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睡眠障碍的相关病案时发现,实现准确编码对于病案首页数据内涵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方便医疗经费的控制与管理.编码员在进行编码时,应仔细研究相关病案,分析病因,结合病案的实际情况,依照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区分器质性与非器质睡眠障碍,同时根据鉴别结果给予相应的疾病分类编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流产ICD-10编码的错误情况,找出对策。方法对869例流产病例在病案统计管理系统的综合查询菜单中设置逻辑条件进行核查,根据流产的临床诊断标准和ICD-10分类原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流产应该根据其目的、孕周、并发症和伴随疾病等具体情况进行分类。结论逻辑核查可以批量对ICD编码进行质控,可以高效、精确地发现问题所在,提高编码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为一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疾病分类中,由于被标明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在ICD-10中编码于J10.一。本院近期收治l例危重型甲流患者,本文根据临床资料及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并发症,结合ICD-10编码规则,分析该例危重型甲流ICD-10编码。 相似文献
4.
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译作 按疾病诊断分组,其主要特点是以病例组合的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了病例的个体特征如年龄、主要疾病、并发症和伴随病,将临床过程相近、费用消耗相似的病例分到同一个组(DRG)中.基于这样的优势,卫生管理部门就可以在DRGs 系统的帮助下,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较为客观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1].卫生部将在全国开展应用疾病诊断分组(DRGs),加强医院日常监管与评价培训工作.DRGs先进管理模式的支付方式是基于医生诊断和疾病编码为依据的.而国际疾病分类是以病因为主的多轴心的分类,是国际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世界内疾病、损伤以及死亡原因的统一分类的标准,又是医学统计和卫生统计的基础.作为一个分类系统,它的基本原则是分类准确与完整. 相似文献
5.
黄再寿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5,4(5):101-101
国际疾病分类是医院信息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应用好国际疾病分类(ICD-10)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分类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原始资料的规范性、准确性,以及正确的由ICD-9过渡到ICD-10等都是保证统计数据有效的前提。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正确的编码进行分类,才能正确地反映疾病的构成情况,为资料使用者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服务。目前,国际疾病分类不仅是医疗统计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疾病和健康有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简称ICD)编码是国际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编码工作随着医院管理的量化、细化、信息化,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影响到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然而,由于实际工作中的编码人员基本素质的参差不齐,编码工作中的错编和漏编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到病案检索、查询工作的准确进行[2],也直接影响统计分类的准确与否,现就我院ICD-10启用以后所出现的问题,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7.
院前急救4109例ICD-10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地市级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资料,探讨ICD-10疾病分类方法在院前急救中的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份自贡市急救中心出诊的全部有效急救患者的急诊诊断以及随访诊断,使用ICD-10编码进行归类,比较疾病性别构成比。结果:全年院前急救4109例,排5位的疾病分别为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48.4%)、循环系统疾病(17.0%)、消化系统疾病(8.1%)、呼吸系统疾病(6.4%)、精神和行为障碍(5.2%),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循环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出诊量男性多于女性(P〈0.05),耳和乳突疾病以及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出诊量女性多于男性(P〈0.05)。结论:采用ICD-10标准对院前急救病谱分类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病案首页是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卫生部规定,病案首页中的疾病诊断要遵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ninth revision,ICD-9)进行分类.病案室负责全院出院病案的编码工作,编码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名词的规范,而诊断名词规范的程度又取决于医生对ICD-9的重视和理解.如果医生不按标准填写首页内容,不仅给病案编码和统计工作带来困难,而且还使统计资料失去真实性、可比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10.
病案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病案首页是病案中信息最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无论是统计报表,医院管理,还是科研教学病例检索,主要来自病案首页提供的信息。病案首页的质量好坏,影响到计算机的录入,同时影响到医院的建设和医院管理以及病案管理等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和分类。按卫生部要求,我院使用全国统一的病案首页,在ICD-10:编目系统指导下,我院于1990年建立了病案首页计算机管理系统。该编目系统具有一名一码,查找方便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为一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疾病分类中,由于被标明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在ICD-10中编码于J10.-.本院近期收治1例危重型甲流患者,本文根据临床资料及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并发症,结合ICD-10编码规则,分析该例危重型甲流ICD-10编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肿瘤诊断编码错漏填写的原因和改进措施。方法:运用我院《病案首页检索系统》与《病理报告系统》结合,筛查出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为C00-D98的病例,并对应核查病理报告结果,根据对应发现的肿瘤诊断编码错漏病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用同样的筛查方式,检索医院制定并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后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住院病案首页中肿瘤诊断编码错漏例数。结果: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后,肿瘤诊断编码错漏例数显著低于措施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医生肿瘤诊断编码质量的一系列改进措施实施,能明显提高肿瘤诊断编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临床数据,分析临床医生肿瘤诊断编码填写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及实证效果。方法:结合我院《病案首页检索系统》与《病理报告系统》,筛查出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为C00-D48的病例,并对应核查病理报告结果,根据对应发现的肿瘤诊断编码错漏病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用同样的筛查方式,检索医院制定并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后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住院病案首页中肿瘤诊断编码错漏例数。结果:2019年1月至7月,共采集12 382份病例,其中存在病理诊断编码错漏的病例有2 712份,错漏率在21.92%。2020年1月至7月11 872份病例中,错漏病例为1 272份,错漏率在10.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诊断编码错漏率低于改进前,改善幅度11%。2019年病例数中,临床编码原则错误、病理结果不确定以及病理报告时间滞后产生的错漏合计为2 712份,分别占病例统计总量的12%、6%、4%。2020年因临床编码原则错误、病理结果不确定及病理报告时间滞后产生错误的情况都出现较明显的改善(P0.05)。其中,临床编码原则错误率减少了7%,因病理结果不确定、病理报告时间滞后产生错误率分别减少了3%、2%。结论:基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实证研究数据表明,通过对临床医生肿瘤诊断编码质量的一系列改进措施实施,能明显提高肿瘤诊断编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4)
目的:2018年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首次收录慢性疼痛并做了分类,但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是否适合临床应用需要数据支持。本研究旨在推广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法在我国部分地区疼痛科的应用,通过掌握分类权重及病人特征来提高疼痛科诊疗资源配置和推动核心治疗技术的发展。方法:运用方便抽样法和自行编制的慢性疼痛现状调查问卷,在部分地区三级医院疼痛科对疼痛医师确诊的慢性疼痛病人(年龄≥50岁)按ICD-11版七个亚类标准进行分类。采用描述统计学方法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ICD-11版慢性疼痛七个亚类构成比、人口资料和相关疾病、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婚姻史和生活习惯(吸烟史与饮酒史)等进行分析。结果:按ICD-11版分类,总数1 545例慢性疼痛病人百分构成比如下:原发性疼痛21例(1.36%),癌症相关性疼痛32例(2.07%),术后及创伤性疼痛26例(1.68%),神经病理性疼痛501例(32.43%),头痛与颌面痛445例(28.80%),内脏疼痛176例(11.39%),肌肉骨骼疼痛344例(22.27%)。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程度在性别(Z=14.65, P <0.0001)、职业(X2=61.3, P <0.0001)、是否有吸烟史(Z=-3.93, P <0.0001)和教育程度(X2=17.72, P <0.01)的比较中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X2=1.588, P=0.45)、婚姻状况(X2=8.36, P=0.079)和是否有饮酒史(Z=0.42,P=0.6736)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疼痛科在调查地区按ICD-11分类收治病人构成比排序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居首,其次是头与颌面痛,再其次是肌肉骨骼疼痛和内脏疼痛。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程度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吸烟可能有关,但需要做队列或相关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5.
脐膨出与脐疝的分类编码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脐膨出与脐疝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临床上将脐膨出误诊为脐疝并非少见 ,尤其是病案编码人员因缺乏对这 2种疾病的认识而编错码者更常见。为此 ,我们对本院自 1 994年以来收治的脐膨出和脐疝共 50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脐膨出 1 0例 ,其中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2小时~ 4天 ,平均 1 0小时。脐疝 40例 ,其中婴幼儿脐疝 35例 ,男33例 ,女 2例 ,年龄 2个月~ 3岁 ,平均 6 5个月 ;成人脐疝 5例 ,其中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2 6~ 60岁 ,平均 42 4岁。1 2 临床表现 脐膨出均在出生时即发现 ,膨出… 相似文献
16.
张红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4):102-102,144
目的:分析病案首页主要疾病诊断编码错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编制的出院病案2486份,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原则对病案首页主要疾病诊断编码错误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规范病案编码的管理对策。结果:首页存在主要疾病诊断编码错误问题病案共352份(14.16%),主要由病案编码摘录错误、医生填写错误、未按ICD-10编码原则编码所致。其中,诊断编码错误的主要类型为主要与次要诊断的顺序颠倒、合并编码原则的应用意识薄弱等。结论:临床医师正确掌握病案填写的要领,管理人员遵照ICD-10编码原则编码,是确保主要疾病诊断编码科学性及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5)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11th revision of International Class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目录中首次收录了慢性疼痛并做了分类标注,但由于仍以症状为主,分属不同母系目录,对大规模流调、临床疼痛诊治和预后评估等实践应用造成困难。为此,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有关专家组对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的标注内容进行了补充修订,并制订了一个系统的分级诊断分类目录。本文在总结《PAIN》杂志(2019年160卷1期)ICD-11叙述专栏文章的基础上,制作了一个中文版IASP修订的ICD-11版慢性疼痛4级诊断分类目录和评估标准。期待慢性疼痛4级诊断分类目录在今后大规模人口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疼痛专科和其它相关科室诊治与预后评估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编码的ICD疾病分类编码,提出了提升编码质量的重要性.编码人员需认真查阅病案信息,编码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深入剖析产生睡眠障碍的病因,结合患者的病情,按ICD-10的编码规则,对非器质性睡眠障碍进行疾病区分和分类编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等进行准确地疾病分类编码,保证病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和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0~2012年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MRI检查情况,为儿童影像学检查的选择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PACS系统2010~2012年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MRI检查的电子报告资料,并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采用Excel 2003 和SPSS 12.0 软件对患儿基本情况、MRI检查部位、MRI检查阳性病例的系统疾病类别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 2010~2012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行MRI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儿共2 148例,检查人数逐年增加,男孩多于女孩,检查阳性率逐年略有下降;门诊患儿检查人数多于住院患儿,但检查阳性率低于住院患儿;② 患儿MRI检查部位逐年增加,以单部位检查为主(占85%以上)。MRI检查部位以头部、头MRA、颈椎、膝关节、腰椎、垂体、胸椎、腹部为主,检查部位逐年多样化,检查新技术应用逐年增加;③ MRI检查阳性病例按系统疾病分类可分为9类,占ICD-10标准分类的42.86%,主要以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为主。主要疾病类型总体较为稳定,但疾病类型中膝关节损伤、脑萎缩、软化、颅脑发育异常增幅较大。结论 四川省人民医院2010~2012年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MRI检查人数、检查部位逐年增多,MRI检查在头部、脊柱四肢关节及软组织部位应用较多,儿童MRI检出阳性疾病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在医院病案管理中,如何既能保证病案资料的严肃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又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病案管理队伍是保证病案管理质量的关键,特别是随着医保制度的改革和规范化管理,按病种付费将成为患者和医疗保险部门支付医疗费用的主要方式,对疾病分类则成为费用核算支付的重要依据,给疾病和手术分类编码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利益和医保支付,这就对病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