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48例急性脑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制定监测血糖的动态时间,观察空腹血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时空腹血糖〈16.8mmol/L者经全面细致治疗护理,预后较好;空腹血糖〉16.8mmol/L者,重症者多,预后差。认为急性脑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与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高低相关,故控制好血糖是预防及治疗其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63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社区教育对2型糖尿病(T2DM)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两组均用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经过2周的平台期观察后,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疗程12周。治疗前后观察:空腹血糖( 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降低血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系统长期的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 2型DM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表现特点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对符合诊断的 89例患者按ECG类型、临床表现分组 ,分析其发生率。结果 :全组 89例 ,症状不典型者 73 0 3 % ;症状不典型者发生率在非Q波组、无变化组分别为 80 %、88 2 4% ,均与Q波组显著差异 (χ2 =11 14 ,P <0 0 0 5 ;χ2 =16 5 4,P <0 0 0 5 ) ;非Q波组、无变化组症状不典型者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2型DM并发AMI ,临床症状不典型 ,ECG不典型。 相似文献
8.
陈庆如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5):31-3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CSII)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高血糖状态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不能进食和进食不规律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采用CSII持续皮下输注基础胰岛素治疗。结果CSII治疗后5-13d血糖迅速下降,血糖达满意控制,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40例患者中只有3例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7.5%。结论CSII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治疗方便、安全,且能在短期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良好的护理对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91-2693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T2DM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Hb A1c与FPG、2h PG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T2DM组Hb A1c、FPG、2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 A1c水平与FPG、2h PG、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r=0.69,0.57,0.62,P0.05)。与血糖检测相比,血Hb A1c水平与FPG和2h PG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对2型糖尿病诊断和疗效评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MD)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对新发缺血脑卒中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68例T2M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头部CT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T2MD无缺血脑卒组(T2MD组)82例以及T2MD合并缺血脑卒中组(合并脑卒中组)86例,另选取8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值(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胆固醇(H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与各指标的关系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FBG与脑卒中的关系应用Logistic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T2MD组及合并脑卒中组BMI、FBG、Hb A1C、Hcy、FINS、HOMA-IR、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合并脑卒中组FBG、Hb A1C、FINS、HOMA-IR、Hcy、LDL-C水平显著高于T2MD组(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FBG与FINS、HOMA-IR、LDL-C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FBG、FINS、HOMA-IR、Hcy是T2MD合并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MD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密切,且是脑卒中存在的独立危险因子。通过控制T2MD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易并发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形成,后者易致残致死,严重影响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作者对 4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与 50例单纯脑血栓形成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泵皮下输入胰岛素,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用量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认为胰岛素泵是治疗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纽给予胰岛素泵皮下输入胰岛素,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用量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认为胰岛素泵是治疗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入院的90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糖尿病治疗.做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肺结核护理、糖尿病护理、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出院指导,并预防感染.结果:治疗后,X线胸片显示病灶较入院时明显吸收好转78例.25例痰菌阳性者中18例转阴.血糖控制良好73例.合并肺部感染6例,发生咯血7例(咯血量<100 ml),经使用抗生素、进行止血等有效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遏制.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情况.12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经处理未再发生.出院时空腹血糖控制为5.30~8.12 mmol/L.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甘汉彪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5):44-45
为分析脑卒中急性期的高血糖状态。现观察我科2000-2005年7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33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有65例系高血糖状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5):103-10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5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AM 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38例临床治愈,12例死亡,占24%。其中6例死于泵衰竭,2例死于室颤,4例死于心源性休克。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AM I症状不典型、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认识其特点有助于本病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4年7月在我科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比较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