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下丘脑和海马内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与应激反应之间的时效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抗体的原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游泳应激后不同时间点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内fos和jun蛋白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观察,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视上核(SON)和海马齿状回(DG)内的fos和jun阳性细胞的相对切面面积比和平均目标灰度进行分析。结果游泳应激结束后3h,室旁核和视上校及齿状区内可见密集深染的c-fos和c-jun阳性细胞,室旁核小细胞部,背内侧核等区域亦有疏密不一的阳性胞体。图像分析结果发现,游泳应激结束后3~8h内下丘脑PVN和SON及海马DG内fos和jun阳性胞体的相对切面面积比明显高于正常大鼠(P<0.01),而平均目标灰度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应激可以诱导下丘脑和海马等相关脑区c-fos和c-jun的表达,并且具有很强的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鼠严重创伤后早期下丘脑c-fos和CRH mR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下丘脑c-fos蛋白和CRH mRNA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以大鼠右肺中部重度撞击伤加右股骨中段骨折为模型,采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方法观察大鼠下丘脑组织内c-fos蛋白和CRH mRNA表达变化。结果 伤后下丘脑c-fos含量30min达高峰,以后迅速下降;CRH mRNA表达的变化明显迟于c-fos的变化,创伤后下丘脑CRH mRNA含量于2h增加最为明显,然后持续增加,12h达最高。结论 严重创伤后早期下丘脑迅速增加的c-fos对CRH mRNA的上调可能起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激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的活化程度,以及电针足三里穴对它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束缚应激组、束缚应激加针刺组,以标志神经元活化的c-fos蛋白作为检测指标,用Western印迹杂交法观察三组大鼠下丘脑内c-fos蛋白的变化.结果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内c-f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束缚应激大鼠经针刺足三里穴后下丘脑内c-fos蛋白与应激组相比明显回落,在针刺结束后的各个时间点(0h、1h、3h)下丘脑内c-fos蛋白均比应激组有所下降,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束缚应激能够引起下丘脑c-fos蛋白的表达增加,针刺足三里穴能够下调下丘脑c-fos蛋白的表达水平,针刺可能在预防应激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c-fos、bcl-2、ICAM-1蛋白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及地塞米松干预后c-fos、bcl-2、ICAM-1蛋白表达的分布及强度变化.结果c-fos蛋白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细胞浆内,再灌注后1h表达明显增强,3h达高峰,6h锐减.bcl-2蛋白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再灌注后1h表达明显增强,6h达高峰,24h仍有较强表达.ICAM-1蛋白分布在肾血管、肾小管等部位,其中以肾血管为著,其表达增强于再灌注后1h,直到24h仍有增高趋势.地塞米松干预后c-fos、ICAM-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bcl-2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地塞米松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时相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时相和分布特征,为神经元损伤的早期干预和继发性脑损害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采用TTC染色、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AO/EB荧光比色法观察脑缺血再灌后海马、皮层凋亡发生的数量和分布,用荧光指示剂Fura-2 AM标记,检测脑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结果 TUNEL显示再灌注3 h海马部位即出现散在凋亡细胞,并向皮层区域扩展,24~48 h达高峰;坏死细胞迟于凋亡出现,弥散分布于凋亡细胞周围,再灌注48 h后坏死细胞增多,72 h最多.AO/EB法显示海马、额叶和顶叶凋亡细胞总数分布在再灌注后24 h和72 h达高峰,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TC染色证实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出现梗死灶,而是在海马及大脑皮层有弥散性坏死.胞内[Ca2 ]i各时间点与对照相比匀显著升高(P<0.01).结论全脑缺血再灌后受累神经元经历了由凋亡到死亡的过程,对缺血敏感的海马神经元首先受损,并向顶叶和额叶皮层扩展,细胞质内[Ca2 ]i增加是主要原因.利用凋亡时间窗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有益于保护和挽救凋亡前期神经元,减小继发性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局灶脑缺血/再灌注Wistar大鼠原癌基因c-fos、c-jun表达在缺血性脑损害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1.5h再灌注4h、24h、72h观察c-fos、c-jun表达及神经元坏死、调亡的变化规律。结果 再灌注4h c-fos、 c-jun及神经元调亡明显升高(P<0.01),c-fos和c-jun阳性蛋白表达在4h达高峰(P<0.01),随后在再灌注各时相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fos和c-jun异常表达与神经元坏死、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海马内给予Aβ25-35后c-fos基因在不同脑区表达的变化以及蜕皮甾酮的影响.方法 用立体定位仪向大鼠双侧海马内微注射Aβ25-3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fos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BI 2000图象处理系统中的免疫组化模块进行c-fos表达的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的c-fos在海马、丘脑及大脑皮层均有较高的表达;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各脑区c-fos基因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而蜕皮甾酮治疗组c-fos基因的表达相对增加:低剂量组,海马P<0.05,丘脑P<0.05;高剂量组,海马P<0.01,丘脑P<0.01,皮层P<0.01.结论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可明显降低海马、丘脑及大脑皮层c-fos基因的表达;蜕皮甾酮可抑制Aβ25-35的作用,使海马、丘脑及大脑皮层的c-fos基因表达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c-fos、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及川芎嗪干预后c-fos、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的分布及强度变化。结果 c-fos蛋白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细胞浆内,再灌注后1h表达明显增强,3h达高峰,6h锐减。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再灌注后1h表达明显增强,6h达高峰,24h仍有较强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分布在肾血管、肾小管等部位,其中以肾血管为著,其表达增强于再灌注后1h,直到24h仍有增高趋势。川芎嗪干预后c-fos、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 川芎嗪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红藻氨酸(Kainieacid,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海马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变化情况。方法 立体定向大鼠侧脑室内注射KA引起大鼠癫痫发作。用抗即早反应基因Fos蛋白和抗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痫性发作后在各时间点反应性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海马各区的分布情况。结果 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海马内Fos阳性神经元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癫痫发作30min后GFAP开始增多,1h达高峰;1h后Fos阳性产物开始增多,2h达高峰。结论 海马内反应性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作后增加,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及其调节。  相似文献   

10.
新生鼠缺氧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Fos, c-Jun的表达与神经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再灌注后c-fos,c-jun表达与神经元损伤后存活的关系。方法:7日龄SD鼠,经弹性管穿线阻断右颈总动脉3h,予低氧1h;制备成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后施以不同时期的再灌注,彩色多普勒监测血流。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c-fos,c-jun在仔鼠HIBD后不同再灌注时间点海马的表达变化。Thionin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凋亡。结果:HIBD组右侧海马c-fos,c-jun 6h达高峰,24h稍降,48h又升高,7d后显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c-fos,c-jun有极少数表达。Thionin染色发现:CA1区锥体细胞在HIBD再灌注24h后神经元有明显凋亡(P<0.01),但7d后细胞凋亡无统计学意义(P>0.05),CA3,DG区神经元也保持形态上的完好。对照组海马各区仅极少数神经元凋亡。结论:c-Fos,c-Jun参与HIBD后海马神经元损伤后修复和存活。  相似文献   

11.
12.
大鼠脑损伤后脑水肿与脑皮质及血清钙含量改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如祥  易声禹 《医学争鸣》1991,12(5):388-39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BI)脑组织谷氨酸 (Glu)及环核甘酸代谢改变及意义 .方法 在 Marm arou大鼠 DBI模型的基础上 ,制成低血压及脑缺血模型 .通过氨基酸分析仪与放免法测定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 Glu,c AMP,c GMP含量 .结果  DBI后 10 min Glu明显增加 [(19.0± 6 0 .9)μm ol· g- 1 ,P<0 .0 1],随后逐渐下降并于 2 4~ 72 h间达最低点 ,为 (6 .5± 1.0 )μmol· g- 1 ,72 h组出现回升趋势仍维持低水平 ;DBI后 2 4h c AMP下降至(5 .7± 1.9) nmol· g- 1 (P <0 .0 5 ) ,c GMP则升高为 (1.1±0 .3) nmol· g- 1 (P<0 .0 1) ,c AMP/ c GMP比值下降 (5 .0±1.0 ,P<0 .0 5 ) ;SBI后上述指标变化愈加明显 .结论 在DBI及合并 SBI后脑组织 Glu,c AMP,c GMP含量发生变化 ,所引起的细胞兴奋毒性和代谢应急是加重脑损害的关键因素 ;这在合并 SBI时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脑损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脑水含量和脑皮质及血清钙含量变化,以及Nimodipine对外伤性脑水肿和钙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脑损伤后6h脑白质水含量巳明显增多,为79.87±0.58(P<0.01),伤后48h达峰值,为81.02±0.51:脑皮质水含量稍有增加。脑皮质及血清钙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脑皮质升高较为明显,伤后48h高达24.12±10.22mmol/kg干脑,为对照值的1.8倍.应用Nimodipine治疗,可显著降低脑皮质钙含量,伤后立即接受治疗组为16.78±4.98mmol/kg干脑(P<0.05),脑水肿明显减轻,为78.98±0.89(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脑内占位病例,20例脑胶质瘤(WHO分级Ⅲ级10例,Ⅳ级1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脑转移瘤,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检查和DWI检查。测量瘤体、瘤旁水肿区及对侧正常区的ADC值,瘤体区的标准化ADC值(rADC-t)=瘤体ADC值/对侧正常区ADC值;瘤旁水肿区的标准化ADC值(rADC-p)=瘤旁水肿区ADC值/对侧正常区ADC值。结果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液化坏死区DWI上均呈低信号。20例胶质瘤瘤体及瘤旁水肿区的ADC值均高于对侧正常组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8例脑转移瘤瘤体及瘤旁水肿区的ADC值均高于对侧正常组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胶质瘤与脑转移瘤rAD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的rADC-p值明显低于脑转移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可以用来帮助鉴别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从而为临床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黄芩甙、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白细胞介素 1(IL 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 ,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LISA测定各组脑组织水含量、钠离子含量及脑匀浆上清液中IL 1β,TNF α水平的变化 ;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脑组织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在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感脑 )组脑水含量、钠离子、IL 1β、TNF α含量均比生理盐水 (对照 )组明显增高 (P <0 .0 1)。在黄芩甙和地塞米松两组则上述指标均下降 ,低于感脑组 (P <0 .0 5 ) ;而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脑组织水含量与IL 1β ,TNF α含量成正相关 (r分别为 0 9381,0 8349,P <0 .0 1)。对照组脑组织结构正常 ,感脑组织脑组织可见弥漫的灶性水肿区 ;黄芩甙和地塞米松组水肿明显减轻。结论 :黄芩甙、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有保护作用 ,效果相近 ;作用机制与抑制IL 1β ,TNF α过度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时脑血管血流及血管阻力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于入院24小时内,进行脑彩超检测,分别探测基底动脉(BA),双侧椎基动脉(VA),双测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并选用收缩期峰流速(Vs),阻力指数(RI)为观察指标。同时进行脑电图单双极描记及过度换气和睁闭眼试验。结果:脑彩超29例(90.6%)表现为单、多条血流速度加快,阻力指数基本正常范围。脑电图非特异性异常7例(21.9%),痫样放电1例(3.1%)。结论:患过敏性紫癜时,脑部血管也同时受累并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但临床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却很少。脑彩超能准确检测脑血管病变时所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脑电图有更高的异常率。  相似文献   

19.
赫曼全脑技术在脑与行为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美国赫曼全脑技术(HWBT)对脑与行为的关系做实验性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赫曼大脑优势量表”(HBDI)测验238 名医学生的大脑四分区(理智本体,组织本体,感觉本体,实验本体)内的32项行为优势和心智偏好;采用“斯特里劳气质调查表”(STI)测验医学生的高级神经系统特性(兴奋强度,抑制强度,灵活性,平衡性);采用美国SPSS软件包统计全部数据,以STI各特性数据为因变量,以HBDI多元行为因素为自变量,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神经兴奋强度与乐于冒险和善于表达等7项行为、抑制强度与善于分析和能完成工作等7项行为、灵活性与好奇心强和逻辑思考等8 项行为、平衡性与善于分析和乐于冒险等10项行为有显著相关;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特性的高频因子是内隐行为“善于分析”(位于左上脑理智本体)和外显行为“善于表达”(位于右下脑感觉本体),共有23项行为因素(71.88% )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大脑四分区所辖诸多行为影响即增强或减弱高级神经系统特性,赫曼全脑技术测验对咨询心理、临床心理和神经心理具有重要价值,应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84-87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全脑放疗对有症状的多发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放疗前和放疗后6个月颅脑病灶以及水肿、神经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9年1月多发脑转移癌患者,将40例有症状的多发脑转移癌(3个转移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予以贝伐单抗联合全脑放疗,全脑放疗剂量为DT 40 Gy/20 F,自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贝伐单抗5 mg/kg每2周1次直至病情进展;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全脑放疗剂量为DT 40 Gy/20 F。比较两组之间脑转移瘤的控制有效率、神经认知功能、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以及放射性脑坏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有效率分别是95.00%和80.00%(P0.05)。实验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PFS实验组10.2个月,而对照组7.0个月,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放射性脑坏死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多发脑转移癌可以提高脑转移瘤有效率,并改善患者的PFS以及神经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