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勇  孟祥伟  余跃  曹飞 《海南医学》2015,(2):239-241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的不同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收缩压水平、基础疾病、GCS评分、ISS评分、伤后时间、血小板计数水平、血糖水平、伴有胸腹部损伤、并发休克等因素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8.0 k Pa、有基础疾病存在、GCS评分≤8分、ISS评分≥25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以及并发休克等7个变量为影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明确收缩压、基础疾病、GCS评分及ISS评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以及休克等情况对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预后评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高额住院费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查询住院费用,通过卡方检验筛选发生高额费用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出院结算时发生高额费用90例(35.29%)。Pearson卡方检验显示入院时AIS-ISS评分、GCS评分、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腹泻、吸烟史等因素与发生高额费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AIS-ISS评分、全身麻醉手术治疗、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吸烟史等因素为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高额费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应在全面评估伤情基础上明确手术指征,并且积极预防感染,从而降低患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于军 《吉林医学》2011,32(23):4768-4769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外伤并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因素,以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水平。方法:胸部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70例根据合并伤的不同将之分为两组,分胸部外伤合并腹部损伤组30例,胸部外伤合并四肢骨折组40例。对两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胸部外伤合并腹部损伤30例,4例死亡,死亡率13.3%;胸部外伤合并四肢骨折40例,死亡3例,死亡率7.5%。两组死亡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生存和死亡患者的IS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胸部外伤并多发伤死亡率比较高,且ISS值也能反应其疾病损伤的程度,但是于多发伤部位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胸外伤合并多发伤2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SS)与胸外伤合并多发伤的死亡率之间关系。方法 对我院1903~2003年收治的胸外伤合并多发伤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简明损伤计分法(AIS-90)、ISS予以评分,分析ISS值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本组ISS值(16无死亡,16~24死亡率为3.6%,25~75死亡率为65.6%,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ISS评分法能较全面地反映多发伤伤情的严重程度,与死亡率有明显关系;但此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用ISS法比较损伤严重程度或病死率时,应考虑到ISS评分固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医学》2017,(1):24-2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小脑幕裂孔疝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海门市人民医院脑外科2011-01—2015-12间收治的150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小脑幕裂孔疝患者的治疗经过,总结分析患者的年龄、伤后意识及GCS评分、颅内血肿类型及出血量、脑疝持续时间、影像学特点、有无严重合并伤对致死致残率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预后标准评分,其中恢复良好39例,中残13例,重残20例,植物样生存10例,死亡68例。研究显示,患者年龄越大,术前意识障碍程度越重,GCS评分越低,脑疝持续时间越长,颅内血肿量越大,中线移位越明显,患者预后越差,由单纯硬膜外血肿引起较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或多发脑内血肿继发的预后好。结论研究表明,患者的年龄、术前意识、GCS评分、颅内血肿的类型及出血量、脑疝持续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多发伤的主要病死原因,探讨早期创伤评分及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179例多发伤病人进行早期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后按分值分组,同时按有无合并颅脑损伤分组,采用包括手术、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胃肠营养等综合治疗。结果 ISS评分≥25时多发伤的病死率显著升高,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结论 早期ISS评分对伤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意义,综合治疗特别是重视颅脑损伤的治疗是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始凝血指标与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多发伤患者106例。按ISS评分分为多发伤组41例(ISS≤16分)和严重多发伤组65例(ISS16分),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初始凝血指标、GCS评分等指标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6例多发伤患者主要年龄集中在20岁至55岁,受伤原因中以车祸外伤为主(61.32%)。严重多发伤组与多发伤组相比,在性别、FIB、DD和GCS评分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DD及GCS评分是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可辅助用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颅脑外伤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外伤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颅脑外伤患者除一般常规神经外科治疗,采用运动功能训练、高压氧和针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GCS、FMA、Barthel及sheikh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后,GCS、FMA、Barthel及Sheik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颅脑外伤恢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及对颅脑外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276例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低血压组死亡率79.2%,非低血压组36.4%,有接近60%的低血压者有合并伤。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合并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包括合并伤、严重脑外伤后循环中枢受累、严重颅底骨折出血、垂体功能受损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加重了脑缺血缺氧性损害,使死亡率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监测脑状态指数(CSI)与颅脑外伤患者脑功能损害程度及意识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26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按照GCS评分的不同分为清醒到深昏迷意识状态,比较不同意识状态患者的GCS评分。另采用脑状态监测仪对所有患者的CSI值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意识状态患者的CSI值并作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SI诊断颅脑外伤患者意识状态的价值。结果意识状态为清醒到深昏迷患者的GC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状态为清醒到深昏迷患者的CSI值呈逐渐降低趋势,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颅脑外伤患者CSI值与GCS、意识状态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经ROC曲线分析,CSI值诊断清醒到深昏迷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P0.05)。结论 CSI指数与颅脑外伤患者脑功能损害程度及意识状态存在密切相关,通过对CSI指数进行监测有利于诊断脑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发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预测多发伤严重度、预后的有关指标及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收入ICU的137例多发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治疗方法、早期血乳酸及离子钙水平、ISS评分,同时按ISS评分、预后及有无合并颅脑损伤分组。结果多发伤主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82例,59.85%)、坠落伤(27例,19.7%);主要受伤部位颅脑损伤(43例,31.4%)、腹部和骨盆损伤(38例,27.7%)、胸部损伤(22例,16.1%);死亡组患者早期血乳酸水平、IS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P<0.01),死亡组患者早期离子钙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患者(P<0.01),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多发伤致病因素复杂,早期血乳酸离子钙水平和ISS评分对评估创伤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以损伤控制为主导的综合治疗特别是重视颅脑损伤的治疗是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男性多发伤特别是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PRL)变化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男性多发创伤患者90例,按照创伤严重评分(ISS)对多发伤严重程度予以评分分组,按格拉斯哥评分(GCS)对合并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评分分组;分别在伤后12 h内、第24及72 h测定血清PRL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以15例同龄段健康男性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PRL含量为(212.7±77.7)mU/L;多发创伤患者在伤后24 h内创伤越重,血清PRL水平升高越明显,其中在伤后12~24 h ISS评分分值越高血清PRL含量升高越明显;ISS〈16分组(A组)、25分≥ISS≥16分组(B组)及ISS〉25分组(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伤后72 h三组患者血清PRL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颅脑损伤的5分≥GCS≥3分组与8分≥GCS〉5分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72 h各组血清PRL水平开始下降。结论严重创伤及颅脑损伤男性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水平的改变与创伤严重度特别是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提示血清泌乳素有望作为评估男性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其特点是病情重而复杂多变,并发症、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颅脑外伤的首要原因就是车祸、高处附落和暴力。超过一半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有复合伤,大量血液丢失,导致低血压和缺氧。颅脑外伤术后护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患者最初的颅脑损伤得到最好的恢复并预防继发性损害。这要求为大脑能量代谢提供最佳的全身支持,并保证受伤的大脑有正常的颅内压。  相似文献   

14.
周芬  管义祥 《重庆医学》2022,51(2):357-36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干预。对比两组救治效果、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的伤情严重程度(IS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可提高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测定多发伤合并胸部外伤与无胸部外伤,H-FABP值的比较,从而评价H-FABP在多发伤合并胸部外伤中的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以及探讨H-FABP与多发伤的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41例早期(6h以内)多发伤患者,分为合并有胸部外伤为(A组)22例,无胸部外伤为(B组)19例,分别测定H-FABP、cTnI、CK-MB,用非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再以H-FABP以12ng/ml为分界点,比较H-FABP≦12ng/ml与H-FABP﹥12ng/ml两组间休克发生率与死亡率;以及与ISS评分值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A、B两组H-FABP的t=2.3885,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TnI的t=0.331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MB的t=1.538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发伤合并胸部外伤早期,H-FABP比cTnI、CK-MB更具有临床意义,可以早期诊断心肌损伤;当H-FABP≦12ng/ml休克发生率17.2%死亡率3.4%,H-FABP>12ng/ml休克发生率83.3%死亡率41.7%,组间休克发生率与死亡率与比较 分别是13.2589和7.1005,P值均小于0.05,有显著差异,且ISS 评分值具有正相关,表明当H-FABP>12ng/ml多发伤患者的预后更差。结论H-FABP可以多发伤合并胸部外伤早期(6h以内)心肌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作为多发伤合并心肌挫伤患者危险分层及严重性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胸外伤的特点和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3例交通事故胸部外伤的经过、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结果:重度损伤(ISS≥16分)103例(42.4%),合并其他部位损伤之多发伤129例(53.1%)。死亡13例(死亡率5.4%),其中合并脑损伤6例,肝脾损伤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结论:交通事故胸部外伤容易合并其他部位,特别是脑和腹部的损伤,要预防多器官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9年3月~2021年12月143例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凝血功能障碍发病情况分为凝血功能障碍组(n=22)及非凝血功能障碍组(n=12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43例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中,22例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发病,发生率为15.38%(22/143);凝血功能障碍组ISS评分≥30分、GCS评分<8分、酸中毒、MODS、低体温所占比例及输血量均高于非凝血功能障碍组;凝血功能障碍组PLT、HGB低于非凝血功能障碍组,PT>18s、APTT>60s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凝血功能障碍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S评分≥30分、GCS评分<8分、酸中毒、MODS、低体温、PLT<78.25×109/L、HGB<93.34g/L、PT>18s、APTT>60s均为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SS评分、GCS评...  相似文献   

18.
莫华 《广西医学》2000,22(6):1316-1317
多发伤病情危重,常伴颅脑外伤、胸外伤、休克等低氧血症发生率高,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率40%~50%(1).机械通气在多发伤合并ARDS救治中作用十分重要.现将我院1993-1999年间多发伤合并ARDS74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1.1 一般资料:1993年3月至1999年10月,我院收治多发伤507例,符合多发伤诊断标准(2),其中发生ARDS74例男49例,女25例,年龄16~71岁,平均40岁.多数为交通事故伤46例,其次为坠落伤13例,其它伤15例;伴有休克30例,合并颅脑外伤41例,胸部包括胸椎外伤44例,腹部及盆腔外伤25例,四肢长骨及骨盆骨折48例,创伤部位最多为5处,平均3处,ISS评分≥16分,GCS评分平均11分,胸部AIS评分平均3.5分.ARDS诊断标准符合欧美联席会议制订的ARDS诊断标准(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100例患者有肺部感染症状,100例患者无肺部感染症状,回顾分析2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无肺部感染组脑功能评分(24.4±5.12),死亡率4%,入院时脑功能评分(31.87±2.12);肺部感染组脑功能评分(32.06±4.43),死亡率20%,入院时脑功能评分(32.4±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ICU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类型包括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结论重症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脑功能恢复效果通常较差,需根据患者致病菌类型,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85例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的诊治资料.发现: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85例患者中,手术14例,死亡18例(21.2%):死于颅脑伤11例(61.1%),死于失血性休克3例(16.7%),死于成人型呼吸窘迫(ARDS)3例(16.7%),死于多系统和器官衰竭(MSOF)1例(5.5%).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主要死因为颅脑伤,其次为失血性休克、ARDS及其他.结果提示: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是影响病死率的主要因素.胸外科医生对颅脑合并伤应高度重视,力求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并应处理好休克与颅内高压的治疗矛盾.另外,胸脑合并伤致A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