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正>顺铂属于非特异性铂类抗肿瘤药,其抗肿瘤活性强、效果显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但其具有严重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1])。氟尿嘧啶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主要作用于细胞分裂的S期,其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严重者可出现腹泻、静脉炎,较为罕见的有心脏毒性和神经系统毒性~([2,3])。神经系统毒性主要表现为小  相似文献   

3.
1例61a男性患者,因肺小细胞癌入院之前行EP(顺铂、足叶乙甙)方案化疗7个疗程,并予多次放射性治疗,治疗过程中无口腔溃疡发生。入院后给予VCM方案(甲氨蝶呤40mg、环磷酰胺1.6g、长春新碱4mg)化疗,并于化疗前始给予腺苷钴胺片、碳酸氢钠片口服。2d后患者出现咽痛及舌尖疼痛,7d后口腔溃疡逐渐加重,致使化疗中断,给予碘甘油、呋喃西林溶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康复新液、苯扎氯铵溶液外用,20d后痊愈。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2岁。因乏力、低热、肤色苍白入院,临床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行MXA化疗方案。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为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在静脉化疗前0.5h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稀释盐酸格拉司琼3mg缓慢静脉注射,给药时间超过5min,患者突然出现面色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纠正休克抢救治疗,10min后征象缓解,脉搏跳动有力,呼吸困难好转,30min后征象消失,脉搏90次/min,血压90/60mmHg(12/8kPa),呼吸19次/min。后改为在化疗前用胃复安注射液1…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及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宫颈鳞癌直接手术组(对照组)和30例NACT组化疗前、后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和组织中MVD表达变化,分析新辅助化疗是否影响其变化。结果①NACT后,临床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1例,总有效率(CR PR)为80%;②NACT组在化疗前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和组织MVD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NACT后宫颈鳞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和组织MVD的表达在NACT前有明显降低(P<0.05);④MVD的表达和血清VEGF水平在临床有效组NACT后较NACT前出现显著下降(P<0.01),而临床无效组NACT前、后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T后MVD的表达及血清VEGF均明显下降,且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呈负相关。说明宫颈癌组织MVD的表达及血清VEGF可以成为NACT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山西地区宫颈鳞癌Ⅰb2~Ⅱb期癌组织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全面客观地描绘出NACT在宫颈鳞癌Ⅰb2~Ⅱb期的主要作用途径及机制。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差异表达芯片对NACT前后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查后将差异表达基因系统归类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验证。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823个,显著变化(2±3)倍的有75个,(2±3)倍以上增高表达的48个;(2±3)倍以下降低表达的27个,分属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基因、核增殖因子、生长因子及血管增殖因子,信号转导因子,金属基质蛋白酶类,转录因子等。RT-PCR法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NACT前后基因表达谱存在较大差别,NACT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其凋亡,降低癌细胞代谢速率、控制金属基质蛋白酶的水解防止癌细胞扩散,抑制癌细胞血管增殖,减少血流等多方面作用于癌组织,从而达到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CD4 4v6作为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治疗敏感性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4例宫颈鳞癌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羟基喜树碱、博来霉素方案进行术前 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 ,对化疗前的宫颈鳞癌组织进行如下检测 :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中CD4 4v6及DNA指数 ,研究二者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CD4 4v6及DNA指数检测值分别为 0 .4 81± 0 .15 0、1.345± 0 .2 4 6 ;化疗后肿瘤病灶缩小程度平均为 0 .6 33± 0 .2 14 ,临床观察化疗有效率为 83.3% ;化疗后肿瘤病灶缩小程度与CD4 4v6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r=- 0 .85 3,P <0 .0 1) ,与DNA指数检测值无显著相关性 (r=- 0 .332 ,P >0 0 5 )。结论 CD4 4v6可以作为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治疗敏感性预测指标 ,为临床进行有选择性的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5岁。左面部及左上肢麻木4h。查体:神清语利,伸舌居中,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常规TSE序列矢状位T2WI(5000/125)、TIWI(900/15)扫描:层厚7.5ram,间距1.5mm,连续扫描15层。FOV203mm×240mm,采集次数3次。MRI表现:右侧外囊区见斑点状长T1、长他高信号,FLAIR像呈低信号,双侧脑室周围脑桥多发斑片状长T1低信号,长他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桥脑及中脑可见对称性斑点状长1、2信号,边界清。  相似文献   

9.
新辅助化疗宫颈鳞癌的分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对宫颈鳞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对 2 4例宫颈鳞癌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羟基喜树碱、博来霉素方案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 ,对化疗前后的宫颈鳞癌组织分别进行如下检测 :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中PCNA、Ki- 6 7的表达 ;运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 (AI)。结果 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PCNA、Ki- 6 7的表达及AI检测值分别为 0 .386± 0 .0 78、0 .5 5 0± 0 .12 7、0 .0 5 2± 0 .0 2 7,1个疗程结束后 3d重新取材检测的结果分别为 0 .12 5± 0 .0 4 0、0 .2 37± 0 .0 76、0 .2 4 8± 0 .0 78,化疗前后三者的检测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统计值分别为t =2 2 .85 9、t =15 .813、t =16 .0 6 ;化疗后PCNA、Ki- 6 7的表达量下降分别为 0 .2 6 2± 0 .0 5 6、0 .313± 0 .0 97,化疗后AI表达高于化疗前 0 .196± 0 .0 6 0 ,三者表达变化程度之间无相关性P>0 .0 5。结论 对宫颈鳞癌进行顺铂联合羟基喜树碱、博来霉素的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加凋亡 ,PCNA、Ki- 6 7表达的下调及AI上调可能是新辅助化疗抗癌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胎鼠脑组织形态学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脂多糖复制孕鼠感染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和HE染色等方法观察胎鼠脑组织。结果:(1)脂多糖可引起胎盘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2)试验组胎鼠脑组织出现核仁不清的欠分化神经元,并有局灶性出血.髓鞘碱性蛋白染色较对照组弱。结论:脂多糖是制备胎鼠脑损伤的一种有效形式。(2)感染可引起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减少,可能是白质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化疗即可治愈一部分化疗敏感性肿瘤病人。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对化疗质控的统一管理制度,致使未经正规培训的医生也在进行着化疗,严重影响了肿瘤治疗的总体疗效。规范我国的肿瘤化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Ⅰb-Ⅱb期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鳞癌治疗的疗效。方法实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6例Ⅰb—Ⅱb期宫颈鳞癌给予羟基喜树碱、顺铂、博莱霉素化疗1~2个疗程,随后进行根治性手术,对照组为32例宫颈鳞癌患者直接给予根治性手术。通过观察研究组患者病灶大小改变、术后病理反应,及两组的术后病理特征、无瘤生存期的长短来评价新辅助化疗在Ⅰb—Ⅱb期宫颈鳞癌治疗中的作用,同时观察化疗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以评价化疗的安全性。结果化疗组临床有效为36例(78.3%),其中完全缓解8例,病理证实的完全缓解为6例;化疗组与未化疗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4/46)8.7%、(6/32)18.7%,差异无显著性P=0.302;化疗组无化疗相关死亡患者。结论HDB方案有效、低毒、易控.采用该方案在宫颈癌根治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对Ⅰb—Ⅱb宫颈鳞癌治疗具有较高疗效,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和转移范围,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使原本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可能重新获得手术机会,从而保留患者的卵巢或阴道功能。同时可有效杀灭亚临床病灶的肿瘤细胞,减少转移和局部复发。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通过化疗均能获得手术的机会,对于化疗效果不够理想,结束时不能达到手术要求的患者,宜尽快放疗。故寻找预测NACT疗效的理想指标,早期准确评估NACT的有效性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食管鳞癌化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的发病率在世界上排第8位,死亡率居第6位,每年全世界新发患者约40万(Homs MYV,v.d.GaastA,Siersema PD,et al.2008)。食管癌在我国以鳞癌为主,在西方发达国家以腺癌为主。中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在肿瘤中居第4位,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局部肿瘤未控制及复发。作为全身性治疗手段,化疗是食管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道经CT和(或)MRI证实的脑白质疏松258例,临床上以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可能病因依次为高血压73.64%、病毒性脑炎11.63%、一氧化碳中毒6.98%、糖尿病5.81%、慢性酒精中毒1.94%。其中与高血压、糖尿病均有关者15.50%,,并有脑血管病者65.12%。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6岁,身高175 cm,体重65 kg,因"确诊肺癌5月,拟行第5周期化疗"入院,2011年10月20日在我院呼吸科行第5周期紫杉醇250 mg和卡铂600 mg化疗,10月19日及20日化疗前给予泼尼松片10 mg,po qd,氯雷他定片10mg,po qd预处理。10月20日患者输液半小时后出现持续性呃逆(最多15次/min)。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  相似文献   

17.
滥用麦角胺咖啡因致幻觉、肢端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0岁,偏头痛病史10余年,因近来频发人院,既往无神经、精神病史及类似家族史,有青霉素过敏趑史.体检:T 37℃,P 90次/min,BP 175/100 rnmHg.患者神志清,头颅、五官无异常,颈软,心肺(-),肝脾未触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其余无阳性体征.患者人院前因偏头痛长期自行服用麦角胺咖啡因,2片,bid,服药后,出现幻觉幻视,居家及住院后均疑室内有众多着红绿服装人影到处走动或潜伏于床下,时间多在下半夜.精神科会诊排除精神疾病.由于患者服麦角胺咖啡因前未服用其它药物,且每次服药后出现幻觉幻视,入院后仍夜寐不安伴恶心呕吐,左手小指、无名指皲裂肿胀、搔痒,颈部皮肤红斑,并有心绞痛发作倾向.故推测为麦角胺咖啡因引起的中枢性不良反应及血管收缩所致的未梢缺血.停用麦角胺咖啡因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偏头痛好转,血压稳定在110/90mmHg,幻觉亦消失.  相似文献   

18.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年发病率2~4/100万,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病死率5%~15%[1]。其病因未明,多与外伤、感染、雌激素水平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有关。抗肿瘤化疗药物目前已被认为是引起凝  相似文献   

19.
吴龙英 《海峡药学》2010,22(2):186-187
顺铂注射液(DDP)是金属铂类络合物,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是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一线用药。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肾毒性,骨髓抑制,耳毒性,神经毒性,还有过敏反应。临床上对过敏性休克的报道甚少。本院1例患者因行GP方案化疗时静脉滴注顺铂,注入90min发生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20.
任速飞 《海峡药学》2007,19(11):126-126
1病例介绍患者56岁,因胃癌术后4月,乏力尿黄20d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胃部不适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并予根除性远端胃切除术,并行ECF方案化疗加放疗治疗,20余天前行第四次化疗。化疗后患者出现乏力尿黄,门诊以“胃癌”,“药物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收入院。有乙肝史,但一直未处理及检查。无输血史。入院时查体:慢性病容,皮肤巩膜黄染,心律齐,肝肋下未触及。辅助检查;谷草转氨酶240U/L,谷丙转氨酶280U/L,总胆红素88~mol.L-1,直接胆红素53.2μmol.L-1,间接胆红素34.8μmol.L-1,白蛋白31.3G/L。血常规:WBCl.4X10E9/L,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