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匙孔 (Keyhole)技术在颈动脉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dynamiccontrastechancedMRA ,DCE -MRA)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将疑有颈部动脉疾病的 16例患者分为 2组 ,实验组 8例患者使用Keyhole技术 ;对照组 8例未使用Keyhole技术 ,直接行DCE -MRA扫描。结果 对照组 8例患者中 2例扫描在 6~ 8s时 ,只有动脉显示 ,而静脉未显影 ,3例扫描时间 8~ 9s时 ,已有静脉轻微显影。 3例扫描时间 >10s时 ,静脉已完全显影。实验组的 8例患者由于扫描时间缩短了一半 ,8例均获得了清晰、立体的颈动脉血管及分支全貌且无静脉显示的图像。结论 Keyhole技术的使用大大地缩短了扫描时间 ,可使颈动脉图像快速显影 ,不受静脉同时显示的干扰 ,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腔静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用于诊断腔静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52例疑有腔静脉畸形、血栓形成、狭窄、闭塞或受压的患者接受了3D DCE MRA成像检查。分析3D DCE MRA的图像质量及其对各种腔静脉病变和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并把33例3D DCE MRA同常规腔静脉造影术(15例)和手术(18例)进行比较。结果 52例3D DCE MRA图像均无伪影,血管显示清楚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肢体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有望在肢体血管成像方面取代长期以来采用的有创的X线血管造影技术,本介绍了几种磁共振肢体血管成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有望在肢体血管成像方面取代长期以来采用的有创的X线血管造影技术。本文介绍了几种磁共振肢体血管成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5.
3.0T高时间分辨率对比增强MRA颅内血管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3.0T高时间分辨率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R 3DCE-MRA)在颅内血管成像的技术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搜集21例患者,采用3.0T磁共振,首先行常规序列T1WI、T2WI和TOF MRA扫描,然后在确定病变处用TR 3DCE-MRA即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序列(3DFLASH)。所有病例在检查后1~3d行高分辨率增强MRA(HR CE-MRA),测量动脉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由2位影像专家对TR CE-MRA和HR CE-MR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别对图像伪影、静脉污染、脑动脉显示效果进行评分。评分结果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21例患者中动脉瘤3例,动静脉畸形7例,烟雾病2例,动脉狭窄9例。图像SNR和CNR测量均值分别为237±89和213±94,Wilcoxon test检验结果Z=-3.160,P=0.002<0.05,静脉污染组Z=-4.298,P=0.001<0.01,血管显示组Z=-4.491,P=0.001<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TRCE-MRA比HR CE-MRA具有严重伪影少,没有静脉污染,良好的血管对比,能够同时评价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将是颅内血管疾病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的基本原理和有关的技术要求,并简要介绍血池型对比剂研制和开发的现状,着重阐述了3D DCE MRA在临床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肝脏增强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双期扫描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与常规血管造影对照,评价肝脏增强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ntrast-enhancedMRA,3DCEMRA)双期扫描显示肝动脉和门脉系统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共有22例患者做了肝脏3DCE MRA双期扫描,分别获得肝动脉和门脉MRA图像,分析3DCEMRA上肝动脉的解剖和变异、肝动脉有无肿瘤经及、门脉主干和肝内门脉左右分支的开放性以及侧支循环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3D CE MRA的显示结果与常规血管造影术(包括腹腔动脉造影和直接或间接门脉造影术)相对照。评价两者的符合情况以获得3D CE MRA的诊断准确性。结果:3DCEMRA与腹腔动脉造影两种方法对肝动脉系统,包括腹腔干、肝总、肝固有、肝右和肝左动脉显示符合率为97%,3DCE MRA准确示22例中4例肝动脉解剖变异并可检出肝动脉受肿瘤经及。22例患者66支门脉主干和左右分支中,有65支两种检查方法显示门脉的开放性的结果相同,符合率为98%。22例中有15例存在侧支循环,3DCEMRA准确显示其中的14例,与门脉造影符合率为93%。结论:肝脏3D CE MRA双期扫描能较准确地显示肝动脉和门脉系统的主干和二级分支,对肝脏血供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基于血流敏感散相(FSD)和平衡稳态自由进动(SSFP)的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技术在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1.5T成像系统进行手动脉NCE-MRA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对手动脉(划分为腕部、掌部和指部3个血管节段)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对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和血管边缘锐利度进行测量。将NCE-MRA和CE-MRA的图像质量和测量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22例患者24只手均成功完成NCE-MRA和动态CE-MRA检查。72个血管节段中,NCE-MRA有69个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具有诊断意义,明显高于CE-MRA(96%比83%,P<0.05)。此外,NCE-MRA在手动脉各个部位的图像质量以及SNR、CNR和血管锐利度均优于CE-MRA(P<0.05)。结论 NCE-MRA能清楚地显示手动脉的各个分支,图像质量优于动态CE-MRA,对手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门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R)的几种主要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和它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CE-MRA)利用对比剂造成血管组织间的对比进行血管成像,因其具有简便易行、图像清晰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在椎动脉3DCE-MRA  相似文献   

11.
肾动脉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肾动脉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作一初步评估。方法 选择 18例疑有肾动脉疾病患者进行DCEMRA检查。 2 0mlGd -DTPA造影剂经肘静脉快速注射后 ,采用FSPGR序列在一次屏气时间内对肾动脉进行 1~ 2个序列冠状位信号采集 ,将所获得的原始图像输入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最终获得肾动脉MIP和MPVR重建图像。结果  12例肾动脉DCEMRA与动脉造影对照 ,DSA显示 12条肾动脉正常 ,DCEMRA显示 11条正常 ,1条轻度狭窄 ;DSA显示 5条轻度狭窄 ,DCEMRA显示其中 4条轻度狭窄 ,1条重度狭窄 ;DSA显示 5条重度狭窄和 3条闭塞与DCEMRA显示结果一致。结论 肾动脉DCEMRA检查与动脉造影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肾动脉狭窄性病变 ,尤其对重度狭窄和闭塞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增强MR血管成像(NCE-MRV)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5例怀疑BCS患者均行NCE-MRV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者的一致性,并计算NCE-MRV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35例患者中,32例DSA诊断为BCS,33例NCE-MRV诊断为BCS,DSA显示下腔静脉膜性狭窄8例(NCE-MRV10例),膜性阻塞7例(NCE-MRV 6例),节段性狭窄3例(NCE-MRV 4例),节段性阻塞10例(NCE-MRV 10例),下腔静脉血栓5例(NCE-MRV 5例)。NCEMRV诊断BCS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67.8%,准确度为97.1%,阴性预测值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96.9%。NCE-MRV与DSA相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89)。NCE-MRV显示肝内侧支血管30例,肝外侧支血管27例,副肝静脉25例。结论 NCE-MRV对于BCS下腔静脉病变的诊断与DSA对比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BCS可疑患者诊断下腔静脉阻塞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静息态下局部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方法:利用3.0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5例RA患者(RA组)和35例正常对照者(NC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数据,应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大脑自发活动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患者ALFF值增高区位于双侧前扣带膝下部、双内侧眶额皮层以及双侧岛叶,ALFF值降低区主要位于双侧距状回、右舌回、右楔叶、左枕中回(P<0.05,AlphaSim校正).结论:RA患者静息态下神经活动存在异常,增高区可能反映与疾病相关的运动决策功能改变,功能降低区可能反映视觉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对20例受检者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经后处理获得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应用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评价增强前后的冠状动脉图像,并对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对获得成功的18例冠状动脉图像进行评价,增强前冠状动脉图像的信噪比为26.37±7.02,对比噪声比为14.76±6.97;增强后冠状动脉图像的信噪比为38.87±11.62,对比噪声比为33.72±10.80,经统计学比较,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增强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4.62;P<0.05)。(2)对比剂增强后左、右及左回旋支冠状动脉近中段的显示率为100%,远侧段的显示率分别为94.4%、88.8%、77.8%。结论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的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其使用的对比剂较为安全。肝脏具有肝动脉、门静脉双重血供,解剖变异较大,3D-CEMRA在肝脏应用较多。就三维增强磁共振肝血管成像的基本原理、方法、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透视触发对化剂增强的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技术对颈部血管的应用,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探讨其敏感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2012年经MRA检查患者中临床表现有脑供血异常,疑颅内、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狭窄、均进行透视触发CE-MRA和DSA检查的病例资料共28例进行分析。结果 CE-MRA检出狭窄部位30处,其中狭窄程度50%以上14处,完全闭塞6处,50%以下10处。 DSA检出狭窄部位28处,其中狭窄程度50%以上8处,完全闭塞4处,50%以下16处。2处MRA疑轻度狭窄,DSA未见异常;2处MRA示完全闭塞(颈内动脉),而DSA示狭窄率90%以上。结论透视触发CE-MRA简便易行,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可以作为可疑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其使用的对比剂较为安全.肝脏具有肝动脉、门静脉双重血供,解剖变异较大,3D-CEMRA在肝脏应用较多.就三维增强磁共振肝血管成像的基本原理、方法、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 con: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MRA)利用对比剂造成血管组织间的对比进行血管成像.因其具有简便易行、图像清晰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在椎动脉3DCE-MRA中,为了捕捉到椎动脉显影最佳时相并减少静脉重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部固定器在疑诊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43例疑诊为RA的关节痛(腕关节和/或手指小关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2例使用机器原配胶垫置于双手掌之间用捆绑带进行固定作为对照组,21例使用自制手部固定器固定双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双手掌指关节至腕关节的MRI扫描,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伪影及扫描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运动伪影发生率(23.81%)显著低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1,P=0.01<0.05);观察组运动伪影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Z=2.70,P=0.01<0.05);观察组扫描时间(32.71±2.4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36.36±4.10) min,T=3.53,P=0.01<0.05.结论:自制手部固定器在疑诊类风湿性关节痛患者的手部磁共振检查中,可有效减少运动伪影,缩短扫描时间,保证图像质量及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林锐  吴仁华 《放射学实践》2004,19(11):853-855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开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 ,由初期采用非增强的飞越时间和相位对比方法发展到增强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目前常规磁共振血管成像术作为一种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基本原理常规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通过静脉内注射顺磁性对比剂 ,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