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市场走动减缓,前期涨价品种多有下滑,具体行情走势如下. 党参销路不佳,市场货源充足,走货迟缓,市价7~8元(千克价,下同);潞党走稳,因质量不等,价在7.5~9元.北沙参夏季易走油、变色、虫蛀,不易保管,持货者急于出手,虽有商适其价低囤积,终因货丰,市价继续下滑.太子参临新,近期不断有商来电询问市场情况.目前市场走动平稳,安徽产价12元.丹参价稳,山东丹参大货价4.8元,地产丹参售价5~5.5元,市场货源丰厚,走势不畅.  相似文献   

2.
近日市场略显活跃,小批量走动较为畅快,个别品种价格上扬,较多品种产新价落。 根及根茎类 参类品种因逢用季,小批量走动较快,价格较为稳定。党参新货上市,纹党市价8~9元(千克价,下同)之间,落幅较大,据说2000年货源较多,后势不容乐观。南沙参市场货源较少,后期有可能会价升。太子参货源仍多,价格继续下滑现统货市价11元左右。丹参新货上市,价4元以上,质次货药厂投料较多近期走动畅快;野丹参依然货少,多为药厂投料用,现价9元左右;山东红  相似文献   

3.
炎炎夏日即将过去,药材市场依然平静如昔,大部分品种走动平稳,只有少数品种走动顺畅。 参类品种:党参为药食两用品种,用量不断增加,再加上2002年产区有厂家及经营大户大量囤积,致使产区货紧价升,市场上价也跟着上浮,时下统货成交价7~8元(千克价,下同),据产地经营商讲产地价比市价还高。太子参由于2001年价低销势不好,种植面积锐减,前期产新后价格曾一度上涨,近期转稳,这说明市场消化有限,库存仍丰。家种丹参货源依然丰厚,大货走动不快,统货稳定在2.5~3元;选货在4.5元。玄参需求不旺,价一  相似文献   

4.
近日市场略显活跃,小批量走动较为畅快,个别品种价格上扬,较多品种产新价落. 根及根茎类参类品种因逢用季,小批量走动较快,价格较为稳定.党参新货上市,纹党市价8~9元(千克价,下同)之间,落幅较大,据说2000年货源较多,后势不容乐观.南沙参市场货源较少,后期有可能会价升.太子参货源仍多,价格继续下滑现统货市价11元左右.丹参新货上市,价4元以上,质次货药厂投料较多近期走动畅快;野丹参依然货少,多为药厂投料用,现价9元左右;山东红皮丹参货源紧缺,主要是由于产地近期阴雨,不利采挖所致,估计天气转好后会缓解市场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5.
入冬以来,第一场雪给亳州市场带来诸多不便,上市人数受其影响有所减少,市场略显冷清。 白参走动较为顺畅;西洋参走动不快; 党参质次货较多,价格为5.5~7元(千克价,下同),优质箱装品市场货源不多;北沙参产新货源较丰,前期市价下滑,据悉,近期安国市场有药商吸货,目前价格稳定在6~6.5元: 太子  相似文献   

6.
本期多数品种价格趋向平稳,但大货走动却不尽人意. 党参前期产地价升,市场价格已跟上来,但走动却不快.玄参青黄不接,大货越来越少,价续升,统货达10~11元(千克价,下同).贵州太子参产地价20~21元,市价21~23元,两价相差不大,因贵州太子参质量比安徽太子参要好,价格也比产新前低了许多,吸引了部分福建客商到产地批量进货,从而抑制了其价下滑的势头,并稍有回弹.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市场进入旺销季节,批零交易持续活跃,价格上升品种增多,但变化幅度较小。具体行情如下: 进入3月,党参走动由畅转平,价格也相对稳定下来,潞党14~16元(千克价,下同),纹党12~14元,白条党16~18元。北沙参自春节开市以来走动平稳,市场上新货不多,但陈货入市量增加,价格稳于7元。太子参因距产新时间不长,商户都积极出手销售,怕产新后价再下滑把货压在手中,但是市场上太子参的走势仍旧缓慢,价  相似文献   

8.
近期亳州市场较为活跃,小批量交易增加,大货走动加快,个别小品种价升。 根茎类品种中大多数家种品种的价格继续下滑或陷入低谷。红参价格较稳,统货110元左右,小抄95元。西洋参销路较好,价格坚挺。纹党参干货12元。北沙参5元。南沙参货少,求购者较前期增多。太子参仍为42元左右,产地货丰。丹参越落越猛,现价4.5-5元:甘草有外地药商大批吸进,但市场尚无变化,新疆毛草3元,条草4-5元,红皮甘草货源紧缺。  相似文献   

9.
因秋收秋种影响,药市人员相对减少,但随着天气转凉,药厂和医院不断有人来市场补充缺货。药价有升有降,幅度均不大。 人参新货入市,各等红参虽比前期走动加快,但价格略有下滑。党参价坚走畅,潞党15元(千克价,下同)、纹党13元。太子参货源充裕,供大于求,价16元走势疲。丹  相似文献   

10.
药市进入旺季,但销量不比往年,药商共同的反映是“生意难做”。 红参前期产新时走动较快,价格稍升,近期也少有人提起,统货价140~150元。白参不见起色。西洋参走动畅快,价升了30~40元。党参新货上市,折干13.5元可购,随着大批新货上市,估计价格还将下滑,据说今年产地虽风调雨顺,但种植初期由于旱情严重,死了不少种苗,再者,去年党参一直高价,库存不多,下滑的空间不会太大。北沙参产新货源较多,且走动不畅,价仍下滑。南沙参据说产地  相似文献   

11.
立秋以来,天气稍有一丝凉意。目前市场生意依然清淡,大货走动较少,但少数品种销势较好,价格坚挺。 红参、白参、西洋参正值淡季,依然销慢。太子参来货充足,价格继续下滑,由18元(千克价,下同)降为目前的16元。党参前期价下滑后,近日走势平稳,潞党15元,纹  相似文献   

12.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但药市并没有因此而红火起来。目前药市依然是出奇的平淡,除个别品种价格有升降变化外,大部分药材品种价格稳定,走动平平。 黄连自2001年11月以来,价落止步,入市货源逐步减少,价也呈上升的趋势。近期味黄连价一直攀升,从2001年12月初的130元(千克价,下同)上升到目前的160元。据了解,黄连价升的原因有二:一是产地产量减少,价格上扬;二是社会库存不断减少,形成供需缺口。目前黄连走势畅快,  相似文献   

13.
6月正值麦收大忙时节,因舜王城药市地处农村,有的商户因忙于收麦而关门。目前已进入中药材销售淡季,药市更显冷清,入市人员较少,市场疲软,大部分药材走动个畅。具体市场行情如下: 进入夏季,党参不宜贮藏管理,市场存货不少,走动缓慢,使其市价稳中下滑。目前潞党参价为7.5元(千克价,下同),纹党参价为6元,白条党市价7元。黄连距产新愈来愈近,货源仍不断入市,走  相似文献   

14.
由于春节临近,往外送货的药商和用药单位在春节前要集中上一次货,带动市场近期货源走动较快,目前各品种价格稳定,成交频繁。 根及根茎类 滋补类药材近期小批量走动顺畅,多为新年馈赠之用。红参类价格平稳,小边条参、参须走动较快.两洋参小批量走畅。党参价稍有回升.但上市货源含潮较大,走畅,现八成干纹党市价8~9元(千克价,下同)之间 玄参走俏.优质货4元以上 ,大货难求。 太子参价低,近两天有药商开始吸货囤积待涨,市场大货走动顺畅价10~12元之间。丹参新货上市,价格未变,山东红  相似文献   

15.
时值年底,市场上参与经营的部分资金正在回拢,加之近段时有雨雪,天气寒冷,市场上货源走动量不大。红参近年来价格一直不高,有商家逢低囤货,加之天气转冷后,该品种走动见畅,其价在2005年底价格上升了5元(千克价,下同)。近期随着货源进入市场,其价止升转稳,走动依旧比较顺畅。天麻在2005年不被人看好时其价格升高,价格上升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因素,2004年天麻产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是市场库存量还是不少,价格上升后商家入手并不积极,到年底时其价格有所回落。目前天麻走动依然不快,统货价格在48~55元,现在市场交易清淡,看来春节前其价格难有大的变…  相似文献   

16.
近期亳州市场走动较为平稳,由于药商都比较关心百泉药交会上的动态,要等会议结束后才决定一些品种的买进或卖出,故一些焦点品种暂时比较平稳。 党参依然价坚,年后到甘肃产地收货的药商已陆续拉货回来,目前市场上各等级货源较为充足,价从7~10 元(千克价,下同)不等。太子参稳定在12元左右,近日有多人关注,认为稳定过后便会升价,欲吸货囤积。丹参价格平稳,买卖正常:野  相似文献   

17.
"五一"长假期间市场货源正常走动,价降品种不多,价格上升的仍旧不少.具体行情如下. 黄连近期走动不快,价格稍有下滑.川芎有少量新货上市,货不足干,价13.5~14元(千克价,下同),陈货14~15元,估计随着新货大量上市,其行情不容乐观.生地种植结束,2007年种植面积较往年偏少,本期市场上小批量走动比较顺畅,三四五混等货市价在6.5元,有经营者认为大量的陈货库存是制约其后市价格进一步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时值麦收大忙,市场人员较少,各类药材货源走动量明显不如前期。党参价格转稳,市场销量一般,中条市价15~16元(千克价,下同)。家种丹参近期市场货源见少,价格上升,地产统个货市价7.5~8元,优质货更少, 2007年天气干旱,生长受到影响,加之距离产新还有  相似文献   

19.
毫州市场前期暴涨的几个品种趋于稳定,药商们都认为百泉药交会之后药材价格仍会有所涨落。 根及根茎类品种走势 红参、西洋参走动畅快,价格稳定。党参价稳。玄参市疲,价低。太子参小幅上扬,但产地货源仍丰,大幅上扬无望,目前市价36元。丹参价格稳中有落,大货成交价格3.3~3.6元不等,由于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使  相似文献   

20.
蛇年挥手离去,万马奔腾而来,在新的一年里,广大药商都希望有一个新的起点,目前药市价格基本稳定,升降变化品种不多。 太子参 2001年,太子参货源充足,年初价为14元(千克价,下同),产新时价跌为9元,且走动缓慢,当时有人估计太子参会烂市,但随着市场消化,加之有商价低囤货,其价又回升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