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内胆汁淤积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或肝内胆管弥漫性梗阻所致.其形态学表现为肝内胆管的胆汁淤积或淤滞.药物是引起肝内胆汁淤积尤其是急性胆汁淤积的常见原因,称为药物性胆汁淤积.药物性胆汁淤积与急性肝细胞性黄疸不同,胆汁淤积一般以ALP(高于正常3倍以上)、γ-GT和5'核苷酸酶升高为主,反映肝实质损害的转氨酶仅轻度或中度升高(低于正常值的8倍),极少发生爆发性肝衰竭.药物性胆汁淤积常表现为胆管损伤样临床症状.其类似肝外胆管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硬化性胆管炎,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肝内胆汁淤积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或肝内胆管弥漫性梗阻所致。其形态学表现为肝内胆管的胆汁淤积或淤滞。药物是引起肝内胆汁淤积尤其是急性胆汁淤积的常见原因,称为药物性胆汁淤积。药物性胆汁淤积与急性肝细胞性黄疸不同,胆汁淤积一般以ALP(高于正常3倍以上)、γ-GT和5’核苷酸酶升高为主,反映肝实质损害的转氨酶仅轻度或中度升高(低于正常值的8倍),极少发生爆发性肝衰竭。药物性胆汁淤积常表现为胆管损伤样临床症状。其类似肝外胆管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硬化性胆管炎,…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在对黄疸进行病因诊断时,常须首先区别是属于“内科”性黄疸或“外科”性黄疸。前者指肝内胆汁淤积,常系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引起,其次是药物(药物性肝内淤胆综合征)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所致;后者指肝外阻塞引起,多为结石和癌肿造成,此外是肝外胆管的炎症水肿、瘢痕形成、蛔虫。若胆石病患者表现有胆绞  相似文献   

4.
刘月美 《医学文选》2002,21(5):715-718
妊娠期特发性肝病是妊娠期一组原因不明的肝脏疾病或妊娠期一种原发性或自发性的肝脏疾病 [1]。它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和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 ICP) ,比较少见的有妊高征并发溶血 -肝酶增高 -血小板减少 ( HELLP)综合征 ,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和妊娠期药物性肝损害 ,罕见的如妊娠急性脂肪肝 ( AFLP)等[2 ] 。近年来 ,对妊娠特有肝病的内涵及发病机制有了飞跃性的认识 ,临床表现也有一些新特点 ,现对此综述如下。1 胆汁瘀积性肝病  瘙痒和黄疸是胆汁瘀积性肝病的主要表现特征 ,包括妊娠剧吐症、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药物性肝损害以及…  相似文献   

5.
谌洁  章述军 《重庆医学》2024,(7):1074-1079
胆汁淤积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候群,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肝外胆汁淤积(EHC)及肝内胆汁淤积(IHC)。EHC主要由炎性水肿、结石、肿瘤及蛔虫等因素所致的胆道梗阻引起,而IHC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IHC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在内的原发性IHC,以及由酒精性肝病、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引起的继发性IHC。本文主要总结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旨在为该病的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月美 《微创医学》2002,21(5):715-718
妊娠期特发性肝病是妊娠期一组原因不明的肝脏疾病或妊娠期一种原发性或自发性的肝脏疾病[1].它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和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比较少见的有妊高征并发溶血-肝酶增高-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和妊娠期药物性肝损害,罕见的如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等[2].近年来,对妊娠特有肝病的内涵及发病机制有了飞跃性的认识,临床表现也有一些新特点,现对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遗传代谢相关肝内胆汁淤积症是由于代谢通路中遗传性酶的缺陷引起的胆汁酸代谢和转运障碍的疾病,因发病率低、表现多样,目前仍为临床工作中的诊治难点。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方案需根据胆汁酸分泌功能决定;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为良性表型,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发作频率、预防复发; Alagille综合征为一多系统疾病,需多学科联合治疗,肝病方面旨在改善胆汁淤积相关并发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因异常蛋白在肝脏沉积致病,对于促进其降解、抑制聚合体形成的新药尚在研发;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Citrin缺乏症目前仍仅能对症治疗,对于疾病进展严重者可考虑肝移植。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肝脏的各种细胞均可受药物损害.据美国统计,药物从市场撤出的最常见原因是其肝毒性作用,50%的急性肝衰由不当用药引起;我国药物性肝炎约占急性肝炎住院者的10%.药物的肝毒性表现可从无症状、轻微、非特异性的生化改变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肝衰、胆汁淤积,甚至肝硬化、肝脏肿瘤,尚有一些药物可致脂肪肝(类似酒精性肝病)和肉芽肿(类似于肉状瘤病)、继发的磷脂沉积症或布-加氏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CLD)的病因、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确诊为CLD患者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CLD的药物主要有中草药(38.2%)、保健品或膳食添加剂(14.7%)、非甾体类抗炎药(11.8%)、抗生素(8.8%)、抗结核药(8.8%)。CLD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23例(67.6%)和食欲减退23例(67.6%),其次为尿黄22例(64.7%),其他常见症状包括:恶心14例(41.2%),厌油7例(20.6%),呕吐6例(17.6%),皮肤瘙痒3例(8.8%),大便颜色变浅2例(5.9%)和肝区疼痛1例(2.9%)。体征:皮肤巩膜黄染24例(70.6%),皮疹和肝脾肿大各1例(2.9%)。慢性药物性胆汁淤积症患者除GGT、ALP外,ALT、AST、TBil、DBil水平显著升高。经药物治疗后ALT、TBil、GGT及ALP可恢复正常,其复常时间分别为(46.7±24.5)d、(41.9±21.4)d、(35.8±20.2)d和(40.3±22.6)d。结论中草药是导致慢性药物胆汁淤积症的重要原因。慢性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兼具肝脏炎性反应及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经治疗后近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熊文娟  尹娜 《河南医学研究》2022,(21):3940-3943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自发性早产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信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记录研究所需资料,统计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自发性早产发生情况,分析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自发性早产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18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发生自发性早产40例,发生率为22.22%;发生组发病孕周、糖尿病、高血压、总胆汁酸(TBA)水平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孕次、分娩方式、慢性乙肝、肝内胆汁淤积症家族史、月经周期紊乱史、瘢痕子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孕周早、糖尿病、高血压、TBA高是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发生自发性早产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自发性早产发生率较高,可能受患者发病孕周早、糖尿病、高血压、TBA高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050932产妇肝内肝汁淤积综合征对新生儿外周血红细胞指标的影响/杨慧明…∥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3).—286~287了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否对新生儿外周血象红细胞指标产生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正常孕妇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及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按分度诊断标准诊断为轻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90例)和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38例),给予熊脱氧胆酸(UDCA)及中药治疗.结果 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治疗后瘙痒评分及血清生化指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  相似文献   

13.
谈明  李兆申  张文俊 《现代医学》2000,18(4):260-261
肝内胆汁淤积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红素、胆酸等代谢异常 ,胆汁排泄障碍 ,返流入血 ,并在肝内积蓄 ,临床上以黄疸、瘙痒、厌食、腹胀 ,以及血清胆红素、胆固醇酯、碱性磷酸酶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1] ,以妇女妊娠期最为常见 ,而其它原因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症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对这一疾病有更深的认识 ,我们对长海医院 1992年 1月到 1996年 1月收治的 56例非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资料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均符合 1990年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胆汁淤积性肝炎诊断标准[1] ,男 2 5例 ,女 31例 ;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8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探讨减低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或死亡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82例病例。结果8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有2例(2.44%)胎死宫内,其余均经剖宫产终止妊娠,新生儿有20例(24.39%)出现轻度窒息,无一例死亡。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易突发胎儿宫内缺氧,早发现、早诊断,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妊 娠 期 肝 内 胆 汁 淤 积 症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或称妊娠瘙痒症,是一种以肝功能异常、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增高等为主要症状的妊娠并发症,常见于妊娠中晚期[1],目前病因尚不明,主要危及胎儿,可导致孕期羊水污染、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等严重后果,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是指在严重创伤、休克和感染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出现 2 个或 2 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障碍,从而使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得以维持的综合征. 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不少见,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较少见. 现将我科收治的 1 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崔玲 《吉林医学》2013,34(6):1104
目的:对在妊娠期内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孕妇,对其发病原因、临床影响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16例,16例孕妇均致死胎,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晚期的肝内胆汁淤积症更容易发生死胎,94.2%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死胎发生于孕周的36周左右。胎儿死于宫内之前,并没有显著的症状提示,如胎动减少或者胎儿监护异常的指标产生,但是,一大部分孕妇都会出现有规律或者没有规律的宫缩现象。对死去的胎儿进行尸检,结果显示,所有的胎儿在子宫内都有急性缺氧发生。结论:对于有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死胎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经常在经历正常的宫缩后。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发生死胎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还没有可以监测的指标或现象来预测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所以,要对妊娠期内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进行全面监测和护理,对其病情进行综合评估,要适时终止妊娠,有效预防死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肝内胆汁淤积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或肝内胆管弥漫性梗阻所致。黄疸和皮肤瘙痒是肝内胆汁淤积的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人还可出现黄色瘤、吸收不良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的症状,晚期可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临床上依据其临床表现及病因不同可分为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复发性胆汁淤积、慢性胆汁淤积及特殊类型的胆汁淤积。目前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上也缺乏满意的方法。治疗包括利胆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及对症治疗等。1肝内胆汁淤积的病因(1)肝细胞疾病:急性、慢性淤…  相似文献   

18.
邓文秋 《吉林医学》2013,34(2):330-331
<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胆汁酸及肝脏酶上升,除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外,还可导致胎儿的不良妊娠结局,因此需及时的治疗。药物是治疗ICP的主要方式,大致可分为西药治疗方案、中药治疗方案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妊娠结局一般较差,如宫内窘迫、生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aptic cholestasis, IC)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与胆汁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出现障碍,导致胆汁的生成或排泄障碍,胆汁淤积于肝内而引起胆汁流动阻滞,血液中以胆汁成分增高为特征的症候群,而患者胆道无明显阻塞。 IC是许多肝病所共有的基础性病变。生化检查与胆汁淤积相关的肝酶升高,消退缓慢,临床治疗棘手。熊去氧胆酸是目前治疗IC的有效药物[1,2],但疗效有时也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发现中药在治疗IC方面有一定的疗效[3-5],我们对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在门诊就诊的急性IC患者,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大黄利胆胶囊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现称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瘙痒、黄疸为主要症状,并有胆酸、肝酶升高等生化指标异常。该病孕妇预后良好,但易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使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增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