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应用及免疫抑制剂增多,肺真菌病的发生率有所增高。本文搜集了21例肺真菌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8~73岁,平均46岁。病程1个月~10年。多数有基础病史,其中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结核各3例,糖尿病及肺癌各2例,支气管囊肿及支气管扩张各1例。1·2临床表现本组16例有呼吸道及全身症状,咳嗽13例,咳痰10例,发热7例,胸痛5例,气促4例,咯血3例,5例无任何症状,因体检发现胸部阴影。21例中肺曲菌病11例,肺隐球菌病6例,肺念珠菌病4…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影像表现的认识。材料与方法:搜集有完整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的肺硬化性血管瘤1例,结合文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表现:肺内外围孤立性球形肿块或结节,边缘光滑锐利,可有浅分叶或小钙化,瘤周可见包膜,包膜可钙化,瘤外周或瘤体内有时可见“空气新月征”,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并可见多量线样血管影,可出现“快进慢出”的强化表现。结论:根据影像特点,结合临床,可对部分肺硬化性血管瘤作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临床对上与颌窦真菌病的诊疗水平。方法: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10例,均行CT扫描。10例行Caldwell-Lucs's术,均未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其骨化缺损呈溶骨性破坏,与良性肿瘤引起的膨胀性骨质缺损不同,而与恶性肿瘤相似,随访6个月-2年无1例复发。结论:CT诊断该病有重要意义,尽早手术探查有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真菌病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上颌窦真菌病为耳鼻喉科少见病。近年来 ,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上颌窦真菌病 8例 ,就其 CT表现及主要误诊原因讨论如下。1 对象和方法8例中 ,男 3例 ,女 5例。年龄 1 5~ 70岁 ,平均 42 .2岁。病程 3个月~ 1 0 a。临床主要症状 :鼻塞、流脓涕 ,2例涕中带血丝 ,头闷不适 ,1例伴有患侧面部胀痛。上颌窦穿刺冲洗见少量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坏死物质流出。全部病例均行副鼻窦常规轴位CT平扫 ,扫描层厚 5mm,层距 5mm。2 结果2 .1 病变分布 本组 8例患者中 ,病变均为单侧 ,左…  相似文献   

5.
肺真菌病CT诊断的探讨(附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真菌病CT表现特征,提高肺真菌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肺真菌病18例,痰培养9例、手术病理证实5例、纤支镜刷检及活检4例。全部病例均行肺部CT检查。结果左肺5例,右肺7例,双肺多发4例。病灶呈结节或肿块4例;肺亚段和肺小叶实变6例;厚壁空洞3例;霉菌球5例。结论CT对有特征性表现的肺真菌病可做出正确诊断,对于表现不典型者,密切结合临床可有效提供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其发生率占肺内良性肿瘤的11%[1],临床上极易发生误诊.本文收集18例经病理证实的PSH,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及病理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笔者分析了16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可分四型:实块型、含气囊型、混合型和支气管炎型,以囊性病变最多见.讨论了本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指出对近横膈的胸内肿块CT 扫描应作增强薄层扫描,以发现异常血管.为了帮助确诊,应作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胸部结节病的影像表现。方法:收集15例胸部结节病,对其x线包括胸片、CT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1例纵隔淋巴结和两侧肺门淋巴结肿大,2倒纵隔淋巴结及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仅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仅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伴肺内多发小结节。结论:胸部结节痛影像表现多样,诊断需结合临床或治疗中动态观察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多形性癌病人CT影像特征。方法共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65.3±8.7岁,其中2例为胸部CT平扫,余13例为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肿瘤大小、位置、形态、密度、毛刺征、分叶征、肺门和纵隔淋巴结以及胸膜/胸壁等受到侵犯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病理诊断均为肺多形性癌。显微镜下均见肉瘤样成分,包括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其中5例合并腺癌成分,1例合并鳞癌成分。免疫组化示CK和Vimentin均为阳性。CT平扫表现为较大肿物,平均最大径为4.5 cm,且多位于肺外周(13/15),14例具有分叶征,10例见毛刺征,7例瘤周有磨玻璃样阴影,10例侵犯邻近胸膜和/或胸壁,9例合并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10例有中央低强化区。结论肺多形性癌具有肺恶性肿瘤的特点,CT扫描对提高肺多形性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CT表现和特征,探讨其CT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胆囊癌的CT检查资料。结果:根据胆囊癌的CT表现,分为三型:厚壁型21例,腔内型4例,肿块型9例。结论:CT是诊断胆囊癌的有效方法.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亚临床症状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亚临床症状型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肺隐球菌病患者10例。结果本组肺隐球菌病的X线、CT表现可归纳为以下5种:①单发结节或肿块5例;②累及一个肺叶多发结节或肿块2例;③累及两个以上肺叶多发结节1例;④斑片与结节影混合病灶1例;⑤多发斑片影1例。病灶分布以两下肺叶为主:左下叶5例;右下叶3例;左上肺1例,右中肺1例。结论亚临床型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以单发或多发结节影病灶为主,可伴有斑片影和空洞,诊断时需与肺癌、肺转移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的CT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5例一氧化碳中毒CT平扫,14例于治疗后进行复查。结果:所有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7例为轻度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症状有头疼、恶心、呕吐、胸闷。CT显示神经—基底节区密度正常,但脑沟、脑回、三脑室形态变窄。18例重度中毒者多有神志淡漠、昏迷等。CT显示神经—基底节区苍白球对称性低密度影,边缘模糊、范围3mm~17mm。平均8mm。CT值18~25Hu。死亡5例。复查14例,6例CT显示正常。8例遗留程度不等的中毒性脑病。结论:CT在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小脊椎损伤中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材料与方法:46例脊椎损伤病例均进行X线平片,CT扫描。椎管受累者4例进行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CT证实椎体骨折17例。颈椎4例(寰椎侧块2例,寰椎前结节1例。白椎体左侧横突骨折1例)。胸腰椎骨折13例。其中爆裂型T12L1骨折3例,L5椎体爆裂型骨折1例。前者椎管内有多个骨碎片,硬膜囊疝形成。椎管指数2-3。后者损伤累及脊椎前、中柱,椎管形态异常。②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9例。③40例检出腰椎间盘病。其中36例腰椎间盘膨出症,4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④4例疑似脊髓、神经损伤又进行了MRI检查。均显示脊髓信号异常。2例脊髓圆锥受压,硬膜囊疝形成。1例T12L1脊髓血肿,1例脊髓水肿、挫伤。结论:在小儿脊椎损伤中,影像学检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GIST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食管2例,胃20例,小肠7例,升结肠1例,胃肠道外2例;肿瘤平均直径6.5cm。病理分型:良性7例,交界性7例,恶性18例。临床表现多为腹部不适(18/32),消化道出血(14/32),腹痛(11/32)和消瘦(5/32)。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黏膜下富血供肿块,境界清晰光整,外生性为主,肿块内出血、坏死、囊变明显,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结论:GISTs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不能定性,确诊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PA)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及实验室证实的肺曲霉菌病CT表现及病理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40.83岁(26~78岁)。结果:13例中,影像学表现为炎性实变的4例,单发或多发结节2例,肿块样浸润2例,支气管扩张2例,曲菌球2例,肺不张1例。结论:曲菌球为其特征性改变。如果在影像上发现结节或/和肿块及其周围晕征、胸膜下楔形肺实变等征象时,首先要考虑到肺曲菌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骨梗死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28例骨梗死的X线、CT和MRI的影像表现.结果:多发21例,单发7例,累及61个骨骼.X线检查8例,表现为散在的斑点状、斑片状、条纹状或呈蜿蜒状硬化的密度增高影;CT检查7例,CT表现为斑片状、条纹状、环状、磨玻璃样密度;MRI检查17例,其中急性期2例,表现为骨质内多发小斑片状的异常信号,呈长T1W1、长T2W1,脂肪抑制序列上呈高信号,边界尚清.亚急性期5例,表现梗死区中间环T1WI、T2WI加权像上均呈低信号,外围呈现长T1W1、长T2W1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呈等信号,边缘伴有线样低信号环;慢性期10例,在T1WI、T2WI上表现为梗死区中央和边缘均呈低信号,形态不规则,呈地图样.结论:X线和CT对早期骨梗死诊断价值有限,MRI对骨梗死各期表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三者结合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黄疸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具有完整性1临床资料的黄疸患者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结果:138例黄疸中,肝硬化26例,肝癌31例,梗阻性病变76例,正常5例。结论:CT对引起黄疸病因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1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