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Ⅰ、Ⅱ期乳腺癌组织中p27^Ki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以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激素水平等指标来评价,但结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加合理的指导和评价乳腺癌预后,提高患者生存期,探讨p27Kip1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预后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06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细胞中p27Kip1的表达.结果:106例乳腺癌组织中p27Kip1核内低表达率为57.55%.p27Kip1核内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生存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出现了p27Kip1细胞质内表达,表达率为26.50%,细胞质内表达较核内表达预后差.p27Kip1在早期乳腺癌细胞的表达与年龄、月经状况、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激素受体情况等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细胞中出现了p27Kip1的表达下降和错位分布,核内高表达者预后较好,p27Kip1可能是早期乳腺癌预后指标之一.p27Kip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 (D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和区域淋巴结中的浸润状况 ,探讨其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 4 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和 6 8枚盆腔淋巴结石蜡标本 ,用SP法检测DC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分布 ,并对浸润细胞数目进行计数。结果 DC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浸润数目多于中分化和低分化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术后生存期超过 5年的患者癌组织中DC的浸润多于术后生存期低于 5年者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无转移者的淋巴结中DC浸润数目多于有转移者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D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微环境和区域淋巴结中的浸润 ,反映了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可以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IP-1表达及其与树突状细胞浸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 I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经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7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M IP-1的表达。结果:(1)肺癌细胞胞质及胞膜表达M IP-1,同时检测到肺癌组织中有CCR1和CCR7阳性树突状细胞的浸润。(2)肺癌组织中CCR1,CCR7及M IP-1表达和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M IP-1的肿瘤细胞及CCR1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Ⅲ~Ⅳ期患者表达M IP-1的肿瘤细胞及CCR1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3)肺癌组织中M IP-1阳性细胞表达率和CCR1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和CCR7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 IP-1表达和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CR1,CCR7的表达关系密切,推测M IP-1可能影响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和趋化功能并参与肺癌的免疫逃逸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4.
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PCNA检测。结果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癌组织PCNA表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NA在乳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做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53癌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癌基因检测。结果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癌组织p53表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53在乳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中PCNA表达,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梭型分析预后.结果:组织学分级高、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PCNA蛋白表达的平均秩次高,P<0.05;PCNA、淋巴结转移进入预后分析模型.结论:PCNA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组、淋巴结转移有关.增殖活性强的乳腺癌,分化程度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CNA、游巴结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CNA的预后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郦茂  斯城  陈百松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1):1839-1842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及意义。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2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取乳腺癌标本,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 调节性T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不同年龄的乳腺癌患者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M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的患者调节性T细胞分别为6.72±1.86、9.61±2.45、12.05±2.81;髓源性抑制细胞分别为2.81±1.32、4.92±1.92和6.01±2.65。随着TNM分期的增加,髓源性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逐步增加(P<0.001)。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均显著增高(P<0.001)。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乳腺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分别为8.94±1.98、9.83±2.05、10.99±2.42;髓源性抑制细胞分别为4.03±1.65、4.87±1.91、6.22±1.89;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髓源性抑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显著正相关(r=0.271,P<0.001)。 结论 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凋亡相关基因bcl-2、ba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b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40例青年乳腺癌组织、40例老年乳腺癌组织中bel-2、bad基因的表达,并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结果:bcl-2表达随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增加呈递减趋势(P<0.01),青年乳腺癌患者bcl-2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老年乳腺癌患者(P<0.05),bcl-2表达阳性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FR、PR表达呈正相关(P<0.05) .bad表达随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增加也呈递减趋势(P<0.05),青年乳腺癌患者bad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老年乳腺痈患者(P<0.05),bad表达阳生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 .结论:bcl-2、bad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因子.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cl-2基因达水平,特别是联合检测bcl-2、bad以及ER、PR的表达水平,有助于个体化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RUNX3和cerbB-2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中RUNX3、cerbB-2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40.0%)显著低于癌旁乳腺组织的表达(98.2%)(P<0.01),且与年龄、组织分化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均P<0.05),而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等无关(均P>0.05)。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50.9%)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的表达(29.1%)(P<0.01),且与肿块大小、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RUNX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cerbB-2呈负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中RUNX3蛋白表达降低,其表达与年龄、组织分化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且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联合检测RUNX3、cerbB-2有助于提高乳腺癌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24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标本CD24蛋白的表达,CD24蛋白表达量以阳性率表示.结果:在56例胃癌组织中,45例(80.36%)CD24蛋白表达阳性,明显的高于癌旁组织17例(30.36%),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且随着肿瘤细胞浸润程度(x2=21.121 9,P<0.000 1)、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x2=26.033 3,P<0.000 1)及TNM分期(x2=18.4029,P=0.000 4)的升高,CD24蛋白表达阳性率随之增高,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r=0.190 1,P<0.160 4).结论:CD24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浸润程度(r=0.501 4,p<0.000 1)、淋巴结转移的数目(r=0.665 1,P<0.000 1)及TNM分期(r=0.405 6,P=0.001 9)呈正相关.CD24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有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患者生存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认为《中图法》第五版将"肾疾病"类目设置局限在泌尿外科之下是不完整的,应当根据医疗实际进行调整,将"肾疾病类目"放在R692类目下保留外科疾病类目,增设R577肾内科疾病类目,以方便肾内科医务人员找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川芎嗪(TMP)对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TMP(0.10、0.20、0.40、0.80、1.00mg·mL-1)处理A549/DDP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TMP对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增殖抑制的影响,绘制细胞增殖抑制率曲线图;应用细胞流式技术检测A549/DDP的凋亡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A549/DDP细胞形态学特征的改变;提取A549/DDP细胞蛋白,并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p38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川芎嗪对A549/DDP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TMP(0.20、0.40、0.80mg·mL-1)处理耐药细胞A549/DDP 72h后,细胞早期凋亡(AV+/PI-)比例分别为13.02%、26.58%、29.84%;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TMP应用后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出现凋亡特征性的凋亡小体;细胞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MP(0.20、0.40mg·mL-1)处理后A549/DDP细胞磷酸化(p)-p38[(72.03±5.27)、(86.63±5.09)比(47.24±3.64),P0.05]和p-JNK的表达量[(143.79±3.88)、(163.02±6.35)比(130.18±5.37),P0.05]增加而p-ERK表现出减少趋势[(62.33±5.61)、(24.00±4.89)比(108.52±6.24),P0.05]。结论 TMP可能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诱导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结合药物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动静脉内瘘血管经过物理和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血栓形成和血流停滞的患者192例,血栓形成时间一般不超过72 h,排除活动性出血、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溶栓及手术治疗禁忌患者。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采用尿激酶和肝素等渗氯化钠混合液溶栓,狭窄部位行球囊扩张术,使内瘘血流再通并恢复功能。结果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192例患者施行了274例次内瘘血管急性血栓形成的腔内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8.2%,临床成功率为93.8%,并发症发生率1.46%。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7.4%、76.7%、63.9%,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3.7%、91.6%、83.0%;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0.7%、51.5%、43.1%,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2.7%、77.1%、70.8%。结论腔内介入技术结合药物溶栓是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护患者宝贵的血管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以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3D打印技术制备用于个性化治疗的不同剂量片剂的可行性,并对所制备的FDM 3D打印片剂进行相关的体外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丝材,通过FDM 3D打印技术制备中空的、三种大小的片剂外壳;以茶碱为模型药物,将20、50和100 mg三种剂量的茶碱分别填充于片剂的空腔内。以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制剂的外观形态,以称重法考察片剂的质量差异,以片剂硬度测定仪测定片剂的硬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UV-Vis)测定片剂中的药物含量,并用溶出仪对片剂的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表征。结果制备出的FDM 3D打印片剂形态良好,无打印缺陷,片剂的直径与厚度均与设计相符,扫描电镜观察可以看出层与层之间紧密连接,能清晰观察到制剂的细微结构;三种大小的片剂平均质量分别为(150.5±2.3) mg、(293.6±2.6) mg和(456.2±5.6) mg,其质量差异均低于5%;片剂的硬度均超过了200 N;测得三种片剂中茶碱含量分别为加入量(20、50和100 mg)的98.2%、97.2%和97.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6%、1.15%和0.63%;三种剂量片剂释药80%的时间均在30 min以内。结论采用FDM 3D打印技术成功制备了20、50和100 mg三种不同剂量的茶碱片剂, 且打印的茶碱片剂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评估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已进入青春期的特发性身材矮小症(ISS)男性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4—2017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门诊就诊,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平均水平2个标准差以下并已经进入青春期的ISS男性患儿75例,按所选择的治疗方案分为来曲唑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组和无干预组。其中,来曲唑组28例,应用来曲唑治疗,剂量为1.5~2.0 mg·m -2·d -1(最大剂量不超过2.5 mg/d),1次/d顿服,同时给予螺内酯1~2 mg·kg -1·d -1,分次口服;GnRHa组30例,采用GnRHa治疗,首剂3.75 mg,以后按60~100 μg/kg每28 d注射1次;无干预组17例,无任何干预措施。比较各组身高增长速度(HV)、骨龄差值/时序年龄差值比值(ΔBA/ΔCA)及成年身高,同时观察来曲唑治疗的不良反应。 结果来曲唑组在治疗过程中HV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而GnRHa组治疗的前半年HV稍低于来曲唑组,半年后HV回落明显,显著低于来曲唑组( P < 0.05)。在骨龄控制方面,来曲唑组第一年和次年的ΔBA/ΔCA逐渐下降,分别为0.67±0.09和0.50±0.15;而GnRHa组则分别为0.59±0.16和0.44±0.13,均低于来曲唑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8和2.20,均 P < 0.05)。来曲唑及GnRHa治疗后患儿成年身高分别为(170±4)cm和(170±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高于无干预组患儿成年身高(162±4)cm(均 P < 0.01)。来曲唑治疗6个月后,患儿睾丸容积及血睾酮增加。39.2%(11/28)的患儿出现高雄激素临床表现,82.1%(23/28)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血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终止治疗后高雄激素表现消失,血睾酮及血HDL恢复正常。血三酰甘油、血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在治疗过程中无显著变化(均 P>0.05),未见肝功能异常、关节或肌肉疼痛、脊柱侧弯发生或加重者。 结论对于青春期ISS男性患儿,长疗程来曲唑可有效延缓骨龄增长,同时不会使HV减速,从而达到有效改善成年身高的远期效果,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17.
 üü   êê   ý     &#x; ý    ý   &#x; &#x;            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41(9):1415
目的研究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客观睡眠特征并探讨影响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7例。根据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其分为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组,LVEF < 40%,35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HFmrEF组,40%≤LVEF < 50%,21例)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组,LVEF≥50%,51例)。收集3组患者入院期间的基线人口学资料,并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其客观睡眠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客观睡眠特征的风险因素。结果HFpEF组患者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占比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水平显著低于HFrEF组患者,且较少表现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P < 0.05)。而HFmrEF组患者与其他两组的基线资料及睡眠结构参数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性别、利尿剂使用、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及总胆固醇水平与心衰患者的AHI水平及呼吸事件相关(P < 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及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组心衰患者均存在客观睡眠结构的紊乱,以睡眠呼吸暂停为主,但与HFrEF组患者相比,HFpEF组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包含CSA的比例较低。高龄、饮酒及低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