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能有效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本研究旨在观察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治疗对病人血浆 β 内啡肽 ( β EP)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4 0例 ,ASA均在Ⅱ~Ⅲ级 ,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年龄 ( 68 9±5 7)岁 ,Ⅱ组年龄 ( 67 3± 7 8)岁。方法 两组均选L2~ 3间隙硬膜外阻滞 ,术中局麻药为1 4 %~ 1 6%利多卡因 ,平均用药量 ( 18 2± 3 6)ml,麻醉效果满意。Ⅰ组为对照组 ,术后根据病人情况肌注哌替啶镇痛 ;Ⅱ组留置硬膜外导管 ,手术结束开始PCEA治疗 ,负荷量为 4ml,持…  相似文献   

2.
手术患者由于焦虑、恐惧、疼痛等多种因素刺激使机体内儿茶酚胺和其它应激性激素释放,导致血压大幅度波动,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而对已存在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的高血压患者危险性更大。本观察拟探讨术后镇痛对Ⅱ期高血压前列腺素E2(PGE2)及β-内啡肽(β-EP)的影响,以期降低高血压患者危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重型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液中β-内啡肽(β—EP)含量及动态变化与伤情呈对应关系,并能反应患者的预后。江基尧等研究表明,应用亚低温治疗患者预后明显改善,显著减少脑损伤的死残率,但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机制仍待研究。本研究对重型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持续亚低温治疗,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动态值,观察其对患者血浆β—E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探讨亚低温的脑保护价值和作用环节。  相似文献   

4.
术前肌注右美沙芬对全麻术后镇痛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术前应用右美沙芬 (dextromethorphan ,DM )对全麻术后镇痛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4 0例ASAⅠ~Ⅱ级 ,拟在全麻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DM组 ,术前 30min分别肌注 4ml生理盐水或DM 2 0mg。术后应用芬太尼行静脉自控镇痛 (PCIA)。记录患者术后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 ,术后 1、2、4、2 4、4 8h的疼痛评分 (VAS) ,镇静评分 (OAA/S) ,芬太尼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从手术结束到患者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 ,DM组 (35 38±10 5 6 )min ,比对照组显著延长 [(12 80± 5 72 )min](P <0 0 1)。DM组术后 4 8h内芬太尼的总用量 (0 4 2± 0 10 )mg ,显著低于对照组 [(0 81± 0 0 9)mg](P <0 0 1)。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DM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10 %和 30 % (P <0 0 5 )。结论 全麻下施行腰椎手术 ,术前 30min肌肉注射DM2 0mg ,可为患者提供超前镇痛 ,延长术后第一次要求镇痛的时间 ,减少术后 4 8h内芬太尼的用量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不同时点用于颅脑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神经外科肿瘤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麻醉前10min缓慢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B组术毕时缓慢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未施行镇痛。三组术后均未行自控镇痛。分别于术后2、6、12、24h记录镇痛评分(VAS评分)和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记录24h满意度和不良反应;于术前、术毕、术后6、12、24h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和胃泌素浓度。结果 A、B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2、24h时明显低于B组(P<0.05),A组24h满意度最高。B、C组术毕后各时点血浆β-内啡肽浓度明显高于A组(P<0.05);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各时点胃泌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瑞昔布钠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脑手术的术后镇痛,术前使用可有效减少术后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生成,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皮下自控镇痛(PCSA)操作简便易行、效果满意,在临床上时有应用。其能否有效抑制病人术后的应激反应,尚缺乏临床依据。本文通过对剖腹胆囊切除术后使用PCSA或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皮质醇、β-内啡肽变化的观察,探讨PCSA和PCEA对术后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静脉或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对福尔马林致痛家兔外周血β-内啡肽(β-EP)和氧自由基(OFR)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三组(n=6):静脉镇痛组(A组)、硬膜外镇痛组(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家兔均予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0.5 ml致痛,致痛后A组和B组分别经静脉和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0.46 μg/kg和0.64 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注药后5、10、15、20、25、30、35、40、45 min家兔的疼痛评分;检测致痛前(T0)、注药后10、20、40 min、2、8、24和48 h(T1~T7)血清中β-EP含量;根据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评估OFR水平.结果 与T0时比较,β-EP含量在A、B组T2~T7时、C组T1~T7时均升高(P<0.05),MDA含量在T1~T7时A、B组降低,C组升高(P<0.05);与C组注药后相应时点比较,A、B组疼痛评分,血清β-EP和MDA含量均低于C组(P<0.05).结论 静脉或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可有效抑制福尔马林致痛家兔β-EP含量和OFR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下,持续应用丙泊酚对重型脑损伤手术后患者血浆β-E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和丙泊酚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脑保护价值和可能作用环节。方法重型脑损伤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C组)、亚低温治疗组(Y组)和亚低温复合丙泊酚治疗组(B组),每组32例,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3天、手术后7天测定三组患者血浆β-EP动态值,治疗3天镇静药作用消退后进行GCS评分,统计三组的死亡人数,并在3个月后进行残疾程度评级,对三组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前的β-E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3天、7天B组、Y组β-EP水平低于C组,B组低于Y组;术后3天GCS评分B组、Y组显著高于C组,B组高于Y组;治疗结束死亡率、随访三月后残疾程度评级比较,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具有脑保护、改善重型脑损伤预后的作用,在亚低温治疗的基础上,持续应用丙泊酚治疗,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减少以β-EP为代表的有害神经体液因子持续作用所致的二次脑损伤,干预脑损伤后机体病理级联反应,最终产生可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右美沙芬(dextromethmorphan)为吗啡类左吗喃甲基醚的右旋异构体[1],近年国外有报道将其用于术后镇痛,以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沙芬用于术后镇痛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腹部手术患者30例,年龄20~70岁,ASAⅠ~Ⅱ级,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2例绝经后妇女及其中10例应用利维爱治疗前后的血浆β 内啡肽(β EP)水平。结果:绝经后血浆β EP水平较育龄妇女黄体期显著下降。应用利维爱(125mg/日)治疗后血浆β EP及血清雌二醇显著上升,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显著下降,同时潮红潮热等症状缓解。结论:(1)绝经后卵巢激素减少,内源性鸦片肽戒断可能与绝经后某些症状有关;(2)利维爱能提高血浆β EP水平,改善绝经后症状。  相似文献   

11.
血浆β—内啡肽对慢性疼痛监测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慢性疼痛病人(n=36)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神经阻滞治疗和神经阻滞加小针刀治疗。应用放免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β-内啡肽(EP)水平,进行VAS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另测定健康人(n=10)血浆β-EP水平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血浆β-EP含量不能客观反映慢性疼痛程度和正确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吗啡、芬太尼和曲马多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时对血清β内啡肽(βE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15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ASAⅠ~Ⅳ级,随机分成三组,吗啡组(M组)、芬太尼组(F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50例。皮下缝合时给予负荷量开始术后镇痛,持续24h。分别于麻醉前、术后1、3、24h采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EP和IL6水平。结果三组病人麻醉前及术后1、3、24h血清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与麻醉前相比,M组βEP水平在术后各时点均明显下降(P<0.05);F组和T组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吗啡、芬太尼、曲马多均可有效抑制术后应激反应程度。与吗啡相比,芬太尼和曲马多可明显增加病人血清βEP的水平,有可能产生免疫增强作用,因此更适合用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组不同复合麻醉方法对手术病人血浆β-EP、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7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静脉普鲁卡因组(Ⅰ组,9例);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组(Ⅱ组,9例)和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复合N2O(60%)组(Ⅲ组,9例)。采血时相为术前安静状态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5min、手术切皮后60min、切除脏器后30min。结果:(1)I组切器官后30min血糖值显著高于麻醉前值(P<0.05);(2)三组切皮后60min和切器官后30minβ-EP值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值(P<0.05、P<0.01)。结论:本文结果提示,上腹部手术中β-EP的明显升高尚不能被上述的三组复合麻醉方法有效地抑制。  相似文献   

14.
血浆β-内啡肽与脑卒中昏迷程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师进修杂志》2004,27(4):13-14
  相似文献   

15.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 58例胸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PCEA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PCEA组病人手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维持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对照组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麻醉前、手术结束、术后24h和48h血浆NPY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结束时血浆NPY及血清皮质醇浓度均较麻醉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芬太尼和曲马多术后镇痛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恶心呕吐(PDNV)是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可延长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胃动素是调节消化道运动的重要物质,其功能复杂,主要调节胃消化间期Ⅲ相收缩。本研究拟观察芬太尼和曲马多静脉镇痛(PCIA)对于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探讨PONV发生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7.
海洛因成瘾者戒毒期间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海洛因成瘾者戒毒治疗期间 β 内啡肽 (β EP)含量变化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 β EP含量 ,15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为早晨取血标本 ,30例海洛因成瘾者于戒毒治疗后第 2、8和 30天早晨收集血标本。结果 :海洛因成瘾组戒毒第 2天时血浆 β E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戒毒第 8天时血浆 β EP浓度明显升高 (P <0 0 1) ,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戒毒第 30天时血浆 β EP浓度继续升高 (P <0 0 5 ) ,仅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海洛因成瘾造成血浆中 β EP水平下降 ,停用海洛因后血浆中降低的 β EP水平将缓慢升高至恢复正常 ,这些变化可能与海洛因的成瘾和戒断过程密切相关 ,提示血浆中 β EP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价海洛因成瘾者戒毒效果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有自然流产史早期先兆流产妇女外周血浆β 内啡肽(β EP)、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酮(P4)的变化。随机选择孕7~8周的有反复自然流产史的先兆流产妇女20例,于治疗前及后(孕10~12周)测血浆β EP、GnRH、hCG和P4水平(RIA法)。随机选择正常早孕妇女20名,分别于孕7~8和10~12周进行上述4项测定,收集孕10~12周不全流产妇女外周血同样进行以上测定,后两组作为对照。结果:(1)正常早孕妇女孕10~12周血浆β EP、GnRH、hCG和P4水平比孕7~8周时值明显上升(P<0.01)。(2)孕7~8周时,先兆流产妇女血浆β EP值明显高于正常相应孕周水平(P<0.01),GnRH、hCG和P4则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1)。经过给予心理支持、中药综合治疗后,先兆流产症状消失,16例足月分娩,其孕10~12周时的4项水平与相应孕周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不全流产组除血β EP值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水平(P<0.01)外,其他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早孕组水平(P<0.01)。认为β EP在自然流产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浆β-内啡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和B组(常规治疗+纳洛酮)各26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后12、24、48、72 h血浆β-内啡肽的表达及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2、24、48、72 h的血浆β-内啡肽水平均较入院前明显降低,且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于治疗后48 h血浆β-内啡肽水平逐渐接近正常水平。B组的催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且B组的预后显示,无一例患者发生偏瘫或死亡,其预后明显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疗效确切,能够降低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明显改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术后镇痛是否会导致肠道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延迟,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对结肠癌术后患者采用芬太尼硬膜外、静脉两种不同的方式镇痛,研究其对血浆胃动素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ASAⅠ~Ⅱ级择期无腹膜炎及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