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文超 《工企医刊》2007,20(5):30-30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显的非常重要.本文选择我科1999年10月~2003年4月应用疏血通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降纤酶作对照进行疗效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闭塞症很常见,有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闭塞,斑块脱落栓塞造成下肢缺血、溃烂坏死、合并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笔者用百奥蚓激酶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肝素钠,两组于治疗第28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疗效评定,比较治疗前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1)活性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  相似文献   

4.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将 10 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治疗。 2周后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2 8% )及显效率 (74 %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16 %、5 2 % ) ,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得到改善。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特别在山区基层医院目前还难于开展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情况下 ,疏血通注射液不失为可供选择的良药。  相似文献   

5.
翟艳  李伟 《健康大视野》2006,14(10):83-83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脑梗塞84例随机分疏血通治疗组及注射液对照组,分别观察其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有所降低,并无不良反应.结论 疏血通有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是治疗脑梗塞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蔡玉清 《工企医刊》2008,21(2):17-18
本文报道采用宁波产NG90-ⅡB型单人高压氧舱对3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高压氧综合治疗,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43岁~8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偏盲。结果痊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徐娟 《工企医刊》2006,19(4):23-24
目的:观察晴尔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血塞通、丹参及阿斯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晴尔120mg~160mg,每天一次静滴,连用10天~14天,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71.1%)明显优于对照组(50%)。结论:晴尔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奥扎格雷钠(Ozagrel)治疗急性脑梗塞(acutecerebral infarction,ACI)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ACI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NS250ml静滴,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加入NS250ml静滴。两组的用药及疗程相同,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观察与评分。结果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效果相对红花注射液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单用阿司匹林和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作用,以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9例和干预治疗组63例,分别单用阿司匹林和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年,测定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和MRI显示缺血灶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干预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治疗组MRI缺血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55±2.103)分比(4.726±2.013)分],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增加[(5.492±2.027)分比(4.597±1.946)分],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提高糖尿病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王思鸿  徐嵘 《工企医刊》1998,11(4):31-32
作者从1993年开始用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塞,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治疗组:148例,男89例,女59例,年龄28~78岁,平均54.2岁。其中大脑中动脉深支梗塞26例,中动脉皮层支梗塞32例,主干梗塞60例,前动脉梗塞3例,后动脉梗塞9例,基底动脉梗塞18例。(2)对照组:136例,男79例,女57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昝立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166-1168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在3~6h内的脑梗塞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尿激酶组和联合用药组,3组同时给予控制脑水肿、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尿激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30min内滴注完,联合用药组在尿激酶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滴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统计再灌注发生率。[结果]经溶栓治疗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与尿激酶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SOD水平显著提高,MDA水平和再灌注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尿激酶与依达拉奉合用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可有效防治再灌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护脑、活血,并根据病情使用降血压、降血糖药和脱水剂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14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w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速碧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4 8h内脑梗塞患者 85例 ,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 4 5例 ,加用速碧林 0 4ml腹壁下注射 ,q12h× 10天 ,并检查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后评估其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速碧林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杨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432-2433
[目的]了解和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急性脑梗死67例作为实验组进行分析,急性脑梗死52例作为随机对照组。考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程度、疗效差异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的S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显效率为42.3,有效率为71.2;实验组显效率为64.2,有效率为88.1。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是治疗ACI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80例发病6~48h患者应用阿斯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予阿斯匹林0.1g口服Qd×10d,治疗组追加低分子肝素(速碧林)0.4ml脐周皮下注射Q12h×10d。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未发生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6~48h的患者使用阿斯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桂树华  胡玲玲  孔亮  殷晓菁  王挺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88-3789,3792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3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D组)。A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50~300mg口服,每天1次;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腹部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3d;C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术前给予氯吡格雷75mg口服,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腹部皮下注射,继续口服氯吡格雷和肠溶阿司匹林维持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d73组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vWF、tPA、和PAI-1水平显著升高,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7C组vWF、tPA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血浆PAI-1显著低于A组和B组。[结论]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纤溶活性高于单纯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可能更有利于预防急性期再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 10 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灯盏花素治疗 ,测定其治疗前后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的浓度及脑血流量变化。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甘油三脂、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的浓度均值有明显降低 (P<0 .0 1) ,脑血流量明显升高 ,具有显著差异性 ,同时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亦有明显改善。结论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蔡静月 《现代医院》2007,7(7):27-2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干预治疗及脑梗死体积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辛伐他汀20mg/d口服,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15d为一疗程。一疗程后比较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脑梗死体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3.3%和43.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8.8%和66.7%(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辛伐他汀有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缩小脑梗死体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颖  王志海 《现代医院》2010,10(12):49-51
目的研究经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0年9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患者58例。采用Gon-ner的血管再通分级标准判断血管再通,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再通与未通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用MR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58例中再通38例(65.5%),未通20例(34.5%)。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组1 h NIHSS(19.00±3.54)较血管未通组(26.50±3.10)明显降低(p<0.05);溶栓治疗后30 d血管再通组NIHSS(12.25±3.15)明显低于血管未通组[(19.12±3.35),p<0.05]。治疗1~30 d,血管再通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再通组30 d预后良好为28例(73%),而血管未通组预后好良好为7例(35%)(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对改善急性期预后起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新次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59-3760,3769
[目的]探讨血清VEGF和MMP-9含量动态变化监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期间,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VEGF和MMP-9水平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d1、d3、d7、d14血清VEGF与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d1明显升高,d7达到峰值,d14仍维持的高水平;血清MMP-9水平d1即明显升高,d3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但d14后仍维持的较高水平。随着急性脑梗死面积的增加,血清VEGF与MMP-9水平逐渐增高(P﹤0.05)。血清VEGF与MMP-9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5)。[结论]血清VEGF和MMP-9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水平发生明显升高,呈动态变化,并且VEGF和MMP-9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其水平与随脑梗死面积的增加不断升高,通过对其监测有助于对脑梗死及时诊断及判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