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探索适应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方法全县随机抽取,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53.80%的监护人不知道孩子在出生时要接种疫苗;70.42%和76.25%的监护人知道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时,需要出示接种证;80.42%的监护人不知道或不清楚孩子去外地,可免费接种疫苗;97.08%的监护人知道接种疫苗对孩子有好处;20.42%的监护人从未有过在未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根据免疫程序主动要求为孩子接种疫苗;结论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理解不够,自主接种意识薄弱,需提高公众特别是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服务的主动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留守儿童监护人和非外出务工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的差别.方法 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强常规免疫服务项目基线调查方案设计的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以339名2004年出生的留守儿童作为实验组,498名非外出务工儿童作为对照组,统一用上述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预防接种KAP比较,计算两组的比值比(OddsRatio,OR).结果 两组在是否知道要接种疫苗、接种时要提供儿童身体健康情况、接种后的观察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进行危险性比较分析显示,免疫规划4种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全程免疫覆盖率比较,OR值为1.68,95%可信区间为0.82~3.45;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首针(HepB.)及时接种率OR值为1.53;两组儿奄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比较,指标OR值均>1.结论 留守是适龄儿童接受免疫规划服务的一个危险因素,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开展HepB,24h内接种、预防接种KAP等方面的专题干预.  相似文献   

3.
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加强常规免疫合作项目在广西4个项目县2004年出生儿童的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制定免疫规划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2004年出生的852名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预防接种信息情况调查。结果79.69%的家长知道孩子在出生时要接种疫苗;69.48%的儿童监护人能主动带孩子去接种疫苗;父母亲知道要接种疫苗的比例远大于外祖父/母和其它监护人,是否知道要接种疫苗与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显著相关;56.81%的监护人常带儿童到乡镇卫生院接种;47.89%的儿童监护人知道孩子出生时要办理预防接种证;49.30%的儿童监护人知道在预防接种时要提供儿童的身体健康情况。结论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理解不够,自主接种意识薄弱,需提高公众对免疫规划服务的主动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浙江省沿海地区对流动儿童监护人实施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其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的改变效果。方法干预前,对目标流动儿童监护人开展了有关免疫规划KAP的问卷调查,收集本底数据;然后实施针对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干预3年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干预,流动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认知相关指标上升率达到35.35%~427.13%;态度相关指标上升率达到7.29%~34.49%;行为相关指标上升率达到8.91%~33.35%;对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满意度从77.20%上升到97.58%。结论针对流动儿童监护人的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留守儿童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和知识需求并制定针对性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期间到我院体检的230例留守儿童监护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115例。针对两组留守儿童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和知识需求进行调查统计,并实施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加强措施干预。比较两组实际接种率、及时延迟率和接种疫苗知识知晓率。结果:研究组实际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及接种疫苗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本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留守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态度、行为不积极,提高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晓率有助于增加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移动应用程序(APP)对常住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选取200名常住儿童监护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移动APP和传统方式对其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预防知识知晓度、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预防接种知识得分比干预前分别平均提高20.15±6.28分和14.83±5.38分(t=-9.11,P=0.000)。两组监护人的儿童14剂次NIP疫苗接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5剂次NIP疫苗的接种及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移动APP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常住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和儿童NIP疫苗的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监护人对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了解预防接种信息传播的有效渠道和沟通方式,为制定儿童免疫信息沟通和促进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循化县240名0~6周岁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获知孩子接种信息(χ2=6.64,P=0.040)和KAP得分(χ2=5.56,P=0.020)是儿童漏种/迟种的影响因素。获取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乡村医生,占93.75%。其次是宗教人士,占72.50%。监护人对从乡村医生、宗教界人士和村干部获得的儿童预防接种知识信任度较高。结论 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知识欠缺。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监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乡村医生、宗教界人士、村干部和亲戚朋友适合作为儿童免疫信息的传播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促进项目干预措施实施后,其监护人知识、态度、行为(KAP)的改变效果。方法在项目开始时,进行基线调查,建立基础数据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干预活动,同时开展不定期督导和进行中期评估、终期评估,评价项目活动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环境、预防接种流程和接种者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分别提高了31.9%、35.1%和28.2%;各类疫苗全程接种率总体增幅为4.8%~35.3%;各类疫苗知晓率增幅为10.3%~33.0%;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有所转变。结论项目开展及其干预措施对于促进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项目对儿童监护人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社区类实验研究的方法,采用单组时间序列设计,选择项目前、后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开展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项目地区,项目开展前、后儿童监护人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等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监护人KAP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儿童监护人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指标均有所提高,其中知识掌握和行为改变幅度与项目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户籍、居住地、监护人职业、项目分组对其KAP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项目对儿童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找准最佳干预对象,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并且加强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青海省少数民族聚居农牧区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和行为态度,为制定免疫规划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703名儿童监护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聚居的农牧区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不够,自主接种意识薄弱.不同民族儿童监护人在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和主动开展疫苗接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和电视广播是儿童监护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且也希望今后继续通过这两种途径获得.结论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重点通过医务人员和广播电视途径开展免疫规划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免疫规划服务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