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热习服干预对沙漠军训官兵血浆胃肠激素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140名在沙漠军训官兵随机均分为热习服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热习服组70名官兵进行热习服干预12d,均执行2个月的夏训任务;放射免疫法检测军训前后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热习服干预组官兵军训前后血浆MTL、VIP和S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沙漠军训后血清MTL较军训前明显增高,VIP和SS水平显著降低(P〈0.05);军训后热干预组官兵CD3+、CD4+、CD4+/CD8+及NK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热习服干预能有效提高军训官兵胃肠功能稳定性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训炼前后心理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380名二炮新兵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兵训练期3个月中,对心理干预组200名新兵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新兵新训前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训练结束时心理干预组新兵在SCL一90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项的分值,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新兵CD3+、CD3+CD4+、淋巴细胞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8+和CD3-CD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提高新兵心理健康和免疫功能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舒促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左旋精氨酸(L-Arg)模型对照组、L-Arg加胃肠舒组和L-Arg加西沙比利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腹腔注射L-Arg,各组分别给等容积的受试药物灌胃,腹主动脉采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MTL)、P物质(SP)和生长抑素(SS)。结果 L-Arg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TL、SP、S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用药后胃肠舒组与L-Arg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浆MTL、SP、SS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肠舒促进胃肠动力作用机制可能是:①通过调节血浆中胃肠激素的协调平衡而促进胃肠动力;②通过升高血浆MTL和SP含量,使胃肠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增加,Ca2+信号系统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而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体内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8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肠内营养组给予肠内营养液(瑞代),对照组给予自制匀浆流食,两组患者均观察3周。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GLP-1;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3+(总T淋巴细胞)、CD4+(辅助性T细胞)、CD8+(毒性T细胞)和CD4+CD25+Foxp3+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结果治疗后,肠内营养组血浆GLP-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t=0.043,P〈0.05);治疗后,肠内营养组CD3+、CD4+和CD4+CD25+Foxp3+Treg细胞明显增加(t分别=2.45、2.53、2.01,P均〈0.05),GLP-1浓度与毒性T细胞亚群呈负相关(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脑卒中患者血浆中GLP-1浓度,且GLP-1的水平与毒性T细胞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亚群在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人群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及23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包括CD 3+、CD 3+CD 4+、CD 3+CD 8+、CD 19+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 3+CD4+/CD 3+CD 8+比值。结果 ITP患者治疗前CD 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 3+CD 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 3+CD4+/CD 3+CD 8+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及ITP治疗后组减低(P〈0.05),CD 3+CD 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 19+B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及ITP治疗后组升高(P〈0.05),正常对照组与治疗后ITP组四项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B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参与了ITP的发病,对其检测可能对ITP的诊断及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来自茂名地区的510例受血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受血者在临床治疗中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对照组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比较两组受血者输注血浆前后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并比较两组中围术期受血者输注血浆后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输注血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受血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各受血者输血前后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围术期受血者经输注血浆后CD3^+、CD4^+、CD8^+、CD4^+/CD8^+均显著降低,与输注血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围术期受血者经输注血浆后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灭活血浆对受血者基本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可减轻围术期受血者因输注血浆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汶川地震灾区执行救灾任务患有应激障碍的某师官兵的免疫和心肌酶类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身心健康进行评估与干预。方法对上述人员T、B、NK淋巴细胞亚群等6项免疫指标和心肌酶类等4项指标进行测定,将其分为急性应激反应阳性组(A)和急性应激反应阴性组(B)组,并与正常健康组(C)比较。结果各组各项免疫指标均在正常范围。A组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高于B组(P〈0.01,P〈0.05);B组CD3^+和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C组fP〈0.01),A、B组CD4/CD8均低于C组(P〈0.01)。与B组比较,A组CD19^+B淋巴细胞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B组CD19^+B淋巴细胞和A组CD3^-CD56^+NK淋巴细胞显著增加(P〈0.05)。提示应激组官兵免疫功能异常。另与c组比较,A组和B组AST、CK、CKMB、LDH均显著增加(P〈0.01),尤其是CK,其结果已显示异常;提示对于参加一线救助的PTSD阳性和PTSD阴性部队官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心肌功能有遭受不同程度损伤趋势。结论应激障碍可致免疫功能异常及心肌酶类指标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姜丽娟  王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63-164
目的探讨家庭氧疗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病情的改善作用。方法 COPDⅢ级(缓解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抗感染、止咳、祛痰等治疗。治疗组同时还给予氧疗和呼吸训练,12周为1个疗程。结果 COPD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均P〈0.05),而CD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显效率20.0%,总有效率(显效+好转)92.5%;对照组显效率0%,总有效率(显效+好转)5.0%;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氧疗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AECOPD的频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前炎性因子及细胞亚群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前炎性因子及CD4+T淋巴细胞凋亡在结核病免疫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TNF-α及IL-10水平,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TNF-α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外周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涂阳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涂阴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治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初治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TNF-α及IL-10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TNF-α及IL-10水平呈正相关,均参与了对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南海驻岛礁官兵守礁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免疫功能改变的因果,如何进行改善,为守礁部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 FACS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守礁官兵守礁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CD56+)百分率。结果南海官兵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CD56+守礁前百分率分别为(59.32±8.48)%,(38.67±3.17)%,(20.31±4.32)%,(10.27±1.64)%,(14.37±5.89)%。守礁后百分率分别为(55.17±9.16)%,(34.73±4.64)%,(26.56±3.66)%,(13.63±2.73)%;守礁前后CD4+/CD8+比值分别为1.90±0.11,1.31±0.17。与守礁前相比,守礁后官兵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16+CD56+,CD4+/CD8+显著降低(P〈0.01,P〈0.05),CD19+,CD8+明显升高(P〈0.05)。结论驻岛官兵守礁期间部分免疫功能发生改变,与官兵的心理应激能力和适应能力,心理状态,长时间日照和仪器辐射,高温高湿等恶劣生活条件,初次接触异样微生物、海洋生物、空气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0例,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2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及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动力恢复指标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及术前术后血浆MTL和VI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MTL和VI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分别较术前显著提高,且腹腔镜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具有出血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考虑可能与其提高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肠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方法对 2 0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及 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 (运动障碍型 ,FD组 )患者进行了空腹及脂餐后 6 0min血浆胃动素 (MTL)、血管活性肠肽 (VIP)、生长抑素 (SS)、胆囊收缩素 (CCK)水平测定。结果 FD组空腹及餐后MTL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VIP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SS测定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餐后FD组CCK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血浆MTL、CCK、VIP ,在FD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吕丹杨  王双珠  陈军贤  夏亮  钟燕敏 《浙江医学》2010,32(5):638-639,643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分析柳氮磺胺吡啶(SASP)合用丹参治疗IBD的可能机制.方法 前瞻性选取63例IB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SASP、SASP+丹参组及空白组,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外周T细胞亚群测定,血浆SP、VIP、SS含量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BD活动期CD3^+、NK细胞较健康人明显下降.SASP+丹参治疗组,CD4+、CD8^+、NK、CD4+/CD8^+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IBD活动期血浆SP较健康人明显下降,血浆VIP、SS较健康人明显升高.SASP+丹参治疗组,患者血浆SP、VIP、SS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SASP+丹参是通过影响T细胞亚群,影响胃肠神经肽的水平调节免疫反应,达到治疗IBD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的胃动力学指标和血浆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超声检测3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的胃动力学指标,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浆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水平,以2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胃收缩次数减少(P〈0.01),胃收缩幅度减低(P〈0.01),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1);MTL含量明显降低(P〈0.01)及S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胃动力学和胃肠激素含量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CD28、CD152水平变化,为慢性丙肝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用荧光抗体CD4-PECY5、CD8-PE标记过的患者CD4+淋巴细胞和CD8+淋巴细胞表面CD28、CD152表达水平,分析其治疗前后变化水平.结果 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4+ CD28、CD8+ CD2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4+ CD28、CD8+CD28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 CD28、CD8+ CD28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4+ CD1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CD8+ CD15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4+ CD152明显降低(P<0.05),CD8+ CD152+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 CD152+、CD8+ CD152与对照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HCV-RNA阳性率为82.5% (33/40),治疗后为17.5% (7/40),治疗后HCV-RNA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外周血T细胞CD28、CD152水平变化能反映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复制情况及免疫系统状态.  相似文献   

16.
季节变化对健康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季节变化对健康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例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在春分(VE)、夏至(SS)、秋分(AE)、冬至(WS)4个实验日分为VE组、SS组、AE组、WS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CD3^+,CD4^+,CD8^+,CD56^+进行分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2,IL-6及唾液中sIgA,IgG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FN-γ水平.结果:CD4+VE组高于WS组(P〈0.05);IL-2,IL-6高于AE组[(5.39±1.17)vs(4.02±0.89),(106.79±62.98)vs(95.87±39.43),P〈0.05];IFN-γ(3.82±0.18)高于WS组(2.72±0.92);CD3^+和CD4^+/CD8^+比值SS组高于VE组、AE组、WS组(P〈0.05或P〈0.01);CD8^+而则低于后者,CD4^+高于WS组(P〈0.01);IL-1β,IL-2及IFN-γ高于AE组[(0.21±0.15)vs(0.14±0.23),(6.47±1.82)vs(4.02±0.89),(4.58±0.21)vs(2.72±0.92),P均〈0.05];IL-2,IFN-γ高于WS组[(6.47±1.82)vs(3.55±1.02),(4.58±0.21)vs(2.58±3.79),P〈0.05或P〈0.01];sIgA,IgG高于WS组[(95.98±56.35)vs(84.99±39.82),(21.05±10.11)vs(18.03±9.27),均P〈0.05].结论:机体免疫功能存在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节律,季节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可能是通过T淋巴细胞及其免疫网络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总T细胞(CD3+)、T辅助淋巴细胞(CD4+)、T抑制淋巴细胞(CD8+)、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类型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及对照组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CD3+、CD4+、CD4+/CD8+比例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和胃癌患者化疗后CD3+、CD4+百分比较化疗前均增高,CD8+百分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患者化疗后CD3+百分比较化疗前增高,CD8+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化疗前后的变化,对了解机体的免疫动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西沙必利对HD和PD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透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40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沙必利治疗,对比血清生长抑素(SS)、胃动素(MO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以及消化道症状、胃肠激素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HD组和PD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PD组在腹胀和便秘症状得分仍高于HD组;HD组和PD组治疗前后SS和VIP无显著变化(P>0.05),MOT显著下降(P<0.05);PD组和HD组治疗前后BUN、Scr、Hb和kt/v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PD组ALB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胃肠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透析患者都普遍存在消化道症状,且存在明显的胃肠激素蓄积,在常规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沙必利可以改善其消化道症状效果,同时降低患者血清胃动素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烫伤后大鼠血浆中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肽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Ⅲ度烫伤大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烫伤后6、12、24、48、72h大鼠腹腔静脉血血浆中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肽(VIP)的水平。结果:在烫伤后6、12、24、48、72h,大鼠血浆中MTL和VIP水平发生明显变化。①对照组大鼠MTL为198.44±27.78pg/ml,烫伤组大鼠与其相比明显下降,最低值为110.24±15.43pg/ml(P〈0.01),而后缓慢上升至72h达高峰但仍未恢复正常(P〈0.05)。②对照组大鼠VIP为34.80±6.26pg/ml,烫伤组呈明显上升趋势,伤后6h为69.61±12.53pg/ml(P〈0.01),而后缓慢下降但72h时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烫伤可导致大鼠血浆中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