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系结石症的CT检查方法及影像对比。材料与方法:52例胆系结石症使用口服白开水后CT平扫,必要时进行静脉胆系造影后CT平扫。结果:单纯胆囊结石27例,胆总管结石10例,肝内胆管结石8例,多部位结石7例。CT对胆系微小结石,胆总管下段结石显示率优于B超。结论:口服白开水后CT平扫或静脉胆系造影后CT平扫是诊断胆系结石症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根据结石的位置、大小、密度、数目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系结石症的CT检查方法及影像对比。材料与方法:52例胆系结石症使用口服白开水后CT平扫,必要时进行静脉胆系造影后CT平扫。结果:单纯胆囊结石27例,胆总管结石10例,肝内胆管结石8例,多部位结石7例。CT对胆系微小结石,胆总管下段结石显示率优于B超。结论:口服白开水后CT平扫或静脉胆系造影后CT平扫是诊断胆系结石症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根据结石的位置、大小、密度、数目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囊-胆管造影在保胆取石中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对于术前患者有黄疸、胰腺炎病史,肝功能检查示直接胆红素升高或GPT、AKP升高,或保胆术中胆汁自胆囊管不能涌入胆囊,显示胆囊管流通不畅者等特殊病例,术前B超或CT、MRI检查无阳性结果43例,术中经胆囊管行胆管造影.结果 内镜保胆取石术中43例行胆道造影,发现2例胆囊管结石,1例取出后保留胆囊,1例因结石取出困难,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发现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并置“T”管引流,术后6~8周经“T”管造影、胆道镜、超声检查显示胆道通畅无残余结石,拔除“T”管.2例十二指肠乳头轻度狭窄,未行特殊处理.结论 合理选择和应用术中胆囊-胆管造影,能提供可靠、直观、清晰的图像,全面了解胆道走向,提高胆囊管、胆总管病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胆道阴性探查,对于手术方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直接引入法螺旋CT 胆道造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直接法螺旋CT胆道造影对胆管解剖的显示效果及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阻塞性黄疸和10例胆系术后患者,通过经皮肝穿胆道引流管(PTCD)或胆系术后留置的引流管注入1%、5%、10%三种浓度的泛影葡胺进行直接法螺旋CT胆道造影检查,并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SSD)重建,多层面和多角度观察胆管解剖。结果5%浓度组21例病人共显示尾叶胆管67支,平均3.19±0.81,其中15例清晰显示出三级以上胆管,明显高于1%和10%浓度组。结论直接法螺旋CT胆道造影以5%的泛影葡胺效果最佳,是诊断胆系疾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胆系结石以往主要靠X线口服或静脉造影等传统方法进行诊断。近年来我院对胆系结石病人采用了B超,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CT等综合检查方法进行诊断,现将我院1986年1月~1987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1例胆系结石进行回顾性比较与分析。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101例胆系结石经手术和病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2例胆道狭窄患者,均采取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增强CT及B超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与B超检查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检出率,比较其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对良恶性胆道狭窄检出率92.86%(39/42)高于B超66.67%(2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为(3.81±0.16)分,高于B超检查的(3.14±0.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可明显提高良恶性胆道狭窄检出率,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超声内镜(EUS)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CT诊断胆系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5例可疑性胆系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7例,女88例,年龄54~71岁(47.54±5.23岁),病程1~8年(4.24±0.58年)。分别采用EUS、MRCP、CT 3种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3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不同直径结石的检出率。结果在诊断胆系结石方面,EUS与MRC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跟CT检查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US在胆系结石诊断方面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MRCP(P < 0.05);在 < 4 mm结石中,EUS检出率高于MRCP和CT,而MRCP检出率高于CT(P < 0.05)。结论在胆系结石的诊断中,EUS、MRCP较CT效果更好,EUS较MRCP更具优势,尤其是对胆道下段 < 4 mm的微小结石。   相似文献   

8.
B 型超声(US)与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对胆系结石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然而两者在诊断上又各有不足之处,单独使用时有错诊。为提高诊断准确性,我们对临床拟诊胆系结石的病人首选 US 检查,并对拟行手术治疗的136例作了 PTC 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胆道疾病的影像检查(附48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在胆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复习48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道疾病影像资料,分析各检查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结果 26例胆囊内阴性结石在传统造影中显示清楚。胆道直接造影能清楚显示胆道解剖形态及病因。B超和CT对胆道结石诊断阳性准确率为91.3%和90.3%,13例泥沙样胆石CT漏诊。超声诊断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符合率达100%和93.3%。MRCP的“胆管树”有助于肝门胆管癌的确诊。结论 传统造影法能较好显示胆囊阴性结石,胆道直接造影为定性诊断提供重要依据。B超和CT显示胆道结石优于其他方法。超声是慢性胆囊炎和息肉样病变最好检查方法。MRCP是诊断重度胆道梗阻的理想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道狭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良性胆道狭窄38例,恶性胆道狭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X线检查及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下病灶检出准确度。结果: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病灶检出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在鉴别良恶性胆道狭窄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十二指肠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和经皮肤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是近年来广为采用的胆胰系直接造影法.现就造影中胆道出现结石伪影的原因做初步探讨,并附三例误诊分析以资借鉴.例1 男,52岁.因上腹痛16小时伴恶心、呕吐、黄疸而入院.临床诊为胆石症、胰腺炎.B超  相似文献   

12.
胆道疾病,尤以胆道结石因定位诊断困难常使手术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术中检查手段不足可致病变遗漏而导致多次剖腹手术。近十多年来,内窥镜在胆道外科广泛应用,使这种状况得到很大改善。现就近5年来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用于胆道疾病的诊断纤维十二指肠镜应用它行逆行胆道和/或胰管造影(ERCP)诊断胆道疾病历史较久,也较普及。黄疸病人不能借助口服或静脉胆系造影,以往只能依靠病史、体征、生化检查进行诊断。而ERCP不受血清胆红质水平限制,使黄疸病人的鉴别诊断水平大大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道结石关系的探讨(附3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系结石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通过对56例十二指肠憩室的ERCP和X线摄片资料的归纳和分析,找出相互关系。结果:位于乳头旁的十二指肠憩室对胆道的挤压致使胆道扩张和乳头功能受损,胆汁淤积,细菌感染,胆汁中的胆红素葡萄糖苷酸被水解为未结合的胆红素与钙盐结合、沉积而形成胆系结石。结论:憩室越大,距乳头越近,越易发生胆道疾病。其对胆道的影响大于对胰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往诊断主要依赖于B超、X线平片等常用方法。但对于小于0.5mm的输尿管微结石,常规检查往往不能显示,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而薄层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因其密度分辨率高,使诊断的准确率大幅度地提高。笔者对1996年以来在实习、工作、进修中遇到的因B超、X线片、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输尿管造影不能确诊,通过做薄层CT,并经服药排出结石或经输尿管镜取出结石的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5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行选择性胆道造影患者87例.男41例,女46例;年龄22~81岁,平均54岁。术前均经B超或CT证实:胆囊多发性结石,胆总管均无结石。其中既往有黄疸病史9例,有胰腺炎病史6例;血清学检查直接胆红素轻度增高38例,肝转氨酶轻度增高54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术前诊断胆石症的50例进行了X线、B型超声、手术对照,分析了X线常规胆系造影与实时超声扫描在诊断胆道系统结石中的假阳、阴性病例。X线检查符合率50%,其余假阳性1例,假阴性6例,不显影18例,不能提供明确结石诊断共25例(50%)。B型超声符合率86%,其余假阳性5例,假阴性2例,即不能提供正确结石诊断共7例(14%)。因此认为在胆系病变,特别是胆结石的检查中,超声应作为首选。然而鉴于超声检查的某些限度,所以常规X线胆系造影应是互辅互成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道造影(MRC)在评价胆系手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胆系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行MR常规扫描同时行磁共振胆道造影检查。采用快速自旋回波重T2WI三维数据采集,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结果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4例,MRC表现为截断状、鼠尾状或串珠状狭窄。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瘘2例,MRC能显示吻合口瘘道。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8例,胆总管狭窄4例,表现为边缘光滑锐利杯口状低信号充盈缺损,以及胆总管局限性、节段性狭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狭窄5例,胆瘘1例,表现为胆囊管平面胆总管向心性变窄,以及胆囊管残端过短,往往小于5mm。结论MRC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技术,能准确评价胆系术后胆道系统的各种并发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CT、MRCP、B-FFE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T,单次屏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与平衡全稳态快速场回波技术(balancedfastfieldecho,B-FFE)诊断胆系结石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手术证实的胆系结石患者进行CT、SSH-RADIALMRCP、B-FFE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42例胆系结石中,胆管结石CT检出率为60.87%,MRCP检出率为95.65%,B-FFE检出率为91.30%;胆囊结石CT检出率为79.41%,MRCP检出率为91.18%,B-FFE检出率为88.24%。结论CT、MRCP、B-FFE对胆系结石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MRI具有成像参数多,可多平面观察及可特殊方法成像(MRCP、B-FFE)等特点,对胆系结石的诊断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探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且明确为胆道狭窄的80例患者,对其进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检查、动态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分析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动态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诊断结果,并分析二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恶性组,比较组间CT差值。结果: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动态增强CT对胆道狭窄性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较良好。在动脉期、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恶性组的CT差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在胆道狭窄的定性诊断中,综合应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动态增强CT,具有显著的鉴别诊断价值,可对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予以准确区分。  相似文献   

20.
目前胆系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很多,有X线平片检查、日服胆囊造影、静脉胆囊造影、胆系体层摄影、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胆囊穿刺胆管造影、经颈静脉穿刺胆管造影、胆系薄层造影、血管造影、超声显象和CT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