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高龄老年人(≥80岁)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5例高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血常规、心电图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瑞舒伐他汀降低Tc、TG、LDL-C,升高HDL-C的作用显著(治疗后分别为4.02±0.46、1.08±0.76、1.96±0.67、1.48±0.31 mmol/L),与治疗前(分别为5.80±0.56、2.39±0.38、3.26±0.85、1.20±0.21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均能够耐受.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小,适合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高龄老年人(≥80岁)血脂异常危险分层高危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8例高龄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98例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明显下降,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均能够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高龄老年人血脂异常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适合高龄老年人血症异常危险分层高危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治疗冠心病中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方法 本文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78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以阿托伐他汀治疗(39例),实验组则与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瑞舒伐他汀(39例),相比临床疗效与生化指标.结果 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对照组较低,差异显赫,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无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率,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积累经验。方法选择天津市东丽区万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诊的1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模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和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断剂、抗血小板和降血压药。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TC、TG、LDL-C、HDL-C)、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的91.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以更有效降血脂、调脂,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9%>82.2%),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对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中瑞舒伐他汀的疗效更佳,在降脂和保护心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cerebral infraction,CI)]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首次发病的CI患者14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74例和抗血小板治疗组71例。联合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5 mg和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晚1次;抗血小板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晚1次。于治疗开始、用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测定两组的血脂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随访1年内再发主要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再发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结果联合治疗组再发主要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8例,占10.81%;抗血小板治疗组21例,占2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脂及CR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CI患者再发主要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并降低血脂及CRP。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脂血症(T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内皮舒张功能(FMD)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LDL-C、TG、TC、hs-CRP水平及LVEF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及FMD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40%)显著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在常规治疗过程中采用瑞舒伐他汀药物干预对血脂、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每日1次。观察组4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片5 mg,每日1次。服用2周后,2组患者中血压未降至140/90mmHg(1mmHg=0.133kPa)者,在原有基础上,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联合应用另外一种降压药物。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血脂、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压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常规治疗中加入瑞舒伐他汀,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相关治疗资料.结果:所有冠心病患者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显效者18例,有效者10例,失败者2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和有效者之和)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83.3%)(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柴文玲 《智慧健康》2021,(11):150-152
目的 探究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随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两组的TC、LDL-C、HDL-C、CI、LVEDD、...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并分析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例,72例冠心病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以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n=36),以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36),测评相关指标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差异对比.结果:治疗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12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5 mg/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d),连续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IMT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收身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TG、TC、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与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入院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神经缺损、生活能力评分、总体治疗效果、血脂、空腹血糖、血流速度、血流变指标与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TC、TG、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与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BI指数、ACA、MCA与PC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6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分别为(3.50±0.63)mmol/L、(2.15±0.38)mmol/L,对照组分别为(4.16±0.82)mmol/L、(2.67±0.49)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691、7.481,均P0.05);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分别为(26.6±12.5)U/L、(23.3±11.3)U/L,对照组分别为(33.2±13.8)U/L、(30.7±11.8)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186、4.083,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调脂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59例。瑞舒伐他汀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0 mg/次,l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0 mg/次,l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给药21 d。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TC、TG、LDL-C、HDL-C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TC、TG、LDL-C、HDL-C分别为(4.06±0.35)、(1.59±0.93)、(2.37±0.24)、(1.53±0.24)、(4.53±0.28)、(1.84±0.26)、(2.69±0.26)、(1.36±0.27)mmol/L,与治疗前的(6.61±0.83)、(2.73±0.65)、(4.12±0.33)、(1.36±0.66)、(6.63±0.82)、(2.74±0.57)、(4.13±0.34)、(1.37±0.68)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瑞舒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的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实践过程中,与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的调脂效果更好,临床整体治疗效果更佳,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理想选择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25例)与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2.48±0.45)次/周,发作持续时间(3.31±1.20)min/次,均低于对照组的(3.71±0.74)次/周、(5.27±1.25)min/次,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3.15±0.58)mmol/L,甘油三酯(0.57±0.6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1±0.1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2±...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83-18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CHD)合并高脂血症(HPL)的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CHD伴HPL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CHD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CHD伴HPL的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可提高降脂效果及控制炎性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强化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7月间于XX医院就诊的80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试验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剂量为10 mg/次,qd;试验组采用强化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剂量为20 mg/次,qd;疗程为期半年,疗程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血脂情况(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外周动脉粥样斑块(斑块大小厚度;中膜厚度)。试验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别为(4.17±1.32)mmol/L、(1.54±0.56)mmol/L、(1.92±0.65)mmol/L,均低于常规治疗组的(5.54±1.21)、(1.94±0.62)、(3.73±1.03)mmol/L(P<0.05),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为(2.08±0.46)mmol/L,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65±0.37)mmol/L(P<0.05)治疗后,试验组斑块大小;斑块厚度,中膜厚度分别为(0.056±0.012)cm~2;(1.21±0.32)mm、(1.71±0.21)mm,均小于常规治疗组的(0.073±0.011)cm~2;(1.45±0.52)mm、(1.87±0.27)mm(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强化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水平和斑块情况的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升高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1年总政治部魏公村干休所门诊接诊并跟踪回访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70~76岁,平均(73±2.3)岁,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G)正常,但HDL-C水平低,采取随机分组,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组),设置辛伐他汀对照治疗(对照组)研究,同时在控制饮食及适量运动前提下,进行12周治疗观察。结果与治疗组治疗后TC、LDL-C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HDL-C有效率,对照组11.43%,治疗组1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TC、LDL-C水平降低短期内较辛伐他汀更为高效;两组升高HDL-C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有效升高HDL-C的药物局限,所以选择结合自身有效的运动以及保持合理体重才是提高HDL-C水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反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2例。A组给予1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B组给予2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C组给予10 mg/d的瑞舒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三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三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记录患者的高、低回声斑块及混合回声斑块数,观察并比较三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三组患者神经功能。记录患者转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TC、TG及LDL-C均显著性降低(P<0.05),而HDL-C无显著性改变(P>0.05);B组TC水平显著性低于A组,C组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hs-CRP、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和C组IMT分别为(1.67±0.45)、(1.52±0.71) mm,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回声斑块显著性降低,C组混合回声斑块显著性降低。治疗后,三组NIHSS和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及C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性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改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且20 mg/d阿托伐他汀和10 mg/d瑞舒伐他汀的效果优于10 mg/d的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