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素(visfatin)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和HMGB1含量;分别对6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血清内脂素和HMGB1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内脂素和HMGB1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3个月治疗后血清内脂素和HMGB1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素和HMGB1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尖锐湿疣患者患者HMGB1浓度与内脂素浓度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内脂素和HMGB1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预后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5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标本中NSE和SICAM-1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 血清NSE和sICAM-1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与治疗前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治疗后恢复期脑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脊液NSE和sICAM-1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与治疗前脑炎急性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与治疗后恢复期脑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SE和sICAM-1参与了病毒性脑炎感染的病理过程,可作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探讨妊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血清内脂素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选择妊娠合并OSAHS患者102例(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和正常妊娠组36例,采用ELISA检测血清内脂素和MIF含量。OSAHS合并高血压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动脉压(MAP)、内脂素和MIF含量明显高于单纯OSAHS组(均P〈0.01),单纯OSAHS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均P〈0.01);同时重度OSAHS患者的内脂素和MIF含量明显高于中度OSAHS,中度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妊娠合并OSAHS患者病情与内脂素、MIF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将3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西拉普利组19例,常规治疗组18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输出量、缩短分数;另设正常对照组40例,只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西拉普利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0.05),IL-10水平有上升趋势(P=0.195);心脏超声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外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IL-6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脏超声各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仅左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改善(P〈0.01);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平衡紊乱,西拉普利能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可能升高抗炎性细胞因子浓度,从而保护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PNS患儿激素治疗前及规范激素治疗8—10周后的血清瘦素水平,并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匹配的28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水平,计算BMI。结果:PNS组激素治疗前瘦素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NS组激素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NS组激素治疗后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NS组激素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BM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激素治疗前与激素治疗8~10周后TG、CHOL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PNS可致血清瘦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MIF和HMGB1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MIF和HMGB1的含量。结果 MIF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9.82,10.04,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23,8.9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9.65,10.18,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54,9.6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35,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MIF与HMGB1含量呈正相关(r=0.59,P〈0.01)。MIF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和HMGB1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且MIF和HMGB1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检测在胃癌中的意义。方法ELISA方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TPS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清T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后胃癌患者血清TPS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血清TPS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TPS表达与胃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检测82例急性精神分裂症和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后的血清泌乳素浓度,并与利培酮血浓度、年龄、病程、PANSS量表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治疗8周末的PANS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②与治疗前比较,急性期组在治疗8周末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泌乳素浓度均显著增高(P〈0.01),女性患者的泌乳素增高比男性更为显著;而慢性期组在治疗8周末男性和女性患者泌乳素浓度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③利培酮浓度和泌乳素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前,泌乳素浓度与PANSS量表总分和阳性量表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在治疗8周末,泌乳素浓度治疗前后的差值与PANSS量表总分和阳性量表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利培酮治疗后泌乳素浓度的升高较慢性期患者更为显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浓度的变化与阳性症状的改善程度密切相关.也许可以作为评价临床疗效的一种客观实验室手段。  相似文献   

9.
周秀华  王红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2):140-142
目的观察雷米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方法检测84例CHF患者(雷米普利治疗42例;常规治疗42例)治疗前后及30例健康人血清中Fas/Apo-1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相比,84例CHF患者Fas/Apo-1水平显著生高(P〈0.01);CHF患者Fas/Apo-1水平随着心功能损害加重而升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雷米普利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Fas/Apo-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雷米普利组治疗后血清中Fas/Apo-1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CHF患者血清中Fas/Apo-1水平可反映心力衰竭的程度,雷米普利改善CHF患者心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血清IL-18、IL-10测定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IL-18、IL-10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RIA法分别检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周及2周血清IL-18、IL-10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移植患者手术前IL-18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手术后1周急性排斥组与稳定组比较IL-18和IL-10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2周急性排斥组IL-18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P〈0.01).IL-10水平明显低于稳定组(P〈0.05)。结论 肾移植手术前后监测血清IL-18和IL-10水平变化,对于判断急性排斥反应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麝香乌龙丸对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白芍总苷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麝香乌龙丸;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C 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MIF、ICAM-1、VCAM-1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治疗后血清 CRP、ESR、RF、TNF-α、IL-1β的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ESR、RF、TNF-α、IL-1β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 MIF、ICAM-1、VCAM-1的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MIF、ICAM-1、VCAM-1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麝香乌龙丸能显著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炎性反应,降低血清 MIF、ICAM-1、VCAM-1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脑脊液和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变化,及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对SAH发病机制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SAH患者,并以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检测其脑脊液和血清MIF、MMP-9及IL-1β水平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SAH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清MIF、MMP-9及IL-1β水平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SAH组、对照组脑脊液和血清MIF、MMP-9及IL-1β相互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SAH患者脑脊液和血清MIF、MMP-9及IL-1β水平明显升高及其正相关性提示SAH患者脑脊液和血清MIF、MMP-9及IL-1β水平变化对其发病机制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对SAH早期脑损伤和预后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郑里  张建新 《当代医学》2010,16(5):62-65
目的探讨sICAM-l在判断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后的疗效方面的临床意义及sICAM-1与肿瘤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肿瘤最大径10~17cm,13.73±1.27cm)患者首次TACE术前,术后1月,第二次术后1月和14例健康人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含量。对比TACE术前、术后1月血清sICAM-l水平变化与肿块体积大小及甲胎蛋白(AFP)变化的关系。结果TACE术前原发性肝癌患者sICAM-l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ICAM-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AFP组术前sICAM-l的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1月sICAM-1的水平,与术前sICAM-l的水平比较显著下降(P〈0.001),二次术后1月血清sICAM-1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6)。第一次术后1个月肿瘤体积减小比例下降幅度与slCAM-1含量下降幅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0.512,P〈0.05,术后slCAM-1变化水平与AFP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584,P〈0.05。结论TACE能够降低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ICAM-1的水平,sICAM-1水平的变化与肿瘤负荷和活性密切相关。对巨块型肝癌病人,sICAM-1的含量在评价TACE疗效和判断再次TACE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对AFP阴性者更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66例SAP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不稳定斑块将所有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n=121)及不稳定斑块组(n=14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结果: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MGB1水平[6.17(2.83~11.62)ng/ml]较稳定斑块组[4.23(1.73~7.50)ng/ml]明显升高(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HMGB1水平与SAP患者存在不稳定斑块呈独立正相关(OR=2.336,95%CI=1.207~3.988,P〈0.05)。结论:血清HMGB1是SAP患者存在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清HMGB1有望成为预测SAP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程度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 MGB1)在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兵团第一师医院就诊的87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进行评估,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3、7d行静脉采血,另外取87例健康成年人血清做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HMGB1、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分析HMGB1与IL-1β、IL-6 、TNF-α的相关性及患者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 脊髓损伤组伤后1、3、7d的HMGB1、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较高.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HMGB1和IL-6水平在损伤后1d明显升高,在3d时水平达峰值AL-1β和TNF-α在伤后1d最高,3、5d后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表示伤后1、3d中HMGB1水平与IL-6、IL-1β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髓损伤后1、3d,患者血清中HMGB1水平与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脊髓损伤的程度越重,患者血清中的HMGB1水平越高.结论 HMGB1在早期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显著升高,并可作为早期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2例早期胃癌患者血清HMGB1和MMP-9水平,并与4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 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HMGB1与MMP-9水平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胃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血清HMGB1和MMP-9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1),血清HMGB1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胃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胃癌患者手术后HMGB1和MMP-9水平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5)。 结论HMGB1和MMP-9与早期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血清HMGB1和MMP-9水平对于早期胃癌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Q12 h;治疗前及治疗后7d,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HMGB1浓度,同时监测血气分析,记录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pH值及氧合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24 h内血清HMGB1浓度较正常健康组显著升高;治疗7d后,与常规组相比,血必净组血清HMGBl下降更为明显(P<0.05);血必净组较常规组pH值、氧合指数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死亡率及ARD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 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HMGB1即开始明显升高,而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可显著降低其外周血HMGB1水平及改善缺氧状态,具有一定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对比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rhPTH(1-34)],后简称PTHI和降钙素(calcitionin,CT)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TH组(n=30)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20 μg每天1次;CT组(n=26)肌肉注射降钙素20 Iu每周1次,两组均每日给予钙尔奇D 600mg/d,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腰椎(L_(2~4))骨密度及T值,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等指标的变化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PTH组和CT组腰椎(L_(2~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均有明显增加[PTH组:(-4.09±1.30 vs-3.70±1.17)SD;CT组:(-4.03±1.27 vs-3.74±1.19)SD,均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TH组治疗后AKP明显增高[(88.2±28.2vs 123.2±34.2)U/L,P<0.05],而CT组无明显变化.另外,CT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降低[(5.64±0.61 vs 5.22±0.70)mmol/L,P<0.O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rhPTH(1-34)与降钙素都能显著提高BMD和缓解骨质疏松症状,对于治疗骨质疏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