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调查吉林省吸血虻的种类分布。方法:采用人帐诱、动物诱和网捕法采获虻,收集相关文献。结果:吉林省的吸血虻已知有5属68种类,其中斑虻属12种,麻虻属7种,瘤虻属23种,黄虻属9种,虻属17种。记述了吉林省已知虻种的县市区分布。结论:为吉林省虻科昆虫的区系分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福建省吸血虻类Stone&PhiliP[1],王遵明[2,3],刘维德[5]等报告福建省采集的新种。80年代以来,作者先后对福建省武夷山、梅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及重要林区开展吸血虻种类分布调查及吸血活动观察,本文记述福建省虻科7属81种,包括已报告16新种,其种类及分布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吸血虻类Stone&PhiliP[1],王遵明[2,3],刘维德[5]等报告福建省采集的新种.80年代以来,作者先后对福建省武夷山、梅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及重要林区开展吸血虻种类分布调查及吸血活动观察,本文记述福建省虻科7属81种,包括已报告16新种,其种类及分布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凤城虻科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城吸血虻类的调查工作始于1988、1989年,并于1990年报道了凤城虻类为5属30种,近年来(1991、1992)我们又对部分边远地区、根据不同地理景观对虻类的季节发生和种类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获标本801只,新增虻类4种,其中瘤虻属的黑尾瘤虻为辽宁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邵武市吸血虻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1996年在闽北邵武市林区开展吸血虻类调查,共查获各种虻类4属50种。范氏斑虻和浙江虻是当地优势虻种。夏季虻类白昼吸血活动以清晨和傍晚为高峰,尤其是后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昭通地区的吸血虻类调查结果,昭通地区过去未作虻类的采集调查,为了解虻害,提供防制资料,根据我区医学昆虫调查防治计划。我们于1992—1994年在昭通历时3年的采集调查,计发现6个属55个虻种,其中发现2个新种。(新种作单独描述),省新记录一个属(指虻属)和28个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7.
1990年至1992年,在云南省五个地、州,市进行了吸血虻类的调查采集,发现1新纪录属和35新纪录种。使该省已知虻类达6属113种。  相似文献   

8.
三明市区吸血红类资料空缺,为此作者于1990~1991年在市区进行吸血虻类调查,发现有4属33种,定点观察一周年,虻类以中华斑虻、范氏斑虻、江苏原虻、华广原虻和骚扰黄虻为优势种;虻类活动自3月上旬出现、11月下旬消失,活动期长达26旬,以5月中旬至6月下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活动高峰期;虻类日活动有2个高峰即清晨的6~8时和黄昏的16~18时;不同种虻喜叮牛体的部位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的虻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的虻种分布。方法:采用人帐诱,动物诱和网捕法采集虻。结果:黑龙江的虻科已知有5属60种,其中斑虻属11种,麻虻属4种.瘤虻属25种,黄虻属9种,虻属11种。记述了该省已知虻60种的县区分布。结论:为黑龙江省虻科昆虫的区系分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虻类为双翅目短角亚目中的重要经济昆虫。吸血虻类可以传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原虫病、线虫病等一些人畜共患病。多年来,我们一直对河南的吸血虻类进行着调查,部分标本经许荣满研究员核实,共发现河南吸血虻类有五属39种,名录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河北省的虻类,已往调查研究不多,资料有限,过去记载的仅十余种,远不能反映河北虻类的面貌。我们对张家口地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组织了河北省驻军进行标本采集,经过鉴定整理,共收集到虻类30种,其中斑虻属6种,黄虻属5种,瘤虻属4种,麻虻属5种,原虻属10种。现列名录如下: 一、斑虻亚科 Chrysopinae (一)斑虻属Chrysops Meigen,1803。 1、端小斑斑虻C.mlokosiewiczi Bigot,1880。分布:乐亭、兴隆、怀安、承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海南省文昌、乐东、昌江、儋州、澄迈等5市县吸血蠓的地理分布、种类组成和主要种的吸血率。方法 2017—2018在海南省5市县猪舍、羊舍、鸡舍,采用诱虫灯采集吸血蠓;在生物显微镜下鉴定吸血蠓种类和记录数量,采用树胶酚封片法制作玻片标本。结果 在海南省5市县共采获吸血蠓2属26种22 355只,其中,库蠓24种,蠛蠓属2种;海南省新纪录1种,肿足库蠓Lasiohelea turgepeda Yu et Liu, 1982。澄迈分布19种,儋州18种,文昌17种,昌江12种,乐东9种。主要种类为尖喙库蠓(32.88%),异域库蠓(16.10%),荒川库蠓(16.08%);不同市县和场所的主要种类组成不同。7种主要吸血蠓的总吸血率为 34.10%,其中黄胸库蠓(53.78%)最高,肩宏库蠓(17.92%)最低。不同种类和场所吸血蠓吸血率不同。结论 本项研究发现海南省5市县有吸血蠓2属26种,主要种类为尖喙库蠓,异域库蠓和荒川库蠓,其中黄胸库蠓的吸血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虻类是畜牧业的一大害虫 ,为防治虻虫吸血传播动物疾病及人畜共患病 ,提供科学防治依据。笔者于 1992年~ 2 0 0 1年连续、断续在十县 (区 )进行虻类区系分布及吸血习性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虻类是人和家畜一些疾病的传播媒介。作者近年来在内蒙古各地采集的虻类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共2亚科5属53种。凡注明“*”的种类为内蒙古地区首次记录。虻科 Tabanjdae Loew,1860一、斑虻亚科 ChrysopsinaeLutz,1905(一)斑虻属 ChrysopsMeigen,18001、联瘤斑虻 Ch.angaricusOlsufjev,1937~*分布: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国内:黑龙江。2、分点斑虻 Ch.dissectusLoew,1858分布:呼伦贝尔盟阿荣旗(那吉镇),喜桂图旗(博克图)。国内: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3、暗缘斑虻 Ch.makeroviPleske,1910~*分布: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国内:黑龙江、吉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广东省的吸血蠓种类及其分布,为对其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吸血蠓的献。结果与结论:广东省的吸血蠓已知2属45种,其中库蠓属包括6个亚属38种,尚未列入亚属2种;蠛蠓属5种;记述了种类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西北部的虻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云南滇西地区过去虻类的采集调查不多,为了解虻害,提供防制资料。我们于1991年6—9月份,在丽江地区:华坪县、永胜县、宁浪县;迪庆州:中甸县、德钦县、白芒雪山,尼古山牛场,维西县。下关、大理等地进行虻类的采集调查,捕获大批虻类标本,经整理鉴定,共发现5属37种,其中发现3个新种(新种另文作单独描述),省新记录16种,代号为新种,为省新记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虻类是中到大型吸血昆虫(6~30mm),雌虻叮咬、吸食动物和人类血液,极大地骚扰着人们的野外工作和牲畜放牧。它的许多种类能够通过吸血或机械性携带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
格尔木地区蠓类生态习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青海省格尔木地区蠓类的活动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网捕法。结果:调 查发现蠓科4属28种,即吸血蠓2属22种,非吸血蠓2属6种;其中细蠓属14种,库蠓属8种,毛蠓属5种和铗 蠓属1种。观察阐述了当地蠓类的一日活动规律与季节消长。  相似文献   

19.
刘增加 《医学动物防制》1999,15(10):517-520
1980—1998年间,作者对甘肃省不同地理景观中的虻科Tabanidae种类分布与分类作了程度不同地凋查研究,本文仅报告了虻属Tabanus的种类分布与分学研究,记述了虻属Ta-banus29种的地理分布,编列出虻属Tabanus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0.
闽北山区吸血蠓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灯、畜诱捕法调查闽北山区吸血蠓类,共捕获蒙科2属36种,显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外围的吸血蠓种类相当丰富。刺螫库蠓为当地优势蠓种,占全部诱获种类的56.6%(2983/5271)。不同家畜对吸血蠓的诱捕结果显示,牛对蠓类的吸引力最大,共诱捕各种蠓类32种3788只,占全部诱获数的71.9%;猪次之,诱获28种807,占15.3%;羊较少,诱获23种676只,占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