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诊断及脑脊液检查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梅毒患者临床特点及脑脊液检查结果。结果确诊神经梅毒7例,疑似神经梅毒3例,排除神经梅毒4例。脑脊液检查RPR阳性7例,TPHA阳性13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高8例,蛋白质测定增高10例。结论神经梅毒诊断无金标准,均需根据临床表现、血清学试验、脑脊液检查及放射学扫描综合判断。部分病例诊断困难。脑脊液检查在神经梅毒诊断中具有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神经梅毒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本院120例梅毒住院患者,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非神经梅毒和54例神经梅毒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9例有症状神经梅毒者,从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到诊断神经梅毒的时间为(11.53±17.00)个月。神经梅毒患者血清TRUST滴度高于非神经梅毒患者,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TRUST滴度高于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其中18例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血清TRUST滴度、脑脊液TRUST滴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症状神经梅毒比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有核细胞数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有症状神经梅毒比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蛋白、IgG、IgA、IgM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梅毒治疗后脑脊液有核细胞数、蛋白、IgG、IgA、IgM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曲线下面积大于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结论神经梅毒的诊断常延迟。男性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者,需要积极行腰穿脑脊液检查以早日发现神经梅毒。除了脑脊液TRUST、TPPA、有核细胞数、蛋白等检测外,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神经梅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脑脊液各项检测的意义及其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9例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脑脊液进行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VDRL、FTA-ABS、RPR、TPPA检测以及RT-PCR检测TP,并分析不同RPR滴度组及不同RT-PCR结果组脑脊液异常率的差异。结果:脑脊液细胞或蛋白异常者30例(23.26%),VDRL阳性2例(1.55%),FTA-ABS阳性3例(2.33%),RPR阳性5例(3.88%),TPPA阳性10例(7.75%),RT-PCR阳性32例(24.81%)。2例(1.55%)确诊为神经梅毒。血清RPR滴度≤1∶16组与≥1∶32组患者CSF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37,P=0.004)。脑脊液RT-PCR检测阳性与阴性组脑脊液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9,P=0.034)。结论:血清RPR滴度≥1∶32者脑脊液异常率较高,临床中应引起重视。单纯对于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而言,用PCR检测脑脊液中TP含量的方法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不具有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4.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对于神经梅毒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检测脑脊液中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对于神经梅毒的诊断意义。 方法 神经梅毒组 2 1例 ,以无神经系统被累的各期梅毒组 2 8例、非梅毒组 2 8例为对照。对三组患者腰穿取脑脊液 ,采用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 ,进行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 结果 神经梅毒组脑脊液Tp IgM检测的阳性率为 71.4% ,两对照组则均为 0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u =5 .3 7,P <0 .0 1)。脑脊液Tp IgM试验、VDRL/RPR试验在神经梅毒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71.4%、3 3 .3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90 ,P <0 .0 5 )。结论 脑脊液Tp IgM检测有助于神经梅毒的诊断 ,无症状神经梅毒的脑脊液Tp IgM检测也可以呈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晚期神经梅毒的临床以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3例晚期神经梅毒患者与同期25名正常人的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结果,对比其差异及特点.结果:对照组无明显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认知程度较低,均未见阿-罗氏瞳孔,多数出现明显双下肢疼痛(12例,52.2%)、大小便失禁(19例,82.6%)等病理体征;观察组脑脊液白细胞、葡萄糖、蛋白质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麻痹性痴呆、脊髓痨及混合型晚期神经梅毒患者均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表现,视神经萎缩和无明显神经疾病症状的患者 MRI扫描无明显异常表现.结论:晚期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易与病毒性脑炎、老年痴呆等疾病混淆,误诊率高,而 MRI扫描对晚期神经梅毒导致的视神经萎缩或无明显病理体征检测特异性较差.实验室脑脊液检查显示其白细胞、葡萄糖、蛋白质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联合分析临床体征、MRI扫描和实验室脑脊液检查,对诊断晚期神经梅毒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梅毒血清学持续阳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梅毒螺旋体共感染患者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住院期间行腰椎穿刺检查的30例HIV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梅毒血清学持续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共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测结果。结果 30例患者中,13/30例(43.33%)患者脑脊液检查无异常结果,排除神经梅毒;17/30例(56.66%)患者确诊或者疑似合并神经梅毒,该17例患者脑脊液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其中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阳性者有5/17例(29.41%),脑脊液细胞数异常者3/17例(17.64%),脑脊液蛋白明显升高者8/17例(47.05%),CD4~+350个/μL的患者有(8/17)例(47.05%),未启动HAART治疗者有7/17例(41.17%);有5/17例(29.41%)患者颅脑MRI提示出缺血灶。结论 HIV-梅毒螺旋体共感染患者的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持续阳性可能与神经梅毒密切相关,其发生率高达(56.66%),尤其是CD4~+小于350个/μL及未启动HARRT治疗的患者,应及早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测。  相似文献   

7.
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在不同病程分组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方法以30名正常人为阴性对照,对28名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神经梅毒患者16例(57.1%),晚期神经梅毒患者12例(42.9%),没有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葡萄糖含量以及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早期与晚期患者之间血清和脑脊液RPR滴度、TPAb检测、白细胞计数、葡萄糖含量及蛋白含量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神经梅毒在入院病人中所占比重较大;神经梅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RPR滴度与TPAb检测敏感性高,脑脊液细胞计数和生化检查结果可以为诊断提供参考;不能将神经梅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判定神经梅毒病程进展情况及分期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颅脑核磁共振成像、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2例脑脊液检查异常的梅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梅毒患者中男97例,女5例;平均发病年龄(45±3)岁。所有患者HIV初筛及确证试验均为阳性,确诊神经梅毒者51例,排除神经梅毒者51例。所有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脑脊液检查:35例RPR阳性,98例TPPA阳性,56例梅毒螺旋体(TP)-IgM试验为阳性,29例蛋白定量升高,10例WBC计数≥1.0×109/L。51例确诊神经梅毒患者中,一期及二期梅毒并发HIV发展为神经梅毒患者比例为14.7%,平均时间为9个月。结论:一期或二期梅毒并发HIV患者比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未治疗彻底的患者更易引起神经梅毒,脑脊液TP-IgM阳性率较高,早期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建议行脑脊液TP-IgM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诊断、脑脊液异常的含义和价值.方法 以住院治疗的32例梅毒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史、放射扫描检查、脑脊液检查,并列表比较分析.结果 神经梅毒15例(确诊10例,疑似5例),血清固定9例,潜伏梅毒3例,二期梅毒5例.有脑脊液异常者22例,其中RPR阳性10例,TPHA阳性17例,白细胞计数增高15例,蛋白质增高6例.结论 住院梅毒以神经梅毒和血清固定为主,脑脊液检查是明确和排除神经梅毒的重要依据.脑脊液异常情况复杂,在诊断中的地位也不相同,需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2010-2019年收治的36例HIV阴性的神经梅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中男29例,女7例;平均年龄49岁;无症状神经梅毒9例,平均年龄(36.07±8.05)岁,症状性神经梅毒27例,平均年龄(58.12±13.33)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脊液检查示:TPPA阳性36例,RPR阳性21例;白细胞升高13例;蛋白阳性24例。症状性神经梅毒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阳性率、RPR阳性率和蛋白质定量水平高于无症状神经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36;P=0.019;P=0.002)。  相似文献   

11.
晚期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为其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晚期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患者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中年男性,均有非婚性生活史。3例均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2例突发癫痫样抽搐。梅毒血清学检查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脑脊液白细胞数升高,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阳性,2例脑脊液蛋白量增多。脑影像学检查无异常。结论:麻痹性痴呆误诊率高,中老年人有神经精神症状或初发癫痫者应排除神经梅毒,及早诊治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脊液实验室检测在神经梅毒合并HIV阳性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ent test, RPR)滴度、CD4+T细胞计数在神经梅毒腰穿指征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的梅毒合并HIV阳性患者106例,采集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进行脑脊液白细胞(CSF-WBC)、脑脊液蛋白(CSF-protein)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 TPPA)、RPR滴度检测,采集血液进行RPR滴度、CD4+T细胞计数检测,根据神经梅毒的诊断分神经梅毒组和非神经梅毒组,对两组的脑脊液检测结果、血清RPR滴度及CD4+T细胞计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6例梅毒合并HIV阳性患者中神经梅毒发病率为33.02%,CSF-RPR及CSF-TPPA对HIV阳性梅毒患者发生神经梅毒的诊断敏感性为68.57%和97.14%,特异性为92.96%和49.29%;CSF-WBC和CSF-protein的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911和0.913,CSF-WBC为10.5/μL、CSF-protein为272.15 mg/L时,约登指数最大;血清RPR≥1∶16患者发生神经梅毒的几率是血清RPR<1∶16患者的1.52倍(OR 1.52,CI 1.14~2.04,P<0.05),CD4+T细胞≤350个/μL发生神经梅毒的几率为CD4+ T细胞>350个/μL患者的2.37倍(OR 2.37, 95% CI 1.64~3.41,P<0.05)。结论:HIV阳性患者神经梅毒的发病率较高,CSF-RPR对HIV阳性患者发生神经梅毒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RPR滴度≥1∶16和CD4+T≤350个/μL,是HIV阳性患者神经梅毒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神经梅毒在男女性之间以及有无神经症状患者之间的特征差异,为神经梅毒的防控、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131例神经梅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性别以及神经/精神症状分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双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之间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差异。结果 131例患者中,无症状神经梅毒72例(无症状组),有症状神经梅毒59例(有症状组)。有症状组的既往驱梅治疗比例(10.17%)显著低于无症状组(98.61%)(OR = 0.002,P < 0.001)。男性患者和有症状患者的首诊误诊率分别为50.00%和89.83%,分别高于女性患者(24.49%,OR = 3.08,P = 0.004)和无症状患者(0,OR = 13.00,P < 0.001)。男性有症状患者比例(57.32%)显著高于女性患者(14.64%)(OR = 4.14,P = 0.003),脑脊液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阳性率(52.44%)显著高于女性患者(26.54%)(OR = 3.05,P = 0.004),脑脊液总蛋白含量升高(> 0.5 g/L)者的比例(79.27%)高于女性(59.18%)(OR = 2.64,P = 0.01),脑脊液总蛋白含量[(0.76 ± 0.41) g/L]高于女性[(0.56 ± 0.25) g/L,P = 0.002],并且男性脑部核磁共振成像异常检出率(72.22%)高于女性(44.90%)(OR = 2.13,P = 0.039)。有症状女性患者的确诊年龄[(50.82 ± 9.31)岁]大于无症状女性患者[(42.30 ± 12.18)岁](P?=?0.038)。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TRUST阳性率(55.93%)高于无症状患者(31.94%)(OR = 2.70,P = 0.006),脑脊液总蛋白水平[(0.79 ± 0.46) g/L]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0.60 ± 0.24) g/L,P = 0.003]。结论 神经梅毒首诊误诊率高;男性患者病情较女性患者严重;既往驱梅治疗史、性别和年龄因素在神经梅毒病程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HIV合并梅毒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进行腰穿的HIV合并梅毒感染的43例患者的人口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43例患者中男39例,女4例,中位年龄为31.5岁。有3例(7.0%)符合神经梅毒诊断(脑脊液表现为白细胞≥20/μL并伴有脑脊液RPR阳性)。这3例患者均为二期梅毒,临床表现均为眼部症状,CD4均<350个/μL,血清RPR均≥1:32。结论:在HIV合并梅毒感染时,神经梅毒尤其好发于血清RPR≥1:32,CD4<350个/μL的二期梅毒患者。  相似文献   

15.
GOAL: To describ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eature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infection (HIV)-infected patients with neurosyphilis. STUDY DESIGN: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7 consecutive cases of HIV-infected patients with a positive 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VDRL) in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RESULTS: Median of age was 36 years and 89% were men. Ten (37%) patients had previous nonneurologic syphilis treatment. At the time of neurosyphilis diagnosis, 10 (37%) patients had early syphilis, and 6 of them were neurologically asymptomatic. Nine (33%) patients had symptomatic neurosyphilis. Twenty-six (96%)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with early neurosyphilis. The medians of serum VDRL and CD4 T cell counts were 1:128 and 182 cell/muL, respectively. Twenty five (93%) patients presented serum VDRL titers > or =1:16. Five of 6 patients with early syphilis and asymptomatic neurosyphilis, presented serum VDRL > or =1:16. Symptomatic patients showed lower CD4 T cell counts (59 cell/muL vs. 208 cell/muL, P = 0.03) and higher protein concentration on CSF (118 mg/dL vs. 39 mg/dL, P <0.001) than asymptomatic patients. CONCLUSIONS: Most patients had early and asymptomatic neurosyphilis, and more than one third had early syphilis.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neurosyphilis showed lower CD4 T cell counts and higher protein concentration on CSF than those asymptomatic. Most patients had serum VDRL titers > or =1:16, regardless of syphilis stage.  相似文献   

16.
18例神经梅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6-2008年诊断的18例神经梅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包括无症状神经梅毒3例,脑脊膜梅毒1例,脑膜血管梅毒7例,麻痹性痴呆5例及颅内占位2例。18例患者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16例(88.89%)患者脑脊液TRUST阳性,18例患者脑脊液TPPA阳性。7例脑脊液白细胞升高(≥10 × 106/L),13例患者脑脊液蛋白 > 0.5 g/L。头颅磁共振(MRI)分别表现为脱髓鞘、脑萎缩、脑梗死等。除2例血清TRUST滴度1 ∶ 4的患者外,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时,TRUST滴度均有4倍降低。除1例麻痹性痴呆外,所有患者在随访中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结论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其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为神经梅毒临床分型、病程判断和疗效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7例首发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的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t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67例患者中,男52例(77.6%),女15例(2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