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通过乳腺导管造影和乳管内视镜检查,进一步提高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乳腺导管系统疾病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与内视镜检资料。结果肿瘤样疾病占14%,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和导管内癌,以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多见,占12%。非肿瘤性疾病占71%,包括导管扩张症、导管扩张并慢性炎症、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囊肿、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以导管扩张症多见,占42%。结论乳腺导管造影与乳管内视镜对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血性溢液性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9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的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39例中,造影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27例(69.2%);乳腺癌9例(23.1%);导管扩张囊性增生1例(0.3%);导管炎症导管内分泌物潴留2例(0.5%)。经病理证实,导管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9.7%,误诊4例,占10.3%。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对血性溢液性乳腺疾病的定性、定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临床触及阴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早期乳腺癌能作出较准确诊断,提高了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溢液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1例溢液性乳腺病的导管造影表现.结果 乳腺导管扩张症23例;乳腺囊性增生症12例;乳腺导管炎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6例;乳腺导管癌9例;乳腺导管结核1例;导管未见异常2例.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有助于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其在导管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分析乳腺溢液疾病在乳腺导管造影术中的影像学表现,明确检查之必要性。本组98例乳腺溢液性疾病患者全部同时做普通钼靶摄片及乳腺导管造影摄片,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导管造影表现的分类,无明显异常11例,占11.22%;单纯性导管扩张者14例,占14.29%;导管扩张伴炎症16例,占16.32%;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37例,占37.76%;导管内乳头状瘤16例,占16.33%;导管癌4例,占4.08%。所以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能够增加溢液性乳腺病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腺导管溢液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52例乳腺导管溢液性疾病的造影检查资料,病例均经临床检查、钼靶摄片、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病理证实。结果:肿瘤性病变37例.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单发和多发)30例,导管内乳头状癌2例,浸润性导管5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最为多见。非肿瘤性病变15例,其中单纯导管扩张症U例,导管扩张伴炎症4例;其中以单纯导管扩张症最为多见。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乳腺导管溢液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伴有乳头溢液乳腺癌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并分析其病理基础,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临床表现有乳头溢液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23例,回顾性分析其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例中原位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10例(包括单纯癌6例、乳头状癌4例),导管癌早期浸润3例,乳头状瘤病恶变2例。病理上诊断早期癌13例(56.5%),其中8例临床未触及乳腺肿块。乳腺导管造影主要表现:导管内充盈缺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导管扩张12例;乳腺肿瘤侵蚀导管形成潭湖征5例;溢液导管受乳腺肿块推挤,导管变形3例;导管持续显影、管壁不规则伴广泛微钙化灶1例。本组中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82.6%。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伴有乳头溢液乳腺癌的检出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准确观察到肿块与溢液导管的位置关系、溢液导管受侵蚀程度,而且还能检测出临床触诊阴性的早期乳腺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其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39例患者46个病灶乳头溢液患者中纤维腺瘤5个,乳腺癌6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2个,纤维囊性乳腺病及小叶增生5个,误诊1例,乳腺癌诊断准确率为85.7%。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是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的有效方法,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血性溢液性乳腺病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与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造影及钼靶平片的X线表现.结果 导管乳头状瘤1l例,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圆形、类圆形充盈缺损;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表现为末梢导管内多发"斑点"状充盈缺损;导管扩张伴炎症5例,表现为导管扩张、管壁毛糙、模糊;乳腺囊性增生2例,表现为末梢导管呈囊状扩张;乳腺囊肿伴感染1例,表现为对比剂充盈的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导管内癌4例,表现为不规则充盈缺损,导管不规则变形、狭窄、扩张、中断,管壁僵硬.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能为血性溢液性乳腺病作出明确的病因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溢液性乳腺疾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及病理基础,以提高其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溢液性乳腺疾病患者的导管造影及病理资料。结果:共有226支导管造影成功。无明显异常呈阴性表现者占7.5%(17/226);肿瘤性疾病占26.5%(60/226),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癌,其中以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22.0%);非肿瘤性疾病占59.7%(135/226),包括导管扩张、炎症及乳腺囊性增生,其中以炎症最多见(39.4%,89/226)。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乳腺导管造影联合导管内窥镜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6例乳头溢液患者同时行乳腺导管造影与导管内窥镜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诊断中央性乳头状瘤62例,其中乳腺导管造影正确诊断56例,符合率90.3%,导管内窥镜诊断60例,符合率96.8%;病理诊断外周性乳头状瘤9例,造影诊断7例,符合率77.8%,内窥镜诊断5例,符合率55.6%;病理诊断乳腺癌12例,造影诊断10例,符合率83.3%,内窥镜诊断7例,符合率58.3%。结论:乳腺导管造影联合导管内窥镜可以提高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率,减少漏诊率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溢液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头溢液乳腺病的X线特点,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鉴别诊断。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45例,导管癌5例,导管扩张症17例,导管增生伴炎症3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在导管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及导管炎性疾病的诊断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溢液性乳腺癌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26例,回顾性观察其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26例中,导管原位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导管原位癌伴早期浸润7例;复合型癌3例,其中导管原位癌合并浸润性小叶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合并浸润性小叶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癌变3例,其中乳腺X线平片未发现异常5例,毛刺或分叶状肿块2例,肿块伴钙化9例,多形性钙化灶10例。乳腺导管造影主要表现:导管内充盈缺损伴有不同程度导管扩张;导管管壁浸润破坏对比剂渗漏,形成"潭湖征";导管管壁不规则,呈"虫蚀样"改变或"断续征"。本组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88.4%。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是溢液性乳腺癌诊断的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尤其对临床触诊阴性的早期乳腺癌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伴有乳头溢液乳腺癌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导管造影X线表现,评价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例乳腺癌和3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影像资料。结果:乳腺癌导管造影主要表现为分支导管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伴导管壁破坏、导管阻塞中断、“潭湖征”等较为典型的征象;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造影主要表现为大导管内光整的充盈缺损,导管壁多无破坏,并伴有导管扩张以及导管扭曲。乳腺瘤与乳头状瘤在充盈缺损、导管壁破坏、导管完全中断、导管扩张以及“潭湖征”等x线征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伴有乳头溢液乳腺癌和乳头状瘤的符合率分别为78.3%和80.1%。结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伴导管壁破坏、导管阻塞中断、“潭湖征”等征象及发生部位上乳腺癌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两者各有特点,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乳腺导管系统疾病400例造影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作者回顾分析400例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造影资料。结果:肿瘤性疾病占11%,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癌、导管癌,其中以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多见,占6.25%。非肿瘤性疾病占89%,包括导管扩张、导管扩张并慢性炎症、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囊肿、小叶增生、囊性增生,其中以导管扩张最多见,占62.5%。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乳腺导管造影术在乳腺导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腺导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了56例乳腺导管造影疾病的造影检查资料,病例均经临床检查、钼靶摄片、乳导管造影检查及病理证实。结果肿瘤性病变25例,占44.64%,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9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最为多见。非肿瘤性病变31例,占55.36%,其中单纯导管扩张症11例,导管扩张伴慢性乳腺炎18例,单纯导管炎症2例;其中以导管扩张伴慢性乳腺炎最为多见。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造影表现特征,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导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普通钼靶平片及导管造影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比。结果钼靶平片发现结节1例,1例实性肿块,其余38例正常。行乳腺导管造影后,充盈缺损38例,其中32例为类圆形、杯口样充盈缺损,6例不规则形充盈缺损。38例中,单发肿瘤者32例,多发者6例。2例导管显示正常。28例病灶近端导管扩张。导管造影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做比较,准确诊断37例,符合率92.5%(37/40);误诊1例,漏诊2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了定位、定性的诊断与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乳头溢液乳腺导管造影X线表现 ,并经临床治疗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正常导管 7例 ,单纯导管扩张 17例 ,导管扩张伴炎症 4例 ,导管扩张伴增生 2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 8例 ,乳腺导管癌 1例 ,乳腺脓肿 1例。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术对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病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前均行高频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所有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乳头溢液疾病高频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7%及79.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内乳头状瘤高频超声与声学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及7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可提高导管内小病变的检出率,显示详细的病变部位及扩张的导管,为手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声学造影检查明显优于高频超声检查。此种检查简单、方便、准确性较高,可作为乳头溢液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溢液性乳腺病166例X线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进一步提高溢液性乳腺病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166例溢液性乳腺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78例:导管扩张增粗、管壁光滑;导管扩张伴炎症2例:导管扩张、管壁毛糙,造影剂渗入间质;乳腺囊性小叶增生11例:末梢导管扩张呈囊状、管径粗细不均;导管内乳头状瘤49例:圆形、类圆形充盈缺损,导管呈“杯口状”中断,边缘光整;导管内乳头状癌、导管内癌26例:导管扩张后狭窄,导管中断呈“刀切样”平直,管腔僵硬,充盈缺损呈圆形菜花状或不规则状。肿瘤性病变75/166例,占45.1%;其中恶性病变26/75例,占15.7%。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导管造影在乳头异常溢液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3年12月32例乳导管造影检查资料,病例32例均经临床检查、钼靶摄片、乳导管造影检查及病理证实。结果 32例乳导管造影,导管内乳头状瘤17例,其中2例伴乳导管扩张,乳导管扩张11例,乳腺囊性增生症5例,乳腺癌1例。结论乳导管造影能清晰显示导管内细微结构及病变范围,诊断特异性高,是乳头异常溢液最准确、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