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并对2组治疗效果、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O和6-keto-PGF1α水平均明显上升(P均0.05),而ET-1和TXB2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血瘀证不仅效果显著,同时对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杨艳 《新中医》2020,52(4):40-4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心功能指标包括心输出量(CO)、心博出量(SV)、心脏指数(CI)及射血分数(EF)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ET、TXB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对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量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观察组加用丹参酮IIA磺酸钠和氯吡格雷,疗程2周,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5%,明显优于对照组(6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与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32例AC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血清肌钙蛋白(Tn)、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全血黏度(LSV)、高切全血黏度(HSV)、血浆黏度(PV)]水平,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再发心绞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8.79%(P 0.05);两组治疗后Tn与CR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LSV、HSV、PV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心绞痛再发率3.03%低于对照组13.64%(P 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ACS,可改善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心绞痛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加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丹参酮ⅡA磺酸钠配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裴星  陈刚 《陕西中医》2009,30(10):1276-1278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配合西药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UA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肌苷。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情况,对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程度、硝酸甘油消耗量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UA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丹红注射液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对照组24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14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心绞痛、心电图缺血情况及心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缺血情况的改善及心功能改善优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活血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滋肾健脾活血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HDL-C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2组治疗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滋肾健脾活血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可明显改善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心通络汤。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综合疗效、心电图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组在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及综合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探讨丹参酮IIA治疗心绞痛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规范的心绞痛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IIA静脉滴注,疗程为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试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O,ET水平有明显差异,治疗后组较对照组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ET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其抗心绞痛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O含量,降低其血浆ET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冠心舒通胶囊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冠心病的常规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冠心舒通胶囊0.9 g,每日3次。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时间、VEGF、NO、ET-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时间明显减少(P0.05),VEGF、NO明显升高(P0.05),ET-1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盐、低分子肝素及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绞痛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 2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与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单用阿司匹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心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舒心饮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抗心绞痛、降血脂等基础治疗,舒心饮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舒心饮,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P选择素、血浆假性血管血友病因子(v W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1α(6-Keto-PGF1α)]的变化,统计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GPⅡb/Ⅲa、P选择素、v WF、AngⅡ、ET-1、TXB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舒心饮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NO、SOD、6-Keto-PGF1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舒心饮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舒心饮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心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水平,保护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万科  田锋平  李文进  刘青平 《新中医》2019,51(7):113-116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豁痰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拜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倍他乐克、阿托伐他汀片、拜新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豁痰方口服,2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观察2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栓素B2(TXB2)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42%,对照组总有效率6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均改善(P 0.05)。治疗后,2组间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脂指标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LDL-C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间治疗后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升高,ET、TXB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ET及TXB2较前下降(P 0.05)。治疗后,2组间VEGF、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后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化瘀豁痰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硝酸甘油的服用量,同时改善患者TG、LDL-C、HDL-C、VEGF、ET、TXB2的血清浓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ECG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病频率与心绞痛时间、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ECG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5.6%和7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病频率、心绞痛时间、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病频率、心绞痛时间、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能够明显降低临床症状发生频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四逆汤加减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给予四逆汤加减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主要供血动脉前降支的血流速度、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77 8,P=0.034 3);试验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6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97 1,P=0.028 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前降支的血流参数改善情况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四逆汤加减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照组60例氯吡格雷,负荷量300mg,维持量75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60例丹参川芎嗪10m L+0.9%氯化钠250m L,静滴,1次/d;氯吡格雷治疗同对照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心电图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两组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浩  王李伟  刘庆宪 《新中医》2023,55(8):33-3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CHD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虚血瘀型CHD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变化,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与西雅图心绞痛(SAQ)评分,分析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LVEF、SV、C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3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ET、NO、FM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NO、FM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6,(7):824-825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共64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n=32)予以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n=32)则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结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减小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能有效提升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小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面积,对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