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采取密切的病情观察,系统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血压的监测与管理、引流管的管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并给予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生存5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全面系统的观察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就诊时血压水平与其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监测155例脑出血患者就诊时的血压,按血压高低分为正常血压组、轻中度高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比较3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结果血压增高患者共128例,占82.58%,3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血压大多增高,血压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脑出血患者就诊时血压水平可作为评价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曾世萍 《北方药学》2013,(10):183-184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经验,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48例患者中术后死亡4例,未愈而自动出院2例,其余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密切监测血压、观察病情,做好呼吸系统及引流管的护理,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均全愈出院。结论脑出血合并脑疝者其病情危重,临床一定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尽可能减少由于护理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通常预后不佳,如可得到良好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勇  刘凤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551-1552
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少数发生在脑干和小脑。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内小动脉硬化。此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发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危重,易发生再出血及并发病。对病情的严密观察和合理的护理,对疾病的预后及恢复至半重要。就90例脑出血患者,并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发生与预后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其血压情况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组,跟踪观察血压变化与发生脑出血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07例患者中有高血压88例(82.24%),未有高血压19例(17.76%);在高血压组中,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预后优于血压控制不当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与高血压脑出血有密切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并进行有效的控制,方能提高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及其预后,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本科诊治的6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动态检查资料。结果原发性脑出血发生继续出血的高峰期在起病后的6~24h,主要与高血压、凝血功能、出血部位及血肿形态、血糖升高等有关。原发性脑出血继续出血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结论对有原发性脑出血继续出血可能的患者,应密切监测神经体征变化,血压、血糖、凝血功能,以及头颅CT的动态检测,以便尽早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病情进行性恶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增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合并高血压,将其分为血肿增大组(35例)和血肿不变组(65例),通过比较多项指标,找出差距。结果烦躁、血肿形态异常、甘露醇应用量大、血压始终升高及血肿量较大为高血压引起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扩大的关键因素。结论及时有效调整血压等危险因素,合理调用甘露醇,对血肿异常和出血量大者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以使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患者治疗获得益处。  相似文献   

9.
张贝贝  李泽新 《贵州医药》2023,(10):1569-1570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设为高血压脑出血组,选取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设为单纯高血压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受试者40例设为健康受试组。所有脑出血患者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及常规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行常规血压控制治疗。采集三组受试者入组时、高血压组和高血压脑出血组患者治疗后空腹静脉血检测Cys-C水平。分析Cys-C指标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变化,评估其在治疗中的病情观察价值。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组患者Cys-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和健康受试组,而单纯高血压组患者Cys-C水平高于健康受试组(P<0.05);高血压脑出血组患者及单纯高血压脑出血组患者治疗后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经受试者曲线ROC分析,Cys-C指标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曲线下面积为0.709,诊断临界值为0.92 mg/L,诊断灵敏度为52.14%,诊断特异度为82.72%。结论 Cys-C对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及治疗病情观察价值,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高危人群健康体检时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采取的护理措施,总结其护理经验为临床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到我院治疗的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这些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控制血压范围、防止术后再出血、引流管维护以及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积极的处理的护理,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结果经过合理的护理干预后,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后存活61例,死亡6例,有效率高达91.04%。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控制血压范围、术后再出血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这些护理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26例,恢复良好43例,中残59例,重残33例,植物生存15例。结论:意识状态,手术时机的选择、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对高血压脑出血病外科手术的预后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方法对58例Ⅱ~Ⅳ级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进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均一次性清除脑内血肿,8例血肿破入脑室者行手术清除血肿加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结果术后血肿全部消失者48例;血肿复发1例,无1例死亡。平均住院22d,出院时对侧下肢肌力Ⅰ级以下者9例,其余均为Ⅱ级以上。结论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实验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4d的临床疗效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简单,安全,可靠,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早期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除血肿量达90%以上,5例再次出血,2例死亡,植物状态生存4例。术后6个月随访,愈后良好30例,其中16例基本可生活自理。结论超早期显微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有利的,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血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近期预后效果情况。方法将90例于2011年6月~2013年2月期间入住连州市人民医院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积极降压组和指南降压组,患者入院即开始监测血压。记录入院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Glasgow昏迷评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以及血肿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发病2、14以及30d后临床转归。对患者神经缺损情况和临床疗效进行判定比较。结果积极降压组治疗14d后NHISS评分、30d后NHISS评分、总显效率、治疗后14dBI评分及30dBI评分情况分别为:8.5±9.6、5.8±7.6、82.22%、43.56±31.45、60.00±33.45,指南降压组上述数据依次为分别为:10.1±11.7、7.1±10.4、53.33%、40.45±29.75、49.35±29.50,积极降压组各项数据均显著优于指南降压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积极控制血压具有脑保护作用,减少血肿的扩大及病理损伤,且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ymorrhage, HICH)术后再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导致再出血的原因及探讨应对策略。方法从手术操作、术后血压状态、患者术前的机体功能等多方面入手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08~2012年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术后再出血患者5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42例再出血患者中有21例6 h以内复查头颅CT显示原出血部位再次出现较大血肿,同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25例凝血功能异常,27例肝功能或肾功能障碍。结论术中止血操作不规范、术后早期血压控制不稳及患者术前即存在的凝血功能异常是造成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原因,规范术中止血技术、控制术后血压平稳并对患者存在的凝血功能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籍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引流术(以下简称:微创)并中医辨证综合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77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临床不同中医证型采用辨证施治进行治疗,评定两组临床疗效、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4.5%;对照组5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6个月后ADL评级,治疗组优良率79.3%,对照组72.2%,具有显著差异(P<0.05);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并中医辨证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分析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优化其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5例,比较不同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发病前高血压控制情况、发病后就诊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部位、血肿量及治疗方法的预后情况。 结果 55例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预后不良28例(50.9%),死亡12例(21.8%),多见于男性(83.6%)、基底节区血肿(80.0%)、超重肥胖(61.8%)、发病前高血压控制不良者(89.1%)。BMI正常较超重肥胖者(66.67%vs38.24%),发病前高血压控制良好较控制不良者(100.00%vs42.86%),发病后6h内就诊较6h后就诊者(61.76%vs28.57%),GCS为9~12分、13~15分较3~8分者(75.00%vs78.95vs12.50%),单纯基底节区血肿较基底节区血肿破入脑室者(60.61%vs18.18%),基底节区血肿量≤40mL者较>40mL者(73.68%vs32.00%)的预后良好率高(均P<0.05)。基底节区血肿量20~40mL者中,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者的预后好(100.00%vs28.57%,P<0.05)。 结论控制体质量与血压、早期就诊及适当放宽手术指征等是改善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亚低温治疗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全身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脑内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全身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脑部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缩小患者脑部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有利于恢复患者脑部神经损伤,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电解质水平,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临床研究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9.63%,经CT检查均为原出血部位再出血,且患者病死率61.54%.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与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凝血机制、术前血肿量、术后收缩压及术后躁动等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手术方式、出血部位无关(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发病至手术时间、凝血机制、术前血肿量、术后收缩压及术后躁动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与发病至手术之间时间、术前血肿量、血肿形态、术后血压控制、凝血功能及术后躁动情况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处理,以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