NGT组稍有降低,1h胰岛素已明显低于NGT(P<0.05),但2h水平却较之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 IGT组患者,由于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使 OGTT中的1hPBG明显升高达到11.1mmol/L.因而应该重视餐后1h血糖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糖耐量受损患者的动态血糖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的特征.方法 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对34例新诊断的IGT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结果 该组IGT的早、中、晚餐后的血糖峰值分别为(9.3±1.8) mmol/L、(8.2±1.2) mmol/L和(8.4±1.2) mmol/L.日内血糖漂移最大幅度为(6.5±2.0) mmol/L.血糖>7.8、8.9和10.0 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11(0~28)%、4(0~16)%和0(0~11)%.血糖曲线下面积为(6.2±0.6) mmol/(L·d).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可揭示受试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判断IGT的糖代谢状况,为干预治疗IGT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1 h血糖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NGT和76例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病人的临床资料;测定OGTT各时间点的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比较NGT 1 h血糖(1 hour postload plasma glucose,1-h PG)<8.6 mmol/L组、NGT 1-h PG≥8.6 mmol/L组和IGT组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OGTT 1-h PG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 NGT 1-h PG≥8.6 mmol/L组的空腹血糖、1-h PG、1-h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均显著高于NGT 1-h PG<8.6 mmol/L组;NGT 1-h PG≥8.6 mmol/L组的Matsuda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 0/ΔG3 0和ΔI6 0/ΔG6 0)均显著低于NGT 1-h PG<8.6 mmol/L组(P均<0.05)。但NGT 1-h PG≥8.6mmol/L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1-h PG、1-h胰岛素、HOMA-IR、Matsuda指数、ΔI3 0/ΔG3 0和ΔI6 0/ΔG6 0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h PG与ΔI30/ΔG30、Matsuda指数呈线性负相关。结论在NGT人群中,OGTT 1-h PG≥8.6 mmol/L人群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低于1-h PG<8.6 mmol/L组,1-h PG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提示在NGT人群中,1-h PG浓度可作为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简易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 EVL)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短期血糖的影响。方法60例接受EVL的乙肝肝硬化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根据OGTT分为糖代谢正常组和异常组,检测EVL术后即刻(0 h)、术后1、2、3 h血糖值。结果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肝功能生化指标等均不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糖代谢正常组中,EVL术后1、2、3 h与0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组中,EVL术后1 h 血糖[(8.13±1.89)mmol/L]、2 h 血糖[(8.11±1.57)mmol/L]明显高于EVL术后0 h血糖[(7.04±1.2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乙肝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常在正常范围,需行OGTT明确是否有糖代谢异常。肝硬化合并糖耐量异常者EVL治疗后2 h内血糖易发生明显变化,应予以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1周后及出院3个月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检测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A1c,HbAlc)水平,根据OGTT结果分为正常组、糖耐量异常 (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观察脑卒中各种后遗症情况。结果入院1周后IGT、DM的检出率分别为27.92%、35.72%,出院3个月后分别为24.68%、30.52%,DM组及IGT组的TG、HbAlC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特别是合并高TG时,通过OGTT与HbAlC的检测可提高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庞翔王艳玲  赵丽繁 《实用医技》2007,14(33):4618-4619
目的:研究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6例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检测。对既往未诊断糖尿病而空腹血糖在5.6mmol/L~6.9mmol/L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分类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标准。结果:656例患者住院前糖尿病的诊断率为17.1%(112/656),住院后系统检查发现糖尿病患病率为41.5%(272/656),糖调节异常率为26.4%(173/656),279例空腹血糖在5.6mmol/L~6.9mmol/L的患者中,OGTT发现其中25.4%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合并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空腹血糖在5.6mmol/L~6.9mmol/L的患者应常规作OGTT检查,来筛查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OGTT方法分析正常空腹血糖的老年患者对葡萄糖的耐受性,为尽早诊断和防治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把至少两次检验空腹血浆血糖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的74例住院老年患者,分为FPG<6.1mmol/L(NFG组)和FPG≥6.1mmol/L(IFG组),两组分别进行OGTT,测量各组BMI,血压、血脂等指标,按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异常(IGT)和可疑糖尿病(可疑DM)3组,比较组间及组各向指标的差异及血糖的相关性。结果:NFG和IFG两组分别发现NGT11、9例、IGT33、10例,可疑DM6、5例。各组之间BMI有显著差异,并与餐后2小时血糖呈正相关,结论:OGTT对老年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明显减少DM和IGT漏诊,特别对于BMI偏高的老年患者尤其重要,提示OGTT应作为所有老年患者健康查体和入院诊断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0.
庞翔  王艳玲  赵丽繁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618-4619
目的:研究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6例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检测。对既往未诊断糖尿病而空腹血糖在5.6 mmol/L~6.9 mmol/L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分类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标准。结果:656例患者住院前糖尿病的诊断率为17.1%(112/656),住院后系统检查发现糖尿病患病率为41.5%(272/656),糖调节异常率为26.4%(173/656),279例空腹血糖在5.6 mmoL/L~6.9 mmol/L的患者中,OGTT发现其中25.4%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合并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空腹血糖在5.6 mmol/L~6.9 mmol/L的患者应常规作OGTT检查,来筛查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李涛  常海霞  白净  龚敏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63-1365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的临床特征及对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以急性心肌梗死首次住院的患者147例,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及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正常血糖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特征,检测各组患者BNP及LVEF值评价左室功能。结果:77.5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患者入院第2日BNP均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各组患者LVEF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合并糖代谢异常比例较高;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比糖代谢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糖耐量低减者血脂代谢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耐量低减(IGT)患者血脂代谢的改变.方法对39例老年人IGT患者和23例老年人糖耐量正常(NGT)分别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结果与NGT组比较,IGT患者TG、IGT患者TG、LDL-C、ApoB100显著升高(P<0.01),HDL-C明显降低(P<0.05),且伴总胆固醇有升高趋势及ApoAI有下降的趋势.结论老年人IGT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以TG、LDL-C、ApoB100升高及HDL-C降低为主,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尽早采取降血脂等干预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3.
血脂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红  赵湜  李娜  余洁 《华中医学杂志》2005,29(4):235-23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与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照Mogensen关于DN分类标准,分为DN组(139例)和糖尿病无肾病组(92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水平将DN又分为三个亚组,分别测定其血脂、载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42例)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P<0.05或P<0.01);DN三亚组之间血脂、载脂蛋白随着DN程度加重而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血清甘油三酯、LDLC、载脂蛋白B水平与UAER、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DN病人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且随着肾脏损害程度加重而加重,高血脂促进DN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则加重血脂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产后糖代谢转归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提供参考.方法:选择GDM病人931例并收集临床资料,在产后6~12周跟踪糖代谢转归情况,对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31例病人产后6~12周出现糖代谢异常者占33.08%(308/931),其中糖尿病35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14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葡萄糖耐量降低7例,葡萄糖耐量降低252例.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孕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血糖(FPG)、服糖2 h后血糖(2hPG)、服药3 h后血糖(3hPG)均高于正常组(P<0.01),新生儿体质量低于正常组(P<0.01).单因素分析提示,OGTT FPG、2hPG、3hPG和新生儿体质量均是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OGTT的FPG、2hPG、3hPG是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GTT FPG(OR=3.528)、OGTT 2hPG(OR=1.579)和OGTT 3hPG(OR=1.655)越高,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风险越高.结论:部分GDM病人产后会出现糖代谢异常,与孕期OGTT结果密切相关,应针对性做好随访管理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脂联素(adiponectin, ADPN) 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 年8 月至2010 年4 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87 名,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单纯冠心病组(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CHD 组,n=31)、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CHD combin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group, CHD+IGT 组,n=28) 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CHDcombin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group, CHD+DM 组,n=28),另选健康体检者31 例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 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PN 水平;为所有受试对象测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高敏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 和肝、肾功能等,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结果:1) CHD 组、CHD+IGT 组、CHD+DM 组患者血浆ADPN 水平均低于NC 组(P<0.05);2) 与CHD 组相比,CHD+DM 组ADPN 水平最低,CHD+IGT 组次之,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 ADPN 与HDL-C 呈正相关(r=0.483,P<0.01),与hs-CRP 和冠脉Gensini 积分呈负相关(r=-0.489,P<0.05;r= -0.25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ADPN浓度降低;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浆ADPN浓度更低,且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降低更显著;冠心病与糖代谢异常是影响血浆ADPN 浓度改变的两个重要因素,血浆ADPN 水平显著降低反映了上述两种疾病状态的叠加作用。ADPN 联合HDL-C,hs-CRP,Gensini 积分等血清学指标可为判断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以及对卒中事件发生和影响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新入院脑卒中患者(A组)289例,抽取静脉血检查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必要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并将存活者(B组)273例2周后复查。根据血糖结果分为糖代谢正常组和糖代谢异常组,并同时将A组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结果: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在A和B组的发生率分别为77.8%和55.6%。无论A组还是B组患者,糖代谢异常组的MDA升高和SOD降低与糖代谢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糖代谢异常在脑卒中患者发生率较高,其脂质过氧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7.
脂代谢变化与糖尿病阶梯状演变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代谢对正常人、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病人三者之间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177例居民进行指尖毛细血管全血血糖、糖耐量试验及脂代谢指标的检铡。结果:177例中,正常人24人、超重或肥胖74人、糖耐量低减26人、2型糖尿病31人、IFG6人、肝功异常及其他16人。脂代谢异常改变与糖尿病的阶梯状演变高度相关。结论:糖耐量低减是糖尿病前期状态,早期发现血脂的变化,能够延缓糖尿病阶梯状演变,预防及尽早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龚智仁  熊雨 《西部医学》2012,24(2):350-351,354
目的了解不同空腹血糖(FPG)浓度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476例T2DM患者根据空腹血糖浓度(FPG)分成三组:FPG≥7.0mmol/L且〈11.1mmol/L为A组(357例);FPG≥11.1mmol/L且〈14.0mmol/L为B组(81例);FPG≥14.0mmol/L为C组(38例);FPG〈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2hPG)〈7.8mmol/L正常糖耐量(NGT)为对照组(104例)。对各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测定胰岛素和C肽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和c肽高于正常人(P〈0.05),餐后1h对照组出现峰值,餐后2h糖尿病组达到高峰。结论不同空腹血糖浓度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随FPG升高而降低,而测定胰岛素及C肽可用于临床,帮助糖尿病分型,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家系成员中糖调节受损(IGR)一级亲属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家系成员中空腹血糖受损(IFG)一级亲属(B组)34例;糖耐量减低(IGT)一级亲属(C组)89例;IGT与IFG并存的一级亲属(D组)34例;在家系成员的配偶中,选择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对照130名(A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同时测定血压、血脂等临床和生化指标,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C组和D组的hs-CRP均显著高于A组(P值分别<0.05、0.01),D组较B组、C组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在一级亲属中,hs-CRP与年龄、体质指数、血压、腰臀比、腹围、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IR指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稳态模型评估B细胞功能指数呈正相关(P值均<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1)。结论T2DM患者IGR一级亲属存在与T2DM患者类似的炎性反应和IR。随着糖代谢紊乱的加重,炎性反应也逐渐加重,并且与IR密切相关。炎性反应可能在T2D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老年冠心病与糖代谢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病人与糖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检测CHD病人80例,对照组40例的糖耐量,胰岛素(IS)和C肽(CP)释放试验,空腹血脂等。结果:CHD组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D组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h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HD病人存在糖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