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波  黄辉  邝继文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41-2042
目的对131I和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将232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131I和ATD两种方法治疗,治疗后随访3年,详细记录治疗效果及其副反应。结果131I治疗组120例治愈率81%,总有效率95%,复发率3%;ATD治疗组治愈率38%,总有效率78%,复发率61%。永久性甲低发生率131I与ATD分别为15%和4%。131I治疗组中突眼减轻或消失21例,无变化10例,加重4例;ATD治疗组突眼减轻或消失37例,突眼无变化5例,突眼加重2例。131I组未出现甲心病、肝功能受损,发生血象降低1例;ATD组出现甲心病12例,肝功能受损2例,血象降低7例。结论1I31治疗甲亢疗效优于ATD治疗,尽管有甲低、突眼等发生,但甲亢复发及出现其他系统损伤较ATD治疗少。  相似文献   

2.
~(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方法:52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131I和ATD治疗,并随访5年,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优于ATD;Graves甲亢治愈后复发明显低于ATD治疗,出现甲亢性心脏病、血象、肝功能受损等方面低于ATD,两者发生突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31I治疗后甲减的发生率高于ATD。结论:131I治疗Graves甲亢疗效明显优于ATD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31 I治疗对抗甲状腺药物(ATD)有不良反应的甲亢患者的疗效。方法:每克甲状腺组织应给予131I治疗剂量70~120μCi,但特殊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131 I治疗剂量。结果:本组63例患者,131 I治疗后痊愈51例(80.95%),有效10例(15.87%),无效2例(3.17%),总有效率为96.83%。治疗后1年61例有效患者甲状腺重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暂时性甲减8例(12.70%),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6例(9.52%)。结论:131 I治疗对ATD治疗有不良反应的甲亢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费用低廉,易被患者及医师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方法 将24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31I和ATD治疗,治疗后随访2年.结果 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优于ATD;发生突眼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I治疗后甲减的发生率高于ATD;Graves甲亢治愈后复发明显低于ATD治疗,出现甲亢性心脏病、血像、肝功能受损等方面低于ATD.结论 131I治疗Graves甲亢疗效明显优于ATD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或青少年甲亢131I治疗的适应证、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等问题。方法:对58例8~20岁的儿童或青少年甲亢131I治疗后随访5年以上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131I治疗儿童或青少年甲亢的适应证、临床疗效、副作用等问题。结果:58例儿童或青少年甲亢患者采用131I治疗的原因分析,30例因服用内科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治疗效果不佳,8例不能坚持ATD治疗,12例因ATD治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皮肤过敏、肝功能受损等副作用,8例因甲状腺肿大明显(Ⅲ度肿大)而直接采用131I治疗。58例患者131I治疗后完全治愈45例(治愈率77.6%),好转12例(20.7%),无效1例(1.7%),总有效率为98.3%(57/58),发生永久性甲减10例(17.2%)。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近期副作用,随访5年以上无发生甲状腺癌、白血病及其他癌症的病例。对其中12例已生育患者调查,后代均健康,无致畸现象发生。结论:131I治疗儿童或青少年甲亢疗效肯定、相对安全,无明显近期和远期副作用,对ATD治疗效果不佳、不能坚持ATD治疗、ATD治疗后出现明显副作用或甲状腺肿大特别明显的青少年甲亢患者,131I治疗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131)碘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青少年甲亢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甲亢的治疗方法。方法取7~17岁青少年甲亢患者167例,分为131碘治疗组(131I组)79例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ATD组)88例两组,分别进行疗效、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发生率及复发率、突眼发生率的比较。结果131I组治愈56例(70.88%),好转16例(20.25%),无效7例(8.86%);ATD组治愈25例(28.41%),好转43例(48.86%),无效20例(22.73%)。两组疗效比较,131I组明显高于ATD组(P<0.01)。发生突眼及突眼缓解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1。31I组甲低发生率高于ATD组(P<0.05),治愈后甲亢复发率低于ATD组(P<0.05)。结论131I治疗青少年甲亢效果优于ATD,是一种疗效肯定、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对甲状腺摄131I率的影响及其对131I治疗甲亢疗效的影响.方法经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确诊的甲亢患者,分为未服ATD组、服ATD停药>1月组和服ATD停药<1月组.所有患者满足甲状腺摄131I试验要求后作4h、6 h和24h摄131I率测定,131I治疗采用个性化方案.治疗后3月、6月复查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组患者间甲状腺摄131I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峰前移发生率在停药<1月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总的131I一次治愈率达75.3%,但治疗效果在停药<1月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ATD对甲状腺摄131I率在停药时间较短时有影响,且主要影响131I的有效半衰期,进一步影响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老年患者行I131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甲亢性心脏病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ATD治疗,观察组行I131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失常与心脏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不及观察组(P0.05)。结论:甲亢性心脏病老年患者行I131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ATD治疗,且方面快捷,疗程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甲亢131I治疗后未愈者再次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甲亢经131I治疗未愈但甲状腺大小恢复正常的病例分为131I重复治疗组和改予ATD治疗组,均规范治疗,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复发率及永久性甲减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ATD治疗组的复发率高于131I重复治疗组,但永久性甲减的发生率显著低于131I重复治疗组。结论:对于经131I治疗后甲状腺大小已恢复正常而甲亢未愈的患者采取ATD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31I治疗和抗甲状腺药物(ATD)两种方法治疗甲亢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将168例甲亢并白细胞减少患者分为两组,131I组(108例)给予个体化剂量131I治疗;ATD组(60例),予口服丙硫氧嘧啶片100 mg/次,每日3次,并且随着甲亢病情好转逐步酌情减量,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升白细胞及对症治疗措施,严密监测白细胞数量、甲功等。结果 3、6个月时131I组甲亢痊愈率及白细胞减少的治愈率均高于ATD组(P<0.05),3、6个月时ATD组白细胞减少加重率分别为15.00%、20.00%,显著高于131I组(P<0.01)。131I治疗后白细胞的疗效与白细胞减少的严重程度无关联。结论 131I治疗甲亢并白细胞减少无论是在甲亢疗效上还是白细胞疗效上均优于ATD治疗,不会加重白细胞减少,是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陈成邦  张衍仕  劳德娟 《吉林医学》2012,(32):7060-7061
目的:探讨甲状腺Ⅲ度肿大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抗甲亢药物(ATD)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0例甲状腺Ⅲ度肿大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ATD临床资料。结果:190例中好转186例,并发甲亢性心脏病15例,复发170例。结论:甲状腺Ⅲ度肿大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检,进行必要辅助检查,确诊后ATD治疗只能是暂时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选择治疗方法时最好是ATD治疗以外的I131和手术治疗。甲状腺Ⅲ度肿大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ATD治疗效果不佳,治愈率较低、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短期疗效。方法 132例甲亢患者,根据甲状腺重量、甲状腺最高摄131I率并结合患者的病程、甲状腺摄131I试验有效半衰期、血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因素确定131I治疗剂量,采用空腹一次性口服碘化钠(131I),131I治疗后每1~3个月随访复查T3、T4、TSH等变化。结果 132例甲亢患者经131I治疗后半年66.7%治愈,19.7%好转,3.8%无效,2.3%复发,14.4%发生甲减。结论放射性131I是治疗甲亢疗效肯定的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剂量,尽可能避免甲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以及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发生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7年行 131I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62例甲亢患者.治疗方法:对已确诊的甲亢患者,进行 131I治疗前相关准备,确定无 131I治疗禁忌证后,根据甲状腺重量和24 h摄碘率计算 131I的给药剂量,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调整 131I的给药剂量和疗程.治疗后1、3、6个月随访.结果 该组患者总治愈率为72.2%,总有效率100.0%;一次治愈率56.8%,一次有效率97.5%;治疗后1个月大部分患者血FT 3和FT 4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不同性别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大、病程长、甲状腺重量大、质地偏硬、24 h摄碘率高、甲亢合并突眼时疗效较差,131I治疗前所使用的治疗方法也对疗效有影响;甲减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无关,24 h摄碘率较低、甲状腺体积较小者容易发生甲减.结论 131I治疗甲亢疗效好,可作为绝大多数甲亢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其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 131I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对抗甲状腺药物(ATD)有禁忌的甲亢性心衰患者131I治疗的体会.方法 对11例甲亢性心衰并有口服ATD禁忌的患者,在严密观察下予以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小量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衰后,一次性足量131I治疗,并口服强的松10 mg,每日3次,3周后强的松逐渐减量直至停药.结果 全部患者心衰症状逐渐缓解,随访1年,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病情无反复,无死亡.结论 对甲亢性心衰并有口服ATD禁忌患者,在严密观察下强心、利尿剂控制心衰后,接受131I治疗并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72-573
目的:评价131I在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6例老年性甲亢患者行131I口服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来甲状腺专科门诊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愈率为86.8%,有效率为95.6%,无效率为4.4%。并且87例伴有甲亢并发症的患者中69例并发症消失,缓解率为79.3%。结论:131I治疗老年性甲亢效果明显,能显著减少老年人由甲亢引起的并发症。用药依从性高,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131 碘、抗甲状腺药物及手术治疗Graves甲亢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对13 1碘 (13 1I)、抗甲状腺药物 (ATD)和外科手术治疗Graves甲亢 (甲亢 )进行比较 ,评价三种方法的优劣。方法 :将甲亢分为13 1I、ATD和手术治疗三组 ,治疗后进行随访 ,统计三种方法的治愈率、复发率、甲低发生率、突眼发生和改善情况等 ,并对13 1I和ATD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比较。结果 :13 1I疗效明显优于ATD(P<0 .0 0 1) ,13 1I和ATD的有效率分别为 96 .5 %和 81.6 % ,治愈率分别为 83.0 %和 4 8.4 % ;发生突眼方面两者无差别 (P >0 ,0 5 ) ,但突眼改善方面ATD优于13 1I(P <0 .0 5 ) ;甲低发生率13 1I高于ATD(P =0 .0 0 1) ,13 1I、ATD和手术治疗的永久性甲低发生率分别为 2 1.3%、2 .8%和 15 .1% ;甲亢治愈后复发方面13 1I明显低于ATD治疗 (P <0 .0 0 5 ) ,13 1I、ATD和手术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 5 .8%、33.1%和 5 4 .0 % ,在甲心病、血象、肝功能受损等其它方面13 1I低于ATD(P <0 .0 0 1)。结论 :13 1I治疗甲亢优于ATD ,尽管有甲低发生、突眼改善差等不足 ,其在疗效、复发、出现其它系统损伤等方面优于ATD ,手术治疗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某些近期或远期并发症 ,因此应首选13 1I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31I对女性甲亢病人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8年12月育龄女性甲亢病人920例,随机分成^131I治疗组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对两组病例治疗6个月后生育成功率、甲亢合并不孕症的生育情况、妊娠结局、出生婴儿畸形率、入学前(6岁)儿童发育状况进行综合统计对比分析,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女性甲亢病人生育能力的影响。结果:^131I组的生育成功率,包括甲亢合并不孕症治疗后生育成功率均高于ATD治疗组(P〈0.05);^131I组正常分娩率为93.8%,高于ATD组的86.1%(P〈0.01),出生儿童^131I组畸形率0.4%,远低于ATD组1.2%(P〈0.01);入学前儿童发育状况相近于ATD组。结论:甲亢病人选择^131I治疗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并不比ATD治疗大,部分方面还优于ATD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31碘(^132I)手术、抗甲状腺药物(ATD)三种方法治疗甲亢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的发病情况。方法:^131I治疗采用一次口服法,剂量按每克甲状腺组织2.22-3.7MBq(60-100μ Ci)计算,并酌情加减;手术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法;ATD治疗用他巴唑5-10mg或丙基硫氧嘧啶50-100mg,三次/天,病情缓解后渐减量至他巴唑5-10mg或丙基硫氧嘧啶50-100mg,每天一次,维持量治疗,疗程不少于1年半。结果:发现甲低者,^131I为126例(126/2170)占5.8%;手术26例(26/607)占4.28%;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TD为17例(17/3050)占0.56%,最低。若以替代治疗需1年以上作为永久性甲低,则三种方法的发生率分别为1.34%(29/2170)、1.15%(7/607)和0.13%(4/3050)。同期门诊各种患者21018例中诊断为特发性甲低27例,其中大部分(21例,占77.78%)为永久性甲低。结论:^131I治疗甲亢,简便、安全、无痛苦、不损容、治愈率高而复发率低,且永久性甲低发生率并不比手术高,故^131I治疗甲亢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42例~(131)I治疗后早期出现甲低20例的原因,认为早发甲低与~(131)I剂量偏大有关;病程短、~(131)I治疗前未用过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的病例,早期甲低相对易发生;年龄轻~(131)I治疗后甲低发生率并不高,认为可放宽~(131)I治疗甲亢的年龄范围。  相似文献   

20.
曲启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18-25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低)的发生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关系,确定适宜131I治疗的甲亢类型。方法:190例甲亢患者,据甲状腺自身抗体不同分为A组64例,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阴性,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阳性;B组74例,TRAb、TGA、TMA均为阳性;C组52例,TRAb阳性,TGA、TMA阴性。各组采用相同的方法给予131I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计算各组1a、3a的甲低发生率,并进行各组间的比较。结果:131I治疗后1a甲低发生率分别为A组19.9%,B组7.9%,C组2.0%,A组显著高于C组(P<0.01);3a甲低发生率分别为A组36.0%,B组17.2%,C组4.4%,A组显著高于B组、C组(P<0.01);B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甲亢131I治疗后甲低的发生与甲状腺自身抗体类型有关。TRAb阳性,TMA、TGA阴性的甲亢患者,采用131I治疗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