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针灸处方配穴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針灸治疗疾病,除了辨証詳明,診断准确以外,掌握适当的刺激时机、刺激手法和刺激部位是关系着疗效好坏的三大关键。关于刺激部位的問題,除熟悉經絡的循行及病候,穴位位置及主治作用以外,經穴的配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問題,自《灵樞》以下历代針灸专著中对針灸处方配穴积有丰富的經驗,如百症賦、行針指要赋、四总穴歌、馬丹阳天星十二穴訣等,都是我們針灸处方取穴的准绳。在近代針灸論著中,对  相似文献   

2.
膻中穴属任脉,横量两乳間陷中,仰而取之。“难經”曰:气会膻中。疏曰:气病治此,灸五壮。据各家載述,膻中穴主治:上气短气,咳逆、喘息、噎气、鬲气、胸中如塞等。一切属“气”类之症。但据一般文献記載,大都将此穴列为禁針穴。有的主张只灸不針。笔者屡用此穴針治哮喘,胸悶,痰饮之病,均获良效。令将治愈二例虚性气喘患者的經验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3.
讀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年第11期张谷才同志写的《談談教学針灸腧穴課程几点体会》一文后,觉得腧穴課在針灸教学中确有它的特点,是一門比较繁复的課程。針灸学包括經絡、腧穴、刺灸及治疗四部分,腧穴学居于中間的紐带地位,它前面承接經絡,后面联系到刺灸和治疗,腧穴課的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針灸教学及临床医疗的质量,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张谷才同志就此問題,談了不少的經驗和体会,使人获益匪浅。我們知道俞穴課的主要內容有二:一是它的具体位置,二是它的主治功用。教学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对此两項內容求得正确的理解,使学习針灸的同志能够循此途径达到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笔者拜讀《江苏中医》1962年第5期杨长森先生的大作《談針刺补泻的初步体会》一文,获益匪浅。但在某些观点上,与杨先生还有不同看法。因为針灸补泻手法是关系到整个針灸学术的重大問題,必須深究細探,方可理論和实践取得一致。笔者本着“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出个人对針刺补泻手法的一些管见与杨先生作必要的商榷。  相似文献   

5.
关于針灸取穴“精簡”問題,近人承淡安先生曾說:“总之治病取穴,在可能范围內,应尽量少取,做到精簡疏針,避免多針滥刺……”(《中国針灸学》)。笔者完全贊同承先生的观点。茲就个人管見所及,对此作一譾陋的討論。不当之处,敬請海內明哲斧政。  相似文献   

6.
夏賢閩医师所著“眼科針灸疗法”,早已和讀者见面了。我們讀后,深觉其內容丰富,对讀者的教益良多。值得向广大讀者介紹,但书中欠妥之处,就管见所及,提出,供作者参考。該書共32千字。內容分四章,包括总論、穴位各論、針灸疗法、治疗等。敘述了应用針灸治疗眼科疾病的特点与依据,今就本书的优点簡介如次: 一、总论部分:共分两个問題介紹的。第  相似文献   

7.
針刺补泻与辨气,一直是針灸界探討的課題。学习針灸医学,古人曾有四难的諺語:“刺针容易辨証难,辨証容易取穴难,取穴容易补泻难,补泻容易辨气难。”这就充分说明“补泻”与“辨气”是难于掌握的問题。最近讀了本刊4月号登載盛、凌二位医师的大作“試論針刺补泻与气候感应及得气等问題”,觉得更有必要談談我們的体会,并请医界先进多加指正。一、从針刺补泻的涵义谈起关于針刺补泻問題,古今看法不一,有的認为针刺有泻无补;有的認为针刺补泻皆无;事实上针灸补泻,不仅理論有据,且临床实践已經充分证明。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十年来,采用針灸治疗眼科疾患約百余例,疗效頰感满意。但由于以往資料紀录不完整,未能全部总結,实为遺憾。茲仅将关于深刺睛明穴治疗各种頑固性眼疾和針灸配合括朮治疗砂眼这两方面的实践体会介紹如下。一、深刺睛明穴睛明穴位于眼区,約距目內眥一分处,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嬌、阳矯五脉之会,为治疗眼病的主穴。它的功效非常突出,已为針灸工作者所公认。睛明穴刺入深度,以本人临  相似文献   

9.
神阙穴在急症中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属于任脉,古医籍将其列为禁针穴之一。如《针灸甲乙经》:“神阙穴不可针只可灸”,说明此穴为灸疗法之要穴。有感于此,笔者近年来取该穴通过艾灸、TDP照射、拔罐,用于元阳暴脱、阳虚寒凝等急症的救治,颇感得心应手,兹举3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 最近有關血吸虫病的文献報導,均一致認为祖國医学中的“蠱脹”或“鼓脹”(單腹脹) ——朱丹溪說蠱脹卽鼓脹,戴思恭說蠱与鼓同,很可能包括了 現代医学所謂的血吸虫病,有人提出“从蠱脹門中來發掘中医治療血吸虫病的經驗,是一条比較可行的道路”。關于祖國医学对“鼓脹”的認識及中藥治療經驗,見諸各医藥什誌,不想多所論列,茲欲討論者卽針灸療法对臌脹病的療效問題,有人怀疑針灸对臌脹病是否適应?这在討論之前,应得首先解决的問題,根据一般考証,“蠱”病的記載,早見于公之前18世紀的殷墟甲骨文,而  相似文献   

11.
脑户是督豚腧穴之一。腧穴的部位,据晋皇甫谧《灸甲乙经》,是“在跳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把“跳骨”二字改为“枕骨”,并记载“禁不可针”。还有不少针灸文献记载脑户穴禁针。《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脑户穴禁針与《素问》里这句话有关.这一句  相似文献   

12.
1961年曾有拙作“穴位的特殊性与补泻的关系”一文截于江苏中医第八期,以求友声。在一度爭鳴之中,有不同的意见,皆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个問題。去年七月,参加省中医学会年会,在大会发言中,也重点提到这个問題。与会同志,一致认为穴位是有一些特殊性的,关于补穴与泻穴的問題可以进一步研討,更激发了我必須加强研究的信念。誠如嘉兴盛燮孙同志及凌煦之同志所言,目前有关腧穴机制方面的研究太少,必須針灸界同志展开广  相似文献   

13.
夜神闕穴即臍中、历代針灸书籍皆謂:“能治前食伤、泄利不止、小便不利及中风、中暑等急症”,惟宜灸而不宜針。尝讀王执中《針,生經》有“予尝患溏利夕灸壮,次日写厠、連数夕灸,則数日厕、足见經言主不止之驗也。  相似文献   

14.
承泣,属足阳明胃经,《针灸甲乙经》定位:“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补充:在“目下胞陷中,上直瞳子,正视取之”。《针灸图考》:“在目眶骨上内际,正目直瞳子”。临床即于下眼睑正中眶缘上定穴。关于此穴的针灸方法,《甲乙经》说:“刺入三分,不可灸”;《外台秘要》甄权云:“在眼下八分,禁不可灸,无问多少,三日以后眼下如拳,息肉长桃许大,至三十日即定,百日都不见物,或如升大”。《圣济总录》:“承泣穴只可针三分,深即令人目陷,陷即不治。睑池上  相似文献   

15.
在百花齐放、百家爭鸣方針的指导下,1961年,北京市中医学会各学术组举行了44次学术座談会,就某些較重大的中医理論和常見疾病的防治問題,初步展开了学术爭鳴。其中以針灸組最为活跃,他們围繞着中医研究院王雪苔大夫“关于經絡的研究”的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討論。首先探討了五俞穴的来源及其在临床  相似文献   

16.
魚际、神門、养老三穴都是临床上較常用的穴位,但古代針灸著作对三穴之位置記載很不一致。笔者早年从师多人,师授点穴亦各有差异。近代著作对这三个穴位的位置描述,也不尽相同。究以何者为准?教者、学者均感困难。現特将不同取法,逐穴分別提出討論,以求考  相似文献   

17.
看到了三月号“中医杂誌”上郑松濤同志的“她仍然是护士”一文,我对他的意見深表同情,建議有关單位注意解决这一类問題。我个人与李綺芳同志有相似的工作情况,願把我的情况來談談。我是河北省宜化康复医院的护士,以往就有些針灸基础。1953年6月把我調到針灸医疗队,又进修了三个多月,使我进一步地掌握了針灸技术。1953年10月医疗队走后,就正式的做針灸治疗工作,現已將近四年。每  相似文献   

18.
探討古代針灸学派是一个嶄新而重要的課題。在党号召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遺产的今天,提出这一問題进行討論,仍然具有承先启后的重大意义。本文拟就古代針灸学派的学术观点及其形成因素,对国內外影响等一系列問題进行初步的探索。溫补派与攻泻派古代許許多多的針灸学者,在針灸学术方面各有不同的程度的建树和貢献,如张仲景、王叔和对于針灸的适应与禁忌范围別有见地,华元化处方配穴能以少取胜,王燾、孙思邈推崇灸治,王执中用阿是穴独具匠心……各有造詣,各有千秋,促进了針灸学的发展。但是,这些毕竟局限于零星片段的实践經驗,构成一种学术流派还有所距离。而真正从生理、病理、診断、治疗等問題提出較系統的理論和独特的学术见解,并在实践中取得較大成績,足以成为学术流派的,主要还是溫补与攻泻两派,表现在治疗方法上,前者偏重于灸而后者偏主用針。崇尚灸治的溫补学派,我国历史上代不乏人,而南宋的竇材和金元时代的罗謙甫則是其  相似文献   

19.
(二)引言在党的中医政策光輝照耀下,針灸疗法普遍应用于临床,进一步研究針灸治疗的机制问题实为当前的重要工作。足三里穴为針灸治疗中常用的重要穴位,我們选擇了足三里穴位,並用非穴位及其他穴位作对照,应用X线胃计波攝影术的方法,进行对胃蠕动影响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針灸疗病全賴取穴之能否正确与补泻手法之能否恰到好处,二者如能一致,則在临床上可收預期之效,否則欲收良效当感困难。針灸书籍,上自素灵甲乙,下迄近代各家,对穴位之記述每不一致,致使学者莫衷一是而兴叹。仆尝考各家所述穴位之有出入者,有数十穴之数,誰是誰非,难凭臆断,拙意根据实践辨証法,通过临床实践探索观察,抱存異求同之心,以探討穴位是否正确,实有所助,茲将“复溜”交信”經过探討,記述如下: 一、主“复溜”在后,“交信”在前者有以下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