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1.1西医认识肠道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的症状群,属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疾病,约占消化道疾病门诊量的三分之一。其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对刺激的生理反应过度或出现反常现象。过去称此症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实际上本症并没有炎性病变,且功能紊乱也不限于结肠,故而统称为肠道易激综合征。本病多见于壮年成人,女性略多于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可因情绪波动而诱发。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皆平 《新医学》1999,30(11):625-626
1 前 言功能性腹泻系指有腹泻症状,但系统检查未能发现引起腹泻的器质性胃肠道病变者。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小肠乳糖酶缺乏、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卓艾综合征)等亦可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然而,临床功能性腹泻主要是指肠道易激综合征(IBS)所致的腹泻。IBS曾被命名为结肠过敏、结肠痉挛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等,目前统称IBS。本病是一种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生率约为10%,多在20~60岁之间发病,6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罕见,其病因尚未阐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及精神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与排…  相似文献   

3.
肠道易激综合征(irritablc bowel syndrome,IBS)该名称由Peters和Bargen于1941年提出。本征为一组表现为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的肠道功能性症状群。其名称众多,如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等。由于实际上并无炎症,功能紊乱也不限于结肠,故目前统一称为肠道易激综合征。 IBS各种症状的病理生理基础以及患者精神状态关系可能各具特点,临床处理也各有侧重。为此各国提出了不同的分型方法。如日本学者分为①不稳定型;②下痢型;③便秘型;④分泌型;⑤胀气型。西方学者分为①痉挛性结肠型;②便秘型(痉挛性或松弛性);③无痛性腹泻型;④肠胀气型;⑤慢性腹部不适型。  相似文献   

4.
辛开苦降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又称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1].在普通人群中进行问卷调查,有IBS 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4%~22%,并且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又称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祥云 《临床荟萃》1996,11(23):1062-106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慢性反复发作的常见消化道非器质性疾病,约占消化道门诊的1/3。临床上以无规律的腹痛、腹泻、腹胀、大便性状改变及排便次数多等为主要表现,又合并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目前认为与精神因素,肠道动力学改变,结肠分泌及吸收功能改变,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现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本文将IBS的药物治疗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结肠炎又称粘液性结肠炎、激惹性结肠症、痉挛性结肠症、结肠神经症,功能性结肠病、结肠过敏综合征等,它是一种以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为基础的功能性肠病。精神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劳逸结合处理不当,某种思想矛盾、家庭纠纷长期未能解决,意外不幸等,一方面使体力与脑力耗损,中枢神经的调节作用发生紊乱,造成植物神经  相似文献   

8.
肠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系肠道运动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便秘并伴有全身症状为特点。本病在消化道疾病中很常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别性,在未充分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前,诊断常难以确立,易作出“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本报告45例诊断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肠道易激综合征(IBS)是一常见慢性病。从小孩到老年,各年龄组均可罹患,尤以中年妇女为多,而且一旦发病,多终身以不同严重程度持续存在,可以缓解,但很少治愈。 IBS是一个不限于结肠的全肠功能紊乱,因而它的病名是广义的。其功能紊乱主要表现在肌层,也涉及肠壁粘膜的分泌器官。病症的表现似肠道功能亢进、不协调或痉挛。此症与感情变化有一些偶然性联系。 IBS的特点是慢性病。症状可以交替出现,大便不规律,腹泻与便秘交替,周期不定,从数日到数周不等。另一些病人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典型病例每日泻5~3次,从清晨开始,进早餐可加重,上午  相似文献   

10.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生理功能紊乱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以结肠性腹胀、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中带有粘液等为其临床特点;肠道对外来刺激的生理反射有过敏或反常现象,镜检及病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本病还称结肠功能紊乱、过敏  相似文献   

11.
刘桂蕊  张毅  陈文瑞  刘德 《临床荟萃》2000,15(12):576-577
1 概 况11 定义 IBS是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又没有器质结构改变,也无生化异常的一组肠道功能失调症状,是一综合征。12 概念 IBS是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的常见病多发病:①是在1929年就提出的诊断。曾经称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敏感、痉挛性结肠、痉挛性和弛缓性便秘、无痛性腹泻、粘液性结肠炎、刺激性结肠、结肠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腹泻、不稳定结肠、Simith’s病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称呼IBS较为合适。②占胃肠门诊患者的13%~52%。西方国家报道IBS患者占人群的15%~20%。女性稍多于男性。在美国每年至…  相似文献   

12.
肠道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欧阳钦 《新医学》2000,31(11):650-650
1 引言 肠道易激综合征(IBS)是指慢性、反复发作、以肠道运动障碍为主、难以用解剖异常解释的肠道症状群,并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过去常用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激惹结肠、痉挛性结肠炎及黏液性结肠炎等命名。为避免与结肠炎症混淆,现采用IBS。本病患病率相当高。在西方国家约20%至30%、亚洲国家约10%的人群有此病的症状,但就诊者仅约1/4。男女比约为1:2,患者以20岁至40岁的青壮年居多。2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对本病病因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精神因素的影响,如紧张、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表现,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本综合征的曾用名有“过敏性结肠炎”、“结肠痉挛”、“粘液性结肠炎”。“易激结肠”等,近年来统一命名为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十分常见的疾病,据西方国家统计,居门诊就诊人数的第7位,国内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IWh年由医务人员对北京市城乡18-70岁的普通人群2500人入户填写的问卷调查显示,具有IBS样症状为8.72%。到目前为止,IBS被认…  相似文献   

14.
肠道易激综合征(Irritble bowe syndrome,简称IBS)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是慢性腹泻的首发原因。其特点,是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反应的过度与反常,而无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结肠性腹痛以及粪中带有大量粘液。对IBS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药痛泻要方合四神丸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当前,肠道感染或炎症在胃肠功能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备受重视,也是最有争议的论题之一。肠道感染能否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其在胃肠功能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等都尚无定论,但可肯定的是肠道感染或炎症是胃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子之一。本文以肠易激综合征(IBS)为代表,着重论述肠道炎症引起功能性胃肠动力异常的机制。IBS是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其功能异常包括运动、感觉及分泌异常等,动力异常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涉及包括结肠、小肠及其他消化道动力异常,甚至消化道外动力异常。IBS的动力异常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腹泻为主,也可表现…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慢性疾病。其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涉及的因素较多,可能与肠道感染、胃肠运动紊乱、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心理障碍有关,为了进一步认识本病,笔者现就近年来IBS的病因作一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慢性疾病.其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涉及的因素较多,可能与肠道感染、胃肠运动紊乱、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心理障碍有关,为了进一步认识本病,笔者现就近年来IBS的病因作一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慢性疾病.其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涉及的因素较多,可能与肠道感染、胃肠运动紊乱、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心理障碍有关,为了进一步认识本病,笔者现就近年来IBS的病因作一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肠道功能紊乱,与排便或排便习惯性改变相关的腹痛,并伴有不正常的排便及腹胀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西医治疗主要以解痉药、止泻药、泻药、抗抑郁药、肠道微生态  相似文献   

20.
肠激惹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既往又称结肠过敏、结肠痉挛、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神经官能症等。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或腹痛、腹胀、腹鸣、腹泻。便秘与腹泻交替、肛门排气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