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锋 《家庭健康》2007,(4):32-32
日前,驻山东省胸科医院的北京阜外医院专家组为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了支架置入介入治疗术,成功为其排除了这颗体内“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2.
王深明 《健康世界》2010,(12):98-99
九成中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而腹主动脉瘤是动脉硬化引起的常见疾病,危害很大。腹主动脉瘤犹如“定时炸弹”,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90%。我国体检此项目者多为60岁以上老人。实际上,50~60岁之间的人群发病率已高达3.0%~4.2%。  相似文献   

3.
从优生的角度讲,生男生女都一样,关键是要“优生”,确保孩子聪明,健康。重男轻女势必造成男女比例失衡,甚至为某些遗传疾病留下隐患,后果不堪设想。下面便是一个让人心痛的事例。1999年9月10月,黔西北某县的王氏三兄弟,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先后患上了同一种怪病,三兄弟的手脚关节相继发生了可怕的变形,而且肌肉也在一天天萎缩。2000年1月15  相似文献   

4.
王先生早在10年前体检就发现心脏有杂音,只因平时没什么不舒服,从未引起重视,最近一段时间大量活动时容易出现心悸气促。不久前,王先生因一点小病在当地医院治疗做了心脏彩超才发现自己患有心脏主动脉瘤。他住进了医院心胸外科,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巨大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5.
慢性泪囊炎是农村中一种常见眼病,除有脓液挤出外,表面皮肤不红、不肿、不痛,因此常常被人们忽视,延误治疗时机。由于脓性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细菌,对眼球威胁极大,故被医生们称为眼球旁的“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给眼睛带来危害。因此,患者及家人切不可掉以轻心。有关研究认为,造成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6.
“节后综合征”,一般指人们在长假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表现。如:提不起精神、胃口不好、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睡眠紊乱、满脸青春痘……接纳这个过程,并循序渐进地安排工作,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等有助于人们更快找回原有状态。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2003年5月22日,76岁的黄阿婆因嫌自己患有精神病的39岁儿子拖累自己,便到法院起诉要儿子和儿媳搬走,法院驳回了老人的诉请,并在判决书上写下了一行富有人情味的文字:“作为一名精神病患者的母亲,于情于理,都应对儿子多加关心、支持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冯海新 《家庭医学》2007,(19):22-23
李先生的父亲患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第3天又出现了昏迷、偏瘫。经抢救后逐渐清醒,四肢也能活动。医生解释说,这是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脑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当前,“疲劳综合症”正袭击着忙碌着的人们,他们头痛、腰痛、胸闷、四肢乏力、食欲不佳、失眠……却查不出病。此症以中年男性居多,这是因为: 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都肩负重任,承受种种压力。 生理和心理原因使他们好胜心强而抗疲劳能力差。 他们对疾病特别敏感。当他们患有感冒、肠炎等常见病时,其身体  相似文献   

10.
心脏在永不停息地跳动,以泵出新鲜血液供给全身器官和组织,而心脏里一旦出现血栓——“不定时炸弹”,就有可能随时被“炸”(血栓脱落)。 笔者曾收治了一位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她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左心房血栓、肺动脉高压、心房纤颤、脑血管栓塞、左侧下肢偏瘫。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症状和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提高对其认识,减少漏诊、误诊、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最终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19例患者的急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3例(68.4%)首发症状是激烈胸痛和(或)腹痛,胸痛、胸闷、呼吸困难2例(10.5%),胸痛伴肢体偏瘫1例(5.3%),低血压伴肢体偏瘫2例(10.5%),肩背部酸痛、腹胀1例(5.3%),无痛性晕厥1例(5.3%).心电图异常11例(57.9%),急诊17例胸片检查异常7例(41.2%),急诊8例增强螺旋CT均发现真假两腔(100.0%),急诊8例超声心电图检查7例见真假两腔形成(87.5%).16例心肌梗死三项(CK-MB、Myoglobin、Troponinl)检查异常四例(25.0%).9例(47.4%)急诊拟诊主动脉夹层分离,10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本病表现多种多样,提高认识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更年期并非女人的专利,男人同样也有更年期,此时,他们也需要特别的关怀!在国外,男性更年期概念已获得广泛的接受和重视。芬兰的一项调查显示,40~70岁的男性,多半会出现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年龄越大,症状越显著。  相似文献   

13.
腹主动脉瘤,虽然被称作“瘤”,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瘤。因为它没有肿瘤细胞,也不会累及周围组织,更不会转移。实际上,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动脉扩张症,是腹内最粗大的动脉——腹主动脉的某一段管壁薄弱,不能耐受动脉压力而出现的局限性扩张。它的形状似瘤,因此称为腹主动脉瘤。腹主动  相似文献   

14.
《家庭医学》2005,(11):61-61
高难度的“深低温停循环全身逆行灌注行全胸降主动脉置换和肋间动脉移植”手术,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完成。日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主因突发双下肢麻木、无力伴二便费力50 d于2009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2009年9月21日16:00散步时突然出现腹痛、腰痛,随后出现双下肢麻木、酸痛及无力,疼痛难以忍耐,伴二便费力,在当地医院经超声、CT检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予止痛、对症等治疗,9月23日傍晚突然出现四肢抽搐、意识不清及尿失禁,约2 min后缓解,清醒后不能回忆发病过程,以后抽搐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会感到疲劳,但最令我们忧心忡忡的疲劳,是那种持续或反复发生的经过长时间休息也不能完全恢复的疲劳,医学上称为慢性疲劳或慢性疲劳综合征.疲劳也是一种病,美国大约有300万~600万名患者.医学研究表明,慢性疲劳的表现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来去不定,可以发生在少年、青年,也可能发生在中年、老年,女性居多.  相似文献   

17.
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微纤维蛋白-1(FBN1)基因突变是其致病原因.国内外学者对马凡氏综合征相关基因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以对FBN1的研究最多.FBN1基因突变分布于整个基因,目前已发现700多种突变,DNA测序、单链构象多态、异源双链分析及长RT-PCR等方法均已用于序列变异的检测.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型较复杂,在进行基因型与表型分析时,判断突变的位置要比突变的的类型更重要.马凡氏综合征的产前诊断主要通过连锁分析进行间接诊断.  相似文献   

18.
正何谓结肠息肉结肠息肉是指一类由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向肠腔内隆起生长的赘生物。不同类型的结肠息肉好发于不同年龄,有的见于青少年,更多的见于中老年人。息肉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倾向,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新生物性息肉检出率最易发生在中老年人,也最易恶变。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健康体检的关注和重视,以及结肠镜的广泛  相似文献   

19.
20.
猝死有明确的“引爆”因素 心性猝死虽然是突然发生,但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心性猝死是在一定内外病理因素上的“爆发”过程,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心性猝死可以理解为由“定时炸弹”(即基本病理因素)加“引爆操作”(即诱发因素)共同造成的。两者必须兼备,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