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妇在临产后采取“第一产程潜伏期采取站立位或半座位等自由体住,活跃期采取床头抬高60-90°,第二产程床头抬高(30~45°)斜坡位加膀胱截石位”对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头位难产率、手术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分娩质量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0年120例孕妇为实验组,在孕妇入院进入临产后潜伏期采取自由体位,活跃期进入待产室后采取床头抬高60-90°,第二产程床头抬高(30~45°)斜坡位加膀胱截石位,同时随机抽取2010年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头位难产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2°及以上会阴裂伤发生率、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提高,头位难产发生率、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下降,2°及以上会阴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下降,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采取站立位、侧卧住或半座位等自由体位交替,活跃期采取床头抬高60-90°,第二产程床头抬高(30~45°)斜坡位加膀胱截石位可促进产程进展,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母婴并发症,保护母婴安全,是一种可推广的适宜体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产程开始之前及产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实验组50例产妇,在产程前、产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对分娩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随机取产妇条件相同,在产程中未进行心理护理的50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产程前及产程中的心理护理,缩短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可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1年对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在产程中使用安定静注并加催产素静脉滴注来加速和缩短产程进展,收到满意的效果。由于产力异常及宫颈因素所引起的潜伏期延长、宫颈水肿、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及高龄初产等,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安定能选择性的使宫颈平滑肌松弛,可用于产程的各阶段,其毒副作用极其轻微,不影响胎心率及新生儿阿氏评分,不引起产后出血,不影响产妇的循环及呼吸功能,并减少了因产力异常而引起的并发症。用安定和催产素来加速产程已被人们所认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导家庭化温馨陪产模式在产房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温馨产房分娩的500例家庭化陪产产妇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段在普通产房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一定量的数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不同的陪产模式对产妇产程、顺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对500例研究组的产妇跟踪观察的结果表明家庭化温馨陪产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分娩模式,它的产程明显缩短、顺产率达到86%以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结论助产士可以通过改变分娩陪产模式为广大产妇带来身心健康,提高产妇对助产士的认同感,提高产妇与家属的满意度,缩短产程,减少分娩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不同时段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分析其对产程进展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1年1月-2011年11月596倒分娩产妇,在妊娠36周后无绝对剖宫产指征、无妊娠合并症的住院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镇痛组,镇痛组又分为潜伏期镇痛组201例和活跃期镇痛组195例(镇痛分娩第二产程延长至2.5小时,3小时内结束分娩);而对照组为正常分娩组总共200例。比较三组孕产妇的产程时间、孕周、催产素的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效果和催产素使用率有统计学意义;而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和产程中的疼痛,不影响新生儿,作为分娩镇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中第二产程时间对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 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9 月进行新产程标准管理的初产妇 300 例临床资料。统计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 并依据产程时间,将 300 例初产妇分为短时组(第二产程时间< 2 h,147 例)、中时组(第二产程时间 2 ~ 3 h,100 例)、 长时组(第二产程时间> 3 h,53 例)。比较三组胎儿娩出后收集的脐动脉血气指标〔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 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三组胎儿娩出后 1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住院率等新生儿结 局指标。比较三组产妇剖宫产、产钳助产、会阴侧切、自然阴道分娩等分娩方式发生率以及产褥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等产 妇结局指标。结果:短时组、中时组、长时组的胎儿娩出后 1 min Apgar 评分、pH、PaO2、自然阴道分娩率依次降低,而短 时组、中时组、长时组的 PaCO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住院率、产钳助产率、会阴侧切率、产褥感染率、产后出血 率则依次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中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可对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 结果造成负面影响,可增加新生儿窒息、住院及不良产妇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产程图产程管理对初产妇产程时限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000例为观察组,按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另选取10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按Friedman曲线管理产程。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限、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1)两组产妇潜伏期、第一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在第二产程中转剖宫产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产妇人工干预总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riedman曲线管理产程相比,新产程管理标准虽然增加了总产程时长,但有效的降低了在第一产程中实施人工干预,提高了自然分娩率,不会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究手术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阴道分娩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 随机选取 2008 年 1 月 至 2018 年 1 月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接受手术治疗并行阴道分娩患者 102 例为观察组,根据手术方式 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 1 组(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及观察 2 组(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并选取同期本院无宫颈手术治疗 史且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 102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钳助娩率、会阴侧切率、宫颈裂伤率、产后出 血率。 结果: 三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三 组产妇的产钳助娩率、会阴侧切率、宫颈裂伤率、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手术治疗 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阴道分娩的影响较小,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对其实施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陪伴分娩对分娩效果有利影响的依据。方法将200例临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有家属【丈夫】陪伴,对照组无家属陪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第一,第二产程缩短,剖宫产率降低,产妇出血少,新生儿窒息率降低等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陪伴分娩可使产程缩短,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产程剖宫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预防处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09年10月行剖宫产的病例按产程分组A组:活跃早期组(3cm≤宫口扩张≤5cm)106例,B组:活跃晚期组(5cm〈宫口扩张≤10cm)123例,C组:第二产程组154例,比较各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术口感染率,分析相关原因。结果:B、C两组产后出血、术口感染、新生儿窒息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做好对国产妇的全面评估,积极处理产程,把握割宫产时机,尽量减少活跃晚期以后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1.
促进产程进展,预防难产,降低母婴并发症是安全分娩的重要保证。头位难产是难产常见因素之一,其中又以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多见。它可使产妇疲劳、产程延长、手术产机会增加,对母儿影响较大。为此,本单位自2006年起对孕妇产时实施体位管理,对200例临产后枕后位和枕横位的产妇采取改变体位的方法,减少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的发生,缩短了产程,手术率降低,对提高分娩质量,确保母婴安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导乐分娩对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中山市横栏医院收治的250例产妇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导乐分娩组两组(每组125例),对比两组的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导乐分娩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乐分娩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乐分娩可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并缩减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评价助产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待的高龄产妇178例,据病号顺序,随机对照分组,将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按照产程新标准定义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并采用相应的方法处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人员选择、心理支持、健康教育、角色扮演与家属支持、营养管理、环境管理、舒适护理、选择合适的体位,对比分娩方式、产程。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91.01%高于对照组75.28%,转剖宫产率、产前助产率、药物干预率、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难产,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因及预防。方法:对2008年8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第二产程剖宫产的436例及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的12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中出血量,出血率,及出血原因。结果:第二产程组的出血量,出血发生率(12.8)明显高于第一产程组(4.8%)P〈0.05,第二产程术中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55.4%),子宫切口延裂(30.3%),胎盘因素(14.3%)。而且第二产程组的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延裂发生比率明显高于第一产程组(p〈0.05)。结论:导致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及子宫切口延裂。应加强对孕妇的评估及产程观察,减少剖宫产率,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5.
胡朝美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3):106-107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中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86名枕位异常患者进行研究。按接诊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侧俯卧位组)和对照组(常规组)。两组各93名。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顺产率为72.04%,剖宫产率为8.61%,对照组顺产率为58.06%,剖宫产率为15.06%;实验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实验组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产程活跃早期,一经发现枕后位即进行对侧侧俯卧位纠正胎位,可以有效地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同时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急,目前仍占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笔者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16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笔者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监测的护理体会如下。预防对策做好心理护理,与孕妇建立良好的关系,全面了解孕妇的情况,增强分娩信心,消除因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而造成的宫缩乏力、产程延长,降低难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气助产汤联合催产素对足月胎膜早破引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到2017年在昆山市中医医院产科住院待产的孕足月胎膜早破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予催产素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助产汤干预。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外阴侧切率、外阴裂伤率、宫颈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及巨大儿分娩率。结果:治疗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至规律宫缩的时间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的外阴侧切率、宫颈裂伤率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巨大儿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助产汤联合催产素能显著缩短产程时间,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且能减少外阴侧切率、宫颈裂伤率及产后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300例产妇临床资料,其中150例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镇痛分娩纳入观察组,150例在分娩过程中不给予任何止痛药物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不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妇疼痛程度、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761.16±206.3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863.74±198.48)min(P 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58.67%)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4.67%)(P 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娩镇痛能够缩短第一产程减轻产妇疼痛程度,降低剖宫产率,而对产后出血与新生儿对胎儿窒息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士不同的用药指导时机和方法对进入产程活跃期应用安定效果的影响。方法以120例无妊娠合并症的足月妊娠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住院后即由助产士交代产程中可能应用安定的原因、作用机制、对胎儿的影响等,临产后,子宫口开大3 cm,产妇疲劳、潜伏期较长时,遵医嘱应用安定;对照组未进行产前宣教,出现了宫缩乏力,潜伏期较长,宫口开大3 cm后,遵医嘱应用安定时交代注意事项。2组均采用助产士陪伴分娩,观察应用安定后产妇安静入睡的时间、产程进展、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以观察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入睡时间长,用药至子宫口开全时间明显缩短,产程也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P0.05。而且自然分娩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适时产前宣教可以提高产程中安定的应用效果,缩短分娩时间,增加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在妇产科安全管理中应用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的效果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妇产科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孕产妇安全。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42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8月起实施危机式护理管理,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212例产妇为实施前,实施常规护理方式,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212例产妇为实施后,实施危机式护理管理。统计实施前后产妇的产程时间、顺产率、剖宫产率、安全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产程时间上,实施后产妇的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顺产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高,剖宫产率及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危机式护理管理理念应用于妇产科安全管理中,可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对于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