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阳虚失眠机理.方法:在临床治疗当中,以温补体内阳气为根本治疗阳虚证的失眠患者.结果:对阳虚证的失眠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以往多数学者认为失眠的病因多与情志损伤、饮食不节、病后、年迈、禀赋不足等有关,其病位在心,主要病理因素为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与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密切相关,但近几年,在笔者临床治疗观察的失眠患者当中,不乏偏于阳虚证的患者,治疗是应该合理辨证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苗药窝杠底配合温胆汤心身同治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失眠诊断标准的慢性失眠患者,通过随机双盲法分成治疗组(苗药中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症状总积分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后治疗组PSQI积分值、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苗药窝杠底加温胆汤心身同治慢性失眠的疗效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思诺思对照组和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8天后,对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3.3%(P<0.05).针刺治疗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为73.3%,西药对照组为43.3%(P<0.05).针刺治疗组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的改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思诺思,主要体现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推拿疗法,以点穴按摩治疗常见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为常见的失眠患者避免西药的不良反应提供一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对70例失眠患者,在停药后,采用中医推拿和辩证选穴进行治疗。结果:本组70例患者,用本方法治疗6个疗程,每个疗程10d,1次/d,其中显效42例、占60%,有效20例、占28%,无效8例,总有效率88%。结论:通过中医推拿疗法,采用辨证论治循经选穴,治疗本型失眠疗效明显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风后失眠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调查显示,在缺血性中风病人中,56.7%的失眠症状,37.5%符合DSM-IV诊断标准[1].无论失眠症状单独存在或作为中风后抑郁和中风后焦虑的一种表现,都影响患者的预后,需给予及时治疗.笔者在多年针灸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应用耳穴治疗中风后失眠常常一两次即可收到满意疗效.现将初步的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这类病症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或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则彻夜不眠,并伴有头痛、头晕、健忘、多梦等症状,患者病程超过1年以上,这类失眠就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失眠。一些患者应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者,很多镇静催眠类西药副作用大,患者深受严重的不良反应之苦,也可能导致病情复杂多变,反复不愈,病程  相似文献   

7.
慢性结肠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其发病过程中以失眠为主要症状者亦不少见.笔者1990~2002年使用自拟藿川二至汤并辅以适当中药外用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所致失眠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11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证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门诊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208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112例和西药对照组96例,治疗组给予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治疗。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包括总有效率、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也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证失眠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失眠 ,又称之为“不寐” ,是临床常见症之一 ,以不易入睡 ,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度入睡 ,甚至彻夜不寐为主症。该病虽不属于危重疾病 ,但常妨碍人们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并且发病率高 ,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中 ,失眠发病率为 35 2 % ,而 5 0岁以上占总不寐人数的 4 0 % ,6 0岁~ 90岁的境遇性不寐、或慢性不寐高达 90 %。用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报道也较为多见。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对失眠进行辨证分型 ,以对穴为主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病案举例1. 1 心脾两虚取神门、三阴交王某 ,女 ,30岁 ,于 1999…  相似文献   

10.
中药针灸配合心理疏导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指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入睡为特征的病症,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轻者入睡困难、易醒或醒后不易入睡,重者整夜不能入眠。顽固性失眠是指持续1个月以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如口服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等西药,甚至输注镇静药物,以及应用中药、针灸等疗法,疗效仍不佳的严重失眠。笔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运用针灸、中药配合心理疏导对其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导师陶根鱼教授从事临床和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治学严谨、博采精思,继承先贤又不断创新,对中风病等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具匠心。笔者有幸随师实践,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介绍如下。1.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失眠是指经常性地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点的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病证。既可单独出现,又可并见于其他疾病中。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失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形成顽固性失眠,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失眠证属中医不寐。历代医家多责之于心肾,谓心火不能下通于肾,肾阴不能上济于心,阴阳失交则入夜不寐,但目前临床所及失眠患者每以情志…  相似文献   

12.
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近乎一半人曾经遭受过失眠之苦.但多数人都不认为是病,更很少有人因此就医,临床中我们发现,很多失眠患者都是因慢性失眠导致长期头晕等症状出现后到神经内科就诊时,才被发现是由于长期慢性失眠造成的. 1 失眠及慢性失眠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而每周有3次以上的失眠,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者为慢性失眠.长期失眠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伴随的症状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心悸、气短、疲劳乏力、心烦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慢性失眠不仅会影响白天的工作与精力,而且会促使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心脏病发作,也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还可能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轻者入睡困难或入睡后易被惊醒,醒后不能再入睡,顽固性失眠是指病程较长,屡治无效,需经常服用西药才能维持睡眠者,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常伴有头晕、头痛、健忘等。相当于西医的神经衰弱,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中医将失眠分为心肾不交、心脾两虚、痰火扰心等多个证型。笔者对本院门诊36例失眠患者运用自拟补脑安神丸合并耳穴压豆法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困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但该病的中西医治疗临床疗效又有待提高.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长期失眠患者常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特别是失眠与焦虑/抑郁有很大关系,即失眠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症,同时抑郁发作又加重失眠,恶性循环.只有两者同时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应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笔者所在医院门诊54例失眠患者,对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4例失眠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有效44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94.4%。无效患者再经1个疗程治疗全部好转,有效率100%。结论中药方剂治疗失眠重在对患者的辨证施治,并对药物进行加减,从而有效地治疗失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自拟补心安神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分别应用自拟补心安神汤加减和西药安定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睡眠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70%,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治疗组睡眠时间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补心安神汤加减治疗失眠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症状.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心神不安等.轻者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重者整夜不能入睡.据卫生部1项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失眠者已达120~140万人,失眠症的发病率高达10%~20%.对失眠症的治疗亦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其疗效往往令人不十分满意并易产生依赖.笔者尝试使用针药结合治疗50例失眠患者,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补肾活血祛瘀法治疗老年性失眠1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失眠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笔者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性失眠1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顽固性失眠从瘀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中医称之谓"不寐"、"不得卧"及"目不瞑".失眠多由精神因素引起.大多数失眠患者经过中西方法治疗后能够治愈或缓解,但临床也经常会遇到经久不愈的顽固性失眠.这些失眠患者临床上具有血脉瘀阻表现,我们运用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血府逐瘀汤从瘀论治,每多奏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和胃安神法治疗慢性胃痛合并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枣仁安神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和胃安神法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对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8%,高于对照组的62.00% (P< 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WHO-QOL-BREF量表测评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领域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环境领域评分虽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和胃安神法治疗慢性胃痛合并失眠,能明显改善胃痛及失眠症状,安全稳定,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