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大肠癌手术方面腹腔里放置预防疾病的引流管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0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108例患者行大肠癌根治术,将他们分成置引流管一组和未置引流管的另一组,手术的效果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在手术后的4个星期间在两组之间比较疗效。结果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置引流管组及未置引流管组,在手术时间上第一组为(160±40)分钟,第二组为(149±30)分钟,手术后开始进食时间:第一组为(3,5±5)天,第二组为(3,7±1,0)天,手术后的住院时间:第一组为(15±2)天,第二组为(20±2)天。死亡率第一组为0,5%,第二组为0,4%,术后并发症第一组为2%,第二组为3,5%。结论行大肠癌根治手术,腹腔及盆腔置引流管是没有必要的,它并没有给患者术后带来好处,相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大肠癌手术方面腹腔里放置预防疾病的引流管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0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108例患者行大肠癌根治术,将他们分成置引流管一组和未置引流管的另一组,手术的效果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在手术后的4个星期间在两组之间比较疗效。结果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置引流管组及未置引流管组,在手术时间上第一组为(160±40)分钟,第二组为(149±30)分钟,手术后开始进食时问:第一组为(3.5±5)天,第二组为(3.7±1.0)天,手术后的住院时间:第一组为(15±2)天,第二组为(20±2)天。死亡率第一组为0.5%,第二组为0.4%,术后并发症第一组为2%,第二组为3.5%。结论行大肠癌根治手术,腹腔及盆腔置引流管是没有必要的,它并没有给患者术后带来好处,相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使用桡动脉专用动脉鞘管及桡动脉专用5F共用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是否比常规经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更有优势.方法 全部病例为2004年4月-200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6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1)经桡动脉径路组337例,其中男性212例女125例年龄55±8岁合并高血压痛180例合并2型糖尿病89例.(2)经股动脉径路组343例其中男性228例女性115例年龄57±8岁合并高血压痛170例合并2型耱尿病76例两组比较性别、年龄、合并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操作时间、放射线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患者造影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桡动脉经路组和股动脉经路组比较平均操作时间(23.3±9.5分钟VS20.8±10.5分钟),放射线透视时间(5.3±3.5分钟VS5.2±3.4分钟),造影成功率:桡动脉组335/337(99.40%)股动脉组343/343 99.7%;总并发症发生率8/337(2.4%)VS 10/343(2.9%).两组在平均操作时间、放射线透视时间、造影成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桡动脉专用5F共用型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首选径路.  相似文献   

4.
全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VATS)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 方法自2004年7月~2009年6月应用全胸腔镜(VATS)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MAT)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共83例,VATS组共42例,VAMT组共41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为78.8±6.1min、术后胸腔引流量87.5±26.3ml,住院时间5.4±0.7天、吗啡总用量11.2±2.1mg。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VAMT组手术时间为45.8±5.6min、术后胸腔引流量141.8±68.2ml,住院时间6.1±1.2天、吗啡总用量18.1±3.4mg。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吗啡总用量、术后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个月VATS组38例患者返回工作,VAMT组为25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VATS组1例复发。VAMT组2例复发,两组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全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都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优点,在不考虑经济条件情况下应选择全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清VEGF的含量。结果对39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完整检测并分析得出结果。手术前与手术后VEGF平均水平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术前(481.1±163.2)pg/ml、术后3天(374.1±119.7)pg/ml、术后7天(297.5±121.4)pg/ml、术后10天(199.4±95.1)pg/ml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VEGF对大肠癌诊断、分期、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可作为大肠癌诊断、分期、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S)治疗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型(SR)和激素依赖治疗型(SD)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8年2月期间129例成功完成LS的IT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SR组(82例)与SD组(47例),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统计方法中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结果】129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3%,1例SR型患者因术后腹腔感染、败血症而死亡。血液学疗效:79.1%患者完全显效(CR),10.1%部分显效(PR),10.8%无效(NR)。SR组与SD组患者术前1d血小板计数分别为(90±66)×10^9/L和(124±69)×10^9/L(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20±46)min和(121±45)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3±145)mL和(95±288)mL(P〉0.05),术后48h总引流量分别为(106±148)mL和(65±67)mL(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和8.5%(P〉0.05),术后7d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40±215)×10^9/L和(426±264)×10^9/L(P〈0.05)。血液学疗效:SR组CR70.7%,PR12.2%,NR17.1%,而SD组CR93.6%,PR6.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治疗ITP具有良好的疗效。在术前准备妥当的情况下,SR型患者手术安全性与SD型相近,但其总体血液学疗效明显差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63例临床资料,探讨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要点、效果、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将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入住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123例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LAVH组)和对照组(开腹组),其中观察组63例,对照组60例。比较两种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AVH组病人术后疼痛轻,手术时间短[(140±20)minvs(170±20)min,t=-12.110,p=0.000],术后住院时间时间短[(3.8±1.4)dvs(5.3±3.5)d,t=-2.793,p=0.005]。两组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AVH的适应症同开腹,且可弥补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之处,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乙醚、速眠新在实验树[鼠][句]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只树[鼠][句]随机分为(A、B、C、D)4组,按乙醚组和速眠新0.3、0.6ml/kg两种注射剂量和0.3ml/kg剂量加苏醒灵组,每个剂量是一处理组,每组10只,速眠新按剂量进行肌肉注射麻醉。结果分别给予麻醉药后A、B、C、D组分别在0.62±0.41、6.63±0.43、5.89±0.42、6.20±0.22min进入麻醉状态;维持时间为3.83±0.26、32.82±3.19、38.68±1.67、5.55±0.57min;麻醉维持期呼吸频率分别是每分钟66.75±3.23、71.16±2.89、47.17±0.45、69.50±2.00次;心率每分钟97.92±0.63、99.08±0.77、67.67±2.43、99.08±0.77次,直肠体温38.83±0.17、39.42±0.25、37.60±0.19、38.16±0.70℃。结论乙醚麻醉对树[鼠][句]的麻醉效果良好,速眠新剂量在0.3-0.6ml/kg肌肉注射麻醉实验树[鼠][句]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张红  熊玉卿 《中国医疗前沿》2007,(23):1818-1821
目的 通过对中国健康志愿者连续口服国产瑞舒伐他汀钙片后的药动学研究,探讨国产瑞舒伐他汀钙片在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36名健康志愿者分为3组,按平行设计方法分别多剂量口服国产瑞舒伐他汀钙片5,10和20 mg,每天1次,连续给药8 d,采用LC-MS测定不同时间血中瑞舒伐他汀的浓度,在计算机上以DAS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3个不同剂量组瑞舒伐他汀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21.65±7.63),(20.90±7.93),(16.77±3.80)h,tmax分别为(4.0±2.3),(3.7±1.4),(3.5±1.4)h,ρmax分别为(6.49±1.74),(12.72±5.60),(22.17±9.09)μg·L-1,ρss分别为(1.24±0.28),(2.57±0.86),(4.21±1.16)μg·L-1,AUC0-72分别为(89.51±20.45),(185.34±61.75),(303.41±83.81) μg·h·L-1,波动百分率DF%分别为(4.28±0.88)%,(4.00±1.30)%,(4.23±1.17)%.结论 本品多剂量口服给药在5~20 mg时,瑞舒伐他汀钙片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连续给药8 d不会在国人体内产生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藏红花水提液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肝脏保护的作用。方法 将48只雄性SEM金黄地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藏红花水提物(低剂量组5g/kg/day 4周,中剂量组10g/kg/day 4周,高剂量组20g/kg/day 4周),阳性药组(辛伐他汀15mg/kg)。除正常对照组金黄地鼠喂食普通饲料外,其余5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实验结束后处死金黄地鼠,对各血脂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检测,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和脂质沉积情况。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B)考察肝脏中PPARγ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拟组比较,藏红花水提液降低高脂血症金黄地鼠体质量[低剂量组(143.50±16.00)g、中剂量组(147.00± 7.10)g、高剂量组(138.63±14.20)g比模拟组(158.25±18.30)g],显著降低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肝重[低剂量组(7.24±1.03)g、中剂量组(6.87±1.062)g、高剂量组(6.69±1.07)g比模拟组(8.51±0.96)g],显著减少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TC低剂量组 (18.10±3.30) mmol/L、中剂量组 (16.30±1.60) mmol/L、高剂量组(10.70±5.30) mmol/L比模拟组(20.80±4.90) mmol/L, TG低剂量组(19.40±3.00) mmol/L、中剂量组(13.50±0.90) mmol/L、高剂量组(11.90±2.30) mmol/L比模拟组(20.00±6.10) mmol/L, LDL低剂量组 (11.70±4.80) mmol/L、中剂量组(10.30±2.50) mmol/L、高剂量组(13.40±3.10) mmol/L比模拟组(17.80±3.10) mmol/L]。与模拟组比较,藏红花水提物高剂量组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AST(108.34±29.29)比(191.79±23.53),ALT(100.71±26.92)比(144.44±37.57)]。与模型组相比,藏红花水提物各组和阳性药组中肝组织脂质沉积有所改善;藏红花水提物提高脂质代谢相关因子PPARγ mRNA和蛋白水平[低剂量组(0.64±0.13)、中剂量组(0.68±0.16)、高剂量组(1.09±0.36)比模拟组(0.40±0.05)]。结论 藏红花水提物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因子PPARγ mRNA和蛋白水平来发挥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的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环周预切开的EMR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Circumferential Incision,EMR-CI)在结直肠早期病变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纳入我院2013 年 7 月~2017 年 7 月收治的结直肠早期病变患者91例,根据息肉部位及治疗方式分为结肠息肉ESD组、结肠息肉EMR-CI组、直肠息肉ESD组、直肠息肉EMR-CI组,共4组。比较不同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来评估他们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 结果 ESD 组与EMR-CI 组比较,操作时间明显延长[(77.93± 56.78)min比( 57.79±34.04)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直肠中,操作时间相差不明显[(61.07±44.08)min比(47.86± 23.07)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肠和直肠两类息肉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息肉复发率上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我们认为在结肠1-3cm的息肉可以优先选择行EMR-CI手术。但是ESD可能仍是>30毫米大小的结直肠息肉的首选方法,而当进行ESD操作困难时,EMR-CI可作为二线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皮酰胺(Clausenmaide,Clau)对糖尿病导致的学习记忆障碍大鼠行为学和血糖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胰岛素组、Clau高剂量组(50mg/kg)和Clau低剂量组(25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以Morris水迷宫法考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血糖GOD-PAP试剂盒法检测血浆葡萄糖浓度。结果:3个月后,比较第7天大鼠在目标区域的时间,模型组大鼠为(42.86±8.69)s,Clau低剂量组大鼠为(37.56±11.48)S,与模型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大鼠第一次穿越目标区域的时间模型组为(51.79±40.66)s,Clau低剂量组为(22.27±25.24)S,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给药后比较各组血糖值,模型组为(12.87±0.56)mmol/L,Clau高、低剂量组分别为(12.49±0.52)mmol/L、(12.38±0.44)mmol/L,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lau对糖尿病导致的学习记忆障碍大鼠在行为学上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并没有降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腹膜后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术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后镜下经脂肪囊内与脂肪囊外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35例患者分为A、B组,分别行腹膜后镜脂肪囊外肾蒂淋巴管结扎术、腹膜后镜下经脂肪囊内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比较临床疗效。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A组(89.69±42.05)min、B组(116.76±39.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A组(53.57±38.00)ml、B组(82.86±41.73)ml;A组术后次日下床活动,B组术后卧床7天;术后平均住院A组(6.80±1.08)天,B组(7.57±1.02)天;2组未见明显的外科并发症,出院时尿乳糜试验全部阴性;随访6个月~4.5年无复发。结论腹膜后镜经脂肪囊外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疗效可靠,与经脂肪囊内途径相比,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无须长时间卧床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我院及东郊第一职工医院进行阴道试产的46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肥胖对阴道分娩的影响。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研究对象460例孕妇,均为单胎头位,妊娠经过正常,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饮食限制。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早孕期BMI≥24的作为早孕期肥胖组,共97例,平均年龄25.5±3.1岁,平均身高159.8±4.4cm,其余孕妇作为对照组,共363例,平均年龄26.8±2.8岁,平均身高160.7±6.0cm,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分娩时BMI≥27的计为分娩时肥胖组,共103例,平均身高159.6±3.4cm,平均年龄25.2±3.5岁,平均孕周39.4±1.8周,其余孕妇作为对照组,共357例组,平均身高159.7±4.7cm,平均年龄26.5±4.2岁,平均孕周40.6±1.6周,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方法阴道试产过程中记录总产程时间,宫口扩张速度,异常产程(包括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或停滞、胎头下降停滞、二产程延长等),分娩方式;分娩后记录新生体重,Apgar评分,产后出血例数。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4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黄芩苷组(50,100,200 mg·kg-1)以及尼莫地平0.4 mg·kg-1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1 h再灌注24 h后,观察黄芩苷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神经细胞内Ca2+含量以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 黄芩苷50,100,200 mg·kg-1均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脑梗死体积从模型组的(370.14±60.40)mm3分别降至(283.63±81.37)、(216.29±74.37)及(186.65±47.67)mm3,神经细胞内Ca2+含量也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HSP70 mRNA表达水平从模型组的(0.74±0.14)分别上升至(0.79±0.13)、(0.92±0.08)及(0.96±0.08),其蛋白表达水平比模型组分别上升6.82%、37.88%及49.38%.结论 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芩苷降低神经细胞内Ca2+含量,促进HSP7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早期慢性肾衰患者的贫血,以了解纠正贫血对早期慢性肾衰患者在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以血肌酐(scr)为186~707ummol/L、血红素(Hb)为<110g/L的未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共6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㈠治疗组(n=28):接受重组人促红素皮下注射。㈡对照组(n=36):未接受促红细胞治疗,以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①研究开始时,治疗组Hb为(82±15.65)g/L,对照组为(80±14.87)g/L;治疗组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生率为78.25%,对照组为81.5%。②3个月后,治疗组Hb为(93±12.25)g/L较治疗前上升,LVMI(142.47±24.42g/m2)较基线值(144.36±23.57g/m2)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LVH的发生率为76.25%,较前无显著差异;对照组Hb(76±15.56)g/L较前下降有显著差异,LVMI(145.39±29.23g/m2)较基线值(144.86±28.12g/m2)升高,但无显著差异,LVH发生率为85.2%,较前上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正常上颌骨牙槽的高度值。方法选择60例上颌牙槽清晰或有牙保留的颅骨,用橡皮泥充填上颌牙槽,确定牙槽最低平面,用游标卡尺测量上颌各牙牙槽最低平面至各牙根尖端的高度值。结果上颌60例各牙相应的牙槽高度均超过10mm,其中中切牙牙槽窝高度为(11.10±1.25)mm,侧切牙为(10.66±1.30)mm,尖牙为(15.51±1.41)mm,第一前磨牙为(11.29±0.97)mm,第二前磨牙为(11.63±1.16)mm,第一磨牙为(10.67±0.95)mm,第二磨牙为(10.37±0.96)mm,第三磨牙为(10.14±1.05)mm。结论上颌各牙的牙槽窝高度均在10mm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单铵、茵栀黄、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治疗甲型肝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甲型肝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日、纳差乏力、呕吐腹胀、尿黄、发热、ALT及TBIL复常时间分别为(22.1±7.2)天、(7.2±2.3)天、(6.3±7.2)天、(12.3±5.6)天、(4.5±1.3)天、(15.4±4.6)天和(12.5±4.5)天。结论:甲型肝炎恢复快,疗程短,并发症极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黄珍珍 《微创医学》2009,4(5):514-515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疾病经腹子宫切除术(TAH)与经阴道子宫切除术(V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顺性分析30例TAH手术患者(TAH组)和32例VH手术患者(VH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巾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手术时间:TAH组(92.00±13.5)min,VH组(70.00±11.5)min;术中出血量:TAH组(215.00±57.6)mL,VH组(140.00±43.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TAH组(31.2±5.8)h,VH组(11.6±7.4)h;术后住院时间:TAH组(7.6±2.8)d,VH组(5.5±1.5)d。2组以上4类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相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HPLC-MS测定健康受试者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制剂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随机二交叉设计试验,20例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拉的浓度.采用SPSS及BAPP2.2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血浆中马来酸依那普利的t1/2分别为(1.33±0.22)和(1.25±0.37)h;ρmax分别为(238.59±55.40)和(230.61±78.29) μg·L-1,tmax分别为(0.70±0.20)和(0.80±0.20)h,AUC0-8h分别为(339.03±70.66)和(373.23±108.83) μg·h·L-1,AUC0-∞分别为(343.51±71.15)和(378.36±107.35)μg·h·L-1.依那普利拉的t1/2分别为(6.26±0.63)和(5.72±0.54)h;ρmax分别为(83.75±25.91)和(99.13±29.61)μg·L-1,tmax分别为(3.80±0.60)和(3.40±0.70)h,AUC0-36h分别为(812.02±181.88)和(803.35±199.50)μg·h·L-1,AUC0-∞分别为(832.99±180.85)和(817.36±201.78)μg·h·L-1,以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拉计算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0.84±39.6)%和(102.8±31.3)%.结论 两种制剂在健康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