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郑州市儿童医院该期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产ESBLs菌211株,检出率11.0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42株,检出率11.61%,大肠埃希菌69株,检出率10.00%,产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及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在0.00%~26.10%,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则高度耐药。结论两年来产ESBLs菌的检出率与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临床应高度重视产ESBLs细菌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是目前治疗ESBLs菌株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了解1998~2001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用E试验法测定4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MIC,并用头孢他定/头孢他定 克拉维酸(2001年新增:头孢噻肟,头孢噻肟 克拉维酸)E试验试条检测细菌产ESBLS的情况。结果: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有最高抗菌活性,细菌耐药率仅为7.5%;所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菌株都对之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定仍有较高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16.0%,20.0%,22.3%,23%和26.8%,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在42.8%~46.8%。筛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生菌29株,检出率分别为42.1%和27.3%。4年资料相比,所测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由1998~2000年的ll%~14%增加至2001年的26%,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1998~1999年的45.2%上升至2000~2001年的79.6%,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不大。结论:亚胺培南抑菌率最高,对ESBLs产生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细菌对加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并与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对比。方法抽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试验数据,进行抗生素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从2009年1月-2011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总的ESBLs发生率为25.0%、34.3%、56.8%,呈上升趋势,而2012年1-9月,ESBLs发生率为31.0%。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外,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第3代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青霉素类及其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临床分离的357株大肠埃希菌和150株肺炎克雷伯菌用NCCLS纸片扩散确认试验确证产ESBLs细菌,琼脂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1.6%和22.0%,产ESBLs菌株对氨苄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的耐药率高达48.4%-100.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也高达42.0-98.1%,不产ESBLs菌株对受试抗生素均较产ESBLs株敏感,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受试菌均较敏感。结论: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碳青霉烯炎,头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下呼吸道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我院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集2003年8月至2005年2月呼吸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大肠埃希菌41株及肺炎克雷伯杆菌95株;用双纸片初筛法及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并对药敏试验结果以χ2检验分析.结果:检测菌株136株,其中ESBLs阳性株44株,总阳性率32.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和3.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3.1%和25.8%;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5.4%和6.5%.结论:产ESBLs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不同种类抗生素有多重耐药的特点.碳青霉烯类仍然是对产ESBLs菌最有效的药物,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复合抗生素对其仍有较强的抗菌活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以阿米卡星敏感性最高;喹喏酮类药物对其耐药率较高,建议对其应用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痰标本分离的23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手工法和桓星半自动细菌分析仪、桓星细菌鉴定与生化反应板,对23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用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以及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纸片进行超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2013年1—10月因上呼吸道感染而送检的3418份合格痰标本,共检出234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78株,占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总数的33.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最低的是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1%,耐药率在50%以上、90%以下的有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呋喃妥因(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而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保持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5.2%和80.2%。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酶烯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呈高度敏感,敏感性为90%-100%;而对其他类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临床抗感染用药应根据实验室分离菌株和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有针对性的敏感抗菌药物。以避免耐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闫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2):1491-1494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9—2005年分离的854株大肠埃希菌、300株克雷伯菌用标准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其ESBLs产生率;采用K-B法进行药敏检测。结果:1999年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6.4%和21.9%,2005年的两者检出率分别增长为48.6%和47.7oA。除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为17.9%和6.2%外,2005年我院产ESBLs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达74.4%以上,且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远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医院应重视对产ESBLs菌株的检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对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应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E试验监测重症监护病房中4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我院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状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了解四年来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用E试验法测定4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E试验酶试条检阅细菌产ESBL的情况。结果 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保持最高抗菌活性,细菌耐药率仅为7.5%;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仍有较高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16.0%、20.0%、22.5%、23%和26.8%;其它抗生素耐药率在42.8%—46.8%之间。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筛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产生菌27株,检出率分别为40.9%和27.3%。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所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菌株都对之敏感。含酶抑制剂抗生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ESBLs株保持较高体外抗菌活性,但2001年分离菌耐药率有所增加。四年资料相比,所测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由1998—2000年的11%—14%增加至2001年的26%,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1998—1999年的45.2%上升至2000—2001年的79.6%,细菌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不大。结论 亚胺培南抑菌率最高,对ESBLs产生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抗菌药物(尤其是加酶抑制剂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滥用,已造成细菌对其耐药率升高,且对付产酶耐药株感染逐渐失去优势。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方法:用E试验法测定1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亚胺培南、ertapenem(MK-0826)和阿米卡星对所有受试菌保持较高抗菌活性,细菌耐药率分别为4%、15%和17%;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33%、25%和26%,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在44%-51%。与2001年我院调查水平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增加15%,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变化不大。用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分别筛选出ESBLs产生菌13株和11株,其中大肠埃希氏菌产酶率最高,分别为21.7%(5/23)和34.8%(8/23),肺炎克雷伯氏菌其次,分别为23.8%(5/21)和9.5%(2/21)。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对所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菌株都敏感。而临床常用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并未体现酶抑制剂优越性,耐药菌株多。结论:亚胺培南抑菌率最高,对ESBLs产生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加酶抑制剂抗生素的滥用,已造成细菌对其耐药率升高,且对付产酶耐药株感染逐渐失去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临床产ESBLs细菌耐药特性及其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了解并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流行及耐药特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产ESBLs细菌进行初步分型。方法 先后用nitrocefin及纸片扩散初筛法、纸片扩散确认法从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中检测产ESBLs菌株,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类抗生素对产ESBLs菌株的MIC值,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对ESBLs基因进行初步分型。结果 我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产ESBLs率为16.7%、大肠埃希氏菌产生ESBLs率为12.4%。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类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约为70%-100%,加用酶抑制剂后它们的耐药率降为2%-60%。它们对磺胺甲E唑/甲氧苄氨嘧啶、环丙沙星及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69.23%、56.41%和20.51%,但它们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2.82%。而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及拉氧头孢对产ESBLs菌株的敏感率分别为94.88%、92.32%和97.44%。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表现了最高的敏感率未发现耐药菌株。ESBLs对单独头孢哌酮的水解率为43.93%,而当结合了舒巴坦、克拉维维及三唑巴坦时对头孢哌酮的水解率分别下降为20.91%、18.13%及15.27%。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中产SHV型、TEM型、SHV和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百分率依次为41.66%、8.33%和50%,而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百分率依次为96.3%、0%和3.7%。结论 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并对不同类抗生素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它们对头霉素类及氧头孢烯类表现出相当高的敏感率;碳青霉烯类是对产ESBLs细菌最有效的药物。酶抑制剂对产ESBLs细菌的体外效果以头孢吸酮为共同底物的情况下为三唑巴坦略优于克拉维酸,但两药都强于舒巴坦。产ESBLs细菌均携带SHV或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大肠埃氏菌绝大部分产TEM型β-内酰胺酶,而对于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则主要以产SHV型β-内酰胺酶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并分析我院2008—2010年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CMPACT的AST-13卡与K—β纸片扩散法相结合进行药敏试验,用筛选和确证试验确认产ESBLs菌株,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的2132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的有993株,占46.56%;104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有438株,占41.98%。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产ESBLs菌株呈多重耐药。结论三年来产ESBLs菌的检出率与耐药率呈总体平稳趋势,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特别是加强对产ESBLs菌株及其耐药性监测,以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08—2009年从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采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确诊试验测定产ESBLs菌株。结果 2008年分离的764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的有312株,占40.8%;35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有133株,占37.4%。2009年分离得到的499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的有246株,占49.3%;29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有107株,占35.9%。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2009年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头孢菌素类三代、四代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2008年(P〈0.05),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低于2008年(P〈0.05)。2009年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2008年上升了15.9%(P〈0.05)。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呈多重耐药现象,必须加强耐药监测,防止产ESBLs菌株的增长、扩散与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感染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送检的1528份痰培养标本中分离所得的肺炎克雷伯菌(同一患者分离多株的按1株计),采用法国梅里埃ATB—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并同时用双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1528份痰培养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004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77株,占17.6%。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40.1%(71/177)。药物敏感试验显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感染药物呈多重耐药性,耐药率〉50%的抗感染药物有氨苄西林(93.0%)、哌拉西林(91.5%)、复方新诺明(88.7%)、头孢呋辛(85.9%)、头孢噻肟(80.3%)、庆大霉素(73.2%)、环丙沙星(64.8%)、头孢他啶(60.6%)、头孢吡肟(53.5%),耐药率〈50%的抗感染药物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9.6%)和阿米卡星(23.9%),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0%,产ESBLs菌株对抗感染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监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是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深圳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至2011年儿科收治的住院患儿中ESBLs阳性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从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进行检测。结果本组共检测出革兰阴性杆菌695株,共发现295株ESBLs阳性菌株,检出率为42.45%(295/695)。其中695株中大肠埃希菌230株,产ESBLs菌114株,占49.57%;肺炎克雷伯菌261株,产ESBLs菌181株,占69.35%。ESBLs阳性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率及敏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ES-BLs阳性菌已经成为儿科住院患儿中较为重要的耐药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除亚胺培南外,产ESBLs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其治疗应依据药敏检测结果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NICU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发生情况,以更好的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自动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全院共培养和分离出大肠埃希菌3043株与肺炎克雷伯菌2226株。NICU大肠埃希菌374株(12.29%)中产ESBLs145株(38.77%)和肺炎克雷伯菌799株(34.41%)产ESBLs 384株(48.06%)。产ESBLs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均产生耐药,第四代头孢头孢吡肟耐药率也达60%以上,对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丁胺卡那耐药低,其次为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而头孢西丁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已上升至50%。结论新生儿为一特殊群体在临床用药相对较为狭窄,在实验室开展ESBLs的检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效控制产ESBLs菌的院内播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临床标本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证实碳青霉烯类是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的最佳抗生素。方法按照NCCLS推荐的纸片确证法检测产ESBLs菌株,以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标本分离的产ESBLs菌株,大肠埃希菌335株、肺炎克雷伯菌129株,产酶率分别占45.03%(355/744)、28.86%(129/477)。产ESBLs组细菌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92%~100%;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2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1%以下。结论本组实验证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方法:采用2007年CLSI/NCCLS推荐的初筛试验方法,从352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可疑产ESBLs细菌,并用验证试验加以确证,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2.68%(105/246)和52.83%(56/106);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不产ESBLs株高。结论:重视产ESBLs细菌的检测,根椐药敏试验合理用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是目前治疗ESBLs株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及临床治疗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方平  余鑫之 《安徽医药》2005,9(8):564-567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AmpC酶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而不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有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和质粒介导AmpC酶,前者分诱导表达和非诱导表达,后者可随耐药质粒复制、接合、转化及转座子移位,在革兰阴性杆菌内或种间传播.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大多数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且活性能被酶抑制剂抑制的一类β-内酰胺酶,主要由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也可由其它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产AmpC酶和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福州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药敏监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监测福州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年3月-10月福州地区4家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426株,用K-B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用表型确认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在14种抗生素中,敏感性最高的是亚胺培南(100%)、头孢哌酮/舒巴坦(100%)、哌拉西林/三唑巴坦(99.53%)、头孢吡肟(94.37%)和头孢美唑(91.08%),敏感性最低的是阿莫西林(12.68%)、哌拉西林(48.83%)和环丙沙星(50.70%);除头孢他啶外,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率均在30%以上;产ESBLs菌检出率为33.33%(142/426);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美唑外,产ESBLs菌对其它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结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美唑的敏感性最高,产ESBLs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临床实验室有必要常规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否产ESBL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儿科住院患者痰标本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离情况及药敏特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杆菌159株,其中产ESBLs菌95株,检出率为59.75%。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4.74%、47.37%、83.16%、16.84%和3.16%,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61.05%,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在儿科住院患者痰标本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较高,碳青霉烯类仍是针对产ESBLs菌株作用最强的一类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其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比较其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