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用Proscal蛋白纯化工作系统,将蝎毒(Scorpion venom,SV)干粉进行分离、洗脱、纯化。观察SV中镇痛活性较强的成分对神经痛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方法:将SV分离、提取出10几种成分经过筛选取具有镇痛活性作用的At,As,Af3种成分,分别通过动物模型腰椎(L5)向其蛛网膜下腔鞘内微量注射,观察镇痛活性作用,并与吗啡比较。结果:SV-At,As,Af3种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其中以SV-Af镇痛作用最强。蛛网膜下腔鞘内注射0.05% SV-Af 2.5μl(相当于10μg/kg),其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且镇痛效果较吗啡强一倍。结论:蛛网膜下腔鞘内微量注射SV-Af,对神经痛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韶  吴晓平 《针刺研究》1998,23(1):16-30
实验在60只SD大鼠上进行。采用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痛兴奋神经元(PEN)的自发放电和伤害性刺激的诱发放电。主要观察中脑楔状核(NCF)内微量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乙酰胆碱(ACh)对PAG内PEN的痛放电影响,以及TRH与NCF内胆碱能神经的关系。结果表明:(1)NCF内分别注入TRH(0.5μg/0.5μl)和ACh(2.5μg/0.5μl)均能明显抑制PAG内PEN的痛放电频率。而将等剂量TRH注入NCF背侧的下丘内,对PAG的痛放电则无明显影响。(2)预先注入阿托品(2.5μg/0.5μl)再注入TRH或ACh,阿托品能阻断ACh对PAG痛放电的抑制效应;但不影响TRH的抑制作用。(3)单独注入阿托品(2.5μg/0.5μl)对PAG的抑制效应也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外源性TRH和ACh都参与NCF对伤害性信息的调制作用,ACh的抑制效应是经m-受体介导的;而TRH的作用似乎与m-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3.
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神经降压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观察到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神经降压素(NT)2μg后,痛阈和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加强,注射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后.痛阈和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削弱。提示,脊髓内NT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镇痛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龚珊  张玉英  俞光第  顾振纶  钱曾年 《中草药》1996,27(10):612-613
采用多种药理学测痛方法,观察动物被注射不同浓度的槲皮素(Que)后.能明显提高动物的痛阈,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200mg/kgQue与100mg/kg的阿斯匹林或2mg/kg吗啡镇痛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5.
阿片系统在针刺镇痛外周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朱丽霞  黎春元 《针刺研究》1993,18(3):214-218
以往工作已证明内阿片系统参与关节炎大鼠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本文拟进一步探讨其在外周镇痛中的作用。在右侧外踝注射弗氏佐剂形成急性关节炎的大鼠,电针双侧环跳穴10分钟,患侧痛阈提高明显优于健侧。全身注射纳络酮(250μg)可完全阻断针刺镇痛效应并出现更明显的痛觉过敏,局部注射20μg 纳络酮就可阻断针刺镇痛效应。全身注射吗啡可引起剂效相关的镇痛效应,且患侧镇痛效应明显优于健侧。以上结果说明内源性阿片系统也参与针刺镇痛的外周机制。针刺可能促使炎症区释放内阿片肽,作用在被炎症致敏的阿片受体,导致炎症区产生更强的针刺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扭体、热板及足跖刺激法,对碘杂环-65(IHC-65)的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vIHC-653.75和7.5mg/kg对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抑制作用(P<0.05和p<0.01),并能显著提高热板法致痛小鼠的痛阈值。作用开始时间均为给药后30min,作用维持时间分别为30和90min,但对足跖刺激法致痛小鼠痛阈无明显影响。icvIHC-657.5μg/只,15和30min后也有镇痛作用,提示其镇痛作用部位在中枢,此外ipIHC-65还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  相似文献   

7.
吗啡对鞘内注射P物质引起的痛阈和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测痛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到大鼠鞘内注射(it)P物质(SP)所引起痛反应与剂量有关,小剂量(0.5μg,1μg)对痛阈无明显影响,大剂量(5μg,10μg)可使之降低,并可诱发脊髓c-fos的表达。it吗啡(10μg)不仅使痛阈提高,还可抑制itSP产生的痛反应及脊髓C-fos表达,此效应可被纳洛酮翻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痛阈和皮肤c-fos表达的作用及侧脑室注射孤啡肽(OFQ)对电针效应的影响。方法:将福氏完全佐剂(FCA)注入SD大鼠踝关节腔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模型。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模型+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NS)+电针,n=8],B(模型+侧脑室注射OFQ+电针,n=8),C(正常对照,n=8),D(模型,n=10)和E(模型+电针,n=10)组。大鼠麻醉(戊巴比妥钠30mg/kg,i.p)后,参照Noble方法定位,将OFQ(20μL,50μg/mL)或NS(20μL)注射侧脑室(30min内注完,保留1min)。右侧“太溪”和“足三里”针刺后连接WQ-10C多用途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用疏密波形,频率20/100Hz交替,电压2-4V,波宽0.2-0.6ms,持续20min,电针每天1次,连续5天。痛阈用气压弹簧棒测定后右掌心皮肤加压时动物的缩腿反应,每天1次,共测5天。取大鼠右后足垫部皮肤及皮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测定RA模型建立后各组c-fos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电针对实验性RA关节痛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②电针明显提高实验性RA大鼠痛阈,具有明显的后效应,注射OFQ对抗电针提高实验性RA大鼠痛阈,而且对抗电针的后效应;③电针抑制实验性RA诱导的FOS表达,注射OFQ对抗电针抑制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白波  刘文彦 《针刺研究》1999,24(4):261-265
为探讨中枢一氧化氮在电针镇痛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理,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为痛反应指标,观察侧脑室微量注射一氧化氮(NO)前体物质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后,侧脑室微量注射 L-精氨酸 10mmol,电针镇痛作用明显减弱( P< 0. 01),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注射D-精氨酸和生理盐水,对电针镇痛的作用影响不明显;侧脑室内注射NOS抑制剂L-NAME,大鼠的电针镇痛效应升高非常明显,而注射D-NAME后,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动物痛阈无显著性变化。提示NO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痛和电针镇痛的病理生理过程,脑内NO含量增加,有明显降低电针镇痛的效应,脑内NO浓度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CCK-8是目前所知作用最强的一种抗阿片肽。我们曾经报告,只要向大鼠脑室注射1-4ng的CCK-8即可显对抗吗啡镇痛和电针镇痛。为探讨CCK-8的中枢抗阿片作用部位及种属特异性,我们将CCK-8注入家兔PAG,观察其对吗啡镇痛和电针镇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