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4岁。因腹胀、纳差、鼻出血8年,呕血20天于1986年3月1日入院。7年前曾行脾切除术.查体:全身状况可,蛙腹,腹叩诊移动性浊音(+).血常规:血红蛋白70g/L(7g/dl),白细胞6.2×10~9/L(6200/mm~3),血小板90×10~9/L(9万/mm~(?)).肝功:锌浊18u,HBsAg(+),白蛋白18g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9岁,5年前间歇性上腹痛,钡透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入院前2天因呕血、黑便2次急症入院。查体:T36℃、P100次/min、R20次/min、BP11/7kPa。中度贫血貌,血Hb71g/L,RBC24×10~(12)/L,WBC8.8×10~9/L,N80%,L20%。肝功:GGT500u↑,ALT32u,ZnTT正常,T46g/L,A28g/L,G18g/L。入院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门脉高压症。入院后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8岁。因白细胞减少,发热31年,腹痛13年。加重伴呕血2次于1989年8月13日入院。患者1961年出现白细胞减少,波动在(3.5~3.9)×10~9/L,最低达275×10~9/L,中性最低达33%,此后常不明原因发热。1976年出现耳廓、面部及双手小鱼际红斑,伴上腹痛,肝大、肝功异常及抗核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例1 男,53岁.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年,因腹痛、呕血、黑便1周入院.2年前确诊后曾用马利兰维持治疗,病情稳定.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频繁呕吐,稀水样便,全身皮肤无痛性疱疹,部分溃烂,有淡黄色渗出物,因黑便1周急诊人院.查体:体温36℃,全身皮肤散在黄豆、绿豆大小疱疹,破溃疮疹部分有淡黄色渗出物,部分结痂,胸骨中下段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不肿大.实验室检查:Hb68g×10~9/L,plt80.8×10~9/L,WBC 24.1×10~9/L.嗜碱性粒细胞:早  相似文献   

5.
3例均为男性,年龄各为20,23,54岁。2例为自发性气胸继发化脓性感染,1例为脓毒血症并发脓胸,脓液混浊,细胞数14×10~9/L,18.2×10~9/L,22.2×10~9/L,前2例胸水细菌培养各为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后1例为金葡菌。入院时病程5,10,11天,入院后经静滴  相似文献   

6.
胸腺切除术后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2岁。(?)(?)行性面色萎黄、乏力半年,于1994年4月27日入院.患者1993年5月体检时发现左前纵隔有一7cm×1lcm×12cm肿物,并于同年7月1日在北京肿瘤医院做切除手术.手术前血象Hb128g/L,RBC4.42×10~(12)/L.WBC8.3×10~9/L,BPC230×10~9/L,术后病理报告为胸腺瘤混合细胞型,经放射治疗1月半后血象Hb126g/L,RBC4.38×10~(12)/L,WBC3.1×10~9/L,BPC178×10~9/L.自10月2日出现面色萎黄、乏力、心慌症状,在张家口医院附属医院查血Hb53g/L,RBC1.78×10~(12)/L.WBC5.8×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21.6:1.粒系细胞0.855,形态正常,红系增生低下,占0.04,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5岁。因肝病史25年,尿黄、双下肢肿1周于1999年12月8日住院。既往有呕血、黑便3次史,入院诊断为肝炎肝硬化(活动性)。入院时化验ALT64u/L,AST 71u/L,TBIL 302μmol/L,A/G 0.7,PTA 56.3%,PLT 8.8×10~9/L。给予保肝、退黄、支持抗感染综合治疗。住院20天后输液穿刺部位可见大片瘀斑。化验PTA示血液不凝,3P实验阳性,PT>55S,APTT>110S,纤维蛋白原测不出,FDP 20 mg/dl,D-二聚体500~100ng/ml。PLT 9×10~9/L。诊断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给予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止血环酸、新鲜血液、血浆治疗。1周后出现呕血、便血。终因肝肾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70岁,因间歇性上腹痛1个月余,呕血、黑便1d 入院。呕吐3次,均为咖啡色胃内容物,共约1 500 ml.解柏油便2次,约800g。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9 kPa。贫血貌,余未见异常。否认发病前服用药物史,否认肝炎、血吸虫及饮酒史。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计数3.2×10~(12)/L,白细胞计数13.5×10~9/L,血小板计数83.4×10~9/L。CT 示贲门胃底部软组织密度块影。胃镜检查示胃底一巨大溃疡,约3.0cm×4.0 cm,中央深凹,基底污秽、高低不平、出血,并有窦道形成,边缘堤坝状隆起,颜色发灰黄,活检质软(图1),胃镜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2岁。因发热1周,上腹部不适、黑便3d,呕血 2h 入院。既往史:6年前患颈部淋巴结结核。体格检查:上中腹有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 WBC 19.8×10~9/L,RBC2.86×10~(12)/L,血红蛋白74g/L,血沉>140mm/h,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胸片: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超声、CT 及磁共振提示胰头区占位病变,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内多发结节样病灶,不除外胰头区占位病变,腹膜后及肝内多发转移。胃镜检查:胃腔内咖啡色胃液潴留,胃底见2.0cm×2.0cm 半球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取脐血输注治疗5例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5例均为我院近年收治的住院病人,既往体健,无血液病史.男4例,女1例.年龄25~48岁,平均36岁.住院前因腹泻服用氯霉素者8例,咽痛发热曾用安乃近、APC者3例.入院时5例均有发热(37.8~39.6℃)3例咽腔充血和扁桃腺肿大.3例贫血,1例轻度鼻衄.5例均无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入院时5例白细胞均明显减少,平均1.3×10~9/L,其中<1×10~9/L者1例,<3×10~9/L者4例.Hb平均85/L,其中<66g/L2例,<100g/L者3例;血小板平均30×10~9/L,其中<30×10~9/L者2例,<60×10~9/L者3例;网织红细胞平均0.6%,其中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2岁,因畏寒发热4日,呕血黑便约700ml入院。上腹痛15年,伴反酸。嗳气,呕吐、食欲减退。7年前曾黑便住院,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高血压史,眼底检查见高血压眼底变化。体温37.5℃,脉搏84次/分,血压110/70mmHg,贫血貌,右上腹轻压痛,血红蛋白62g/L,红细胞2.35×10~(12)/L。入院后又便血3次,血红蛋白降至35g/L,烦躁不安,神志恍惚。术中见胃小弯有3×2Cm溃疡疤痕,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有疤痕块,球后及胃窦与胰粘连,胃网膜右动脉近幽门处有2.5×2×2×2Cm动脉瘤,呈囊性,有搏动,作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动脉瘤予以切除,  相似文献   

12.
李某,男性,20岁,学生,因发烧4天于1989年4月7日住院,4天前开始微烧、咳嗽,内服土霉素、甘草片无效。入院2天前改为去痛片和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次日上午查WBC1.7×10~9/L.入院当日WBC进一步减至0.87×10~9/L.既往曾多次服用土霉素、甘草片、去痛片,无不良反应.平时生活节俭,进肉食和蔬菜不多.查体:T38℃,左胸部有6枚圆形出血斑(描记心电图时探测电极放置处).Hb140g/L.WBC1.6×10~9/L(N30%.L70%).BPC50×10~9/L.网红0.45%.当晚做骨髓检查,增  相似文献   

13.
本组28例APL在RA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4例高白细胞(白细胞数>100×10~9/L)阶段。兹将其临床特征和处理作如下报道。一.高白细胞白血病期的临床特点和实验资料本组4例诱导分化期WBC>100×10~9/L,符合高白细胞白血病期。WBC值为110×10~9/L~164×10~9/L。该4例入院时WBC分别为3.1、8.5、20、44.6×10~9/L。WBC高峰值在服用RA后的第7~14天,高峰持续6~18天(WBC由峰值降至50×10~9/L以下)。白血病性早幼粒细胞出现分化迹象,非特异性颗粒基本消失,核染质结构模糊,异常凝聚,核仁不清或消失。同期外周血中早幼粒细胞百分数为0.77~0.95,其中包含部分分化的幼粒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9岁。因体检发现脾大,血小板增多于1999年2月入院。入院体检: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7 cm。血象WBC 11.2×10~9/L,RBC 5.45×10~(12)/L,Hb 145 g/L,PLT 848×10~9/L,分类:杆状0.05,分叶0.68,单核0.05,淋巴0.22。肝肾功能正常。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100%,积分160。骨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14岁。因高热2天,皮疹1天入院。体检:体温39℃,脉搏90次/min。四肢、躯干可见融合成片的猩红热样疹。眼结膜充血、口唇潮红、口腔粘膜充血,草莓舌。心肺(-)。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5g/L,红细胞4.72×10~9/L,白细胞9.1×10~9/L,中性0.93,淋巴0.7。初诊为猩红热。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地塞米松治疗10天,全身脱屑出院。出院后,因体温仍持续在37.5~38℃,颈、耳后淋巴结大而再入院。查血红蛋白10.9g/L,红细胞3.78×10~9/L,白细胞18.6  相似文献   

16.
男,22岁,因发热伴“三痛”5天,于1983年8月3日入院.入院前5天畏寒、发热,体温达39.5℃,伴头痛、眼眶痛及腰痛。入院前两天有恶心呕吐,尿量少.既往无结核病和慢性咳喘病史.体检:T 37.2℃,P88次,R19次,Bp 106/90。酒醉貌,胸部皮肤有点状、簇状出血点。球结膜Ⅱ度水肿.心肺听诊正常,双侧肾区叩击痛。化验:Hb142g/L,RBC4.5×10~(12)/L,WBC17.8×10~9/L,N72%,L26%,异淋2%,血小板80×10~9/L,BUN30.3mmol/L,Cr530.4μmol/L.尿蛋  相似文献   

17.
例一:男性,64岁,已婚,农民,因畏寒发热、腰痛、伴呕吐6天,黑便1次入院.病程中有鼻衄、齦衄、尿少、眼睑浮肿,居住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神清,急性重病容,醉酒貌,眼睑浮肿,眼结合膜充血,球结合膜水肿,胸腹部皮肤可见抓爬样出血点,心肺正常,左侧肾区明显叩击痛,双下肢Ⅱ°可凹性浮肿,血压15.96/10.64kpa,尿蛋白(?),颗粒管型0~2/Hp,血RBC2.8×10~(12)/L,Hb60g/L,WBC9.8×10~9/L,N69%, L29%,异淋2%,网织红细胞0.1%,BPC87×10~9/L,BUN36mml/L,Cr583.4mmnl/L。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占84%,红细胞系统受抑制占2.08%,粒:红=30:1。临床诊断流行性出热、继发纯红再障。入院后经活血化淤、利尿、强地松等药物治疗出血停止,尿常规正常,肾功能正常,血红蛋白升至120g/L,网织红细胞升至10%,骨髓象正常,治愈出院。例二:女性,49岁,已婚,农民.慢性肾炎、肾功不全患者.血RBC1.84×10~(12)/L,Hb50g/L,WBC6.2×10~9/L,BPC248×10~9/L,网织红细胞0.2%,尿蛋白(?),颗粒管型0—1/HP.BUN19.36  相似文献   

18.
杀虫脒农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主要见于粒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影响少见,现报道1例。陈某,女,29岁,因口服杀虫脒250ml,经当地输血,静脉注射亚甲蓝等治疗3天后昏迷不醒转我院,血液检查:Hb85g/L,WBC22.4×100/L,N80%,L20%,BPC1000×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入院治疗2日后意识恢复,复查血小板仍为1215×10~9/L,胸骨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E=5.76:1,粒系增生,巨核细胞可见15个,血小板明显堆集,1周后再次复查血小板数恢复正常(160×10~9/L)。  相似文献   

19.
男,5 1/2个月。入院前两天内腹泻10余次,大便为稀水样,同时伴发热。体检:T37.2℃,R80次/min,HR200次/min,WT9.5kg。精神不振,面色黄,前囟门稍凹陷。化验:血常规:Hb98g/L,RBC3.1×10~(12)/L,WBC18.9×10~9/L,N0.5,L0.5;血清钾溶血,钠120mmol/L,氯95mmol/  相似文献   

20.
我院收治2例溃疡病患者内服雷尼替丁,致血小板数减少,现报道如下。例1 男患,24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镜证实)于1987年11月21日入院。血常规正常。血小板计数(BPC)200×10~9/L。出、凝血时间,肝功能均正常。入院第2天单独服用雷尼替丁0.15克,3/d,第16天复查BPC为80×10~9/L,第17、18、19天连续3次复查分别为75、73、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