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科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对华南地区某农科高校研究生373名进行调查.结果被试SCL-90总分超过160分的研究生占总人数的22.93%,SCL-90的总分和因子分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SCL-90总分与16PF的多数因素有显著性相关.结论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值得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16所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自编问卷.结果 16所高校均开展了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检测工作,18.75%的高校进行了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分别有14,9,7,6所学校使用了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结论 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已经受到高校的广泛关注,但各高校使用的量表各异,尚未形成一套标准、成熟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相似文献   

3.
了解理工类新人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开展心理辅导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整群抽取的上海理工大学2 505名研究生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4.19%的研究生新生具有中等程度的SCL-90因子症状,具有强迫、人际关系、饮食睡眠和抑郁中等症状的研究生比例较高,均超过1%;性别、独生子女、专业满意度和家庭来源对SCL-90有显著影响;性别和专业满意度、年级和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和家庭来源地、专业满意度和家庭结构均对新人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交互作用.结论 新人学理工类研究生心理状况较为健康,强迫、人际关系、饮食睡眠和抑郁是主要表现问题,部分新生群体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国矿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韶维  李红娇 《中国校医》2009,23(2):164-165
大学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重要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和高校关注的重点对象,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笔者所在学校从1998年就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新生实施心理测评,建立心理档案.  相似文献   

5.
浙江某高校城乡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洪芹  罗德明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27-1028
目的 了解城乡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 PF)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分别对浙江省某高校2003-2005年入校新生进行心理测查,其中16 PF收回有效问卷11 395份,UPI收回有效问卷11 255份.结果 城市和农村大学新生在乐群性、恃强性、有恒性、敏感性、世故性、独立性、忧虑性和紧张性等人格特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来自城市比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结论 应根据不同生源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文海 《中国健康教育》2014,(2):142-143,163
目的了解理工科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PI)对南京市3所高校9673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查。结果 85.08%的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14.92%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UPI得分≥25的这一部分,农村新生比县城与乡镇新生高2.3%,比城市新生高5.54%。在25〉UPI得分≥20这一部分,农村新生比县城与乡镇新生高1.84%,比城市新生高5.28%。性别对UPI得分的影响较小,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趋同。结论大学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体现为人际关系障碍、情绪和性格问题、强迫症等3个方面。农村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适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SCL-90量表了解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及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改善的措施。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山东省10所高校424名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体上看,研究生心理健康阳性症状出现率为33.3%;强迫症状最明显,占比28.8%;是否独生子女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非独生子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独生子女研究生(P=0.003,P0.05),出现心理不健康的风险是独生子女研究生的3.694倍。结论高校要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组织机构,充实服务队伍,构建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全体研究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着重祛除研究生的强迫心理,重点关注非独生子女研究生这个心理问题高发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正>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压力较大的阶段,会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等多方面的挑战,心理健康问题在研究生群体中逐渐凸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元素,帮助研究生解决心理压力问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一些高校和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实施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元素,借鉴这些经验,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新时代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元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校东校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随机对我校东校区2011级3 371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总共有3 259名新生(其中本科生2 545名,研究生及以上为714名)完成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96.7%。有明显心理问题的第一类学生有388人,占11.9%;有某种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的第二类学生960人,占29.5%;心理健康者1 911人,占58.6%。女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男生差,本科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研究生差。结论大部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有必要对新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了解西藏高校藏族新生2008-2014年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西藏某高校2008-2014年连续7届共7 355名藏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8-2014年藏族大学新生的阳性症状筛查率为20.9%~ 48.0%,中重度症状筛查率为0.1%~2.2%;藏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波浪式发展趋势;SCL-90量表的9个因子得分上,藏族女生高于男生,藏族新生高于汉族新生,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6个因子上藏族新生高于全国大学生;年份对SCL-90的9个因子均有正向预测作用;2008-2014年藏族大学新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上升了0.1~2.5百分点.结论 藏族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近年来心理健康水平虽有下降,但速度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三年制护理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卫生类高职院有效地对护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PI量表对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891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61.8%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是正常的,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者占16.9%,可能存在某种心理问题者占21.3%;新生的烦恼主要集中在强迫倾向、缺乏自信、人际交往等方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系别、性别、城乡、独生与非独生的差异.结论 卫生高职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后,高等教育在招生数量上明显上升,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多,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不断上升[1].大学一年级新生在生理上处于青春后期,其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并有上升和加重的趋势[2].因此,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08-2010年连续3年对江苏省某理工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以了解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为高校今后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邦俊  王志芳  王运武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2):924-925,946
目的 了解和研究来自城市与农村的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便于尽早和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某高校177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24.29%的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列为农村新生心理问题因子首位,该因子的农村新生检出率显著高于城市新生。农村新生各个因子分均高于城市新生,除女生躯体化、男生精神病性因子分外,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及时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更多地关注来自农村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控对策.方法:利用个人深入访谈法,对硕士研究生、专家以及主管研究生工作的管理者进行访谈.结果: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尚可,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抑郁、强迫等.目前针对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的防控对策主要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活动和社会支持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覆盖面不广、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够、力度不够等问题.结论:应加大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力度,改进干预措施,并采取易于接受的干预形式.  相似文献   

15.
姚锦  王军 《实用预防医学》2013,20(7):889-891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其逐年变化情况,分析与其心理健康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国家教育部编制的CCSMHS对某校2007-2011年大学新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某高校2007-2011年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0%、9.0%、8.4%、5.9%和5.8%.有心理问题学生中,以焦虑、抑郁和精神病倾向比例较高;2010、2011年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低于2007-2009年各年的.结论 某高校大学新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在高校学生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量以尽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讨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福州某高校1 579名大学新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以及自编大学新生留守基本情况问卷测试.结果 留守新生中阳性检出率(SCL-90总分大于160分)为19%.留守经历新生心理健康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新生,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7,-3.149,-2.045,-2.608,P值均<0.05).留守经历新生群体内部在性别、生源地、留守开始年龄、对家庭喜欢程度等变量上部分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SRS总积分、GSES总分等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良好(χ2/v=6.22,RMSEA=1.214,其他拟合指数NFI,IFI,TLI,CFI值均>0.90).结论 留守经历新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高度重视留守经历新生,从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两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重庆市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深入探讨影响硕士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 通过立意抽样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及关键人物访谈法,对重庆市多所高校硕士研究生、各研究领域专家及主管研究生工作的管理者进行访谈.利用MAXQDA 2007软件,对资料进行主题框架法分析.结果 重庆市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少数研究生反...  相似文献   

18.
扩招时期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赋光  李宏翰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0):765-766,772
目的调查扩招时期不同类型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南方一师范类高校473名研究生,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0.0 for Windows对调查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不同类型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情况。结果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5),自费研究生和曾工作过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分别低于公费研究生和未曾工作过的研究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扩招时期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建议研究生培养单位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特殊家庭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90对190名特殊家庭医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特殊家庭医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3.7%,主要集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焦虑、敌对等方面,且特殊家庭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也低于一般家庭医学新生,同时发现不同性别的特殊家庭医学新生在恐怖因子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出生地的特殊家庭医学新生在人际关系因子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应加强特殊家庭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班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18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除外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大四毕业生均高于大一新生;男生的强迫症状和敌对因子分均高于女生,而女生抑郁、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