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遏制儿童超重及单纯性肥胖进一步流行制定干预措施而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量,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家长问卷调查了解超重及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影响因素.结果 4 468名儿童超重及单纯性肥胖检出率为9.33%,城区高于农村(χ2=18.4084,P<0.001),无性别差异(χ2=0.0256,P=0.8730>0.05).各年龄组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χ2=242.7743,P<0.001),23个年龄段中出现5个高峰,分别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48个月.父亲职业不同(χ2=44.5033,P<0.001)、母亲职业不同(χ2=28.5443,P<0.001)、父亲文化程度不同(χ2=33.6939,P<0.001)、母亲文化程度不同(χ2=27.6952,P<0.001),其子女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亦不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007年长春市0~6岁儿童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高于2006年的全国水平,肥胖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重点在4岁年龄段,应加强对儿童家长超重及单纯性肥胖防治知识和科学喂养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0~6岁肥胖儿童的饮食行为,分析其肥胖原因,为单纯性肥胖儿童饮食行为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在西安市第五医院儿保门诊肥胖儿童(肥胖组)和体重正常儿童(对照组)各105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相关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 肥胖组儿童的饮食行为在喂养行为、进食行为、食物选择、进食环境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62.89,34.56,53.19,15.36,均P<0.01.肥胖组儿童摄入主食量大,爱吃肉类食品、奶制品、甜食、油炸类食品,爱吃零食、夜宵.肥胖组儿童母亲未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较大(χ2=23.44,P<0.01).结论 除遗传因素外,儿童肥胖与饮食行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合肥市包河区1~3岁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儿童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儿童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儿童抚养人的喂养行为问题。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3岁儿童组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1岁~儿童组(χ2=14.085,P0.05);男孩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4.1%,高于女孩45.6%(χ2=10.045,P0.05);抚养人存在喂养问题组中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75.2%)要高于无喂养问题组(30.3%)(χ2=280.34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是否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是:性别为男;保护因素是:小年龄组儿童、抚养人无喂养行为问题。结论儿童保健工作者在日常保健工作中应注重儿童饮食行为的家庭指导,开展饮食行为干预,减少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现状,探讨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方法。方法整群随机抽取长宁区6所幼儿园,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共筛查出行为问题阳性儿童315名,占儿童总数的22.71%,其中不同性别儿童的学习问题(χ~2=4.658,P0.05)、多动指数(χ~2=10.719,P0.0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等级幼儿园儿童的品行问题(χ~2=13.273,P0.05)、学习问题(χ~2=11.271,P0.05)、多动指数(χ~2=16.103,P0.0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身障碍、焦虑及不同年龄儿童(3、4、5、6岁)的行为问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应从幼小班就重视儿童行为的塑造和培养;不同等级幼儿园的幼儿行为问题有差异,男孩和女孩行为发展也有差异,应引起广泛关注,开展医教结合研究,促进儿童行为同质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6~11岁肥胖与正常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6~11岁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方法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安徽省安庆市与铜陵市111名肥胖儿童和415名正常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肥胖组儿童及分性别男、女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36.94%(41/111),40.38%(21/52)和33.90%(20/59),相应地均远高于正常组儿童的9.64%(40/415)(χ2=50.09,P<0.01),10.34%(21/203)(χ2=27.15,P<0.01)和8.96%(19/212)(χ2=23.30,P<0.01);2组行为问题发生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χ2=0.23,P>0.05)。肥胖组男童除交往不良,女童除社交退缩和攻击性,其余行为问题因子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儿童组;男、女儿童共有的6个行为问题因子,肥胖组与正常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11岁肥胖学龄儿童比一般儿童更易出现行为问题,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加强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和儿童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芜湖市经开区6岁以下儿童饮食行为情况,为制定干预和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经开区3个计划免疫接种点,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6岁以下儿童开展饮食行为调查。结果调查715名儿童中,537名儿童存在饮食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75.10%,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由0~2岁组68.09%上升至4~6岁组79.47%(χ2趋势=9.853,P0.001)。"不良进食习惯"检出率最高,为57.20%,其次为"胃口差"(53.85%),偏食挑食(38.04%),害怕进食(16.22%)。儿童家长喂养行为问题在不同年龄组均不同程度存在。结论芜湖市经开区6岁以下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不容乐观,应建立综合防控机制,帮助儿童从小养成好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家庭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儿童保健从业人员和家长携手改善儿童饮食行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而努力。【方法】随机抽取120名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分析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20名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包括挑食、偏食、进食量少、进食时间过长、进食地点不固定等。他们大多母孕产期情况良好,幼时添加辅食没有困难,在幼儿园的饮食行为表现比在家中更让家长满意。与以祖辈为主要照养人的儿童相比,以父母为主要照养人的儿童能更早不依赖奶瓶,更早独立进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工喂养,独立进食的年龄晚是家长对儿童饮食行为表现不满意的高危因素(P=0.000);家庭喂养态度一致是父母对孩子饮食行为表现满意的保护因素(P=0.003)。多数家长认为儿科医生的帮助是可靠的。【结论】早期认识并重视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其可能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积极主动干预;加强健康宣教,发挥家庭在儿童保健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饮食及运动行为现状,探讨儿童肥胖的高危因素,为制定儿童超重肥胖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安城区4所小学11~12岁共1535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对筛选出的超重肥胖儿童及同龄正常体重儿童1:1配对,回顾性分析两组2009至2012年身体质量指数( BMI)的变化趋势,并对其饮食运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11~12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22%;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66%、4.56%;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χ2=31.25,P<0.01)。2009至2012年,11~12岁儿童BMI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男:F=34.67, P<0.001;女:F=13.24,P<0.001);②与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儿童食欲好、喜吃甜食(χ2值分别为7.25、4.60,均P<0.05),进食速度快的人数多、睡前加餐人数多(χ2值分别为9.41、12.5,均P=0.01),每天喝奶量>500mL的人数多、每天坚持吃早餐人数少(χ2值分别为15.98、18.81,均P<0.01);③超重肥胖组儿童和正常儿童选择的活动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89,P<0.05),超重肥胖组儿童看电视打游戏的时间长(χ2=7.09,P=0.01),而户外运动时间短(χ2=22.57,P<0.01)。 BMI由正常发展为肥胖儿童,和由超重发展为肥胖儿童者在睡前加餐习惯、每天喝奶量、对甜食喜好的态度及活动方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与江南经济发达城乡之间。有睡前加餐、每天喝奶量大及喜吃甜食的正常儿童,较超重儿更易发展为肥胖儿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现状,探讨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方法。方法整群随机抽取长宁区6所幼儿园,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共筛查出行为问题阳性儿童315名,占儿童总数的22.71%,其中不同性别儿童的学习问题(χ2=4.658,P<0.05)、多动指数(χ2=10.719,P<0.0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等级幼儿园儿童的品行问题(χ2=13.273,P<0.05)、学习问题(χ2=11.271,P<0.05)、多动指数(χ2=16.103,P<0.0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身障碍、焦虑及不同年龄儿童(3、4、5、6岁)的行为问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应从幼小班就重视儿童行为的塑造和培养;不同等级幼儿园的幼儿行为问题有差异,男孩和女孩行为发展也有差异,应引起广泛关注,开展医教结合研究,促进儿童行为同质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并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和平谷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特点及差异性.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对海淀区2 970名和平谷区2 558名0-6岁儿童进行伤害现况调查,并对伤害发生率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 共调查5 528例,伤害发生率为8.65%(478/5 528).海淀区0-6岁儿童非致命性伤害发生率为10.54%(313/2 970),平谷区为6.45%(165/2 558).海淀区伤害发生率高于平谷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081,P<0.001).依据年龄、性别和严重程度分层分析:两区高年龄段(3-6岁)不同年龄组间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海淀区均高于平谷区(男童χ2=9.145,P=0.002;女童χ2=21.973,P<0.001);海淀区重度伤害发生率为0.13%,平谷区为0.51%,其差异性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55,P=0.012).结论 两区0-6岁儿童的伤害情况均较为严重,应根据城乡伤害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预防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