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X刀)和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8月,应用γ刀/X刀治疗全身肿瘤4030例。随访了2005年8月前满1年的3089例,治疗前随机分组,γ刀组1935例,肿瘤病灶2903个,剂量分割采用36-45Gy/6-12f;X刀组1154例,肿瘤病灶1616个,剂量分割为36-45Gy/8-15f。结果:总的1年局部控制率(CR+PR)达91.7%;临床获益率(CBR)90.9%;γ刀组和X刀组之间局控率和CBR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各部位肿瘤在放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头颈、胸部肿瘤部分出现咳嗽、咽痛、进食不适;部分腹部肿瘤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无严重肝功能损伤;放射性肺炎8.1%(132/1639)、放射性食道炎1.2%(19/1639)、放射性肠炎5.0%(39/782),两组放疗反应无明显差异,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大多数患者均能完成放射治疗。结论:全身γ刀和X刀治疗恶性肿瘤,局控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对早期肿瘤能达到根治,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2.
γ-刀与X-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γ射线与X射线立体定向全身治疗系统(简称γ-刀与X-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8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SCRT)。分为两组:γ-刀组46例(52个病灶);X-刀组43例(47个病灶)。均在各自立体定向放疗定位系统下以5mm层厚CT连续扫描靶区,根据三维重建图像资料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确定治疗方案。60Coγ射线使50%~7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边缘,6MV-X射线使80%~9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边缘,照射剂量均为30~45Gy/6~10Fraction/10~20d。对比分析γ-刀组与X-刀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影像学改变、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白细胞及肝功能指数,根据WHO标准,按治疗后1~3个月时的CT或MR I评价各自近期疗效。结果γ-刀组:12个为CR(23.1%),26个为PR(50.0%),10个为NC(19.2%),4个为PD(7.7%);X-刀组:11个为CR(23.4%),23个为PR(48.9%),8个为NC(17.0%),5个为PD(10.6%)。并对两组治疗后血AFP降低率、血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及肝功能指数进行对比:γ-刀组分别为83.8%、19.6%和6.5%;X-刀组分别为85.7%、16.3%和7.0%。γ-刀组与X-刀组统计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是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肝癌有效的无创治疗手段。γ-刀与X-刀治疗的疗效相当,均是控制局部病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好近期疗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远期疗效及其并发症,探讨X刀立体定向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5例符合条件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X刀治疗组38例,应用X刀立体定向放疗,剂量4~6Gy/次,每日或隔日1次,共治疗8~10次,使GTV边缘剂量达45~55Gy。常规放疗组37例,常规分割放疗,每次1.8~2.0Gy,每日1次,每周5次,总照射剂量60~65Gy。结果X刀组总有效率(CR PR)为86.8%,明显优于常规放疗组的62.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X刀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0.0%和35.0%;常规放疗组分别为58.3%、27.8%和16.7%,两组间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与常规放疗相比,X刀立体定向放疗可以在较好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的同时,提高肿瘤照射区的放射剂量,从而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控制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适形放疗结合体部γ刀照射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适形放疗结合体部γ刀照射,适形照射40-54Gy/20-30f/4-6W,1.8-2.0Gy/f,同期或贯续行体部γ刀照射,50%剂量曲线10-15Gy/4-10f,同期1.0-1.5Gy/f,贯续2.5-3.0Gy/f.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计划,症状缓解17例,总有效率80.95%(17/21).全组发生放射性肺炎Ⅰ级4例,Ⅱ级2 例,无Ⅲ、Ⅳ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结论:适形放疗结合体部γ刀照射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序贯后程X刀治疗多烯紫杉醇加顺铂(DP方案)4周期化疗后无进展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7例4周期DP方案化疗后无进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行常规分割照射,2Gy/次、1次/日,5次/周,总量64Gy;后程X刀组前四周治疗同常规组,4周后改用X刀,6Gy/次,3次/周,共6次,总量76Gy。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后程X刀组完全缓解率38.7%,高于常规组15.4%(P=0.047),后程X刀组三年生存率35.5%高于常规组15.4%(P=0.03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序贯后程X刀治疗可提高化疗后无进展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三年生存率,不良反应未增加,可作为化疗后无进展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X -刀立体放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3 0例患者 (原发肿瘤 2 1例 ,转移性肿瘤 9例 ) 47个病灶 ,均采用高剂量分割治疗 ,每周三次 ,分 5~ 8次进行 ,处方剂量 6~ 8Gy ,总量 40~ 48Gy。结果  17个病灶完全消失 ,2 3个病灶缩小 ,4个病灶无变化 ,3个病灶稍增大 ,肿瘤控制率 93 .6%。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晚期肺癌有肯定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X 刀对颅内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32例颅内恶性肿瘤 (胶质瘤 2 1例 ,转移瘤11例 )行X 刀治疗 ,平均剂量 2 2Gy(18~ 32Gy) ,其中 17例X 刀治疗后继续行全脑常规体外放射治疗 ,平均剂量 2 0Gy。结果 :2 1例胶质瘤中 ,15例在治疗后 6个月肿瘤缩小 ,6例无变化 ,2例在X 刀治疗后 2个月内行开颅肿瘤切除术 ;11例脑转移瘤X 刀治疗后病灶全部消失 7例 ,明显缩小 4例 (≥5% )。全部病人中治疗后 11个月内死亡 9例。结论 :X 刀治疗颅内恶性肿瘤是有效的 ,X 刀结合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改善病人结果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大分割(5×6 Gy)及中等剂量分割(20×2.5 Gy)两种调强放射治疗(IMRT)分割模式治疗实体瘤脑寡转移(1~4个病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行IMRT的实体瘤脑寡转移患者86例。其中转移瘤灶剂量30 Gy(5×6 Gy)19例(大分割放疗组),50 Gy(20×2.5 Gy)67例(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肿瘤最大直径、颅外病灶情况、是否同时全身治疗等6个因素行1∶2最小毗邻法匹配,最终对照组纳入38例。参照Recist 1.1标准评价放疗后疗效,计算有效率(ORR)。记录患者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颅内局部控制(LC)、颅内远处控制(DC)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LC、DC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分割放疗组、对照组分别有31、60个病灶。大分割放疗组与对照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15/19)vs. 68.4%(26/38),χ~2=0.404,P=0.659],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6%(6/19)vs. 21.1%(8/38),χ~2=0.811,P=0.677]。随访期间,大分割放疗组、对照组分别出现8、18例放疗病灶局部进展,中位LC时间分别为8.5、9.0个月;出现15、27例颅内远处转移,中位DC时间分别为8.0、9.0个月,两组LC和D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分别为0.037、0.036,P0.05)。全身治疗、病灶数是LC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数是D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分割(5×6 Gy)及中等剂量分割(20×2.5 Gy两种IMRT分割模式对实体瘤脑寡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相当,急性脑放射反应无显著差异。对脑寡转移患者给予分割次数较少的大分割方案(5×6 Gy)IMRT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梁昉  梁军  赵品婷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9):1298-1299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腹主动脉旁转移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主动脉旁转移瘤患者31例,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20例,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11例。γ-刀选择50%剂量曲线DT2.8~4.5Gy,3f/w,8~10f。X-刀选择90%剂量曲线,DT3.0~4.5Gy,3f/W,8~10f。结果:治疗后1年CT瘤体缩小率占62.6%。治疗后腹痛不同程度减轻,治疗1周后减轻19例,占61.29%,治疗后2~3周疼痛症状减轻27例,占87.09%。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FI)肿块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10例,占32.25%,血供减少或散在血流信号者17例,占54.83%,仍有丰富血流信号4例,占12.90%。所有病人治疗过程顺利,无血压下降及休克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主动脉旁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技术(γ-刀)结合常规放射技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OUR-QGD型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系统,结合常规放疗(6MV-X直线加速器)治疗72例食管癌,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先予常规放疗,后行伽玛刀治疗;B组24例先行伽玛刀治疗,后行常规放疗;C组23例同时行伽玛刀与常规放疗。常规放疗剂量32.4~40 Gy/18~20次/4周,γ-刀治疗以50%~85%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肿瘤边缘剂量1.8~3.8 Gy次/,5~10次,累计剂量15~32Gy。比较治疗前后的食道钡餐造影片及CT片中病灶的大小和临床症状,统计生存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63例治疗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7.5%,其中CR 26例,PR 37例。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3%(60/72)、79.2%(57/72)、69.4%(50/72),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7%、48.6%、34.7%。治疗中25例出现明显恶心、呕吐,胸骨后烧灼样疼痛,30例无明显不适感,17例稍感疲乏无力。结论γ-刀结合常规放疗治疗食管癌有显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较轻,是治疗食管癌有效的无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