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IV抗体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是主持单位发放HIV抗体质控血清,对参加的各实验室进行HIV抗体检验质量考评。本质评组于2000年度对四川省30个血站每季度发放一套抗-HIV-1室间质控品,每套含质控血清3份(包括HIV-1抗体阳性和阴性)。要求各血站在收到质控品后,尽快将质控血清随同常规检验的献血者血清标本一起检测,并将结果按表格规定填写完整后,尽早将表格寄回主持单位,以便进行室间检验质量评价。四川省30个血站在2000年度获得满分的占60%(18/30),其他血站未获得满分有多种原因,其中操作技术和试剂质量问题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全国血站1998年至2001年HIV抗体检验室间质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至2001年,我们对全国100余个血站HIV抗体检测进行了室间质量评价,每次发一套5份质控血清,包括抗-HIV1阳性血清3份,抗-HIV1阴性血清2份,要求各血站在收到质控血清后,将质控血清随同常规检验的献血者血清标本一起检测,并将结果按规定的表格项目填写完整后,及时寄回主持单位,以便进行室间质评,4年的质评结果表明,能获得满意的次数占大多数(938/978,95.9%),但仍有4.1%(40次/978次)的检测次数中出现差错,因此,我们应认真查找原因和改进工作,以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全国血站1998年至2001年HIV抗体检验室间质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至2001年,我们对全国100余个血站HIV抗体检测进行了室间质量评价,每次发一套5份质控血清,包括抗-HIV 1阳性血清3份,抗-HIV1阴性血清2份,要求各血站在收到质控血清后,将质控血清随同常规检验的献血者血清标本一起检测,并将结果按规定的表格项目填写完整后,及时寄回主持单位,以便进行室间质评.4年的质评结果表明,能获得满意的次数占大多数(938/978,95.9%),但仍有4.1%(40次/978次)的检测次数中出现差错,因此,我们应认真查找原因和改进工作,以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发放室间质控品考核是国内外检验室间质评的常用方法 ,其目的是回顾性地了解各血站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评价各实验室的检验能力 (proficiencytesting ,PT)。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做好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1] 。浙江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全省 39个采供血机构建立和健全了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体系 ,包括室内质量控制 (IQC)、室间质量评价 (EQA)及全面质量保证 (TQA) ,并于 2 0 0 1年度采用发放质控物调查和血液质量抽样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要求各实验室在做好室内质控 ,达到良好精密度[2 ] 的基础上参加…  相似文献   

5.
全国医院血站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预防和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我国的传播,根据卫生部医政司的要求,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于1996年进行了“全国医院血站系统血清HIV抗体检验开展情况调查”[1],了解到虽然国内许多医院和血站都已开展血清HIV抗体检验,但是检验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开展HIV抗体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自1997年起,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在全国医院血站系统开展了血清HIV抗体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简称质评),现将2年多来的室间质评结果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1质控样品: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制备提供。2质控样品制备用试…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广东省血站系统的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各实验室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自1998年第2季度开始,开展血站系统HBsAg、抗-HCV、梅毒抗体和抗-HIV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简称室间质评)活动。同时,要求实验室回报每季度前30个连续HBsAg、抗-HCV的室内质控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血清梯度稀释HIV抗体酶联免疫试剂盒中阳性对照,制备室内质控血清。建立艾滋病酶联免疫检测的室内质控方法。进行方法可靠性和质控血清稳定性的评价,同时比较两个厂家生产的HIV抗体试剂盒进行自制质控血清室内质控结果以及自制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的室内质控结果的评价。方法将自制的HIV质控品与卫生部HIV质控品按照HIV抗体检测的SOP文件用HIV抗体试剂随患者进行检测,每天测定吸光度,计算S/CO値。连续检测20次计算S/CO值和s,以x±2s为控制限,以x±3s为失控限绘制质量控制框架图。每天随患者标本各加入1份自制质控品和1份卫生部购质控品进行质控将其各自的S/CO描在质控图上,应用多规则质量控制原则分析以发现当天测定批的误差以及误差原因。控制每批次检测的重复性,观察试剂盒间的差异进行两种质控血清质控结果的比对研究。结果自制HIV抗体质控血清方法科学可靠,减少了基质效应,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稀释阳性对照制备质控品,建立酶联免疫室内质控方法也适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等其他免疫项目的酶联免疫室内质控。不同厂家试剂用自制质控品进行质控结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全区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室的工作质量和各实验室间差异,发现各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区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体系[1,2],本中心从2002年起,连续3年对全区38家采供血机构(包括中心血库和单采血浆站)开展室间质量评价工作,现将室间质评情况分析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室间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采用发放质控物与派观察员现场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2,3],前者为每年按季度4次发放质控品,后者则采取不定期不通知的方式派员携带质控品到实验室,制定采用常规方法检测规定的一组标本,进行评价。1.2质控品进行室间质评的…  相似文献   

9.
2000年~2002年广东省血站系统室间质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加强广东省血站系统的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各实验室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自1998年第二季度开始,开展了血站系统HBsAg、抗-HCV、梅毒抗体和抗-HIV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通过对2000年~2002年度室间质评总结,可以看出:随着试剂质量的提高、每次质评后的小结以及对室内质量控制的重视,各项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采供血机构2002年度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建立和健全浙江省采供血机构的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发现各实验室本身不易察觉的问题,了解各实验室间的差异,浙江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本中心)分别于200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发放质控品,对全省39个采供血机构作了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参加本次质评的有血液中心1家,中心血站10家,血站6家,中心血库20家,单采浆站2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血站系统室间5项传染指标检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提高血站实验室检验质量,福建省临床检验中心自1998年起,组织开展全省血站系统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对1999~2000年血站系统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HBsAg和梅毒抗体弱阳性样品有漏检情况.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血液中心于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3次发放室间质控品,对全省28家采供血机构(其中血液中心2家,中心血站12家,基层血站12家,中心血库2家)进行血液检验能力的室间比对,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必须加强献血者筛查检验和质量保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一、献血者筛查检验工作的发展和现况1 乙型肝炎 (乙肝 )表面抗原 (HBsAg)的检验与质量控制 (质控 )。 1989年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受卫生部医政司委托 ,对全国血站系统开展HBsAg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参照英国的质控理论 ,我们将Levey Jennings质控图法和“Grubb异常值取舍法 (即刻性质控统计方法 )” ,引入我国血站免疫学定性实验常规质控工作中 ,提出以临界值血清为室内质控重点 ,在血站实验室开展了室内质控工作 ;同时参照英国国家质控中心开展乙肝检验室间质评的原则 ,制订了我国血站实验室乙肝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全面了解分析血站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方法 对2003~2010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的室间质量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检验的4项传染病标志物结果总符合率达98%.结论 室间质评有助于提高检验质量,其结果与建立室内质控、操作者责任心、检测试剂质量以及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沈伟  王健莲  向东 《中国输血杂志》2012,(10):1050-1052
目的 分析2011年度上海市血液中心发放的全国血型血清学室间质控品返回的回执结果.方法 采用国际血型参比实验室(iBGRL)建立的国际血型血清学室间评分标准,对参评的74家血站及医院输血科血型实验室的回执进行评分,计算各项试验的准确率,并通过Z检验(标准统计量检验法)进行满意度统计.结果 全国血站血型室及部分医院输血科的ABO定型准确率为99.76%,RhD定型准确率为100%,抗体筛选准确率为93.52%,抗体鉴定准确率为93.41%,交叉配合试验准确率为89.85%;实验室结果评价满意率为94.24%,其中血液中心为97.56%,中心血站为97.05%,医院输血科为88.46%,地区级检测中心为100%.结论 本次室间质评在ABO/Rh血型定型中,绝大部分单位的结果统一,在抗体筛选和鉴定中,仍有一部分的单位抗筛漏检或者抗体鉴定错误.在交叉配血中,对于献血者直抗阳性的细胞交叉配血过程中,由于各个单位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同,导致出现迥异的结果.总的满意度,血液中心的免疫血液学水平高于中心血站和医院输血科.  相似文献   

16.
杨彬  彭林 《检验医学》2011,26(9):632-634
目的了解天津市二级以上医院临床生化室血清肌酐检测的现状,为该项目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间质量评价的方式,向109家实验室统一发放临床化学质控血清。要求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段测定,并通过网上在线回报方式上传数据,将所用方法、仪器、试剂等信息一同上报。结果全市109家实验室PT合格率为75.6%;测定高值质控品的平均CV分别为苦味酸法8.7%、酶法3.0%,偏差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定低值质控品的平均CV分别为苦味酸法34.3%、酶法9.3%,偏差1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测用生化分析仪涉及18个品牌32种机型,用户最多品牌的占有率仅为22.9%;所用试剂厂家29个,最多用户占有率为28.4%。结论酶法测定实验室间变异较小;质控物基质效应对血清肌酐测定结果尤其是苦味酸法检测低值质控品影响很大。在室间质量评价(EQA)质控物的使用上应尽量选择基质效应低、方法学差异小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采供血机构五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受中国输血协会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委托,上海市血液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及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合作,从1992年开始在全国血站系统开展检验室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工作,现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室间质控网络与评价体系。室间质评工作促进了室间质控的开展,促进了检验人员的质控意识,提高了血站检验科的检验水平,为保证血液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就2001~2003共5次质评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正>实验室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室内质控确保实验室室内测定质量的一致性,而室间质评则提供将实验室测定情况与一室间和客观标准进行回顾性比较的数据。室间质评在质量保证中对室内质控有一补充作用。发放质控品考核是国内外检验室间质评的常用方法,其目的是回顾性地了解各实验室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各实验室的检验能力,为此卫生部临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建立血站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实验室内正确应用。方法对本血站实验室常规试验的每次室内质控规范化,定期分析室内质控曲线;并积极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检测能力验证、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及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心(CITIC)室间质评。结果 2016年本室血液检验室内质控结果全部在控制范围内;参加的安徽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2次结果为合格、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定性结果满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3次全部满意或100%、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IC)室间质评3次全部合格。结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同时根据室间质评反馈的结果可以有效评价本检测实验室有无系统性误差的存在,对于提高血液检测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有效,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5年来青海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工作的回顾,了解全省各实验室临床化学检验的发展动态,以提高全省各实验室临床化学检验的水平和质量。[方法]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IS)法为评分方法,每年共发放质控血清4次共8个批号,于每季度测定。[结果]5年来参加活动的单位增加了6家,VIS总分从143.95下降到94.31,回报率、优秀率和及格率分别提高了13.1%、23.7%和29.2%。[结论]5年来参加单位在逐年增加,优秀率、及格率在逐年上升,不及格率在逐年下降,特别是2000年后进步明显VIS总分逐年降低;全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