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包括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 h和产后2~24 h三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积极预防产后出血也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导致产后出血的具体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严格观察早期产后出血的必要性,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30日~2010年12月30日2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子宫收缩乏力患者经按摩子宫,宫颈肌注催产素,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4例行阴道壁血肿缝合术.5例行宫颈裂伤缝合术,3例因胎盘因素行徒手剥离胎盘术、清宫术,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例部分性前置胎盘患者因急性出血立即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2例系住院待产,1例因为失血过多,备血后输血,挽救了胎儿和产妇的生命.结论 严格执行产后2小时在产房观察失血量制度,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格观察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必要性,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2月30日~2010年11月30日20例产后出血临床资料.结果:7例子宫收缩乏力经按摩子宫,宫颈肌注益母草和催产素,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3例行阴道壁血肿缝合术.4例行宫颈裂伤缝合术,3例因胎盘因素行徒手剥离胎盘术、清宫术,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例部分性前置胎盘因急性出血立即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2例系住院待产,1例因为失血过多,备血后输血,挽救了胎儿和产妇的生命.结论:严格执行产后2小时在分娩室观察失血量制度,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之首。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及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对20例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20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均获痊愈.结论 避免胎盘胎膜残留及剖宫产时合理选择切口位置可有效减少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月10年间52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结果528例产后出血患者中死亡2例,转上级医院行髂内动脉栓塞治愈8例、输注血小板等成分治愈4例;其余514例均经我院治疗痊愈。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及早有效、合理救治能降低甚或消除产后出血引起的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采取的预防措施. 方法收集我院近年住院产妇5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随着胎儿体重的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结论 学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孕妇及婴儿的生命安定.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该院产科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 a间发生产后出血114例,发生率为1.36%,发生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羊水栓塞。结论:加强产前、产时、产后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正确处理产程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收集我院1994年一年间202例产后出血病例,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提出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ml可诊断为产后出血。并主张第三产程达10分钟为处理线,20分钟为病理线,即胎儿娩出后10~15分钟无胎盘剥离征象就应给予处理。认为只有对产后出血正确诊断,及时处理,才能降低产后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的病因,以期合理治疗,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4年l月~2006年12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15例,其发生率为3.33%(115/3452)。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43.48%),其次胎盘因素占37.39%,软产道损伤占13.04%,凝血功能障碍占6.09%。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关系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加以预防,降低剖宫产率,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方法将284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三组,A 组胎头娩出后肛塞米索前列醇400μg,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B 组胎头娩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同一时刻肛塞米索前列醇400μg;C 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0U,观察术中及术毕阴道积血量,术后2小时、24小时累积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副反应。结果 A、B 两组在术中及术毕阴道积血量,术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较 C 组明显减少;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 A、B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反应:B 组较 A、c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 A、C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用药安全、有效、快速、持久且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要点。方法:对1991年6月至2005年12月治疗的72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因以胎盘残留占第一位(32例,44.4%),子宫内膜蜕膜炎占第二位(15例,20.8%),子宫复旧不良占第三位(12例,16.7%),其余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7例,9.7%)和产道血肿(6例,8.3%)。导致本症的相关因素有: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感染和手术操作问题等。70例经保守治疗痊愈,仅2例切除子宫。结论:本症重在预防,应重视第三产程的处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及会阴伤口缝合技术、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等。保守治疗效果良好,仅极少数严重病例需手术治疗甚至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对防治终止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的150例(15~28)周终止妊娠分娩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5例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催产素针20U官颈注射);而治疗组的75例则应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合用卡孕栓、催产素以及子宫按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时、产后24h的出血量并计算不同方法对孕妇终止妊娠产后出血的总有效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产妇产时、产后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经检验两者具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治疗组产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3%,而对照组则为82.67%,可见治疗组产妇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检验两者也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合用卡孕栓、中药以及子宫按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对防治孕妇终止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但可以减少产时、产后出血量,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并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60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收集初产妇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贫血和流产次数多是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而母婴早接触吸吮和第三产程按摩是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故应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该院收治的16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4组,并对4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各组患者的出血量及宫缩好转时间。结果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在产后2h出血量和宫缩好转时间方面,和A、B、C组相比,D组出血量最少,并发症也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缩宫素加温热盐水灌注盆腔加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治疗效果优于缩宫素加手法按摩以及缩宫素加温热盐水纱布热敷子宫等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