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鸣机制     
耳呜(tinnitus)是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但是,耳呜产生的部位和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学者们对耳鸣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从耳鸣产生的部位、神经递质与耳鸣发生的关系和边缘系统在耳鸣发生中的作用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人类前庭皮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应技术及设备,对于人类前庭皮质功能代表区的了解微乎其微。90年代发展起来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因其无创性、无电离辐射性、可将功能成像与解剖细节结合起来等优点已开始应用于人类前庭皮质的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复习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进行脑功能研究取得迅速发展。在这一领域,对化学觉(嗅觉、味觉)的研究较听觉、视觉和触觉相对滞后。嗅觉是我们研究的最少但却与气味特性有关的重要生理学,近年开始应用fMRI技术对嗅觉进行研究。本文就fMRI在嗅觉脑功能成像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主观性耳鸣发病机制复杂,其发生不仅局限在听觉通路的异常,非经典通路的中枢可塑性变化也参与其中。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利用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MRI)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主观性耳鸣中枢机制进行探索。本文总结sMRI和DTI两种技术运用于主观性耳鸣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耳鸣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耳鸣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症状。一直以来,耳鸣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法各式各样。耳鸣习服疗法(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TRT)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一种疗法之一,其理论基础为耳鸣神经生理模型。根据神经生理模型,TRT主要包括两部分:指导性咨询和声治疗。本文主要就耳鸣习服疗法的理论基础、组成成分、与心理疗法的关系、评价方法、随诊时间展开讨论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耳鸣是一种临床症状,多数耳鸣的病因无法确认,目前也没有一种治愈耳鸣的方法。耳鸣对患者的影响涉及心理、情绪等诸多方面,因此耳鸣咨询(tinnitus counseling)作为耳鸣治疗的重要方面在国外已广泛开展。国内由于就诊患者数量大,这一工作在门诊很难开展。本来提供的资料编译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语言病理及听力学中心,旨在提供给耳鸣患者咨询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患者建立对耳鸣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7.
耳鸣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成年人中有将近1/3的人曾经发生过耳鸣,与耳鸣伴随的神经精神症状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损害人们的健康。耳鸣发生的病理生理原因复杂,目前对耳鸣的发生机制研究认为是听觉神经系统对听觉信号的减少所发生的补偿,表现为神经元的自发活动性增强及兴奋性增高,过度兴奋性补偿的结果导致耳呜产生。基于目前的认识水平,现在对耳鸣的治疗还只是停留在帮助患者适应耳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尚不能够消除耳鸣。  相似文献   

8.
耳鸣相关脑区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与耳鸣相关的脑区并观察听力损失、耳鸣侧别、优势半球等因素的影响。方法 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PET)研究17例耳鸣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活动,并与15例无耳鸣者作对照。示踪剂为^18F标记的去氧葡萄糖。按有无听力损失将所有受试都分为4组,第1组耳鸣伴听力损失,13例;第2组耳鸣但听力正常,4例;第3组无耳鸣有听力损失,2例;第4组无耳鸣且听力正常,13例。用专门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l parameters mapping(SPM)进行发析,按照Talairach坐标确定与耳鸣相关脑区的解剖部位(brodmann area,BA)结果 耳鸣相关脑区位于左侧颞横回(BA41)、左侧颞上回(BA42、22)、左侧颞中回前部(BA38)和左侧海马  相似文献   

9.
耳鸣患者听觉皮质BOLD-fMRI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 ldependent,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观察耳呜患者纯音刺激时大脑皮质区激活情况,探讨耳呜的客观检查方法。方法对7例长期耳呜患者行BOLD—fMRI检查,观察其大脑皮质区激活信号,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15例健康志愿者纯音刺激时颞叶区均出现激活,颞上回激活率最高。刺激单耳时对侧听觉皮质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明显大于同侧(P〈0.01),表现为对侧半球传导优势。耳鸣组纯音刺激时大脑皮质激活解剖部位、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无明显规律。结论长期耳呜患者可能存在听觉皮质的异常神经活动。  相似文献   

10.
1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imaging,NBI) NBI是生物内镜中最新的一项技术。传统白光内镜是单纯观察病变黏膜的特点,而窄带光内镜不同,它可观察到病变深处。虽然目前对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仍是组织病理学,但生物内镜技术正尝试减少不必要的活检,而且可加强对上呼吸消化道黏膜发生病变的监测及白光内镜观察不到的早期病变的探查。  相似文献   

11.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是一种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聋、耳鸣和耳内胀满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耳病。其组织病理改变为内淋巴积水,有关梅尼埃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众说纷纭,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随着临床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近年发现免疫因素在梅尼埃病的发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据报道有6%的单侧梅尼埃病与免疫反应有关,双侧梅尼埃病与免疫机制有关的可能性达16%。  相似文献   

12.
重视鼻部炎症的诊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炎(rhinitis)和鼻窦炎(sinusitis)是发生在不同部位的黏膜炎症性疾病,分别主要累及鼻腔和鼻窦。晚近关于鼻部炎症诊疗的综合指南类英文文献中,通常建议以rhinosinusitis取代sinusitis,从而强调鼻窦炎常合并鼻腔黏膜炎症,二者临床诊疗上联系紧密,国内学者常将前者译为“鼻鼻窦炎”。  相似文献   

13.
耳鸣是一种症状而非一种疾病,其产生有大量潜在病因。在临床和学术背景中,耳鸣子范畴的分类一直没达成共识。对于耳鸣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估,目前国际上并无统一的方法。耳鸣的干预措施较为广泛,包括药理/食品补充剂、医疗干预、声技术、心理/行为干预、手术等,这些干预措施有着明显不同。考虑耳鸣是一种非危及生命的症状,其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体系及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实验尚缺乏,因此实施侵入性治疗时应特别谨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耳鸣的相关脑区及中枢机制.方法 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20例耳鸣患者的静息状态下fMRI特征,并以20例无耳鸣的正常人静息态作对照.用专门的统计分析软件(SPM2软件及北京师范大学的局部一致性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能明显改善听障及耳鸣患者生活质量及交流能力的装置的产生与发展。文章回顾了听力损失及相关的听觉功能障碍的生物工程学解决方案,并对各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耳鸣是耳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困扰着人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成为有待解决的顽症。目前耳呜的发生机制仍不清楚,病因多而复杂,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虽然方法众多但缺乏特效药物或疗法。本文仅就主观性耳鸣的临床治疗及进展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7.
耳鸣客观诊断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耳鸣一直是临床难题之一,也是耳科学最前沿研究课题,耳鸣的发生机理仍不清楚,耳鸣的客观诊断尤其困难。以往,耳鸣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主诉和主观测听结果(耳鸣匹配等),常规听力学检查方法未能为耳鸣提供客观证据。近来,现代脑功能成像技术为耳鸣客观检测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耳鸣客观诊断研究现状,并展望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与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甲状腺癌组(n=72)和良性结节组(n=48)。比较两组患者VTIQ和MSCT征象,分析VTIQ、MSCT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 性,比较VTIQ和MSCT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VTIQ征象显示,甲状腺癌组横向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MSCT征象显示,甲状腺癌组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中断征、与包膜分界不清、细颗粒钙化和磨玻璃样强化比例高于良性结节组(P 均<0.05)。VTIQ和MSCT诊断甲状腺癌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690和0.759(P<0.001)。VTIQ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6.1%和83.3%,MSCT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8.9%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IQ和MSCT在诊断甲状腺癌中均具有良好应用价值,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其中MSCT诊断一致性高于VTIQ,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尽量选择MSCT检查。  相似文献   

19.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最常见的前庭外周性眩晕,少数患者症状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此类称之为难治性BPPV.近年来,随着对BPPV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研究报道的增多和深入,日益受到学者和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就难治性BPPV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评价方法和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EB病毒潜伏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对EB病毒LMP与鼻咽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