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常越  李建生 《现代保健》2010,(26):51-52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预防性指导.方法 对2002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135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后肝功能改变情况、转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发病率女大于男;(2)抗结核药及中(成)药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3)临床分型以肝细胞型多见,胆汁淤积型次之,混合型相对较少;(4)预后与ALB呈负相关,与TBA、DBIL、PT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5,(9):9-12
目的为结核病诊疗过程中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伤发病机制"、"护肝药物"等为关键词,通过PubMed、ScienceDirect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及预防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结果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透彻,目前观点主要存在"免疫介导肝损伤"和"非免疫介导的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两种机制。已用于临床的护肝药物主要有抗炎抗氧化、降酶、利胆降脂、保护和修复肝细胞等药理作用机制的药物制剂。结论由于致病因素复杂,在应用护肝药物时,应考虑患者具体情况,权衡利弊,根据各类护肝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合理选择恰当的护肝药物,密切关注不良反应,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护肝药的无指征滥用和不必要联用。  相似文献   

3.
药物性肝损伤(DILI)主要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所引起的肝损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致使大多数肝损伤患者无法及时被确诊。常见的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包括部分中药材及中成药、抗结核药及抗感染药物,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患者用药指导及肝功能的监测,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抗结核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外周血CD+8CD-28、CD+8CD+28细胞百分率检测,探讨其在抗结核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结核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组42例、抗结核治疗肝功能正常组232例外周血中CD+8CD-28、CD+8CD+28细胞百分率;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抗结核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组外周血CD+8CD-28细胞百分率低于抗结核肝功能正常组(12.2±7.7%和23.6±10.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2,P0.01);抗结核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组CD+8CD+28细胞高于抗结核肝功能正常组(23.5±9.1%和10.2±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6,P0.01)[结论]抗结核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外周血CD+8CD-28T细胞百分率减少,CD+8CD+28T细胞百分率增加;CD+8T细胞上CD28表达可作为抗结核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免疫学检测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各类重症药物性肝病临床预后进行分析,以评估与预后相关的重要预测因子。方法将我院1997年以来疑为药物性肝病的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实验室检查分为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对患病与药物的因果关系进行量化评价。结果265例药物性肝病中女性占52.8%。肝细胞型肝损伤是最常见的的类型,占72.1%,该组患者的病死率是9.9%;而胆汁淤积型/混合型组的病死率是9.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年龄无差异,男女比例及住院时间两组亦相似;死亡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AST水平高于存活组。64例患者(24.2%)因为服用中草药而发生药物性肝病,9例患者因为服用抗结核药发生药物性肝病。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因素有:肝性脑病、腹水、黄疸、嗜酒、直接胆红素。结论我院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病死率是9.8%。最常见的致病药物是中草药。但是抗结核药物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肝性脑病、腹水、黄疸、嗜酒和直接胆红素的水平与患者的死亡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现察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年2月~2010年3月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的的肝功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选取符合标准的对象共152例,其中57例发生肝损伤,发生率为37.5%;在57例肝损伤患者中,51例(88.9%)发生于90天内;38例患者表现出肝炎的典型表现(66.7%),19例患者未见明显症状(33.3%),单纯肝功能异常.经治疗,52例(91.2%)患者痊愈或好转,5例(8.8%)患者未愈.结论: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的发生率比较高,应该对其注意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 5 6例药物性胃黏膜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根据服药史、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作出综合诊断 ,并进行治疗 ,观察预后。结果 引起药物性胃黏膜损害的有关药物中 ,非甾体类抗炎药占 35 .71% ,激素类占 2 5 0 0 % ,抗生素占 10 .71% ,抗结核药占 7.10 % ,中草药占 14 .2 8% ,降压药占 7.10 %。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 2 0例和其他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内镜下表现为糜烂 34例 ,溃疡 16例。结论 药物性胃黏膜损害临床多见 ,一旦确诊 ,立即停用有关药物 ,保护胃黏膜治疗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风湿病合并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类型、用药分布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风湿病患者中收集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共157例,对患者的基础疾病、用药史、肝损害分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病合并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占15.92%;类风湿性关节炎占36.31%;强直性脊柱炎占9.55%;其他风湿病占38.21%;肝损伤类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肝细胞损伤型占65.6%,胆汁淤积型占37.39%,混合型占7.01%);16.56%的患者治愈(26例),79.62%的患者好转(125例),3.18%的患者无效(5例),0.64%的患者死亡(1例,患者死于心源性猝死)。结论:风湿病合并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的10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药物可致肝损害,西药较中药多,居前几位的是抗结核药、中药(包括中成药)、抗菌药、抗肿瘤药等,女性多于男性。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较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以排除法为主,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一般预后良好,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抗结核药物肝损伤2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结控科门诊2004年1月一2007年12月管治的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伤的2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的第1~8周. 结论 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4例服用过相同中药的急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因,以加深对中药引起的肝损伤的认识。方法对有相同服药史的4例急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物、肝穿病理活检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并用两个国际上权威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进行评分。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该4例患者可排除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的可能,并进一步排除了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胆系疾病所致肝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等肝病。用两个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标准评分为6~8分,诊断为“很有可能”药物性肝损伤。结论通常认为无毒、无副作用的中药制剂也可为引起肝损伤重要原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对结核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2HRZE/4HR方案治疗,且研究组患者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38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因素,其中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种族、糖尿病史、饮酒史、HBsAg、结核类型以及肝炎史等方面。结果:本组1538例患者中,发生轻度肝损伤154例(10.01%),中度肝损伤45例(2.93%),重度肝损伤25例(1.63%),总损伤224例(14.56%)。HBsAg呈现阳性的患者发生肝损伤的几率明显高于阴性者,有糖尿病史和肝炎史患者发生肝损伤几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史和肝炎史,有饮酒史的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几率要明显高于无饮酒史患者,进行过预防性保肝治疗的患者其患病率明显低于没有进行过治疗的患者,营养状况的好坏也与患者患病的几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等,选择对患者危害性较小的抗结核药物,并采取适当的护肝措施,以尽可能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保证抗结核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药物性肝炎1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致病药物种类、药物引起肝损害的出现时间以及各型药物性肝炎的ALT水平特点.结果 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众多,其中中药占了很高比例(91/196,46.43%).本组药物性肝炎中肝细胞型59例、胆汁淤积型69例和混合型68例.结论 了解药物性肝炎的特点,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甘利欣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何卫华  周沛林  佘冬梅  卢全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172-2173,2175
[目的]探讨甘利欣治疗结核药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1~2009.12月诊断为抗结核药物性肝炎86例住院病人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前者使用甘利欣治疗,后者进行常规性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结核药物性肝炎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的强化期间,使用甘利欣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治疗1周、2周、3周分别复查肝功能丙氨基酸转移酶(ALT)指标下降显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甘利欣治疗药物性肝炎,对临床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恢复情况均有明显效果,且廉价物美,临床用药安全,病人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6.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dietary polyunsaturated fats (PUFA) increase liver injury in response to ethanol feeding.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diets rich in linoleic acid (18:2n-6) would affect acute liver injury after acetaminophen injection and that protein restriction might exacerbate the liver injury. We examined effects of feeding diets with either 15% (wt/wt) corn oil or 14% beef tallow and 1% corn oil for six weeks with either 6 or 20 g/100 g protein on acute hepatotoxicity. After the feeding period, liver injury was induced by injecting either with 600 mg/kg body weight acetaminophen suspended in gum arabic-based vehicle, or with vehicle alone during fasting status. Samples of liver and plasma were taken for analyses of hepatic glutathione (GSH) levels and liver-specific enzymes [(Glutamate-pyruvate transaminase (GPT) and glutamate-oxaloacetate transaminase (GOT)], respectively. Whereas GSH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only group fed 15% corn oil with 6 g/100 g protein among acetaminophen-treated groups, activities of GPT and GOT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all groups except the one fed beef tallow with 20 g/100 g protein, suggesting low protein might exacerbate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The feeding regimens changed the ratio of 18:2n-6 to oleic acid (18:1n-9) in total liver lipids approximately five-fold, and produced modest changes in arachidonic acid (20:4n-6). We conclude that diets with high 18:2n-6 promote acetaminophen-induced liver injury compared to diets with more saturated fatty acids (SFA). In addition, protein restriction appeared to exacerbate the liver injury.  相似文献   

17.
急性药物性肝病诊治时机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照比较药物致肝损害初期及时诊治与肝损害自然演变过程中实施诊治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1例急性药物性肝病的致损伤药物、临床类型及诊治时机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组 1(动态监控组 )与组 2 (对照组 )治愈率 (χ2 =7 0 4 ,P <0 0 1) ,好转率 (χ2 =4 18,P <0 0 5) ,住院时间 (χ2 =5 53,P <0 0 5)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组 1较组 2住院时间短、恢复快、预后好。结论 使用可致肝损害的药物期间 ,动态检测肝功能 ,注意发现药物性肝病的肝外表现 ,及早发现亚临床肝损害 ,及时停药及处理 ,有助于改善急性药物性肝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三羟异黄酮保护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豆三羟异黄酮(Gen)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效果及与乙醇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关系。方法 2 w龄昆明种小白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Gen试剂对照组(200 mg/kg bw),Gen试剂预防组(分别有50、100、200 mg/kg bw的低、中、高三种剂量,乙醇灌胃前给药)和Gen试剂治疗组(低、中、高三种剂量,乙醇灌胃后给药)9组;用50%乙醇12 ml/kg bw大剂量灌胃雄性小鼠诱发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实验连续10 d后测定小鼠血液和肝脏组织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化指标,测定肝脏组织的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系(CYP2E1)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液与肝脏的ALT、AST水平比较空白对照组和Gen试剂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Gen预防组与治疗组小鼠血液与肝脏的ALT、AST水平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显示有剂量效应,MDA、TG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GSH、SOD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Gen预防组与治疗组小鼠血液与肝脏的ADH、ALDH与模型组比较酶活性显著升高,CYP2E1酶活性显著降低;Gen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各项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Gen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预防保护效果,有影响乙醇代谢酶活性作用,缓解乙醇代谢产生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9.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3年3月-2006年3月本院门诊治疗的143例肺结核病人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平均天数为57d,大多数为轻度肝细胞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有乙型肝炎病史的肺结核病人,并短期密切检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