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围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的CT表现共性和特征,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全身不同部位周围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CT资料67例,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17~79岁,中位年龄36岁。多数病人为发现无痛性肿块而就诊,少数病例有胸腹痛及消化道症状。CT检查采用Siemens AR-X扫描仪,层厚和层距5~10mm,其中2例仅行CT平扫,65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本组病灶分布于头颈、胸腹和四肢,其中单发神经纤维瘤26例,神经鞘瘤37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其共同CT特征为走行于神经干所在部位的圆形、类圆形或半球状肿块,良性者边缘光滑,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63/67,94%);恶性者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与邻近器官界限较模糊(4/67,6%)。其特征性表现在密度变化上,神经纤维瘤多呈均匀软组织密度(20/26,76%),肿块较大者密度稍不均匀(6/26,24%);良性神经鞘瘤呈均匀囊性低密度者6例(6/41,14%),密度不均匀者31例(31/41,76%);4例恶性神经鞘瘤密度明显不均匀:内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坏死、囊变区或高密度出血灶,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其中2例尚见肿块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影(4/41,10%)。结论:掌握不同部位周围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CT表现的共性和特征,有助于肿瘤的归类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朱新进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0,9(4):196-197
目的 探讨颈部神经鞘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临床及CT资料。结果 病灶呈形态规则、边缘清楚光滑肿块,较小病灶密度均匀,较大病灶内可有囊变及坏死,甚至完全囊变。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受压并可将两者分离。结论 CT发现颈动脉鞘区肿埠块,临床表现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良性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并分析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RI特点,其中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鞘瘤11例。结果 18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四肢、腹壁、锁骨上肌间隙或肌肉内以及颈动脉鞘周围,肿瘤呈梭形或类圆形,肿块长轴与神经干走行一致。全部肿瘤中出现靶征4例,表现为肿瘤边缘部分呈环形T_1WI等信号、T_2WI高信号,中央呈T_1WI与T_2WI等或低信号,增强后中央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肿瘤呈T_1WI等信号,T_2WI高信号,夹杂散在斑点片状T_1WI、T_2WI低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实性3例,表现为肿瘤内见多发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囊变区,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及分隔强化。3例肿瘤信号均匀,T_1WI呈等或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7例神经纤维瘤均无包膜,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而11例神经鞘瘤均可见完整或部分包膜,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并可见脂肪包绕。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外周良陛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发生部位、形态、边缘及信号特点。神经纤维瘤无包膜,位置表浅,位于神经中央;神经鞘瘤有完整或部分包膜,位于深部或四肢屈侧较大的神经干周围,易出现坏死、囊变等改变,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在术前对两者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鞘瘤CT诊断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周围神经鞘瘤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关系。材料与方法:报告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CT资料完整的神经鞘瘤。其中椎管内24例,颈部6例,纵隔10例,腹部11例,臂丛4例,胸壁2例。结果:除部分椎管内神经鞘瘤CT表现软组织肿块不明显外,其余部位的神经鞘瘤CT平扫为等于、略低于或低于肌肉密度的软组织肿块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其病理因素有:①肿瘤细胞外 相似文献
5.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和MRI对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CT检查6例,其中4例作增强扫描,MR检查10例,其中8例作增强扫描,结果:根据CT和MRI表现颈静脉孔神经鞘瘤分为A,B,C三型,A型4例,B型1例,C型5例。神经鞘瘤易发生囊变,注射造影剂后肿瘤不均匀强化。结论:CT与MRI相结合,能更全面地为临床提供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所需要的信息,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科收治的4例本病患者。同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本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者多见,病程长短不一。术前GI和GF均不易明确诊断,肿瘤破溃时与胃癌不易鉴别,因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结论:胃神经鞘瘤多发于胃体和底部,易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主张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报告25例眼眶神经鞘瘤。方法:对其B超及CT图像进行回顾。结果:单发神经鞘瘤的B超表现多为圆形、椭园形、后界清楚,可压缩性差,内回声均匀偏低。CT扫描特征是:多位于眼眶肌锥内,高密度影,可以被中度强化,有“小尾巴”征和哑铃形改变。较大的肿瘤压迫,使骨质吸收,但周转有界限,非浸润性生长。结论:B超联合CT检查,发现上述特征,术前可基本定性。 相似文献
8.
9.
患者,女,19岁,因左上臂不明肿物4个月入院。该患者于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左上臂肿物。无头晕,无头痛,无恶心,无呕吐。未经诊治,在家口服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今来我院要求进一步治疗,查体:血压、体温、脉搏、呼吸正常,头颅大小如常;毛发分布均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部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胃部恶性神经鞘瘤罕见,本文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报告如下。例1,女,56岁。一月来觉上腹隐痛,服乐得胃后症状元缓解。近一周低热来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可,体胖腹壁厚,左上腹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B超:左上腹可探及7.OcmX9.Ocm大小实性肿块,部分边界清,与肝左叶关系密切。诊断腹腔实性占位性质待定。彩超:肿物血流丰富,与胃壁血管相延续、肿物内回声不均。诊断胃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钡餐造影:胃体小弯侧后壁可见较深弧形压迹,小弯侧胃壁增厚,粘膜聚集。双重造影相显示胃小弯卵圆形充盈缺损,粘膜皱壁与充盈缺损的表面… 相似文献
11.
高颈段神经鞘瘤是抬起源于脊髓C1-4节段神经根鞘膜的良性肿瘤,因其位置较高,若治疗不当可致四肢瘫痪,甚至呼吸停止。本院自1992~1996年共收治高预段神经鞘瘤3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本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2岁,病史5个月~3年,平均18个月。以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无力为首发症状者18例,神经根痛7例,伴有胸闷、呼吸困难4例,尿潴留2例。辅助检查:Quecken-stedt试验17例,4例完全梗阻,11例不完全梗阻,2例通畅。造影24例,19例完全梗阻,4例不全梗阻,1例通畅。梗阻及不完全梗阻的23例均呈林口样改… 相似文献
12.
气管肿瘤教科书上记载占2% ,神经鞘瘤则更少见 ,目前众多CT著作中还未见有气管神经鞘瘤的图谱。我院接诊一例 ,报告如下。患者男 ,42岁。声嘶8个月 ,呼吸困难逐渐加重3月余 ,于2001年3月21日入院检查。体检 :一般情况好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胸骨上凹区域触及肿块 ,颈静脉无怒张。X线片 :心肺 (一 ) ,纵隔无增宽。CT平扫 :主动脉弓上缘层面见气管前壁 (偏右 )向腔内和腔外凸出一哑铃状软组织块影 ,3.6cm×3.3cm ,边缘较光整 ,腔内占位2/3左右 ,CT值51Hu,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考虑气管良性肿瘤 (图1)… 相似文献
13.
神经鞘瘤是发生在周围神经鞘瘤雪旺氏细胞的一种肿瘤 ,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以颈部神经鞘瘤较多见 ,而颈部的肿块种类繁多 ,从这众多种类肿块中区别出神经鞘瘤 ,有赖于识别神经鞘瘤的CT表现特征 ,本文收集我院 1990年以来经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 2 1例 ,对其表现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 1990年以来共 2 1例 ,其中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17~ 6 0岁 ,平均年龄 38岁 ,良性 16例 ,恶性 5例。发生部位 :颈鞘周围 14例 ,锁骨上 3例 ,锁骨下 2例 ,腮腺内 2例 ,使用SOMATOMPLUS4V/Z螺旋CT机 ,注射器是MEDRA…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27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肿瘤均单发,良性25例,恶性2例。良性包膜均完整;18例硬膜内生长的良性肿瘤呈长圆形或结节状,7例跨硬脊膜生长而呈类哑铃形,其中6例良性伴椎管骨质压迫吸收,5例见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的硬化带。恶性包膜欠完整,椎管骨质显破坏;1例椎旁软组织广泛侵犯。T1WI肿瘤呈低或等信号(较脊髓),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显强化;12例瘤内伴囊变,囊变区近似脑脊液信号,4例出血,多呈高信号,增强后均不强化。27例肿瘤病理均无钙化,囊变情况术前均正确提示,MRI对椎管内神经鞘瘤定位诊断符合率100%(27/27),定性诊断符合率88.9%(24/27)。结论: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是诊断椎管神经鞘瘤的有效手段,对术前指导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17.
患者男 ,32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3天 ,伴尿频、尿痛 ,无畏寒、发热及腰痛。查体 :腹平软 ,无压痛、反跳痛 ;双肾、输尿管及膀胱区无叩、压痛 ,未扪及包块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WBC1~ 2个 /HP ,RBC满视野 /HP。B超 :膀胱内探及 6 .0cm× 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探讨动眼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例动眼神经鞘瘤患者,术前行CT、MRI、DSA检查,明确诊断,经颧弓-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结果:术后1a随访患者完全恢复,复查MRI见肿瘤消失,同侧动眼神经完好。结论:MRI及DSA对动眼神经鞘瘤的诊断具重大价值,选择适当人路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颈动脉体瘤与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颈动脉体瘤与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各4例,总结各自的DSA、MSA、MSCT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分析误诊原因。结果:颈动脉体瘤区别于神经鞘瘤的DSA特征为:瘤体染色早,旦迅速浓染;增强MSCT特征为:瘤体迅速显著强化。神经鞘瘤区别于颈动脉体瘤的DSA特征为:瘤体染色晚,在静脉期,且染色淡,或几乎不染色;增强MSCT特征为:瘤体强化不明显,且呈“斑驳”样改变。本组1例来源于颈交感干的神经鞘瘤,术前DSA误诊为颈动脉体瘤,误诊的原因为:仅注意瘤体的部位、颈内、外动脉移位特征,而忽视了瘤体的血供、染色、强化等主要特征。结论:颈动脉体瘤与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的DSA、MSCT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明显不同,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虞奇跃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11(4):212-212
发生于肾上腺的神经鞘瘤较为少见,我院收治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5岁,偶有乏力感数月,近二周乏力明显。查体:BP:120/78mmHg,腹部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检验肝功能正常,皮质醇183.7mg/ml。行上腹部CT检查发现:左侧肾上腺外侧支一类圆形占位病变,大小为4cm×3.8cm,外缘边界清晰,内部密度不均匀,见片状低密度坏死区及小斑片状出血密度,胰腺向前推移;增强后见左肾上腺占位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CT诊断:左肾上腺占位,首先考虑嗜铬细胞瘤(图1)。手术所见:左侧肾上腺肿块呈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